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胜佛母(Ushnishavijaya),简称尊胜母,又称乌瑟腻沙尊胜佛母、顶髻尊胜佛母、佛顶尊胜佛母,藏音:朗觉玛。尊胜佛母乃长寿三尊之一,可主长寿。多供在无量寿佛右边,左边为白度母,三尊象征福寿吉祥!佛经道:尊胜佛母是一尊救苦度难的女性菩萨。
尊胜母的藏文名为Namgyalma,他有九种化相,其最主要的化相,亦即其三面八臂、极为常见之形相。顶髻尊胜佛母的身体为白色,三头八臂,中间的脸为白色,右面的脸为黄色,左面的脸为蓝色,面相微怒,虎牙略露,每一个脸上都有三只眼睛,右第一手持四色羯磨杵(十字金刚) 于胸前,二手托莲座,上为阿弥陀佛,三手持箭,四手施愿印置右腿前,左第一手忿怒拳印持绢索,二手上扬作施无畏印,三手执弓,四手定印托甘露宝瓶。佛母威严慈祥,项戴珍宝璎珞,身着秀丽天衣,双足跏趺于莲花宝座中央。
相关推荐
饮酒戒疑想
子题:智人由来不嗅误饮酒不结提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分,若酒,作酒想若疑,若无酒想,皆堕。莫非取境犯;谓前有方便。十诵,为恐冷发,和酒与之,不看即饮,故制;若看知非而是者,如上开之。”资持记释云:“次科,初引律。境想事同淫戒。注中初句示律文,次句明今释。谓先有方便欲饮;至后饮时..

图解《盂兰盆会》的由来
图解《盂兰盆会》的由来图片段是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内容,描绘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连为了拯救堕入饿鬼道的母亲,经由释迦牟尼佛指点救济的方法;即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楞伽经》简介
《楞伽经》简介◎成观《楞伽经》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禅宗初祖印度人达摩传灯印心的无上宝典,因此是历来禅者修习如来禅、明心见性最主要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佛于本经中详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而这些法门也都是法相宗、唯识学主要研习的对象,尤其是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圆..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简介
藏传佛教是显密圆融的体系,在显宗上的弘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五部大论」为核心的教法学制。五部大论是指:因明学《释量论》、般若学《现观庄严论》、中观学《入中论》、《俱舍论》、戒律学《戒律本论》。按照黄教(格鲁巴)的学习次第来说,大部份寺院里首先学习五年因明学(含因类学及心类学一年),..

地藏菩萨名由来
地藏菩萨名由来◎ 宣 化什么叫消,也就是把文义解释清楚。消释名题--解释这部经的名字,这名字是地藏菩萨本愿经,也就是以地藏菩萨的名号作这部经的名字。地藏菩萨是个人。本愿是属于法。这部经在七种立题里边是属于人法立题。法,也就是一种业。本愿就是他本来的行业--过去生中的行为和所造的业(karma..

“地藏菩萨”圣号的由来
地藏:梵语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

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简介
近代常惭愧僧、印光、圣量大师,莲宗十三祖也。陕西赵氏子,少业儒,曾辟佛,病目几丧明,始悟前非。年二十一。出家受具戒,读龙舒净土文,知念佛乃了生脱死之要道,即专念佛号,工作时心不离佛。旋往红螺资福寺,专修净土,并深入经藏,妙契佛心。朝五台至京,随化闻和尚请藏回普陀,住法雨寺,励志精..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简介
清省庵、思齐、实贤大师,莲宗十一祖也。姓时,常熟人。少不茹荤,七岁出家,二十四圆具,严习毗尼,胁不沾席。寻入讲筵,明性相之学。后参究有省,曰:吾梦觉矣。掩关三年,昼览藏经,晚课佛号。礼育王塔,于佛涅盘日,大合道俗,广修供养,燃指佛前,发四十八大愿,感舍利放光。撰涅盘忏,及劝发菩提心文,激励四众,诵多..

黄念祖善知识事迹简介
黄念祖善知识事迹简介黄念祖老居士,法号龙尊,亦号心示、乐生,别号老念、不退翁。生于一九一三年即癸丑三月初六日。幼早孤,母亲梅太夫人笃信佛教。礼敬三宝,净行超伦,性自纯孝。从小异于常儿无嬉戏恣肆之态,而且勇于承担之责任感,处世中,进退应答无不得体,咸誉其少年老成。常随侍太夫人听经闻法,参谒净..

宽运法师:第二篇 观世音菩萨简介 十一、浙江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院
十一、浙江普陀山的不肯去观音院说观世音菩萨住在普陀山,当然少不了要谈谈普陀山了。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相传四位大菩萨都应迹住在那里。文殊菩萨在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在四川峨嵋山;地藏菩萨在安徽九华山;观世音菩萨则住在浙江省 的普陀山。中国普陀山原名小白华,又称梅岑山,位于浙江省定海县东..

宽运法师:第二篇 观世音菩萨简介 十二、浙江普陀山的不肯去珠宝观音
十二、浙江普陀山的不肯去珠宝观音普陀山后寺,有一座精致庄严的珠宝观音殿,小佛龛中供奉一尊约五、六寸高的观世音菩萨像,头脚都是黄金塑成,一颗很大的珠宝嵌在胸部,宝光四射, 炫人眼目。听说这庄严的观世音菩萨以前是放在前寺,因为以下事故,改变成放在后寺了。相传清朝时,有一位日本人到普陀..

善财童子的由来
◎ 澄 静据传,在很多年以前,有个地方名福城,城中有一个长者,年近半百,膝下无子,家境贫寒,日子难度,感其命苦。他听说释迦牟尼佛已成正觉,正在逝多林与诸菩萨说法,便跑到佛前,投地就拜,放声大哭道: 佛陀啊,不知我前世造了什么恶孽?使我如今苦难,你老人家能拔济众生苦难,请与我解脱吧!..

僧人姓“释”的由来
杨民仆苻坚进攻襄阳,既为公也为私。从公事而言,是想和朱序掰掰手腕,试探实力;从私事而言,苻坚想得到一个半人,都是天王巨星级的偶像人物。先来说一个人,他叫道安。他一天能背上万字。道安法师出生在312年(西晋316年灭亡),常山扶柳人(今河北冀州)。从小父母双亡,被亲戚孔氏收养。7岁的时候..

龙眼菩提的由来
龙眼菩提的由来,龙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图腾,在佛教中象征着法力无边,它的喻意是它可以驱邪、增强智慧、镇宅,还代表富贵、吉祥等。在佛教中龙眼菩提还有很多的涵义,比如龙藏代表大乘经典,龙像代表菩萨的威仪等等。那么龙眼菩提怎么来的呢?"龙眼菩提是菩提子的一种,菩提子的表面有丫形角状..

佛教中元节的由来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此文受益,请您随手转发,分享法喜,布施法益。同时修行随喜功德,与众生结法缘,积聚菩提广大资粮,同证佛果!中元节也就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的由来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被尊为“天眼第一”。出家前的阿那律是释迦族的王子,由于过去生曾供养辟支佛,所以生生世世皆感得大富大贵的福报,衣食住行一切不虞匮乏。而善根深厚的王子,并不因此沉溺于五欲之乐,在听闻到佛陀的开示后,便发心离俗,出家修行。有一次,在佛陀为大众开示的时候,阿..

李炳南答:宇宙万物,以及人之原始由来,曾闻皆由上帝创造,请李炳南答此说对不对呢?(詹金枝)
问:宇宙万物,以及人之原始由来,曾闻皆由上帝创造,请问此说对不对呢?(詹金枝)李炳南答:佛学主张,万法皆系众缘和合而生。既说众缘,则前不能说其始,后亦不能说其终,生生不已,变化无极。若必求创道者,则仍众缘是也。言上帝造者,乃宗教家无可如何之笼统语,试提一质问,上帝究由何来?如谓自然而有,夫如是,何如..

李炳南答:佛教能够解释宇宙之由来否?(黄大川)
问:佛教能够解释宇宙之由来否?(黄大川)李炳南答:佛即为解释宇宙人生之迷,出现于世,岂仅解释而已,破之、立之、运用之、转变之,无不自如也。凡研究法界缘起者,类能道之,惟非初学所易解耳。
为什么出家人姓释?有什么由来?
善士问:早期的出家人并没有特别的姓氏、法名,到了后来,中国的出家人才冠以“释”姓,其由来为何?星云大师答:东晋时代,有一位名士习凿齿,博学广闻,辩才名满天下,他听说道安大师是一位有学问的高僧,于是特地前去拜访。他一进门,就遇到这位道安大师。道安大师虽然天资聪颖却丑僧俊道,形貌矮黑..

李炳南:净宗简介
李炳南居士讲述民国五十四年秋大专讲座弟子周家麟敬记(一)经典净土宗所根据经典,说到专门上,十方佛都有,在这里单指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何单指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呢?因为阿弥陀佛愿力最大,专为人了生死故。有三部经典可资证明。第一、无量寿经,这部经叙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及阿弥陀佛因行果用,甚为详..

“柱杖”的由来
拄杖是与锡杖相似的佛教器物,系僧侣出游时所使用之杖,略称杖,又作拄杖子。拄杖是用稍粗的树枝砍削而成。与众多佛教法器都有其来源一样,拄杖也有其佛教来历。据《毗奈耶杂事六》所载,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封顶,有一位老年比丘由于登山上下时跌跤倒地。佛陀知道后说:应蓄拄杖众比丘一听说允许僧众使..

徐一智:《明代观音信仰之研究》简介
观音信仰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以各种方式深入民间,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俯拾即是。《明代观音信仰之研究》一书,以明代观音信仰为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内容分为四部分:首先说明印度的观音信仰与入华之状况。大乘菩萨道的出现以后,涌现了许多人们崇拜的菩萨,观音以救世主之姿态,成..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徐文明智者大师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开创了中国佛教最早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创立一代教观,智慧出众,颖悟过人,确实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智者。 关于智者名号由来,早就有明确的解释。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扬州总管杨广请智顗为菩萨戒师,智顗赐名总持..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由来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对净化人间,解除人们的烦恼和痛苦,产生了无比威力。正如圆瑛大师所开示的欲无烦恼须学佛,知有因缘不羡人。我们既是一个佛教信徒,首先对于释迦牟尼佛一生的简要历史和他所说的教法,就应该有..

水墨工笔花鸟画简介
水墨工笔花鸟画简介,近十年来工笔花鸟画创作正在逐渐繁荣发展起来,许多中青年画家和广大业余作者都在努力从事工笔花鸟画的研习和创作,这是过去几十年来没有过的大好形势。那么水墨工笔花鸟画呢?“水墨工笔花鸟画”萌芽出现在元代,融会工笔与写意两大学科分支,把水墨画的写意精神融进严谨规矩的工..
自内所证
【自内所证】 p0599瑜伽八十五卷五页云:云何自内所证?当知有四种相。若于有学解脱转时;由二种相,内慧触证。谓我已尽诸恶趣中所生诸行。又我已尽除其七生二生一生,所余后有所生诸行。又我已住能究竟尽无退转道。若于无学解脱转时;即由如是二种相故;内慧触证。谓我已作为断其余一切烦恼所应学事;..
爱
【爱】 p1200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九页云:复言:世尊!云何名爱?世尊告曰:谓于现在自体贪着。二解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于此中,无差别相,凡诸所有染污希求、皆名为爱。三解 如四种爱中说。四解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二页云:云何爱?答:诸爱、等爱,喜、等喜,乐、等乐,是谓爱。此本论师、于..
狂
【狂】 p0707 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狂?谓由先业所引,或由诸界错乱,或由惊怖失志,或由打触末摩,或由鬼魅所着,而发癫狂。
五梦
摩揭陀国阿阇世王于如来入寂之夜所感之五种恶梦。即:(一)月落而日从地出,(二)星宿云雨缤纷而陨,(三)烟气由地而出,(四)七彗星现于天上,(五)天上有大火聚,遍覆虚空而坠于地。[后分涅槃经卷下、俱舍颂疏界品卷二] p1172 ..
檀施
檀,梵语dāna 之略译,意即布施、舍施。梵汉并举,而称檀施。同于“檀舍”。或特指檀家(信徒)之布施。 p6443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