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面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生忍跟一般的忍耐不一样。所谓生忍,生,就是生存、生命、生活,而生命、生存、生活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忍。忍是什意思?不是你骂我,我不开口;你打我,我不还手。在佛教里,忍的意思,第一是我能认识;一件事情的前后因果、是非得失,我能认识它。第二是我能接受;不论是好的、坏的,我都能接受。因为能忍,就有力量、就有智慧。第三是我能担当;比如你只能担当二十斤,我能担当一百斤。忍还有能负责、能化解、能处理、能消除的意思。
比方说爸爸下班回来了,小儿子很高兴,就说:爸爸,你回来了,赶快跪下来给我当马骑。爸爸不会不高兴,反而说:好,来骑!来骑!因为他把儿子看成是最心爱的宝贝,所以不管什么要求都能接受、能担当。倘若换成不相干的人来要求,哪里可能做到呢?因此,凡事心存与我有关,就不觉得丢脸,也不觉得可耻。
各位信徒们,或许你们觉得禅坐、念佛、持咒、礼拜仪式太隆重,不能习惯,你也可以修行忍耐,学习生忍。学习生忍有什么好处?最切身的好处就是你能了知彼此之间的深厚因缘。好比知道父母生养的辛苦、夫妻是因为情投意和才能结合,就会懂得珍惜、忍耐。所以生活要能美满,要能顶天立地,要能好好与人交往,忍是做人处世的第一妙方。
有时候讲时似悟,对境生迷,明明知道我应该要忍耐、我应该要改脾气、我应该不要计较,可是境界来了,对于人家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却是放不下。好比很多上法院打官司的人,都不是为了什么严重的事,就在于忍不下一口气。忍苦、忍难、忍饥饿、忍寒冷、忍热都不要紧,但是要忍一口气却忍不下去。其实忍一口气又有什么要紧呢?忍一口气,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
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寺院里供奉的佛像,有的是木头刻的,有的是水泥铸的,有的是石头雕的,甚至于是纸画的,但是过去的佛像多数是铜铸的。有一个信徒到寺院里拜佛,拜下去,就敲一下磬。大磬很不高兴,就向佛祖抗议:佛祖呀!你、我同样都是铜做的,为什么人家来拜你的时候,都是给你香花果品,不但没有我的份,还要来敲打我,说什么拜佛不敲磬,佛祖不相信,这太不公平了!
佛祖一听就说:大磬!你不要难过、介意。当初人家雕铸我成为佛像的时候,我的耳边上多了一块,他就敲呀打呀;我嘴角多了一块,他就挖呀刻呀。我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成为佛祖的,所以大家也才愿意向我礼拜呀!而你,一点忍耐力都没有,人家才轻轻敲你一下,你就痛啊!痛啊!大声地叫,怎么能给人崇拜呢?
有首诗说: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是描写石灰的一生,最初千锤百炼出深山,采自深山的矿脉,开矿石;烈火焚烧莫等闲,运送到窑里用烈火焚烧,经过强度的熬炼后,硬石变成软灰,才能用来粉刷墙壁。石灰粉身碎骨都无怨,只为留得清白在人间,它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世间。
忍不是吃亏,是一种力量、是生命的内涵;忍是一种智慧,就是我能认识、我能了解、我能明白,对于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能清楚。
说到现在的管理学,好比管理钱财,除非犯了像贪污这样严重的错误,不然也不会有什么很大的过失,更何况钱不会讲话呀!就是管理事物,好比你把桌子从这边搬到那边,桌子也不会跟你反抗,而任你摆布。所以管钱、管事很容易,但是管理人就麻烦了,因为人不一定会听你的话。如果你能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管人也不难,反而是管理自己的心,比管理人还难。
举个例子说,大将军在战场上,发布一个命令,没有人敢不服从的。但是大将军回到家里,遇到太太河东狮吼,倒是吓得不敢动了。所以,有法治的权威,管理起来就容易。平时不讲法、不讲理,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那又怎么办?这时候就只有忍让了。两个人杠起来的时候,总要有一方愿意忍让,才能平息争执。所以,能有忍让的智慧,要解决问题就容易了。
原标题:忍是做人处世的第一妙方哈尔滨极乐寺静波法师开示节选
转自微信公众号:点一盏明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