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对离淫欲的一段精妙开示 [ 作者:佚名 来自:本站原创或来自网络 点击数:1448 文章录入:gjf008 ]《中观宝幔论颂》 圣龙树菩萨造 仁光法师从藏译汉杂说品第二(节选)贪爱女身者,多计女身净,实则思女身,全无一毫净。口是唾齿垢,诸不净器具,鼻流浓涕痍,眼出泪眵处。腹中粪尿聚,及是肺肝器,愚未见不净,贪著女身者。有类由不知,贪不净美瓶,世人痴无智,爱女人如是。
相关推荐

真圆法师答:我想请问,怎么样可以克制淫欲?
在修行五戒中的不邪淫是必须遵守的誓愿和行为规则之一。如果不能戒除邪淫,修行欲取得成就根本是缘木求鱼、画饼充饥。在《楞严经》中关于邪淫之罪孽果报有详尽描述。那么如何戒除邪淫?古圣云饱暖思淫欲,此与无事生非大约异曲同工,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真圆法师答:学佛修行首先必须生起十分的信心,权且..

真圆法师答:没有皈依是否可以念金刚经,请法师开示
顶礼真圆法师!阿弥陀佛!信女知自业障重,听同修说礼念地藏经消业障,家中可否放地藏菩萨像?家里没条件设有佛堂,可想在家念地藏经,经同修介绍请了地藏王菩萨像,在菩萨像前礼念地藏经,首念大悲十小咒,结束于回向皈依。没有焚香,菩萨像也没有开光,这样是否可以?我该怎样做妥当?还有我爱人他没有皈依是否可以..

济群法师开示如何养生
如何养生济群法师开示健康的生活,关键是知道如何抉择,知道什么该做而什么不该做。因为行为会成为习惯,进而演变为性格和心态,成为左右生命的核心力量。现代人的需求很多,这种过度在乎会使人不知不觉中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固然焦虑,得到后又会因担心失去而恐惧。于是乎,心始终处于动荡和不安之中..

智敏上师:上海居士林开示录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智敏上师(己卯年十一月于上海居士林开示)初八开示今天,承居士林领导人士的邀请,智敏在这里与大家结个法缘。刚才本人走进居士林经过佛堂的时候,看到大家虔诚地在做课诵,令人非常感动!这里大概都是修习净土宗的,本人在这里讲开示,对大家到底有没有帮助呢?有些人可能会不理解,以为密..

佛源法师: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三日
次七第三日开口就错,动念即乖。本来「禅」是没有什么好讲,讲也讲不到的,要自己去参,自己去领悟,如东西是苦是甜,唯有自己吃了才知道,靠自己去体会的。六祖讲:「前念不生,后念不灭,是什么呢?」又对惠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是什么东西呢?」如我们在吃包子:「吃包子的是谁?甜的、咸的、香的,这到底是什么呢..

非时行淫欲的后果非常严重!
非时行YIN欲的后果非常严重!非时行淫后果严重 作者:佚名 一九一七年,有一位巨商的儿子在日本学西医,考试第一。有一次他坐日本电车,车还没有停稳,就往下跳,结果跌断一只胳膊。他是学医的,很快就治好了。但是西医并不了解,凡是骨伤,百日之内不能行房事。 不久,母亲过寿,他回到中国,不知道伤..

黄柏霖:佛陀开示息灭淫欲心的好方法
黄柏霖:佛陀开示息灭YIN欲心的好方法那么接下来,『视老如母』是《四十二章经》里面的经文,我们来读这一段的经文:「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为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我们《感..

惟传法师:2010年10月灵泉寺三坛大戒开示--毗尼日用切要
空海(惟传)法师2010年10月灵泉寺三坛大戒开示【毗尼日用切要】早觉: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鸣钟: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唵 迦罗帝耶 莎诃闻钟: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唵 伽罗帝耶 莎诃着衣:若着上衣,当愿众..

龙树菩萨化导不信佛法国王;,蝉蜕而去自在往生
龙树菩萨化导不信佛法国王,蝉蜕而去自在往生 龙树菩萨从龙宫出来后,准备大弘法化。但是弘法需要有因缘,需要有大力之人支持,如果能得到国王的护持,佛法一定能够大兴,所谓“不依国主,法事难立”。于是,龙树菩萨准备去化导一位国王。这位国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不相信佛法,只相信外道,而且还诽..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七、动中禅与受念处
七、动中禅与受念处1.概 说在这几天内,希望能够让大家实际地把四念处的修法都能理解、消化,有实际的经验、经历。也就是我们要把四念处的全部过程,都落入实修、实证。现在跟大家进一步地介绍,身念处的动中禅的修法,以及受念处方面。因为这是很重要的基础,这两方面要具足,也就是身、受念处的基础..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七、现观法界实相
十七、现观法界实相什么叫做法界实相呢?你不要又把它变成是很抽象;把它变成一门学问在那里争辩。法界实相,你要深入去体悟,你才会真正了悟生死大事;你才会真正了悟「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如果你体悟不到什么叫做风界;风界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你还在文字堆里面打转的话,那你把你的鼻子、嘴巴都..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六、礼佛与身念处之配合
六、礼佛与身念处之配合在礼佛的时候,也要配合身念处的开发。你在礼佛的时候,除了我们前面所讲的那些深义要能够体悟到以外,还要礼出不同的品质啊!你要把那礼佛的品质具体地展现出来;要把那礼佛的真正意义要真正地体会出来啊!除了这之外,你在礼佛的当下,记得!那也是要跟身念处完全配合的。当你..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心念处的开发
十、心念处的开发前两天,在我们的修行里面,有时候还会要你去下达指令,再动作,但是现在你不要再去下达指令了,你只是动作。而在动作之前,以及在动作之中呢?你要清楚地去感受那一股意识之流。在动作之前,都有意念在引导,不管是你脚的抬起,或是放下;或是手的举起;或是放下,包括手指头的动;包..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五、出入息法修习
五、出入息法修习身念处动态这些,你能够清楚的觉察;静态方面的出入息,也是一样。但那是更微细的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禅修要有静、有动;有动、有静。禅堂内的静态,是要让你的观察更微细。而观察更微细的这些,出入息法的配合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当你在禅堂内静坐的时候,你就把出入息法的前面几..

大安法师对文化人学佛的开示
问: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念佛,不是昏沉,便是掉举,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如何对治?大安法师答:文化人学佛,大多好乐研究教理,总想从经卷中得大总持,获真受用。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然以生灭心揣摩佛经真实义,往往愈推愈远。是故宜从真修实干入手。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

智海法师答:请师父慈悲开示“上善若水”。
智海法师答:上善若水,仁者智者见解不同。从我的体会来说,什么叫上善?用佛法来理解,什么是上善,那就是菩提心所摄持的善,空性慧所摄持的善,解脱心所摄持的善。如果用菩提心摄持的善法来理解它,一个水呢,是生命之源,可以滋润众生,离开水呀人都没有生命。所以,我们一切众生离开菩提心都不成其为诸佛菩萨了..

仁达法师:2009年11月6日正觉沙龙开示
2009年11月6日正觉沙龙开示1、正觉寺是否授菩萨戒?阿弥陀佛!仁炟法师开示:正觉寺暂不授菩萨戒,大雄宝殿开光后会举行传授三坛大戒,三坛大戒后接着再授菩萨戒。2、弟子学佛不到一年,主要通过网络学习佛法,一直苦于没有师父指导。目前弟子每日定课:早心经3遍、大悲咒7遍(有时候大悲咒前面加普门品一遍)下..

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开示往生三心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众名杂毒之善。欲..

一段有趣的对话:如何放弃吃肉的习惯 ?
某一天,退休教师老陈在公园碰到他的好朋友的儿子小王,他们就开始谈论素食对话问题。看看他们有趣的对话:老陈: 小王,我发给你的email 中附了两个文档,一个讲的是由于吃肉的人增加,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数量已跃居第二位;另一个讲的是吃肉对健康的害处,你看过了吗? 小王: 看过啦,我也明白吃..

宣化上人:这一段经文很有用,研究明白一生受用无尽
节选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西国语,就是印度语。“唐言到彼岸”:在中国的话,就叫到彼岸。“解义离生灭”:..
![[旧文归档]大安法师对学佛网佛友的开示](https://img.sushijiameng.com/pic/images/img/1_20220501220249760d4.jpeg)
[旧文归档]大安法师对学佛网佛友的开示
明华居士站主于九月五日至十五日参加了东林寺第七期百万佛号闭关活动,闭关活动结束的第二天,在站主的要求下,东林寺代主持大安法师为学佛网修友进行了开示。站主就当天的开示,简单整理如下(注:法师由于当天有重要佛事活动,特抽出半个小时时间,约早上7:20至8:20会见明华居士,法师讲得快,而明..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93岁寿诞法会开示
梦参老和尚93岁寿诞法会开示2007年7月15日〈农历6月初二〉,适逢梦参老和尚寿诞,海内外四众弟子集聚中国五台山普寿寺举办寿诞法会,梦参老和尚特别假此因缘,作了一场简要的开示,梦老谈话内容如下:诸位菩萨,今天大家共同在这儿,修这么一个法。一切法是诸法因缘生,因缘生诸法。今天是个什么因缘呢?今天是我..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
开示十这敲散香啊!不晓得谁弄的,现在你们都在首座那个位子接散香,这不知道是谁规定的,也不晓得是在哪看的。这个散香交给你了,你来的晚了,别人帮忙敲散香,要接散香就是走这敲散香的里边,走到前边合个掌,就把散香接过去了,不是固定在哪个地方接,你在首座那里接,没有这个。以后这个人哪,都要学会当值,你在..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
开示二……丛林的外观,一切变了,这就叫变哪!内也变,外也变,一切行动都变了,变成什么样子了?变成了一切佛事,你这个人哪,已经走上了正规的修行道路,外边正规到底,内边话头时时刻刻在,你这就是外也修行,内也变了,外也变了,你这个人哪,就辗转的算是一个修行人了。我们用功,不管是念佛,是参禅,或是你自己选..
从真空到无明再到真空,它的迷失也来自于本觉本明 | 杨宁老师慈悲开示
但是大乘是说六根怎么来的,我给你说说大乘的角度。我们本来是佛,是空性的,你们先去想象,空性是什么也没有,就假如我们是空性的,是佛,这个空性本身就有圆觉、觉明的功能。这个空性是无形无相的,但是它有能力明觉、圆觉境界它又能放光,又能了了分明,彻万法源、无所不知、跨纬度、没有维度、没有..

大安法师:在你淫欲心来时..瞋恨心上来时...散乱心上来时...业障现前时...愚痴时...
在你淫欲心来时..瞋恨心上来时...散乱心上来时...业障现前时...愚痴时...在你淫欲心来时,作不净观。瞋恨心上来时,作慈悲观。散乱心上来时,数息观。业障现前时,念佛观。愚痴时,因缘观。这是个竞争的时代,我们常常是恨不得获得一切。由于知见的问题、利益关系的问题,竞争时不择一切手段。在烦恼起..

宣化上人:弥陀佛七开示
弥陀佛七开示念一句佛,虚空里便有一度光明。◎一九七九年冬开示于万佛圣城娑婆世界的人,都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地狱的众生,欢喜苦恼,不欢喜快乐;饿鬼欢喜瞋恨,不欢喜慈悲;畜生道欢喜愚痴,不欢喜有智慧,所以它才跑到畜生道去。我们虽说欢喜快乐,不欢喜苦恼,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没有苦恼;天..

黄念祖居士有关婚姻问题的开示
黄念祖居士有关婚姻问题的开示 人生三大问题里,有个婚姻问题。外国人往往颂扬爱情,把爱情看得很神圣。其实说穿了之后,爱情属于欲,并不神圣。爱是爱欲,情是情欲。总之和欲紧密相连,欲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主要两种:食欲、色欲。吃东西,什么叫好吃?是在食欲的支配之下。所以,“心不在焉,视而不..

龙树菩萨讲人转生为各种恶道众生的因果
菩萨放眼观察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和五道(天、人、畜生、饿鬼和地狱)下的芸芸众生时,目睹他们因失去快乐而受苦。例如无色界天(超越欲望与物质世界的天)享受禅定,心里执著它,不觉悟将来生命结束(死后),会堕入欲界(欲望世界)里生活,那时将会成为鸟兽形状。色界(物质世界)的诸天也一..

传喜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五)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五)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这里面就说到佛陀的四众弟子,这个四众弟子不一定是贤圣僧,前面说佛、辟支佛、声闻属于贤圣僧,已经了生脱死,都已经是圣者,这里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佛..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