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上师没有给你压力,完全靠自己努力与发心。在汉语里面,我最爱用这个词:发心。多好啊,怎么发心都行!我们讲随喜,只要发心就行,你出力也行、出钱也行,哪怕是出一块钱、一毛钱也行。有些人不敢拿这么点钱,怕别人说,怕别人笑话。别人说是他的事,你做是自己的事。人都不懂佛法,这么难得的机会怎么不抓住呢?小小的一滴水放到大海里,也会变成大海的整体!比如说我们拿一百万放生,你拿一毛钱随喜也同样能得到一百万放生的功德。有些人特别愚痴,连做功德的机会都不会把握。 一说发心、随喜,有些人就认为非要拿十元、一百元或者很多钱。如果你有这个条件,并且从内心里愿意拿,那当然好了。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你可根据自己的条件、自己的方便发心,没有人强迫你。现在的人都活在别人的眼光下,总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患得患失,活得特别痛苦,特别累。 就看自己,别在意别人,别人怎么看你无所谓!我们都特别在乎这些。别人赞叹了,高兴得不得了;别人诽谤了,伤心得不得了。不可能任何人都赞叹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诽谤你。有赞叹肯定有诽谤,那是他的事,你自己不动心就行了。赞叹也是应该的,诽谤也是应该的,有各种各样的众生,就有各种各样的根基,就有各种各样的缘分与福报。有的人看你特别顺眼,有的人看你特别讨厌。讨厌你的人,肯定诽谤你,肯定说你的坏话,没有这些事他也会这样说;喜欢你的人,没有这些事他也会赞叹你。你把自己管好,别动心,别活在他人的眼光下。都装得好好的,心里都是痛苦和压力,都有矛盾和冲突,这么活着肯定累、肯定会痛苦。是自找的,没有办法,别人解决不了。 你怕别人说想逃避,然后自己偷偷地做,以为别人不知道,不可能!你在背后、在暗地里做坏事,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没有人知道,以后大家一定都会知道,为什么?因为那些善神护法不会饶你,肯定会宣扬你的过失,所以人们都会知道。 别在乎这些,实在一点!自己有毛病就是有毛病,有功德就是有功德,别装。现在人都会装,都装得好好的,都会说好听的,连笑容都不自然都是假的,别人一看就能看出来。但是现在人就喜欢互相欺骗,而且已经习惯了。明明知道人家说的是假的,心里还是有点高兴。 一定要实在一点!实实在在不是傻。什么是傻?
相关推荐
一实无相
在唯一而真实的道理中是毫无虚妄之相的。
一切法
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
一切诸法
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
暴流
暴流有四,谓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随流漂鼓是暴流义,随顺杂染故,初是习欲求者,第二是习有求者,后二是习邪梵行求者,能依所依相应道理故。见暴流是能依,无明暴流为所依,由有愚癡颠倒推求解脱及方便故。..
四谛
声闻乘法,不出四谛。四谛又名四圣谛、四真谛,为圣者所见之真理也。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谛者真实不虚之义,谓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俗谛,涅槃寂灭之道理名真谛。见此谛理者曰圣者,不然曰凡夫。苦谛者,三界六趣之苦报也,是迷之果也。集谛者,贪嗔等之烦恼,及善恶之..
了义
【了义】乃直接显了法义。与不了义合称二义。凡直接、完全显了述尽佛法道理之教,称为了义教,如诸大乘经说生死、涅槃无异者。宣说此道理的经典,称为了义经,为佛所说。而若顺应众生理解之程度,不直接显了义法,而渐次以方便教相引导,则称不了义教,如诸经宣说厌背生死、欣乐涅槃者。而说此不了义教..
四真实
【四真实】真实,乃表里如一而了无虚妄的意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列举四种真实,即:一、世间真实,又作世间极成真实、世间所成真实。即一般世间所共同认定者,如自古以来见火则称火,而不言水,此乃由名言决定而自他共同认定之真实。二、道理真实,又作道理极成真实、道理所成真实。即世间一切..
四种世俗谛
【四种世俗谛】唯识宗把胜义、世俗二谛各分为四种。于胜义谛,即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四种;于世俗谛,即世间世俗、道理世俗、证得世俗、胜义世俗。此即所谓四重二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载世俗四谛:一、世间世俗谛:又名有名无实谛,如瓶、钵、军、林之假名,是隐覆真理的世俗..
四种胜义谛
【四种胜义谛】唯识宗把胜义、世俗二谛各分为四种。于胜义谛,即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四种;于世俗谛,即世间世俗、道理世俗、证得世俗、胜义世俗。此即所谓四重二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载胜义四谛:一、世间胜义谛:又名体用显见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二谛、道理世俗谛的三..
四种道理
【四种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的法则,大略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解深密经》卷五,载此四种道理为:一、观待道理,又称相待道理。言诸行之所生要待众缘,譬如发芽,须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二、作用道理,又称因果道理。譬如眼等诸根为眼识等之所依而有作用..
世俗谛
【世俗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世俗谛,是世间一般所见的真理、道理,为真俗二谛之一,也是‘胜义谛’(真谛)的对称。略称世谛、俗谛。由于绝对最高真理之第一义谛,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故先为说世俗之道理与事实,再次第导向最高境地。如指月之指、渡彼岸之船,皆为到达真实第一义谛的必要手段。《..
证成道理
【证成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所依的法则或道理,此可别为四种,即观待、作用、证成、法尔四种道理,其第三种的证成道理,又称成就道理。谓由现量、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参阅四种道理条。..
道理胜义谛
【道理胜义谛】四种胜义谛之一,又名自果差别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三谛、证得世俗谛的四谛法门。这知、证、断、修因果之差别,谓之道理;这是无漏智的境界,异于前第三俗,故名胜义。参阅‘四种胜义谛’条。..
胜义
【胜义】又作第一义、真实。指胜于世间世俗义之最胜真实道理。即无相之所行,不可言说,绝诸表示,息诸诤论,超越一切寻思之境相。据《显扬圣教论》卷十九载,如圣道、涅槃、真如等,均为超越世间习俗的真理,故称胜义谛;反之,世间通俗的道理,则称为世俗谛。..
作用道理
【作用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所依的法则,大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四种道理,其第二种的作用道理,又称因果道理。譬如眼等诸根为眼识等之所依而有作用,色等诸境为眼识等之所缘而有作用。参阅‘四种道理’条。..
法尔
【法尔】又作法然、自然、天然、自尔、法尔自然。此是指万象(诸法)于其天然自然而非经由任何造作的状态,即指某事物本来的相状。相对于因力、业力而言,法尔力意谓无法说明之天然、自然之力。《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载四种道理,其第四种为法尔道理,此即表某事物原相之天然道理,例如火是热性、水是..
法尔道理
【法尔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所依准的法则,大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四种道理,其第四种的法尔道理,又称法然道理。指不论如来之出世、不出世,本来即存在于法界之自尔道理。譬如火之能烧、水之能润。参阅‘四种道理’条。..
观待道理
【观待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所依的道种,大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道理,此观待道理,为四种道理之一。言诸行之所生要待众缘,譬如发芽,须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参阅‘四种道理’条。..
理
【理】指道理。即一切事物之存在、变化所准据之法则。此可分成四种: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又为‘事’之对称。指万象差别事法之本体,为平等一如之谛理。与‘理体’、‘理性’同义。..
道理世俗谛
【道理世俗谛】四种世俗谛之一,又名随事差别谛,是指蕴、处、界等种种法门,一一法门,各顺于道理,故曰道理;事相差别易见,故曰世俗。参阅‘四种世俗谛’。
十忍
十种的忍,忍是心住于真理而不动摇的意思。一、音声忍,又名音响忍,就树林之音声而悟非有而有的道理;二、顺忍,又名柔顺忍,心柔智顺,于实相的道理不乖角;三、无生忍,又名无生法忍,心安住于无生的法理,而不动摇;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生,幻相虽不无但其性空寂而信忍;五、如焰忍,了达..
小乘法
宣说四谛或十二因缘的道理的经典,如四部阿含经是。
已知根
三无漏根之一,意即已经知道了四谛的道理之后所发的意根、乐根、喜根、舍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之九根。
三因
正因、了因、缘因。正因是众生本有的真性;了因是明白一切真正的道理;缘因是修种种真实的功德。
三空不空
谓小乘的法门只知三解脱门的空理,而不知第一义空的道理,谓之三空不空。
无生
不生不灭的意思,也就是涅槃的道理。
无诤
安住于空的道理而与世无诤。
世俗谛
又名世谛,或俗谛,是世俗的道理的意思。
灭智
彻底明了灭谛的道理的智慧。
十力
(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之智力也。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知诸禅定及八解脱三三昧之智力也。四、知诸根胜劣智力,知众生根性之胜劣与得果大小之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