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生活在彼此的因缘中,因此人人都需要帮助,贫穷的人需要物质帮助,空虚的人需要精神抚慰,孤独的人、失败的人需要关爱鼓励。由此可见布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布施的功德。
相关推荐
大地法
【大地法】又称遍大地法。指与一切心相应俱起的十种心识作用。这是俱舍宗七十五法中心所有法的一部分。即:一、受,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非苦非乐受等三种。二、想,想像之义;对境而取差别之相。三、思,造作之义;令心有所造作。四、触,由根、境、识三者和合而生,能有触对。五、欲,缘外境而有..
立因
【立因】为五因之一。指任持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造之诸色法,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大地之任持万物。参阅‘五因’条。
共中共业
【共中共业】四变句之一。共中共业者,如山河、大地等,由多人之识共同变现,称为共变;而己与一切人共同用之,此为共中共变。参阅‘四变句’条。
七大
地、水、火、风、空、见、识。地水火风是四大,空即虚空的本性,见即眼根的见性,识即八识。因为以上七大周遍于法界,所以叫做大。
大地法
又名遍大地法,一切善恶的心,名为大地,大地的心所有法,即受、想、思、触、欲、慧、念、作意、胜解、三摩地等十个心所,与一切心相应而生,乃心动时必起的作用,故名大地法。
大地善法
谓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等十法,与一切善心,相应而起,故名大地善法。
戒如大地生成住持
子题:戒者行根住持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又如大地,能生成万物。故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又云,依因此戒,得有定慧。又经云,戒者行根住持。即喻如地能生,成住持也。”资持记释云:“初,举喻。地有二义:一、能生,二、能持。两引遗教,止得初义。上云诸善,通漏无漏及动不动;下云定慧须..
九果
【九果】 p0087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一卷六页云:西方诸师,说果有九种。谓于前五,更加四种。一、安立果。二、加行果。三、和合果。四、修习果。安立果者:谓依风轮,安立水轮。复依水轮,安立金轮。复依金轮,安立大地。复依大地,安立一切情非情数。此中后后,是前前果。余安立果,类此应知。加行果者..
大地法
【大地法】 p0240俱舍论四卷三页云:地、谓行处。若此是彼所行处;即说此为彼法地。大法地故,名为大地。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谓法、恒于一切心有。彼法是何?颂曰: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论曰:传说如是。所列十法,诸心剎那,和合遍有。此中受、..
玉泉义隆禅师
福州玉泉义隆禅师,上堂:「山河大地,尽在诸人眼睛里。因甚么说会与不会?」时有僧问:「山河大地眼睛里,师今欲更指归谁?」师曰:「只为上座去处分明。」曰:「若不上来伸此问,焉知方便不虚施?」师曰:「依希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华严慧达禅师
潞府华严慧达禅师,僧问:「如何是古佛心?」师曰:「山河大地。」问:「如何是华严境?」师曰:「满目无形影。」
净源真禅师
韶州灯峰净源真禅师,上堂:「古人道,山河大地普真如。大众若得真如,即隐却山河大地。若不得,即违古人至言。众中道得者出来道看。若道不得,不如各自归堂。珍重!」僧问:「达磨未来时如何?」师曰:「三家村里,两两三三。」曰:「来后如何?」师曰:「千斜不如一直。」问:「诸法寂灭相即不问,如..
菩萨四弘誓
[出陀罗尼杂集]一心如大地谓愿我心如大地。长养众生道芽善种。皆成圣果。二心如桥般谓愿我心如桥船。运度众生。不滞中流。达于彼岸。三心如大海谓愿我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沾于法味。四身如虚空谓愿我身如虚空。包含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证法性。..
月有十一事喻如来
[出大涅槃经]一能破暗谓月盛满之。清光普照。能使一切大地。悉皆明朗。犹如来种种说法。能破一切众生无明大闇也。二令见道非道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是路非路。令诸众生悉皆明见。犹如来说法。开示正道邪道。人悉分别而知其可行不可行也。三令见道邪正谓月盛满之时。普照大地。凡路之邪正险夷。令..
心
梵音。质多。又唧多。此是缘虑义。唯识论云。集起名心。即八识也○中阴经偈云。心为人毒本。善恶随其形。行善即趣善。行恶即趣恶○正法念经云。一切法行主。所谓彼心是。又云。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心地者。佛言三界之中。以心为主。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
雨华瑞
法华六瑞之第三瑞,释尊将要说法华经而入于三昧时,天空中即如雨般落下四种的花,叫做雨华瑞。
大地
(术语)见道已上之菩萨,分为十地,高地之位,谓之大地。
大地法
(术语)俱舍宗所立之心所法四十六中,有受想等十个心所。与一切之心相应而起。故名之为大地法。善恶一切之心。名为大地,大地之心所有之法,故为大地法。一受,二想,三思,四触,五欲,六慧,七念,八作意,九胜解,十三摩地。见俱舍论四。..
赡部洲
(界名)此大地之总名。此地中央有赡部树,以树名洲。又赡部树Jambū,下生好金,名为赡部檀金,以此金名洲。旧作剡浮洲,阎浮提洲 Jambudvipa等。一洲分四主,雪山以南为象主,以多出象也,以北为马主,以多出马也,以西为宝主,以多出宝也,以东为人主,以人文最备也。统此四主者名为轮王。玄应音义..

为什么法布施得功德远大于财布施?
为什么法布施大于财布施财布施功德虽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决人生烦恼。我们以财富扶贫济困,虽能帮助他们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但钱再多也用得完。有时,钱多了甚至会使人堕落,或滋长受施者的依赖性。而法布施则不同,它能使有情的生命品质得到彻底改善,并使未来生命不断得益..

钟茂森:持戒比布施修的福要多
钟茂森:持戒比布施修的福要多 持戒还要忍辱,一条比一条更殊胜。以修福来讲,持戒比布施修的福要多、要殊胜,忍辱又比持戒修的福要殊胜。忍辱就是忍耐,忍耐环境恶劣,忍耐人事上的种种不如意。物质环境要忍耐,春夏秋冬、衣食各方面的不如意这其实还好忍,最难忍的是人事上的,人与人之间有摩擦、起..

达摩难陀长老:布施
布施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的布施。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布施后,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即使人类是善忘的,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真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的回报,布施者和受施..
一日禅:人生似棋 生命如雨
人生似棋,生命如雨:不去理解浪花的吹打,风帆只是一块破布;没有经历大海的咆哮,小船只是一块朽木;未能品尝烈火的烘烤,钢铁只能困于顽石。同样的,不会独立自主的处理事情,生活在他人襁褓之中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
一日禅:心中应开满鲜花
有空闲时,多想想别人对自己好的地方。我们的心好比一个容器,只有清空了垃圾,才有空间装满鲜花;反过来,只有装满了鲜花,才不会有地方去容纳垃圾。

生财之道——布施波罗蜜
生财之道--布施波罗蜜◎ 体 恒六度中的第一是布施。很多人对布施一词耳熟能详,但对它的真实意义却并没有多少了解,对于如何在现实中来修学布施法门更是所知甚少,甚至有些人为行布施误入歧途,所以要对布施进行详细的阐述。(一)、布施的名义布施的梵语音译叫檀波罗蜜或檀那波罗蜜,布就是散布,施就是..

为什么要校量布施的功德呢?
宏圆法师为什么要校量布施的功德呢?一是布施的福田不同,就是受施的对象不同,所修的福报,所修的福也不一样。《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这个饭,包含事事供养,包含一切供养,这个饭的意思。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

真正的布施不是舍财,而是多做这二件“小事”
布施是一种佛家用语,即:将金钱、实物布散分享给别人,正如明代善书《了凡四训》中说:舍财作福。什么叫舍财作福呢?佛门里的万种善行,以布施为最重要。讲到布施,就只有一个舍字,什么都舍得,就合乎佛的意思。有些人不肯布施,主要是贪吝心理在作怪:贪是追求外面的事物,你的就是我的,这是贪;吝..

大安法师:布施是修福的重要科目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把布施放在首位呢?因为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我们凡夫众生与生俱来有两种烦恼,就是悭、贪。悭就是悭吝,自己有的东西不愿意给别人;贪就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想占为己有。如果他给别人一块钱,就觉得心里难受;从别人那里得到一毛钱,他就觉得很高..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奇迹就是在大地上行走◎ 一 行 艾伦说,自从把陪伴乔伊和苏的时间当成他自己的,他就有了无限的时间。但是,艾伦也许只是原则上拥有这个无限的时间。因为毫无疑问,在和乔伊温习功课时,艾伦有时会忘了把乔伊的时间当成自己的,那他就会失去这些时间。艾伦可能会希望时间快些过去,他也许会变得不耐烦..

元音老人答:请师父谈谈‘意生身’?
问:请师父谈谈意生身?元音老人答:意生身个个都能出,它是从第七识生出来的。上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封住它时,它就出不来了。现在我们六根不清净,乱动脑筋,见相著相,就把它封住了。等你清净到一定程度,它就自己出来了。做气功做得好的,心清净了,也能出来。不过只能出一个,还不能够要出就出。入三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