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豕对语(见闻录)
蕅益大师说:淞江有一人姓朱,专作收买猪子卖肉的生意。崇祯己卯年正月,一夜二更时,到厕所大便,听得有人说话,疑是盗贼;拏了棍寻去,这声音乃在猪圈里。一说苦得很,我明天要捱杀了。又一说:你应当作猪七次,今已六次,罪苦快脱离了;我应作猪五次,今才第一次,我的罪苦长得很呢!这人听了猪子说话,才晓得畜生完全是人转变的,从此不作卖肉的生意了。
二豕对语(见闻录)
蕅益大师说:淞江有一人姓朱,专作收买猪子卖肉的生意。崇祯己卯年正月,一夜二更时,到厕所大便,听得有人说话,疑是盗贼;拏了棍寻去,这声音乃在猪圈里。一说苦得很,我明天要捱杀了。又一说:你应当作猪七次,今已六次,罪苦快脱离了;我应作猪五次,今才第一次,我的罪苦长得很呢!这人听了猪子说话,才晓得畜生完全是人转变的,从此不作卖肉的生意了。
◎ 慧 云蕅益大师(1599一1655),是明末清初四位高僧中最年轻的一位。大师的一生,受《楞严经》影响极大,可以说《楞严经》的思想与义理一直伴随并启发着大师,包括他的出家、修持、度众。其间过程,记载在大师所著的《灵峰宗论》中。大师年轻时辟佛,后读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自知录序》乃止,..
(一)即禅院、禅寺。又称丛林。为禅法之修行道场;即诸方学徒、同道参集,互相激励学道之处。譬喻修行者众,多如林树,故称为林。 (二)即禅宗、禅门。 p6465
对杀盗等恶法而言,止为持戒,作为犯戒。反之,对慈悲等善法而言,则以止为犯戒,作为持戒。 p1475
又作止持戒、止恶门。意指保持所受之戒体,而停止恶业之造作,是为消极之作法。与此相对者,作持门意指随顺所受之戒法,而积极修习善业,与止持门合称止作二持。[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之四持犯方轨篇、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序](参阅“二持”204) p1475 ..
乃止息小孩啼哭之方法。譬如给予黄叶而称为金,以此譬喻引导弱者向上而设之方便。此譬喻出自北本涅槃经卷二十婴儿行品。于禅宗,对但知墨守成规而不能脱离束缚之学人,为设种种方便说法;虽不能实际解决该问题,然依之可转移学者谬见。[从容录第七则] p1476 ..
使大众止住,以寂静之意。亦指开始坐禅。又坐禅之时,于住持坐妥之后,直堂(负责禅刹中值日之职)即拉下前后门之帘子,并敲小钟(小磬)三声,此称为止静钟。敲止静钟后,大众须专心静坐,不得出入,直至鸣开静(开放止静)钟为止(参阅“开静”5314) p1476 ..
凡四卷。又称尼传。为南朝梁代僧宝唱所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收集东晋穆帝升平之初至梁天监十一年(511)为止之一百五十年间,尼僧六十五人之传记。[开元释教录卷六、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九、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十] p1481 ..
又作苾刍律仪。即比丘之具足戒。四分律中作二百五十戒,即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舍堕、九十单提、四提舍尼、百众学、七灭诤等。与其他律文相较,略有异同。 p1481
因明用语。为梵语anumāna-pramāna 之意译。谓比知之量。为因明三量之一。又作真比量。乃“似比量”之对称。即用已知之因(理由)比证未知之宗(命题),以生决定之正智。据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中之本载,比量有自他二种:(一)自比量,系处弟子之位,局限于思惟领域。即为自己认识事物而于脑中进行之推理..
因明用语。比量相违,梵语anumāna-viruddha。为因明三十三过中,宗法九过之一。即所立之宗(命题)与比量之因(理由)相违所招致之过失。如以瓶之所作性为立论主与敌者(问难者)皆同意之“因”,故“宗”决定无常。然若立瓶为常,宗既违因,使义成为反对,而与敌者比度之智相反,故称比量相违。即所..
日本七高山之一。为日本天台宗山门派大本山。北衔比良山,南接滋贺山,属近江国滋贺郡,跨山城、近江二国。又作日枝山、日吉山、稗睿山。略称北岭、睿山。摹仿我国浙江天台山及山北四明山,别称天台山,最高峰别称四明岳。延历七年(788)最澄大师始创一乘止观院,奉药师如来为本尊。嵯峨天皇时,赐号..
日本佛教用语。指日本边远无寺亦无僧之地,代僧行佛事之俗人。 p1383
又称水潦鹤、水白鹤、水白鹭。为珍奇难遇之鸟。依毗奈耶杂事卷四十载,有一苾刍于竹林园中说偈(大二四·四○九下):“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阿难闻之,乃告彼苾刍佛世尊之说:“若人寿百岁,不了于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于生灭。”彼苾刍告知其师,其师谓阿难忘失记忆..
梵语ap-sajvartanī。大三灾之一。于成、住、坏、空四劫中,坏劫之最末,火、水、风三灾次第而起,以荡尽世界。水灾起于七度火灾之后,自无间地狱至色界之第二禅天以下悉皆浸澜。经此一度之水灾,复起七度火灾,其后更有一度之水灾,及历八次七度火灾、一次七度水灾之后,则起一度风灾。[俱舍论卷十二..
以水与乳之混合相融,比喻事物之和合相冥。最胜王经卷六(大一六·四二八上):“上下和穆,犹如水乳。”(参阅“乳水”3037) p1488
指修习水观而得之禅定。即一心观想水,于水得自在,能随意使身之内外现为水。(参阅“水观”1493) p1488
【法现观】 p0760 杂集论十三卷十三页云:法现观者:谓于诸谛增上法中,已得上品清信胜解,随信而行。所以者何?由于诸谛增上契经等法中,从闻他音增上缘力,已得最后顺解脱分善根所摄上品清信胜解。由得如是清信胜解故;说名以法现观,现观诸谛。二解 如贯穿法现观中说。..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