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要多思善少思恶,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好的人讲的事情都很好,心恶的人讲的都是别人不好的事请,一切都是由你心生的。做人有时候要放开,既然没有了就放掉。
圣人看社会,大家都是圣人,坏人看众人,众人都是坏人。

学佛人要多思善少思恶,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好的人讲的事情都很好,心恶的人讲的都是别人不好的事请,一切都是由你心生的。做人有时候要放开,既然没有了就放掉。
圣人看社会,大家都是圣人,坏人看众人,众人都是坏人。

由彼六识,对于根尘,所现之境有三:谓顺、违、俱非、之三者是。境者,心所游履攀缘之处也。一、顺境 谓于情顺适之境。二、违境 谓于情违逆之境。三、俱非境 谓于情不顺不违之境。
对于种种之境,所感受者,于是起想。其想有三:一、贪 对于顺境,所感乐受,而起贪欲之想,是谓之贪,贪者染着为性。二、嗔 对于违境,所感苦受,而起嗔恚之想,是谓之嗔,嗔者憎恚为性。三、痴 对于违顺诸境,苦乐诸受,而起与道理相违愚痴之想,是谓之痴,痴者迷暗为性。此三谓之毒者,毒以沉毒为义..
分受心所以为五受:一、乐 领顺境相,谓适悦身,(五识名身)说名乐受。二、喜 领顺境相,适悦心者,(意识名心)说名喜受。三、苦 领违境相,谓逼迫身,说名苦受。四、忧 领违境相,逼迫心者,说名忧受。五、舍 领中容境相,于身于心非逼非悦,名不苦不乐受。苦乐尤重,五识相应无分别故,忧喜轻微,..
【三不善根】指其体不善,能成为一切不善法之因的三种不善。即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为‘三善根’的对称。贪者,染著顺境;嗔者,忿怒逆境;痴者,无明、不辨事理。此三烦恼乃生起诸恶的根本,故称不善根。此外,三不善根均与六识相应。见《成唯识论》卷六。..
【无嗔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心所之一.逆境当前,不生恚恨之心,谓之无嗔。《成唯识论》曰:‘云何无嗔,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苦者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具,即生苦之因。对于苦及生苦之因,不起嗔恚之心,于诸有情,常存慈愍,曰无嗔。见《成唯识论》卷六。..
【喜受】五受之一。即于顺境,其心适悦的感受;为受心所对苦、乐、忧、喜、舍五受之一。在欲界、初禅及第二禅中,凡与意识相应所起的心悦,称为喜受。见《俱舍论》卷三。参阅‘五受’条。
二种之烦恼。(一)根本烦恼与随烦恼。据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载:(一)根本烦恼,即无明惑。此根本无明之惑,能出生一切烦恼,故称根本烦恼。(二)随烦恼,即见思二惑。此见思二惑,随于一切违顺境上,起贪、瞋、痴等烦恼,随逐不舍,故称随烦恼。 (二)内着烦恼与外着烦恼。大智度论卷七载:(一)内着烦恼,..
初心行者,欲忍顺逆境,须先调伏其心,叫做伏忍。
又名遍行心所,乃周遍起行之意,心若生时,此五心即相应俱起。一、作意,即注意,也就是留意,它领导心识去攀缘外境;二、触,即接触,由于作意,使根与境相接触,因而产生了识(了别、认识);三、受,受者领纳,谓此心生时,能领纳顺逆等境,若领纳顺境,叫做乐受,领纳逆境,叫做苦受,领纳俱非之境..
要健康就要懂得喝水的学问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但是,很多人对喝水的理解仅仅限于解渴。其实喝水也是一门学问,正确地喝水对维护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有的人应多喝水,有的则要少喝对于人体而言,水在身体内不但是运送各种营养物质的载体,而且还直接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
当你知道“信愿行”,但以为“行”是要靠自己努力修行才能往生的时候,你离往生还差的很远!当你知道“信愿行”,但不知更准确的含义是“信愿持名”的时候,你离往生还差的很远!当你知道“信愿持名”,但不知持名最保险甚至特指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 你离往生还差的很远!当你知道“信愿持名”,但还..
请珍惜生命、从疲惫到过劳死只差5步 请珍惜生命、从疲惫到过劳死只差5步生活中,疲劳无处不在。工作过量导致的自律神经失调,忧愁烦恼造成的紧张,喜欢甜食、运动不足导致的提不起劲儿等。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小事”和可怕的过劳死之间,只有五步距离。这五步中,疲劳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最终..
2、祈求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念药师咒一百零八遍或多念,然后念十二神将大名,一百零八遍,或多念更好。至心诚意,最后不念时,手印从顶上散开。十二神将大名:官毗罗大将、伐折罗大将、迷企罗大将、安底罗大将、頞你罗大将、珊底罗大将、因达罗大将、披夷罗大将、摩虎罗大将、真达罗大将、招杜罗大将..
佛教中有“正法、像法、末法”:为“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的略称。又称“正像末三时”或“三时”。亦即将佛法住世之时期划分为正法、像法及末法三个时期。如果将历代佛法的施行,分为教(教义)、行(实践)、证(开悟)三方面来衡量,则正法时期即指教、行、证具现的时期。像法时期是虽无得证者,..
斋戒不同于一般的戒肉,而是要和出家人一样持斋。就是首先要过午不食,其次是不荤食。荤食不仅仅是指吃肉,还包括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另外酒也是荤食里面的,也不可以喝。不适宜守斋戒的人:1、在旅途中可以暂时停止守斋。2、孕妇及权喂哺婴儿的母亲都可以不守斋戒。3、月事来潮和..
达真堪布:轮回有没有结束的时候? 针对一个众生来说有结束的时候,通过修行能了脱生死。针对一切众生来说没有结束的时候,因为轮回是无始无终的。
顺境难成佛 逆境多成就「一句无心的话,也可能断人道心,损伤一颗善种子;多说好话、多予勉励,就可能让善种子从『一』生无量。 」证严上人叮咛大家要明因果,谨言慎行,共同成就善种子。当新发意者有困难时,要一路以爱陪伴,即使这颗种子还未萌芽,也持续浸润在法水中,待因缘聚合即能成就。上人教大..
顺境库里逆境杜,绝境还得靠佛祖!杜兰特:幸亏和汤普森是队友!北京时间5月27日,西部决赛继续进行,大比分2-3落后的勇士力求避免被淘汰,关键时刻保罗的再次伤退可能是对勇士最有利的消息。虽然火箭打出了漂亮的开局,首节领先多达17分,半场结束时依旧领先10分,但第三节火箭突然崩盘,最终输掉了29..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问: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不到家,那么继续念佛,能否达到不念时也不起杂念呢?大安法师答:你怎么知道你念佛的时候就没有杂念呢?你念佛的时候还是有杂念的,我们是心意识在念佛,我们的行蕴,念念迁流,只不过是比较微细,旋转得很快,我们意识不到而已。我们整个的都是在杂念..
问: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样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时供奉的佛像的样子?答:对这一点,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知见。从本源意义上来说,阿弥陀佛是没有相的,法身无相。那么由法身所现的相,他是随众生的心识来现的,一切唯心造。对菩萨种性的,阿弥陀佛现的是佛像,如果对于小乘声闻..
小时候我们拼命想长大,长大后才发现还是童年最无瑕;读书时我们做梦都想工作,工作后才明白还是寒窗时光最留恋;单身时羡慕别人出双入对,结婚后才懂得单身的自由也是一种无比的幸福我们是一路向前走,走过了也就错过了,唯有珍惜即时的拥有,生命的记忆里才会少一些悔与恨。..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因为我之前不了知,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切都要舍去。“舍一切”是什么意思?就是寿命无常三根本的最后一个:死亡的时候,除了自己所修的这些善根与福德,谁都无法利益你。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统统都要舍弃,谁也不能利益我,谁也不能帮助我……面对死亡的时候,只能自己一个..
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又有人问:吃斋有什么好处?我说:‘没有什么好处,是活着上当。’什么意思呢?因为斋菜没有肉类那么好味道,所以说活着上当。可是,假设你不吃斋,便是死了上当。就像一个秤,哪一边重,哪一边轻,你自己去研究研究。为什么说吃肉是死了上当?无论你吃什么东西,便有那种成分在你身..
年龄对一个人来说,可以是一种负担,也可以是一种财富。心态平和了,工作的热情又重新回来了。我的人生,应该说没有被命运和机遇特别垂青过,每一步,都是自己踏踏实实走下来的。我特别感谢母亲,是她在那些关键的时刻解开了我的心结,告诉我人生的方向应该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到了50岁、60岁,又有..
曾看到有句话说:世间最好的默契,是懂你的欲言又止。是啊,曾以为能读懂自己的言外之意之人,也算是默契十足了,其实,随着时间推移,才慢慢发现,这不过是一种聪明而已。苏学士曾夜游承天寺寻张怀民,在那种寂寥的境遇上,这时候苏东坡最需要的,是一个能懂得彼此心中苦闷之处的人。当提及怀民亦未寝..
在我们惯有的思维中总对永不放弃情有独钟,把不轻易放弃作为人生的固定的哲学。有很多人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总是舍不得放弃,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把握时机,保持清醒的头脑就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只有学会选择和懂得放弃才能彻悟人生,才能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当一个人选择太多时,也容易给自己设置退路,往往不会拼尽全力。当选择有限时,反而不容易纠结,一旦做了决定就全力以赴去完成。有时候的孤注一掷,也往往更能激发一个人前所未有的潜能。当没得选择时,也不太容易受到外界的牵制和影响,也比平常少了许多纠结和顾虑,反而牢牢抓住了机遇。..
懂得自嘲的男人更受人喜爱,他们知世故而不世故,善自嘲而不嘲人。一个擅于自嘲的男人,是拥有极高的情商的,他们擅于把糗事和生活酿成一首打油诗,是洞明了一切世事之后,做到的人情练达,是一种成熟且高超的能力。于是他们从无顾忌地自嘲,勇于成为自己的高端黑。..
被逆境所困,抱怨是没有用的。被困,才有所思;有所思,才有所能,有所能才会找到逆境的出口。就像高山无法囤积流水,云朵无法锁住日月。逆境是扭转不了生命本然的真实。反而,驱使我们找到全新的自我。..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