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结制
结安居之制也。见〈安居〉处。结制礼仪,如《敕修清规》。
普同作礼
《敕修清规·结制礼仪》云:“行者喝云:‘大众普同作礼,触礼三拜。’”解者曰:“大众各各互礼也。”
四吠陀论
【四吠陀论】 p0437西域记二卷六页云: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旧曰毗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数,禁咒医方。

六瓣金刚菩提子价格多少钱
六瓣金刚菩提子价格多少钱,金刚菩提子在盘之前,请选择竹制的牙签或棕毛的刷子进行清理,避免金属物件对菩提本身造成的刮伤。那么六瓣金刚菩提子价格多少钱呢?6瓣金刚菩提子手串是很多的挚爱,我们所说的是高品相和细纹,外观比较美观的,20mm以内大小的价格约在100元-200元之间,6瓣的寓意也比较好,..

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
心中有多少恩,就有多少福;心中有多少怨,就有多少苦。要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并有助于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宇宙中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来帮助你实现目标和梦想的,要么为了考验你,要么为了成就你,心存感恩才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生活,就是朝起暮落的辗转;人生,就是月缺月..

放生仪轨知多少
⒈ 皈依、发心(三遍):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⒉ 发四无量心(一遍):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⒊ 供养偈(一遍)并观想将此众生供养于诸佛菩萨:诸..

佛教知识知多少?何因何果何报?
我们要了解这个果报,由业,业遇缘以后出生的果报。我们知道,没有解脱的话,有现法果、等流果、异熟果,还有增上果、与他增上果,这个五种;还有我们解脱,离开烦恼系缚,有一个离系果,那是圣者。(一) 现法果什么是现法果?一般也称为士用果。对于唯识,法师们可能有学习到《瑜伽师地论》,那上面..

放生过程知多少
放生过程知多少一般说来,按现行《放生仪规》,放生全过程可分为洒净颂偈、说三皈依、放生发愿三个程序:(一)洒净颂偈放生仪式开始前,于放生处设香案,备净水杨枝,中供观世音菩萨像。放生仪式开始,众等即以慈眼视诸众生,念其沉沦,深生哀悯,复念三宝有大威力,能救拔之。法师手执水盂,默念想云:..

佛教进入大殿的礼仪
按照佛门的礼仪,进入大殿应从大门的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物品最好不要带入。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大殿,不可以把佛殿做为穿行的通道,任意穿梭游走。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如果有条..

浴佛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
浴佛节的来历你知道多少?(图片来源:上海静安寺)浴佛节的来历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重大节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宣言,随即从..
厌及如理胜
【厌及如理胜】 p1276集异门论二卷十四页云:复有二法、谓厌如理胜者:厌云何?答:谓依四种顺厌处法而生于厌。如理胜云何?答:谓正思惟引生圣道。余如四顺厌处法中说。
轻举想
【轻举想】 p1290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页云:轻举想者:谓由此想,于身发起轻举胜解。如妒罗绵,或如叠絮,或似风轮。发起如是轻胜解已;由胜解作意,于彼彼处,飘转其身。谓从床上,飘置几上;复从几上,飘置床上。如是从床,飘置草座,复从草座,飘置于床。..
五教两宗
总称高丽中期至李朝初期约三百年间存在于朝鲜之宗派。有关五教两宗之内容,异说纷起,因时代不同而有变迁。李能和之“朝鲜佛教通史下编”五教两宗祈祷平贼条推定五教为戒律宗、法相宗、法性宗、圆融宗、天台宗,两宗为禅寂宗及曹溪宗。但金包光于所著“禅宗九山来历”中,谓五教指戒律、法相、涅槃、法..
五备
指僧侣必备之五种条件。即:福、戒、博闻、辩才、深智。此五者具足则道业精进,未具足则流于凝滞。[释氏要览卷中罗什答远法师书] p1161
六忍
相应于菩萨阶位之六种法忍。即:(一)信忍,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悉皆空寂,能于空法忍可忍证,故称信忍。(二)法忍,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虽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化诸众生,于假法中忍可忍证,故称法忍。(三)修忍,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融..
心空
(一)心性广大,能容摄万象,犹如大虚空,故称心空。吽字义(大七七·四○六上):“无始以来,本住心空。” (二)谓心离自障而空寂无相。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大八·八二七下):“空慧寂然无缘观,还观心空无量报。” p1404 ..
父母恩重经
全一卷。版本有数种,敦煌出土本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叙说父母恩之深重,为报其恩,必于七月十五日行盂兰盆供养,并应经常书写、读诵本经。惟开元释教录则以本经为我国所作之伪经,一般亦谓系唐代以前或初唐之时所伪撰者。 父母恩重经流通于我国及日本,有关其注释之书甚多,日本文学作品中亦..
心境录
凡百卷。又作宗镜录、宗鉴录。宋代僧永明延寿集。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其内容广涉诸经论疏,用以阐明禅家一心为宗之旨。(参阅“宗镜录”3169) p1409
比丘尼
梵语 bhiksunī,巴利语 bhikkhunī。又作苾刍尼、比呼尼、煏刍尼等。意译乞士女、除女、薰女。或简称为尼。原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性,其后泛指出家之女子。印度之有比丘尼,起于释尊听许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受具足戒,后有五百释种女出家得度,其戒条凡三百四十八戒。依比丘尼传卷一载,西晋..
斋法
(一)指过午不食之法。(参阅“斋戒”6546) (二)为严整威仪之法。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p6548
皤唎
梵语 bali 之音译。意译作施食、祭祀、祭食。于密教中,为“施与一切食法印”之印契名。结此印契时,口诵“唵 毗梨 俱知 俱知诃”之大心咒。结印之法,据陀罗尼集经卷五载(大一八·八三○中):“以二手仰舒八指,小指至腕侧相搏,各屈二大指头,于掌中心着,是一法印,印中盛着诸饮食已,将布施与护..
木曜
梵名Brhaspati。七曜之一,九曜之一。又称岁星、摄提。在密教中,位于胎藏现图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北斗曼荼罗中,住于内院东方。胎藏图像及胎藏旧图样中,则住于金刚部院西方。其胎藏现图曼荼罗之形像,右掌上仰,屈中指、无名指,而与拇指相捻,左手握拳当腰,交脚而坐。胎藏旧图样之右掌上仰,左..
藏经纸
指一种具有光泽之硬黄茧纸。又称藏经笺、金粟笺。为浙江海盐县古刹金粟寺书写藏经时所用之纸。据称该寺有藏经千轴,皆用硬黄茧纸,其内外皆蜡摩光莹,以红丝阑界之法书之,墨光黝泽,有如髹漆,其每幅纸背均加盖小红印,印文为“金粟山藏经纸”,并间有宋神宗元丰年号,故知为宋代所制之古物。此纸原有..
薰习
梵语vāsanā 或 pravrti,abhyāsa。又作熏习。略作薰。如人以香气薰附衣服,染净迷悟诸法(特指吾人之身、语、意三业;业,即行为)之势力薰附残留在吾人心识上之作用,即称为薰习。以小乘佛教而言,经量部主张色(物质)与心能互相薰习,故有色心互薰说。但薰习说之完成,则属大乘唯识宗无疑。依其说..
俱舍四善根
(名数)一暖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暖法。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暖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暖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于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暖法上品后念所生之..
识藏
指如来藏。真如之如来藏与无明和合而为阿赖耶识,能变现一切万法,故称如来藏为识藏。楞伽经卷四(大一六·五一○中):“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中略)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参阅“如来藏”2361) p6701 ..
半者蒲阇尼
(饮食)见半者蒲膳尼项。
世耶那萨喃
(物名)Śayanāsana译言卧具。僧资具之一。
本弘誓愿
(术语)佛未在因位时誓愿弘济一切众生也。
随自意三昧
(术语)台家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别名。天台为成四句曰非行非坐,南岳就实而曰随自意。随意之起,即修三昧,不关于行坐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