问:
常常听说念佛人著魔,心里很生疑惑,难道佛不加持吗?
李炳南答:
魔由自心生,这一定是念不如法,或者是心不清净。有了这两个原因,就与佛产生了隔离,佛怎么还能加持呢?但是见怪不怪,不去理他,提起正念,一直不退,魔自然消灭,不能为害。以后功夫反而更进一层,所谓不受魔难,难以成佛啊!
问:
常常听说念佛人著魔,心里很生疑惑,难道佛不加持吗?
李炳南答:
魔由自心生,这一定是念不如法,或者是心不清净。有了这两个原因,就与佛产生了隔离,佛怎么还能加持呢?但是见怪不怪,不去理他,提起正念,一直不退,魔自然消灭,不能为害。以后功夫反而更进一层,所谓不受魔难,难以成佛啊!
(修法)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三昧耶智曼荼罗,加持阿阇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法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顶之阶位,以此而为初因,由三密四智印相应得一切如来之灌顶宝冠,为究竟三界..
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顶。得此灌顶,可证一切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来诸平等事业,成就大悲毗卢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刚如来,常恒住三世,饶益有情。此系如来在因位时,从灌顶师入三昧耶智曼荼罗,由阿阇梨加持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
以阿缚罗贺佉五字庄严行者之身,而修显本有之法身,此之观门,名曰五字严身。一、观阿字 色黄金,形四方正等,以此字布诸两足,结五钴印,诵阿字真言加持之,为金刚座本有之菩提心也,当通达心。二、观鍐字 色白色,形圆,明月轮,以之布诸脐轮,结八叶印,诵鍐字真言加持之,为大悲之水,离垢净也,当..
息灾、增益、降伏、敬爱,云四种法,加钩召,云五种法。一、息灾 梵云扇底迦,为自身及他人之病难等消除种种之恶事之修法也。大之天地变异,小至一身病难大难等,皆能使其止息,盖灾害由于业感,若三密加持力能转其定业也。二、增益 梵云布瑟置迦,为增益自身及他人之寿命福德智慧等之修法也。大者增盛..
大集贤护经云十种修三昧法:一、摧折我慢 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三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二、知恩念报 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家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有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三、心无嫉妒 谓修行之人,摄化有情,..
【慧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慧即智慧,是明白拣择,《成唯识论》曰:‘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简择是比量智,于一切所知境界,简择其得失,而推度决定,故简择即慧的自性,由拣择而除掉疑惑,即是慧的业用。在愚昧心中,疑惑心中,则不能起慧。再者,邪见之流,以其痴增上故,..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眼力,法眼力、化导力。3、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愿功德力。
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显得成佛。诸佛理智,于凡夫身中,圆满具足,与大日如来相同,是名理具成佛;众生既具本觉的功德,再修习三密加持之行,使父母所生之身,与佛无异,是名加持成佛;依三密之修行,证入无上悉地,而显现法性之万德,是名显得成佛。此三种成佛是真言宗所说。..
佛的三密加持于众生的三业的意思。吾人手结印,身眼臂足等姿势辅之,即与羯摩曼荼罗符号相应,成如来的身密;口念真言陀罗尼,即与法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口密;心观本尊法相,即与三昧耶曼荼罗符号相应,成如来的意密,是为三密加持。行者藉三密加持的作用,可以即身成佛。..
五种问难的原因,即:不解故问、疑惑故问、试验故问、轻触故问、利乐有情故问。
1、指加工持诵,工夫增上。2、指佛的愿力威神加持于行者身上。
依加持而显现的佛身,即应身。
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边地,有一座以七宝所庄严的宫殿,凡是怀著怀疑心来念佛的人,将来就胎生到这宫殿中,五百年间,不得见佛闻法。因为是疑惑的人所居住的地方,所以叫做疑城,又因为是胎生的宫殿,所以叫做胎宫。然而这里所说的胎生是比喻,说明以疑惑心念佛而往生到边地,在莲胎中,不能见佛闻法,犹如..
(修法)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所出。为极略之念诵法。见诸义轨诀影二。
(图像)图画九曜及其所属之神像者。大日经疏四曰:如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善知识门,彼诸本尊即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阇梨善择吉祥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为作加持,得离诸障也。梵天火罗九曜图其神像,卷尾,载梵天火罗图一帐,是正为九曜曼陀罗。..
(名数)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以此偈中说三力故称为三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三、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曰:以我功德力故..
【五心栽】 p0256集异门论十二卷二页云:五心栽者:云何为五?具寿当知;如有一类,于大师所,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若于大师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是名第一于大师所心栽未断未遍知。如有一类,于正法所,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若于正法疑惑犹豫不悟入无胜解无净信;..
谓五相成身后之“一切如来加持”与“四佛加持”二种。后者不举大日(大日如来),系以四佛之总德即为大日,故举四佛以摄大日之意。 p222
乃密教之观法。指因本尊佛之加持力,使如来与自己成为一体之境界;即如来身、口、意之作用(三密),入于自己身、口、意之作用(三业),使自己与如来成为一体。为三密与三业相应相入、无二平等之观法。 p260 ..
又经言,见法得法极通达法究竟坚法,越度一切希望疑惑,不假他缘,于大师教余不能引,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者,此亦依见道说,于所化有情圣谛现观无间说故。见法者,谓诸法忍,由彼通达真实法故。得法者,谓诸法智,彼于转依能作证故。极通达法者,谓诸类忍,通达诸圣法,是此二类故。究竟坚法者,谓诸类智..
[出大集贤护经]一摧折我慢我即我见。慢即憍慢。谓修行之人。当先摧灭我慢之心。而于佛法僧三宝及一切众生之前。皆起恭敬也。二知恩念报谓修行之人。当知天地盖载。国王水土。父母养育。师长训诲。皆有恩德。于一切时。念念不忘。以报其恩也。三心无嫉妒谓修行之人。摄化有情。心无偏倚。于他所有名誉财..
[出大乘百法明门论]惑即昏迷不了之义。谓贪嗔等惑与身俱生。故名俱生惑。一贪惑谓于五尘顺情境上。引取无厌。昏迷不了。是名贪惑。(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二嗔惑谓于五尘违情境上。忿怒暴起。昏迷不了。是名嗔惑。三痴惑谓于一切事理之法。无所分别。颠倒妄执。起诸邪见。昏迷不了..
(术语)Samaya,三昧耶之义甚多,时(一时佛在),会(大曾经),宗(显宗论),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也。秘藏记曰:佛知众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众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于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众生如我之誓愿。若有众生归依,则住于法界定..
(修法)密教修法中之作法。修法行者,入道场,先以印明加持自身,内护净身外防魔障,谓之被甲护身。其法,咒明结印,初当中额,次当右额,后当左额。如是次第为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三部也。以此三部加持自身,故谓之三部被甲。是金刚界之护身法也。见真言修行钞二等。..
(术语)以佛之三密加持众生之三业也。
(真言)无量寿仪轨曰:即结观自在菩萨印,加持四处所谓心额喉顶,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头指相拄,如莲华叶,二大指并竖,即成。即诵观自在菩萨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啰(金刚),达磨(法),纥哩(观音种子)。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心额喉顶故即自身等同观自在菩萨。..
(书名)一、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三卷,唐善无畏译。称为摄大轨。二、大毗卢遮那经广大仪轨,三卷,同人译。称为广大轨。三、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二卷,唐法全于玄法寺集,称为玄法轨。四大毗卢..
(修法)以光明真言加持土砂撒布之于亡者之尸骸或其墓处也。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曰:设众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砂一百八遍,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狱中,若饿鬼中,若修罗中,若傍生中,以..
(修法)加持土砂之法会也。以此土砂散于病人或亡者也。
(术语)五字者,阿鍐囕唅佉也。真言行者,修密法时,布阿字于下体,布鍐字于脐上,布囕字于心,布唅字于眉间,而佉字于顶上,以加持已身,而为大率都婆,即坚固金刚之身也。大日经七持诵法则品曰:如前转阿字,而成大日尊。法力所持故,与自身无异。住本尊瑜伽,加以五支字。下体及脐上,心顶与眉间。..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