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要解)
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弥陀要解)
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弥陀成佛大愿的重心二十愿后分成三大重点来做说明从第二十愿以后的诸愿,将分为三大类来说明:一是净土内的天人、菩萨如何进入成佛法门学习次第的修行大愿。此即「大乘净土成佛之道中篇—菩萨修行次第」所要表达的内容。其二是以菩萨行者如何在修持的行进次第上,转妄识成净识,开发自心净土的修证历程,与..
问:《律海十门》中上师开示:授戒之师,一定要本身自己持戒清净的。才能够给信众如法的授,否则戒弟子不得益,也不能发八关斋戒的戒体。而现今丛林中精严持戒,尤其是持午的道场少之又少。那么,假若戒师于授八戒日,也不非食时,而于平日晚间受药石,如是则授戒弟子得宜否?能发戒体否?智敏法师答:佛法难闻,真僧..
现在有许多人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们从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见解给社会留下了多大的祸害。我们打开报纸瞧瞧,几乎每天都有杀人、抢劫或欺骗的事情发生,干这种事的人都是不相信“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所以他们才敢铤而走险,以身试法。一个深信因果的人,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凶恶的事..
第五生者皆得宿命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此愿意谓: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中的天人,能够了知自己与他人多生多劫的宿命,最低限也能知道百千亿那由他诸劫所发生的事,如果此愿不能兑现,我终不成佛。往昔消逝之事为宿,往昔之法的相续为命。对此..
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我成佛的时候,刹土中的天人身上的颜色悉是紫磨真金色,如果此愿不兑现的话,就不成佛。法藏菩萨已然成佛,那么往生极乐世界的天人悉具紫磨真金色。法藏菩萨考察他方世界,见到有些国土中的众生,在母胎中,骨肉筋血与粪..
第七皆得天耳彻听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意谓:设使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净土中的天人,都能得到天耳通,最低限度也能听闻到百千亿亿诸佛所说的法音,悉皆能信受奉行,如果此愿不成就,就不取正觉。我们的耳根本来可以彻听他方世界..
《普门品》云:“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这句说的是,假如被黑色的风吹动他们乘坐的船只,漂到充满罗刹恶鬼的地方。这句字面的意思很清晰。风是愚痴使然,某个地方总有飓风啊,就是对应区域的愚痴业力更深重。1.黑风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因为贪着于种种财宝,进入充满欲望的区域,在满足欲..
还是不敢相信,久久不能平静。我欠小甲鱼一条活生生的命。它等了我两个星期,我却连皈依都没有给它念,我非常清楚的感受到它想要我救救它的愿望,可我没在乎,一次又一次错失救它的机会,总想再等等,再过两天,没想到,就在一夕之间,我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小甲鱼,我辜负了你的信任,让你失望了,虽..
居士: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种种牵挂的影响下,我们这些为生活“穷忙活”的人,念佛的信愿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深信切愿?请慈悲开示。法师:深信切愿达到什么程度,它不是一个量化的问题,是你的心理上感觉的问题。你刚才提到忙碌的生活,是个“穷忙活的人”。你知道自己“穷忙活”,这就..
(大安法师讲)善导继承昙鸾、道绰的净土理念,融汇自己净业修持的证悟,著述五部九卷,敷衍出以他力本愿为核心的净宗思想体系。其对信心的阐释,渗透着净业行人特有的宗教情怀,恍若劫外之音,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请看大师二种深信之文: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
佛说戒消灾经略释此经以法为名。无常无我寂灭三印为体。依止真善师友为宗。消灾证果为用。酪味为教相。法为名者。戒是能消之善法。灾是所消之恶法也。经虽止列五戒。义实无量。以沙弥比丘菩萨戒等。皆以五戒为根本故。十戒二百五十十重四十八轻等。皆是根本之眷属故。定共道共皆从木叉所引发故。摄善摄..
二豕对语(见闻录)蕅益大师说:淞江有一人姓朱,专作收买猪子卖肉的生意。崇祯己卯年正月,一夜二更时,到厕所大便,听得有人说话,疑是盗贼;拏了棍寻去,这声音乃在猪圈里。一说苦得很,我明天要捱杀了。又一说:你应当作猪七次,今已六次,罪苦快脱离了;我应作猪五次,今才第一次,我的罪苦长得很呢!这人听了猪子说..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明 蕅益释智旭解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不论在家出家,但是归依于佛,即为佛之弟子。既为佛子,即应恒修此八种觉。言常于昼夜\者,明其功无间断。言至心\者,明其亲切真诚。言诵念\者,明其文义淳熟,记忆不忘也。八大人觉\,释现结叹文中..
蕅益大师示法源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只为信..
念佛时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念佛时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念佛时不挂怀是非人我,即大安忍;念佛时不间断、不夹杂,即大精进;念佛时不随妄想驰逐,即大禅定;念佛时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如此称之为真念佛。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是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贪瞋痴,是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
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远离、知足等法门是也。有出世上上方便:十波罗密、四摄、四辩、八万四千三昧总持等是也。有不思议胜异方便:信自性中、实有西方现成佛道之阿弥陀如来,唯..
佛说斋经科注将释此经。两番玄义。一附文。二跨节。一附文者。略如菩萨戒义疏。先出三重玄义。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料简。释名者。此据在家二众弟子。年三月六所受。名为八关戒斋。或开为九。今合为八。以不杀等名戒。不非时食名斋。而题独称斋者。举别以该总。举体以称支也。复次斋亦名戒。佛所制..
自唯心本性之理不明,学道者率尚玄理,而薄事相;甚至认断空为寂光,疑西方为非实;相与判作权乘,视同乌有。于是不可思议功德,终成难信之法。长溺迷津,可胜痛哉!不知事理一致,生佛同源。八万四千相好光明,显然在十万亿方,即灼然居一真心内。心、既竖穷横遍;土、亦竖穷横遍;佛、亦竖穷横遍。既..
妙法莲华经者。诸佛究竟之极谈也。原夫释迦牟尼如来。实成佛道以来。已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为度众生。无有休息。数数示生。数数示灭。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已种善根者。令其成熟。已经成熟者。令得解脱。所有法味。不出藏通别圆等四种。所有化仪。不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且据此番八相成道。说法四..
经云:若欲净土,先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此事理因果并彰之旨,自他权实不二之谈也。而昧者一迷缘影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是故西方极乐世界,即唯心净土;现在乐邦教主,即自性弥陀。四明妙宗钞云:应佛显本性明,托外义成,唯心观立..
尝观净土之为胜异,正不在寂光、实报、方便,而在同居。盖三土断惑乃生,惟同居直以信愿相导,感应道交,五浊之习稍轻,三界之苦斯脱,而又即此西方极乐,竖彻方便、实报、寂光。故下愚皆可登其阈,上智终莫踰其阃。三根普资,四悉咸备。正法住世,诸祖已共弘扬;末运迷津,四依能无独赞。乃世之驾言直..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玄义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述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夫道穷觉海。必称性以垂慈。教被群机。必摄末而归本。是以界内界外。混之弗齐。行布圆融。类之不隔。梵网经心地品者。其众生之本源。诸佛之慧命乎。本源自性清净。故称为梵。慧命徧传尘刹。故称为网。万法之所集起。故称为心。凡圣之所..
一、儒释真风扫地之因关于儒家与学佛的关系,首先来看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真志佛祖圣贤者,素位而行,不愿乎外。这应该是引用儒家的经典《中庸》。素位而行,不愿乎外,我们人人都要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不愿乎外,不要超越自己的本分,你是一个怎样的富贵身份,你就..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是以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普摄一切三昧。修此三昧,凡有三种:一者唯念他佛,二者唯念自佛,三者自他俱念。修虽有三,成功则一。一、念他佛者。托阿弥陀佛果德庄严,为我所念之境,专心注意而忆..
《蕅益大师全集》: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是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贪瞋痴,是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人我是非,是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是菩萨道的基础,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发起上求下化的菩提心,修行菩萨六度万行功德,真诚发愿,想要生到我的国土,临命终时,若我不与观音、势至等菩萨大..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一愿:国中无三恶道)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还有地狱、饿鬼、畜生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三十六愿:常修梵行成佛)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听闻到我的名字,寿终之后,恒常修习清净离欲的梵行,直至成就佛道。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便不取..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四愿:形色无有好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天人形貌颜色不同,有美丑之别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四十一愿:闻名诸根具足)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他方无量国土诸菩萨众,听闻到我的名字,生生世世,直到成佛,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缺少、丑陋不能具足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