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慈法师答: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这两句话是涵盖一切的总纲领。心即是佛,心即是魔;心即是圣贤,心即是凡夫;心即是崇高,心即是卑污;心即是天堂,心即是地狱等等;心即是一切。因为是心造作一切,是心成就一切。反过来说,佛即是心同样如此。佛从心生,魔也从心生;圣贤从心生,凡夫也从心生;等等,一切皆从心生。故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说具体一点,心里面是什么样的状态和境界,落实到言语行动就是什么样的状态境界。如果仅仅把心即是佛这句话挂在嘴上,而不是真正印在心上,就是还没有真正契悟到心即是佛。
相关推荐

何谓“戒疤”,为什么现在又没有了呢?
修行菩萨道者为求受净戒,于戒坛内至诚忏摩后,以香燃烧身体之某部分以供养诸佛、菩萨,此为求受清净戒体而于身上遗留之燃烧痕迹,称为戒疤。在家菩萨戒之戒疤燃于手臂;出家菩萨戒之戒疤则燃于头顶,戒坛中称火烧菩萨头。烧戒疤本非佛制,印度亦无。佛教传至中国,僧侣甚受国家、社会重视,唐代时,为..

为什么佛教把死亡称“圆寂”或“涅槃”
我求圆寂,而除欲染。--《大宝积经》卷五六涅槃这个术语最早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当时众说纷纭也都无法实证什么是涅槃?后因佛陀降生示现成佛转法轮,教导弟子们才渐渐有人实证涅槃,也就是声闻四果阿罗汉、辟支佛舍寿时取证有余涅槃,也是生命的本际,而证得佛果的人,是取证无余涅槃。当有佛教的修..

凡夫僧也是福田吗?为什么要供养凡夫僧?
文 / 能弘法师有人问了个问题:我们皈依三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圣贤僧,我们要礼敬供养圣贤僧,那凡夫僧为什么也要礼拜供养?请问凡夫僧也是福田吗?当然了,凡夫僧也是我们的福田,凡夫僧就是刚出家,剃了度,受了戒,就是福田。为什么要供养凡夫僧?古时候有人也问过祖师这样的话,祖师说:泥龙..

宣化上人:为什么说脾气是障道的因缘?怎样做到没有脾气?
一九八三年七月廿五日开示 不但在外边没有脾气,就是在内边也要没有脾气。所谓“烦恼即菩提。”有人问:“不种烦恼,是不是没有菩提?”不是的,烦恼的本身就是菩提。怎样是菩提?就是不生烦恼,所以烦恼即菩提。若是只生烦恼,烦恼的本身仍旧是烦恼,菩提仍旧是菩提,大家不要会错意。对任何人不可以..

宣化上人:为什么现今多数佛教徒反而更爱钱?
问:‘为什么现在佛教徒不懂得正法,而拼命求神通?为什么现今多数佛教徒反而更爱钱?’答:‘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现在的人都中了钱毒,钱上有一种钱癌毒,这种东西是很毒很毒的。魔无形中洒上这种毒,所以人一接触到钱,就忘了一切,父母也忘了,只知道钱,认为钱是最亲切的,而为钱造了很多罪业。乃..

为什么进寺院见到的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
为什么进寺院见到的第一尊法像是弥勒菩萨觉醒法师常去汉地寺院的信众发现,大多寺院在进了山门入天王殿后,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菩萨,却并不是正襟危坐说法或禅定的法像。他那笑口常开,大腹便便,和蔼可亲的模样不禁让人心生欢喜。弥勒亦称慈氏,代表慈悲,未来将从兜率..

大安法师:接触佛法半年多,为什么对佛法没有什么疑问
问:我较深入地接触佛法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别的师兄们好像都有一些问题,我好像没什么问题可问,我为什么会是这种状况呢?大安法师答:没有什么问题好问,那很好呀,你是大善根。没有什么问题好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上智利根,宿世善根深厚,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没有乌云,睛空万里;还有一种是下愚,想不..

为什么要孝顺父母?怎样将菩提心落实在孝道?
一、为什么要孝顺父母?知母:三界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一不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大至老虎、狮子,小至蚊虫、蚂蚁,没有一个众生没有当过自己的父母。只是由于不断投生流转,现在认不出他们是自己的父母而已。实际上,每一众生做每个众生的父母的边际也无有尽头,旁生界母亲关心孩子,孩子无误认识母亲等现..

我们为什么要放生?
放生,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只要时间条件允许,都应当经常进行参与。一、众生共生,互依共存,放生有益于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安宁。二、众生平等,放生如放己。这是培养慈悲博爱心的很好的方式。三、培养不求回报的喜舍心,有助于调整自己到达无私大爱的高频率。放..

陈大惠:钱拿去建寺院,为什么不布施给穷人呢?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把钱布施给穷人,而去建寺庙呢?有个位国外的居士供养了很多钱,于是买了几十万元的大米,一万多双鞋发给穷人。后来发现,送粮食你能发多少个家庭?十万斤的粮食发下去,一个人能分多少?两三顿饭就吃完了。这么庞大的经费洒下去,和洒到大海里一样,根本看不到,反而养了一..

陈大惠: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爱生病、年轻人易早死?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那么爱生病,今天的年轻人那么容易英年早逝?平时儿童医院孩子们看病排队排到外面来。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就是承载;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厚德才..

陈大惠:为什么不可纵欲?
色情泛滥对现代人的伤害陈大惠:首先讲色情泛滥的原因,我们在媒体上就能看到,尤其是对青少年,对他们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大。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色情的泛滥就是纵欲,不管是男子还是女人,长期纵欲会导致很多疾病,首先是糖尿病,第二是坏疽,第三是中风。这个问题很专业,我们就请教陈医生,这三种疾..

陈大惠:解读张选为什么能成为亿万富翁?
你没有根,那财富就不是你的张总实际上不太善于辞令。让他谈判去,他也没有学过西方营销啊,也没有高学历,但是他能够挣到四个亿,可能以后还更多。那有人就问了,这么一个人我跟他学什么呢?他怎么赚来那么多钱?我也想得到钱,钱从哪里来啊?各位,《大学》里面讲了一句话,财富是怎么来的,讲得清清..

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如瑞法师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呢?对此,《宝性论》以六义来回答,从而彰显了三宝的殊胜。第一是稀有义:世间的财宝,贫穷的人是没办法拥有的。而三宝,薄福之人是遇不到的。今天大家能遇到,可见都是大福报人。第二是离垢义:世间的财宝,体性光洁无有瑕秽。而三宝,永远断绝了各种烦恼漏染,..

檀香树为什么被称为“寄生之树”
檀香树为什么被称为寄生之树?原来檀香生长过程却不太光彩,称其为吸血鬼 寄生虫一点也不冤枉。在檀香树长到8~9对叶片时, 自身的养料用完了, 这时, 它在根系上长出一个个如珠子般大小的圆形吸盘, 紧紧地吸附在它身旁的植物根系上,靠吸取别的植物所制作的养料过日子。 这时候, 如果找不到寄主, ..

邪YIN的人命运为什么会不好?
‘佛说四十二章经’说:‘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又说:‘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而古人自励的箴言中也有一句说道:‘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败;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丧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弃必荒;为官者,因好色欲而..

净土法门法师:现在人为什么多病?跟浪费有关
这几年,大家一直在鼓动消费,大量的消费来刺激大量的生产,结果造成生产过剩。比如大家爱穿的衣服,用的家具,差不多就扔到了。因为很便宜。但扔掉的东西怎么办?就变成垃圾。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的垃圾,根本消化不了,因为我们东西太多了,太浪费了。这几年来,人的浮躁,就以拥有物质太多而做比喻,我..

为什么特别强调取舍因果?应该如何培养因果正见?
问:为什么特别强调取舍因果?应该如何培养因果正见?答:佛教中强调的业因果、依止善知识等内容,我们每个佛教徒都不能忽略、轻视。否则,纵然高攀再大的法,除非你是利根者,不然,普通根基的人完全是舍本逐末,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善恶因果的见解得以坚固,那你做什么事情、行持什么善法都很容易。相..

印光大师:何为因果?修净土者为什么要提倡因果?
因是种因,果是结果。由此因而得此果,是因果义。又因是所作者,果是所受者。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果。因果为入道之初门。修净土者,不信因果,何以警其操行,而束其身心。又修净土者,当提倡因果。在上智之人,固本乎伦常,了知其所当为,与其所不当为者。对中下之人,若不将因果之说,详细剖..

能弘法师:为什么同一件事看法不同_为何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问题:人和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业习也不一样。同样的事,有的人看着是好事,有的人看着是坏事,还有的人看着却认为是件恐怖的事。为什么差距这么大?能弘法师:人世间在没有觉悟的时候,都是用无明来看事,也是用贪嗔痴来做事。但是无明里也分善、恶不同,也分积极和消极不同,所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

方海权:为什么有人相貌庄严财宝无量,有人边地下贱饥饿难忍
方海权:为什么有人相貌庄严财宝无量,有人边地下贱饥饿难忍——摘自《福报的由来》书籍十六、懂修行就不是业障最重的人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善恶业力,或多或少而已,除非圣人身份,唯有清净业。业力的产生会使我们或时生病、或时贫困、或时人缘不和、或时各事不顺、或时灾难横祸。这些不好的业障,不是别..

拜佛为什么要翻掌?拜佛翻掌的三种含义
一般人觉得拜佛就是“磕头”,其实拜佛和一般的“磕头”是有差别的,佛教徒行礼时要先内心平静,立于佛前,然后双手合十下跪,在下跪的同时将右手掌心向下按在蒲团正中的位置,左手压在左上方。那为什么拜佛要翻掌?有什么含义?礼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两手反掌,心里默念:自归依佛,当愿众生,..

为什么有压力
为什么有压力◎ 索达吉堪布尽管这几年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可人们心里的痛苦并没有减少,相反,据今年10月17号一则报道说,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压力的来源主要是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我也知道,一个人在这样的压力下生存,没有些心力和智慧,是挺艰难的。然而,我们为什么..

佛你为什么不帮我
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头供奉着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非常灵验,只要信徒心诚意正的许愿,佛祖都会大发慈悲,帮信徒圆他的梦。有一个信徒听说了这件事,他为了表现出虔诚的心,在佛祖诞辰时,亲自背着鸡、猪、鱼三样牲礼,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准备在佛祖的生日时,向佛祖许愿。他爬过一山又一山,当汗..

能弘法师:为什么说公门里面好修行_为什么说公门之人好修行
有一句话叫做公门里面好修行。大家听说过没有?公门是什么啊?当干部的就是在公门里面办公,不是为自己,是为老百姓,叫公门。是不是?为自己是私门,为大众是不是叫公门呢?对不对?为什么叫公门里面好修行?大家知道吗?公门里面特别好修菩萨道啊!你们看过《了凡四训》没有?那了凡先生一开始被算命..

宣化上人:为什么佛说法时要放光?
佛说法时,常常放光。为什么?因为为令众生快点觉悟。佛在最后说《涅槃经》时,从面门放光,又由口里收回,这表示去也是如如,来也是如如;去也是到智慧光明藏去,回来也还是回到智慧光明藏里来。可是众生只知道去,不知道回来,所谓“能放不能收”,这也就是指我们的妄想而言。你放出去,然后要能收拾回..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
“南无阿弥陀佛”整句佛号的含义南无阿弥陀佛,梵文音译而来,“南无”一词的发音要注意,读“nāmó”,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或者皈依、顶礼之意。而“阿弥陀佛”,代表的是无量光、无量觉、无量智,延伸意为世间一切有觉悟的人。“南无阿弥陀佛”合起来意思就是说,皈命世间一切有觉悟的人,即“佛”。..

佛陀成道时,为什么没有师父现前为祂说法?
释迦佛陀有没有师父?01.乘五百大愿而来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去鹿野苑时,在路上遇到一位苦行者。他问佛陀:“我看你非常舒服,身上有光,徐步安详,不知道你的师父是谁啊?”虽然佛陀这一生示现在成道前拜过两位师父,得到过空无边处定和识无边处定,但佛陀关于菩提分的,是无师智、自然智,并..

为什么学了佛,更烦恼丛生?
我们的成长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人在寺院也会生烦恼,但是他生烦恼也不离开。有些人倒不生烦恼,但他来都不来,天天轮回得很开心。在解脱路上烦恼丛生,这个烦恼生得是值得的、有价值的。因为解脱路上,你的业障在不停地往外翻。你在解脱的路上不停地挣扎,这种挣扎是有价值的。有的人轮回得很顺,那“很..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差别?
问:虽然都说“人人平等”,但是我却难以苟同。因为比起那些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又能文能武体学兼优的人,自己出生在贫穷的家庭里,成绩不好又没什么一技之长,这之间明显有着巨大的差别。请问,我只能把这当成自己的命运而无奈地接受吗?关于这件事,佛教是怎样教导的呢?答:我想,持有和你一样想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