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应该去帮助别人,平心静气的,讲究中庸之道。
第二、现在我每日绕圈散步,走45-50分钟。但是,我的散步并是要达到有急促呼吸的急步,不是步伐缓慢,直到出汗为止;至于太阳过猛或下雨时,则会留在家里踏健身单车30-45分钟。
第三、品茗绿茶他说:“最好的绿茶茶叶是鲜嫩的,清明之前便要采下。饮茶与养生是相通的,茶会使人怡神健脑,这一功能恰是养生所需要的。但我以为,喝茶的量不要太多,就如我每日的食量亦极少,特别是淀粉、蛋白质食品均会吃稍少点。我认为人遇上困难事,愈轻松愈容易应付,愈紧张便愈难应付。不论是写书法还看书,都会令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
第四、宽容的胸怀
曾有人在报上对金庸的小说进行了刻薄的嘲讽。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金庸会大动肝火。
第五悟佛
他说: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语文中原文意义为“觉者”)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他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
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得智力较低、悟性较差的人能够了解与接受。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