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代表观念表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大毗婆沙论》代表观念表
外境虽是客体,但它们是五种识根产生识的来源。所以,所有的意识都来源于实有的固体物质。他们有一系列的观念,黑板上的表格是对他们主要观念的一个梳理。
《入中论》第十次课程总第二十讲之:《大毗婆沙论》代表观念表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30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理科1号楼1114室
《大毗婆沙论》代表观念表
外境虽是客体,但它们是五种识根产生识的来源。所以,所有的意识都来源于实有的固体物质。他们有一系列的观念,黑板上的表格是对他们主要观念的一个梳理。
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是曰观念。
以智慧而照见事理,是为观照。观行 于心观理而如理身行。观察 即观念观想也。观念 观察思念真理也。观想 想浮于心也。
【爱支】十二因缘的第八支。儿童发育成人,生理成熟,‘贪妙资具淫欲现行’——就是有了性欲的需要,但对其他方面犹未广为追求。继而进入社会,接触人事,取与有二支相继生起,对于五欲尘境生起染著之心,《涅槃经》曰:‘习近五欲,是名为爱。’若以现代观念诠释爱支,爱是取之缘,有些经典中译为渴爱..
又名八解脱,即八种训练去除贪著的禅定。一、修不净观,以去除外境的物质观念(色想);二、接著去除内心的物质观念;三、进一步舍去不净观之心;四、入空无边处定,完全去除物质观念;五、舍空无边处心,入识无边处定;六、舍识无边处定,入无所有处定;七、舍无所有处心,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八、完全..
指佛由慈悲心所发出来的光。观念法门说: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取不舍。
又名六种供物,即吾人时常拿来供养佛菩萨的六种物品。一、水,代表洁净平静,乃提醒世人的心要像水一样的洁净平静,一尘不染;二、香,代表戒定真香,乃提醒世人要以戒定真香来净化自己的身心和环境;三、花,代表因、六度万行,乃提醒世人要成就六度万行,以庄严无上之佛果;四、果,代表果报,乃提醒..
谓念佛分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等。此等位之分,或随观念之深浅、或随念佛之多寡。前者如日本源信之往生要集中所云;后者如善导之观念法门所云。往生要集卷下(大八四·八二下):“念佛之行,于九品中是何品摄?答:若如说行,理当上上,如是随其胜劣,应分九品..
有法可得的意思。不明白空的道理的人,凡事执著缘生之假相,心中有取、舍的观念,叫做有所得;但在了知空的道理的人,知道万法性空了不可得,故无取、舍的观念,已进入无相的境界,叫做无所得
观佛三昧之别名。一心称佛名号叫做口称三昧;观念净土之依正二报,叫做观佛三昧,或定心三昧。观念法门说: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称三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闲逸自得、怡神通窍,横生妙趣、意味盎然。那迦译作中文名龙,犀那译为军,那迦犀那即龙的军队的意思,比喻法力强大,有如龙的军队。这位罗汉住在半度坡山上。他也是一位论师,因论《耳根》而耳闻名。所谓耳根,是由於醒觉而生认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六种根源之一。所谓六根清..
我们也会执身体为“我”。色身乃是四大假合,其中何尝有“我”的存在?所以禅宗的祖师会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什么代表了真正的“我”?在医学发达的今天,组成我们色身的许多部件都可以进行移植、再造,如果其中的任何一部分是“我”的话,“我”的概念早已被现代医学..
这种杵代表:可消除自身一切罪障,使三昧耶过悉皆清净,使胜共悉地皆得成就,一切违缘障碍悉消除无余,一切顺缘所愿善根悉皆增长,一切男女怨敌债主皆令满足欢喜,怨敌消除。金刚杵也表三摩地无动摇之意。挥如来之金刚智用,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以展现自性清净之智光。佛教密教则用它来代表坚固锋利之..
佛教有许多的菩萨,我们到寺院肯定要拜菩萨,但是八大胁侍菩萨各自所持法器及其代表寓意,你知道是什么吗?(1)、大势至菩萨,手握降魔杵和法铃,驱散邪恶,传播法音;(2)、观世音菩萨,手待杨柳枝和净瓶,能普救苦难众生,能寻声救苦,有求必应;(3)、文殊菩萨,手执经书和宝剑,表示智慧锐利,断除烦恼;(..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四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六十四章 修行与阴阳的关系药法亦尔,或丸或散,以除冷热,治无明病,以止为丸,以观为散。一切佛法、一切修持的方法,在佛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法药。医生治病也是如此,或用丸,或用散。散是中国医药中一种制药的方法,药制成粉叫散。制药者,中国古话叫..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五十八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五十八章 落红偏爱作痴泥现在继续讲修止,即打坐如何才能入定的阶段。不过,有个观念必须要了解,打坐并不就是修定,而是修定的初步练习的方法,真正的定不是要坐著才能定,不管走路、做事、睡眠,无处而不是、无时而不是,这是心地法门,并不是有个定的境..
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五十五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五十五章 一瞬光衣送夜穿乃至无上菩提。悉皆克获。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生其善粮。是名随便宜以止安心也。上次讲到信忍、顺忍、无生寂灭忍,乃至由定而达到无上菩提,即大彻大悟,悉皆克获。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止,不管大小乘的经典所讲的道..
坦尼沙罗尊者答:法起始于佈施。佛陀免费传法,把它作为佈施的一种形式。如果一位导师不能对他/她所传授的佈施之法身体力行,你要想一想他/她所把握的高深佛法又有多少。当然,佛法免费传授时,也不能保证是真品某些经济富裕、无须依靠他人的导师对佛法有奇思异想亦不无可能不过免费的佛法,较之于包装贩售的..
第一章灵魂和轮回观念的产生文明人自信:人是天地间唯一有自我意识,能认识自己的生物,正是这一特殊禀赋,使人具有超越自然的可能性,判然自别于进化程度低于自己的动物界。人类学家和哲学史家认为,灵魂、心身问题,是原始先民最先思考的哲学问题,它先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问题而提出。大..
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周易》乾、坤两卦最重要的精神内涵,也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塑造了无数中国人的性格。可以说,这八字箴言是最能代表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性格的八个字。今天易神经带你读懂这八个字。这八个字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梁启超解释说: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
高端访谈第一个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明海大和尚,并为新书《生命的精神家园》写序。高端访谈以后会陆续采访星云大师一诚大师等国内外名师高僧及国内外企业界大居士。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华人大居士有李嘉诚、杨钊、潘石屹等数百位。..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子,由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高速公路上驰行时,右方同一方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那时我正睡着,只觉车身一震,碰的一大声,惊醒睁眼看时,只见那辆撞我们的车正好一个..
佛教的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证佛法,以实践圆成佛道的资具,即为法器。法器的种..
十一世纪,伟大的印度瑜伽士帕当巴桑杰三到西藏传法,在西藏的厅日村庄,他为村民讲述了忠告百偈。对于这些偈语,法国僧人和翻译家马修李查德启请他的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解说这些深邃的偈子,于是1987年,在西钦寺,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作了注释。马修翻译了这些顶果钦哲仁波切的注释。我们摘录这些偈子..
大家好!这里有八个问题。我们昨天好像回答了四个问题。随着大家交流的问题,感觉到大家要回去了好像挺紧张的,有一些问题可能希望探讨一下,回去比较安心。好,问题我们找时间再回答,我们先来把这个跟大家交流一下。随时都在考试,当不回答你的问题的时候,你难不难受?就练放下的功夫。而且往往道理..
我们来看几篇文章,跟我们刚刚从《论语》里面这一些很精辟的经句来再做一个呼应。八十一页,「谏太宗十思疏」。这一篇一来彰显唐太宗很能接受下属的劝谏;第二,魏征也是很有智慧的人,所以他也把整个为人君应有的德行,在这篇文章当中都表露出来了。我们时间关系,不细讲了,我们看一下。一开始就是求..
大家早安。我们先几个问题跟大家交流一下。问:第一个,子路让他的同学去做官,边做边学。答:这故事没讲完,对不起对不起。他让同学去当官,孔子说,「你要害死人家的孩子是吧」,子路就觉得,「边做边学就好了嘛,干嘛一定要学完之后才去当官?」好,那我们冷静思考,子路了不了解他这个同学的境界到..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就这几天的课,大家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或一段话跟大家分享一下。陈学长。陈学长:老师,各位长辈、学长们好。今天老师讲到,我们女性同胞怀孕的时候,其实我感触很大。在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当时怀孕四个月就可以感觉,孩子在肚子里面动,当时就觉得生命很奥妙,我们的身体里面还..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就这几天,包含昨天听师长的教诲,大家体会比较深的哪一段话、哪一句,跟大家交流一下。你们不要看笔记,现在要讲的是印在心上那一段、那一句。杨学长。杨学长:老师好,我印象比较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静水照大千」,因为我是一个心不太清净的人,所以对很多事物的感观也不是特别..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本来是礼拜一到礼拜四,都是第二节课大家复习上一节课,然后有什么问题,大家一起来探讨。那现在问题比较少了,所以我们想做一个调整,跟大家讨论一下,就是礼拜一跟礼拜三我们有交流跟回答问题,礼拜二跟礼拜四就重看一遍上一节课的带子,就是再听一遍。有什么问题,都礼拜一跟礼..
蔡老师:大家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当然要移风易俗,首先这些音乐感动我们自己,每一句唱出来的歌曲、歌词,诚心去唱。我们上一节课跟大家谈到的「父子有亲」这个部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刚上课的内容。请大家就哪一段话或者哪一句体会深的,跟大家交流一下。陈学长。怎么妳抽到的时候,很多..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