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七】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这时,只见如来佛的脸上放射出奇光异彩,像千百个太阳那样明亮闪耀。一时,普天之下,大地震动,万众和悦,十方世界如微尘一样多的的国土上,一瞬间现出佛的威仪神明,所有世界融合成为一个佛的世界,这当中所有大菩萨,都在自己的国土上顶礼合掌,聆听佛的教诲。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七】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这时,只见如来佛的脸上放射出奇光异彩,像千百个太阳那样明亮闪耀。一时,普天之下,大地震动,万众和悦,十方世界如微尘一样多的的国土上,一瞬间现出佛的威仪神明,所有世界融合成为一个佛的世界,这当中所有大菩萨,都在自己的国土上顶礼合掌,聆听佛的教诲。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释尊又叫舍利弗,说道:舍利弗啊!依照上面所说的缘故,为什么六方诸佛要赞叹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呢?你们大家对于我,以及六方诸佛所说的话,皆应当信仰、受持!释迦牟尼佛告诉舍利弗及在座所有听众,规劝大家应该相信他及六方诸佛的话,相信什么呢?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
第十七回 死夫妻订盟后世 勇将军转蠢成灵 话说这「玉髓香」,乃是三年前,外国进贡来的一种异香,朝廷取来烧过了,就吩咐冯太尉收好,太尉奉旨就收放在宝藏库中第七口柜内。到了上年中秋夜,皇上圣体不安,皇太后取出来烧了一些祈求上天保佑,又随手放在内库的第三口柜内,皇上不知。因今要烧这香,原..
十七、现观法界实相什么叫做法界实相呢?你不要又把它变成是很抽象;把它变成一门学问在那里争辩。法界实相,你要深入去体悟,你才会真正了悟生死大事;你才会真正了悟「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如果你体悟不到什么叫做风界;风界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你还在文字堆里面打转的话,那你把你的鼻子、嘴巴都..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尊者,室罗筏城宝庄王子也。七岁即厌世乐,愿请出家。一夕,至大岩石窟,晏寂其中。十六祖至彼,见安坐入定,祖俟之。三七日,方从定起。祖问:「汝身定耶?心定耶?」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祖诘之,尊者豁然,即求度脱。祖以右手擎钵,至梵宫..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一卷紫虚居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十八】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八】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
阿难向佛说:‘我是佛最宠爱的小弟,因我心爱慕佛的三十二妙相,使我发心出家,现在我的心,不只单独来供养和服侍如来,就是遍历恒沙国土,亦去供养和礼拜诸佛,及一切诸大善知识。又发大勇猛精进心,牺牲一切,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亦用此心。纵然我诽谤佛法,永断善根,亦是此心。即是为善做恶,都是此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二十六】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三】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热者从冷。若热功胜。冷者成热。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离合二种妄尘。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体。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觉..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十八】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十九】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十三】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二】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富楼那言。唯然。世尊。我常闻佛宣说斯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九】尔时世尊。哀愍会中缘觉声闻。于菩提心未自在者。及为当来佛灭度后。末法众生发菩提心。开无上乘妙修行路。宣示阿难及诸大众。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这时,如来哀悯会中这些声闻、缘觉修行者们未能了知菩提心,同时也为佛灭..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十七】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十一】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十一】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吸揽不止。如是故有积寒坚冰。于中冻..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一】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
白话佛经楞严经 优婆塞卢荣章 译第九卷阿难!世间所有修心的人,若不修习禅定的,自然是没有智慧;但能守身如玉,不做淫欲的事,亦无淫欲的想念,不生染爱的心,就无须停留欲界;这人临死时,立即就化生到色界的梵众天。又有修心的人,淫欲的习气己经尽除,离欲的心亦已清净;对于一切规矩,都能不违犯..
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若得妙发三摩提者。则妙常寂。有无二无。无二亦灭。尚无不杀不偷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阿难,这等众生因为不识自己的本心而遭到这样的轮回,经过无..
1. 人临命终时,最后的这一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威势,你的威德、势力你带不走,没有一样能带走。第一句是身体,这个肉身带不走,一切诸根都败坏了,身体带不走。第二句说你的家亲眷属带不走,你所亲爱的人永远不再见面。第三个说你的威势,你做的大官、..
净土十七问祛疑生信或有否认净土,以求生净土为愚夫愚妇的事,是聪明的人所不为的?慧业文人知识充足,思想丰富,悟性特强,见解绝高,而怀疑随之。由怀疑而往往徘徊、因循、放逸、自欺,不得佛法实益。愚者知识较缺乏,思想较简单,悟性较迟钝,见解较浅陋,因不怀疑而躬临实践,而信受奉行,虽未深诣,而能得实益。..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三)守培法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三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二示六入是真性。二。初总征。二别示。今初。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云何。征问之词也。六入。谓眼。耳。鼻。舌。身。意。此六皆名入者。能吸取色。声。香。味。触。法。六..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在以前,观见佛与大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学生,合营宣转法轮,经常讲说这个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于身体内部,也不在于身体外面,又不在于中心,一切都无所在,一切都无所着,这就名之为心。那么我也一切都无所着,如是名为心不?”佛告阿难:“你又讲说觉知分别心性..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蒙如来无上慈悲教诲,心里已经开悟真理,自知修证佛法,能够成就无学之道。然则,若是末法时代一切众生,修行佛道,建立道场,应当若何结界,才能合佛世尊清净规则?”佛告阿难:“若是末世修学之人,愿意建立道场,应当先取雪山之中,吃食肥腻香草,如是鼎力白牛所出粪便。这种白..
于是如来告诉文殊师利法王子:“现在,你来观察这些二十五位无学之人,诸大菩萨和阿罗汉,各自已说最初成道方便窍门,也都评言修习自述方法,都是真实光滑油滑之法。他们各自修行方法,实无好坏之分,以及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请你最优评选一下,在此二十五门傍边,谁者当是根本修证大法?兼我..
阿难!彼善须眉修三摩提,想阴若已破尽,恍兮惚兮妄想祛除,睡眠和清醒恒是一相,觉明虚静,如同晴空,无复前尘飘飞不定粗重影事,观察一切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以遭遇一一照顾,全无陈腐梦幻习惯。独一心精真实体性,那个提议生灭现象的潜在根本基元,从此披露显现出来。见..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祗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这些比丘,都是无漏大阿罗汉,个个身为佛子,人人住持佛法;善于超越一切生死诸有为法,能于国土成就威仪;随从佛陀宣转法轮,能以妙不可测方式胜任遗嘱;严净奉持戒律,广大性地典范三界;应现无量身形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超越一切尘劳苦累。他们..
其次,阿难!若有如是一切众生,非毁破坏佛制定的戒律仪规,违犯菩萨大戒,毁谤诸佛涅槃真理,以及其他一切杂乱罪业,那他所受业报,必将经历许多劫数,业火历劫连续交感燃烧,其后应还罪业全部完毕,直到这时,才能受生变诸鬼形生命。若于本起业因,贪物为罪,此人罪业果报完毕,遇物成形,名为怪鬼。..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