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咱们大家修行,一定要生正信哪!我们要生正信,正信和不正信差别很大!截流大师的话:你生正信的话,才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你要不是正信的话,就往生不了。
相关推荐

维摩诘居士
维摩诘居士在毗舍离城西北有一座寺院,旁边有塔,是佛说《维摩诘所说经》的地方。维摩诘居士是城中一位大富长者,心胸豁达,修安忍调柔心性,用精进对治懈怠,不离禅定,摄受诸根。虽然身为居士,却常修梵行。能无相布施,光顾酒肆、妓院度化众人却不被污染。维摩诘居士常常以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使大众..

他得知自己仅剩七天寿命,因;怕死而精进修行,终得圣果
晋美彭措法王 传讲索达吉堪布 译一时,佛在王舍城。城中一施主生下一个浑身黝黑的孩子,夫妇为之举行了贺生仪式,取名黑者,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黑者如海莲般很快长大,学习并精通了世间的十八种学问。其父是教授五百婆罗门咒术的大师,年迈体衰之时虑及自己不堪再任教授之职,希望已得自己..

真圆法师:祥和地学佛 智慧地修行
祥和地学佛 智慧地修行真圆阿阇黎人类需要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因而呼唤一个和平的世界。和平的世界,源自祥和的心灵.心灵祥和,才有和谐的家庭,才有和平的家园、和平的社区、和平的城市、和平的邦国!我们学佛不是空究佛理,理空不等于心空,推求佛理而不身体力行,如此冀求佛道,何异于缘木求鱼。成佛必须..

宣化上人:修行千万不要贪快!
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学教、持律、参禅,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自性光明是没有贪心,灵感智慧也无贪心。贪心就好像一面镜子上,积了尘土。所以这一点,用功的人要切记明白,不贪多、不贪便宜。没有贪心就能放下,得自在解脱。得自..

真修行人,磕头是第一;虚云老和尚和宣化上人是从磕头开始修行的!
真修行人,应该了知磕头的重要性!看看虚云老和尚和宣化上人等等近代高僧,都是从磕头起步的。礼敬诸佛,应该如何礼敬?五体投地的大礼拜也。嘴巴说礼敬,不够。双手拜拜,也不够。唯有五体投地大礼拜,才可表达真诚之意啊。忏悔业障,应该如何忏悔?说声对不起,不够啊。跪下去请求原谅,好点。唯有五体..

首愚法师:修行人的手眼
首愚法师:修行人的手眼 关于禅宗大家都可以说耳熟能详,其中最常听得到的是所谓的“明心见性”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多吸引人啊!那什么是明心?什么是见性呢?所谓明心,是明白生命的本来,生命的本来是什么?本空。你要见到空才算明了心。所谓见性,是见到生命的缘起。缘起是什么?无尽法界。你要见到..

静修营中学会的修行方法
静修营中学会的修行方法参加完静修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心里仍然久久不能平静,有一种喷薄欲出的情感!感恩师兄们对分享的期待,让我有机会再一次回味,同时,也以此分享来供养师兄们。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作为佛法修行的核心要素,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在近一年的同喜班修学中,导师无论是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修行的意义与层次
修行的意义与层次「修行」这样的字眼,不管是已经学佛、正在学佛,或还未学佛的人,都多多少少听到过的。就是基督教、儒教,或一般人,也都会意识到修行这一回事。比如基督教,认为对上帝虔诚的祈祷赞叹,便是修行;儒教以孝悌忠恕作为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即使是世间人,也用书法、绘画、听音乐来陶冶性情,甚至..

黄念祖:妄想并不可怕,只要念就是了
黄念祖:妄想并不可怕,只要念就是了从一和多、一和普,说到《华严》的无碍枣“全事即理”。波是什么?波不就是事相吗。整个事相又是什么?这个波它整个是什么?整个波就整个是水吗!没有一个什么叫波,波就是变成水一拱的样子。它的本体没有别的,只是水。所以一切事相它的本体是什么?只是理。理是本体,..

黄念祖:这就是无上深妙禅,这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传
黄念祖:这就是无上深妙禅,这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传“谈玄说妙不相干,三字真传老实念”。口谈玄而心实未明,语高妙而行为卑劣,纵然口若悬河,著作传世,唤得“佛学大师”光荣称号,于人于己有何实益?对生死大事一丝一毫也不相干。所知愈多,理障愈深。这比烦恼等事障更难排遣。总之是作茧自缚,欲升..

法宣法师:在家居士若不断正淫,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要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要作什么样的修行福业,以何者为种子,方得往生彼国。此外凡夫世俗之人都有夫妻子女,不知如果没有断除淫欲,能够得生彼国极乐世界吗?法宣法师答:如果想要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应当具有二种行,如是一定往生彼国。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所谓的厌离行者,凡..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30集)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30集)底下就是在这个大会,亲临这个会,在会上的一些大菩萨,指出二十五位。 再底下就是,「无量寿如来会上,舍利弗等诸大尊者」,还有贤护在家的菩萨,「十六正士」,所有这些都是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里都是德遵普贤。「具足无量的行愿」,都是德遵普贤,普贤就是无量行..

惟传法师:修行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做到自净其意?
修行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做到自净其意?(2011.01.02厦门)答:佛教,不管任何宗派,来到没有宗派之分的佛教的核心,修行的总纲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核心在于自净其意,修行核心就在于自净其意。自净其意就是净化我们的心、意,净化我们的心镜。所以要知道,你透过不管任何法门,如果你有透过这些法门,然后来让自..

惟传法师:修行中产生自卑心理或负面情绪怎么办?
在修行中不断看到自己的脸黑,请问这样长久以往会增加自己的自卑心理或负面情绪吗?(2010.09.24章华寺)答:你们认为会不会?(不会)会不会?不会!为什么不会?对,看不到,问题就很大,你会继续在忧悲恼苦的世界里面,在苦海里面。当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问题,就像说,我们看到我们电脑里面有病毒,那你说我看到我的病..

忏云法师:为啥精进学佛修行反而还会生病呢?
我在信佛,以至于出家之间,都很愿意听暮鼓晨钟。在二十三年前,我忽然间,听说母亲故去的消息,我无限地感伤、悲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恩,昊天罔极,此恩此德今生再不能报了,想起来无限地愁怅,不能最后尽自己的心,给母亲养老、给母亲送终,遗憾终身啊!这时候我就托人铸钟,铸好了,我就..

宣化上人:修行人的孝道
今天我们大家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应该孝顺父母,还是不应该孝顺父母?」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站在「出世间法」的立场来讲,不应该孝顺父母。我相信任何人听过这句话,一定大吃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话。你所知道的是人人应该孝顺父母,没有听过人说不应该尽孝道这句话,所..

静波法师:修行四念处观
所以修行四念处观,虽为次第禅法,却已经完全不同于外道所修的四禅八定了。因为它已经是出世间法。所谓出世间法,就是即相离相,即入世修出世。这就像: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我们发现:在《维摩诘经》里面,天女散花,花散下来之后,落到那些罗汉身上,他们怎么弄都弄不下来。为什么?因为他们持戒..

这样的修行人,诸佛菩萨会在暗中护持!
这样的修行人,诸佛菩萨会在暗中护持!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怎么老破财啊。以前很好赚钱的,现在很难赚钱。甚至负债累累,而越是急着赚钱还债,就越是破财,债务越来越重。有的人,念佛。发现运气好了,财运顺利了,很欢喜。而有的人,则相反,越是修行,财运反而越背,..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三)为什么要念佛?
修行精华(三)为什么要念佛?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小孩呼唤和啼哭的原因,是因为生活上发生了困难,自己无法解决,只好以啼哭与呼唤作为求援的信号,争取爱护者的同情,而满足自己的希望。做母亲的可说是随时随地都是关心子女的生活,只要听到呼叫,没有不赴援的。我们念佛是为了生死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因为阿..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三十七)切莫误会分别心
修行精华(三十七)切莫误会分别心有些学佛的人动不动就说:不要起分别心推测他们的想法,有许多是些误会。按分别心就是思考、思索与思维的意思,也就是探求、研究、推寻等等求知的意思,这是闻思修三慧里的思慧的初步运用,也是求取开悟的基本功夫。我们凡夫本来迷迷糊糊的,好不容易接触佛法,若不分别是非善..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十九)学佛最重要在那里
修行精华(十九)学佛最重要在那里学佛最重要在那里?这是一个很难确定的问题,何以故?譬如世间最重要的当然是不外乎衣、食、住、行或财色名利,而各人的环境、欲望、智识、个性都不相同,所以各人有所偏重。所偏重之处,即是各人认为最重要的,而且每个人时时都有他认为最重要的看法。至于学佛最重要的当然是..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三十五)佛教的平等观
修行精华(三十五)佛教的平等观世间所谓平等的意义,是狭小的,枝末的,仅仅只讲到政治地位的平等,经济地位的平等,教育机会的平等,而不讲究彻底的平等,人生来就有很多的差别,论家世、论相貌、论品行、论智慧、论体格,就有贵贱、美丑、刚柔、智愚、强弱之分,根本就不能平等,但就佛教的教义说,这不过是假相的..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四十五)看破,放下
修行精华(四十五)看破,放下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圆觉经云:当知身心,皆如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这是告诉我们看破和放下的妙法。我们生此末世,真是八苦交集,无论富贵贫贱,都有苦的感觉,原因是看不破,放不下。穷人为生命而争,情犹可原,富人为享受而争,颇不应该,钱是..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四十)破无因论的迷执
修行精华(四十)破无因论的迷执许多人说:人生的际遇都是偶然的。所以在一次偶然机会里,我......便成为一般人常用的口语了。所谓偶然就是无缘无故突然发生的意思,某人无缘无故被车撞了某人无缘无故突然大叫他无缘无故对著我笑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一件事情无缘无故,怎么会发生呢?说穿了,这是无因论的迷执。..

智海法师:听了通途法门修行,感到西方极乐世界殊胜,念佛人要修五停心观?
智海法师答:念佛的人有不同方法。其实,五停心观可以从通途教理上来修,也可以从念佛法门这个特别法门来修。比如我们嗔恨心重,可以念佛对治,那是不是五停心观呢?也是。包括我们贪心重的时候,我们以念阿弥陀佛来对治,看看我们贪的境界能够超得过西方极乐世界吗?要贪世间果报,不如贪西方极乐世界。而且,往..

智海法师答:我学佛也有五年多了,有很大的感应,家里人也从什么都不信开始学佛了。但是我从4月份把自己想修行
智海法师答:父母不同意,说明父母和我们的认知有差异,我们要让父母同意,一方面我们要发大菩提心、大愿心,带动父母修行,同时把自己修行功德回向于父母。其二,要把自己的修行针对父母好好用起功夫来。父母为什么不同意,关键点在哪里?一个是认识上没有达到,一个是感情上不能放下,针对这些,我们更要孝顺父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四十四)智慧与聪明
修行精华(四十四)智慧与聪明目前有许多人都是有知识而无智慧,聪明绝顶却缺乏远见,平常说话头头是道,满腹经论,做事非常精明而能干,然而却缺乏明辨是非,判断善恶的睿智,更不明白人生的真谛,生命的目的,以及人身的可贵,因此凡事都只有考虑自己目前的利益或享受,而丝毫不明了将来有一天因果循环,善恶报应的..

智海法师答:是不是不同佛经和我们也是要有不同因缘的,怎样修行起来才更好?
智海法师答:自己的毛病是什么,根性是什么,每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根性好好反省。一个是我不知道问问题的您是谁,一个是我不了解您。建议凡是您力所能及接触到的,你欢喜的,都学习。我们要有广阔的心胸,比如,接触到大乘佛法就好好学。对于我们未知的东西,不轻易批评、评价,免得形成我们与佛法的障碍。当我们..

明海法师:为隆定法师、王武荣、李勇、刘爱民居士上堂香语
为隆定法师、王武荣、李勇、刘爱民居士上堂香语( 2005 年12 月15 日 )时寒岁深朔风起,道人肌骨最相宜。芒鞋踏破万里雪,归来好看庭前枝。有僧问赵州:“如何是沙门得力处?”赵州禅师说:“你什么处不得力?”赵州禅师此一问直逼得我等回光返照,洞见自己肺腑,却如哑子吃汤圆,心中自明,开口不得。何以故?一切..

明海法师:修行千万不要盲修瞎练 需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记。禅宗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虽不立文字但也没有离开文字,它是教外别传,有的大德说是教内真传,教内真传的意思是:佛祖千经万论,它的核心、精华就是要直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如果我们对佛祖的言教不熟悉,不了解,..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