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戒学
【戒学】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学。乃学佛者所必修。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参阅‘三学’条。
不过中食
过中午十二时便不再食东西。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佛弟子当学佛行,断六趣因,故比丘每日均须不过午食。
五辛
五种带有辛味的蔬菜、即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学佛人要戒食五辛,因五辛中含有极充分的刺激性,熟吃能使人淫火焚身,生啖又易使人增高嗔恚,学佛人一有了欲念和嗔恚,便会蒙蔽智慧,增长愚痴,妄动无明,造诸恶业了。..
德山宣鉴禅师《释氏稽古略》
朗州德山禅师。名宣鉴。简州人。姓周氏。丱岁出家。依年受具。精究律藏于性空寺。通贯诸经旨趣。常讲金刚般若。时谓之周金刚。不信南方宗禅之道。乃曰。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遂檐青龙疏钞出蜀至澧阳。路上买油..
德山宣鉴禅师
鼎州德山宣鉴禅师,简州周氏子,丱岁出家,依年受具。精究律藏,于性相诸经,贯通旨趣。常讲金刚般若,时谓之周金刚。尝谓同学曰:「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后闻南方禅席颇盛,师气不平,乃曰:「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

元音老人答: 既然佛性不在修,却又何必要修法呢?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
问: 既然佛性不在修,却又何必要修法呢?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元音老人答:因为你有无明在,遇事执相,不得自在,故须修行。修,不是修佛性,而是消除无明习气。你能时时处处常摄在定,不随境转,这即是修。修到圆熟,定也不可得,那才不用修了。..

《佛光菜根谭》之生活
《佛光菜根谭》之生活◎星云 一等婆媳:如母女般的亲密;二等婆媳:如朋友般的尊重;三等婆媳:如君臣般的严肃;劣等婆媳:如冤家般的相聚。一等父母:爱念子女,教以圣贤之道;二等父母:供给无乏,帮助成家立业;三等父母:溺爱宠信,任其游荡非为;劣等父母:不教不养,经常凌虐施暴。一等儿女:孝..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生活中的正知而住
生活中的正知而住坐禅时,身心的调节不能只是上了蒲团后才要调身、调心,假若如此,那每次在蒲团上要调伏当下的妄心就已经很辛苦了,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进入定境呢?!所以修止观的人,除了打坐方法外,生活中的调心是很重要的。天台宗的行者,日常生活是以「身论开遮、口论说默、意论止观」这三项,来审视自己的三..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净慧长老我们提倡生活禅,所要强调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这里的修行,当然不是仅仅局限于禅,也包括念佛、学教、观心,总之是指佛教修行的一切法门。因为一切法门都离不开禅定,所以我们特别强调了禅。《瑜伽师地论》上列举了种种禅,其中还有办事禅。..

学佛后的启示
学佛后的启示◎ 邹 相佛者,觉也,佛是觉悟的人,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佛法能给我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助力于我们步入健康的正道之上。学佛十余年来,自觉受益匪浅,启示良多。一、明了因果,勤修福慧。众所周知,因果报应与缘起性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和内容。欲知..

悟道后的生活
悟道后的生活◎ 星云修道的人,常常希望自己能开悟。开悟是什么样的境界?其实我们平常人也常常开悟,比方说:啊!我明白了!我懂了!噢!原来如此!这也是一种悟道。不过这个悟道,是从分别心上了解的,而不是真的悟道。悟道是一种真正的、很自然的了解。那么,悟道后的境界是什么样子呢?一、精神重..

对在家居士的开示
广钦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去山门口割草,有人不理解老和尚为什么对老年人这么不慈悲,就问老和尚:他已经这么老了,您为何还要叫他去做那种粗活?老和尚说:就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再不做一些事消业障,未来轮回的路上是很可怕的啊!老和尚真是用心良苦啊!△中国历史文化讲礼义,有大..

学佛人的道德培养
学佛人的道德培养人生所走的道路,有正道,也有邪道;有迷道,也有觉道;有大道,亦有小道;有康庄大道,也有羊肠险道。邪道不合法、迷道不合理,小道太自私,羊肠险径不安全,绝不会有良好的结果。所以道德,该是正道,觉道,大道以及康庄大道。人能循正道,觉道,与康庄大道迈进,洁身自爱,努力向上..

慈悲心与智慧是学佛的基础
如觉法师有些善友学佛很长时间,却始终无法找到修学的路径,要么以为修福行善就是学佛,要么以为诵经持咒就是修行。但是,这些都只是修学的方法之一,不是学佛的目标。因为我们学佛是要以解脱生命烦恼痛苦、成就清净菩提佛果为终极目标。而要成就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将两大法宝作为学佛的基础。其一,要..

宣化上人:为什么学佛法学得很久却都没有相应呢
学佛法要拿出真心,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的做。不像世间人,半真半假,有时说点真话,有时说点假话。修道人时时要讲真话,做真事,不打妄语。每一念都要除我们自己的毛病,自己往昔无量劫习气都要改掉,无量劫以来的罪业都要忏悔。为什么学佛法学得很久,却都没有相应呢?就因为保护着我们的过错..

贵州在家学佛男征婚
贵州在家学佛男征婚本人现于家住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现在在本地工作,专修净土,茹素,身高173cm,开始接触佛法后对佛法非常有信心,现寻求一位正信佛子,希望她离贵州近点的,也信佛吃素,喜欢学习佛法,能够接受裸婚,阿弥陀佛,愿一切吉祥如意,安乐自在,阿弥陀佛,如有意请先加QQ:583700318.阿..

元音老人:学佛要先正知见,知见不正不堪学佛
现在的人学佛不得力,有多种原因,大概分起来,不外下面几种: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求皆属于依赖心,学佛必须要自学、自修、自证。第二、误以为求佛可以消罪灭障得福报,而自己依然迷执事境为真,贪求不舍,以致烦恼如故。殊不知学佛是依照佛的教导,扫除自己的迷误,而明见自性,以..

学佛,从真诚面对自己开始
我是一个被唯物主义教育精心打造过的人,以前做梦也没想过,我会学佛。我觉得自己还是挺猛的,我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有用主义思想,在同喜班拼命吸收着佛法的智慧,在工作生活中感觉自己更加如鱼得水。有时候总有个幻想出现在头脑中:学上两年,我得牛成什么样啊。后来呢?后来就跟我的人生一样..

经商与学佛的三大共性
◎ 太 虚 经商之道即与学佛之道相通,可以直趋无上菩提。平常人看得学佛是很难,往往听人讲究佛学,以为我未讲究过,不能去研究;实则佛学并不艰深,而学佛亦并不难。世间无论何事均可与佛学之理相通,无论何人均可以研究佛学。各位大都是经商者,所以拈此经商与学佛一题,略与各位讨论之。一、经商与..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一行禅师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假如我们被贪、嗔、痴所左右,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过好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我们将无法同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交流,我们同其他人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肤浅和贫乏。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空虚、疲劳和无聊,感觉不到真正自我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学佛要懂因缘敢承担
◎ 梦 参地藏菩萨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上说:如果不至心,虽念我的名号,等于没有念;听到我的名号,不名为闻,也等于没有听到。这个含义就是你跟地藏菩萨这个因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听到名号,你没有什么信乐心,没有感觉到他对你能产生什么利益,因此就叫不名为闻,虽然听到等于没有听到是一样的。尽..

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 慧 律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此误解极深。譬如:有时会听人说起,如果每个人都学佛,则人类不就要灭种了。因为他认为学佛就是大家都去出家,没有夫妇儿女,社会岂不就瓦解?这实..

大安法师:学佛为什么要忏悔业障?
问:什么是忏悔?为什么要忏悔业障?答:“忏悔”两个字是梵文和中文的组合:“忏”是忏摩,就是陈述发露自己犯的罪过的意思;“悔”,是改往修来的意思。为什么要讲忏悔业障呢?由于无量劫以来我们造作了无量无边的恶业,《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如果这些恶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容纳不了。这些业就有障,..

大安法师: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诵哪些经
问:在家佛弟子该如何修行?早晚课该诵哪些经?时间为多久为合适?大安法师答:在家的居士,随分随力,一般还是要给自己规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最好简单一点,在寺院丛林要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什么的。你在家,如果专修念佛法门的话,你就念《阿弥陀经》,往生咒三遍,赞佛偈,然后就开始念佛,念..

北宋文人学佛与诗歌流变
北宋文人学佛与诗歌流变◎ 左志南北宋中后期诗歌流变与该时期佛教的发展变化及儒学的丰富完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士大夫学佛特点及其佛学思想体系的构建生成过程,与其诗歌典故运用、书写内容及诗美呈现关系密切。在当时儒释整合的学术发展趋势下,文人学佛特点、研习方式等亦出现发展变化,文人学佛..

在家学佛与课诵
慧 宣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过程中不断进步。培养与增长戒定慧的方式之一,即是通过每日的课诵,这点对 于在家居士修学佛法尤为重要。首先要明确,课诵的意义旨在培养和坚固佛弟子对三宝的信心,养成修学佛法..

宽见法师:找到正确的学佛方法
念佛多年仍徘徊找到正确的学佛方法(一)(2011-09-11)※※:请教师父,我学佛十多年了,老是进进退退。皈依十年,好像一直没有进步,徘徊来徘徊去,请您开示一下。功课,我是念《金刚经》,念佛号,别的也没什么。没有定力,很多同事说,我自己也感觉,没碰到事情还好,挺平和的,一碰见事情就很慌。按说我念佛十多年了..

正慈法师:信仰的生活
信仰的生活——正慈法师在黄石公交公司的讲座(根据录音整理)我们佛教见面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大家晚上好!这也是个缘分,没想到在今天晚上跟大家相聚在一起,我想,这也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之后,人们可能更多的是要关注自己的内心,要关心自我的心态和一种精神方面的需求。..

在生活当中处处觉悟,就是巧把尘劳做佛事
在生活当中处处觉悟,就是巧把尘劳做佛事宏圆法师究竟涅槃。涅槃又叫做圆寂,涅是不生,槃是不灭,具备众德为圆,除一切障为寂。涅槃、圆寂具有不生不灭,圆满清净的意思,究竟涅槃是最圆满、最无上的涅槃。涅槃有四种,我们来讲讲,第一,自性涅槃,指一切众生本具自性。我们的自性本来清净无染,不生..

对学佛人非常重要的两句话,切记!
最近看《印光大师文钞》,感触很深,除了深信净土,老实念佛外,心里牢牢记住了下面这两句话。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却非常受用!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与大家分享一下。一、一切皆因果我们周边的一切,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乃至一句话,一杯水,一口饭,无不是因果。有人讥讽嘲笑,是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