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识」是印度的语言,中文的意义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七识都有死亡、毁坏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的「我」,是吾人的真心本性,它可以随着我们流转五趣六道、轮回天上人间,是永恒而不会消灭的。阿赖耶识这个「我」的生命,就像念珠的线,把一颗颗的念珠串起来;阿赖耶识把我们一期一期、一阶段一阶段的生命衔接起来。在三世流转的生命里,虽然因为人有「隔阴之迷」,因此不知道前世、来生,但生命的业力流转,那是丝毫不差的。玄奘大师形容阿赖耶识是「去后来先做主翁」。意思是说,人到世间上来,阿赖耶识比眼耳鼻舌身意先进入母胎;人死之后,阿赖耶识是最后离开的识,它是我们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有四种比喻,恰好说明它的功能与特色:一、阿赖耶识像一块田地:田地是生长禾苗的地方,播了什么种子,就生长什么果实。阿赖耶识带着前六识所造的业,不管善的、恶的,经过第七识传送给它,它都会一一接受。然后在八识田中随着业力成长,是善是恶、是幸是不幸,前面的诸识都不管了,只有第八识像一块田,让种子发芽,成为果报。二、阿赖耶识像一个仓库:仓库是存放东西的地方,金银财宝可以存放在仓库里,桌椅条凳也可以存放在仓库里。阿赖耶识就像仓库一样,存放贪、执所造作的成果,在这间仓库里,都不会被人盗取,也不会烂坏。只要等到时机因缘成熟,就会显现报应,那就是吾人在人间产生苦乐人生的主因了。三、阿赖耶识像一片大海:在唯识家看来,阿赖耶识就像大海一样,河川溪水流到大海,大海不会嫌弃、排拒;即使把肮脏的垃圾丢到大海,也不会污染大海的清洁。就等于人在世间所造作的业力,尽管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要去受业报,但业报是有尽的,生命的存在是永恒的。所以人有生死,那是业报的现象;但是真实说来,生命主体的阿赖耶识,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它永远与时空同在,与自然共存。四、阿赖耶识像一条命根:阿赖耶识就是吾人生命的主体,这个主体的命根就如木柴烧火,木柴烧了一根再烧一根,一根又一根的木柴尽管不同,但生命的火炬会一直延续。这就如同我们在五趣六道里流转,尽管张三、李四,猪、马、牛、羊,生命的形体不一样,但是生命的火都是一样地燃烧,所以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所谓「木有本,水有源」,生命其来有自,并不要神明创造,也不要上天给予,那是自然的循环、自然的业报。所以吾人在世间,只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行善做功德,就算这些不是真实的,但是会影响我们的主人翁阿赖耶识去受报,因此人生的幸与不幸,就看自己的业报了。
相关推荐

白云禅师:分别与认识
分别与认识白云禅师著述是非,善恶,美丑,在在都是分别;不舍于自我的意识,抓住的是相对的世间法;好像不能推勫,却也不能肯定。对错,良莠,好恶,在在全赖认识;归功于智慧的运作,突破的是相对的出离法;有似雏儿脱壳,获取更多利益。分别是认识的基因,认识是分别的深入;依其基因,不致流于虚妄..

达照法师: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对命运的认识方法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的生命。他有一个四料简,讲的是命和心的关联。第一句是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你命很好,你的心也要好,心就是意业,就是思想。我们思想好了,行为和语言也会好,加上命本来就好,那就能富贵直到老。第二句是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如果心很好,命很苦的人,他的灾难反而会转为福..

寂静法师:佛法对疾病的认识和治愈方法
一、疾病的分类:第一个从生命层次来分类:身病、心病、灵病;第二个从致病因素来分类:环境、人为、魔障二、现存医学体系分类:西医、中医、巫医、佛法三、佛法独特的治疗原理:病由业起,业由心生影响免疫系统的四大因素:遗传、信仰(信念)、情绪、风水。由于遗传不能更改,所以我们只能在信仰情绪和风水上下..

道证法师:对佛的认识和无障碍的信心
对佛的认识和无障碍的信心摘录自道证法师讲述《佛要救你》对‘佛\’这一方面来讲,毫无疑问的,永远都是至诚要接引、救度众生,佛不论是对哪一个人,哪一个众生,都没有‘不接引\’的心,只要众生愿意接受,佛就愿意接引,这可以说是没有条件的,而且众生无论有什么业障,对佛都无障碍。阿弥陀经明明告诉我们:‘..

紫云居士:认识佛菩萨——药师七佛
认识佛菩萨——药师七佛药师山紫云居士摘要:药师七佛在佛经典上翻译有四种版本如附件一,这些经典大体都有写出七佛的愿力及七佛边缘化土的状态,本文此次是写出药师七佛以修行方式消除业障及破无明的种类,使能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尤其药师佛的法脉,须破根本无明后才能学习种子字,应用二十五种子字才可入..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一章 认识生命
第一章 认识生命人类一开始便陷入了智慧与愚昧矛盾冲突的困扰中。无限的未知领域,如同宇宙空间那隐藏着无穷奥秘的黑暗,紧紧包围着人类,无论文明如何进步,人类总有解不完的宇宙之谜。在所有的宇宙之谜中,最难解、最恼人、对个人和社会最急迫的,是关于人类自身之谜:「我是谁?人生的目的是什么?安心立命之..

犟牛居士:对中阴身的认识与自救
早在四年前,我得到西藏秘密部宗高深的至宝《中有教授听闻解脱密法》。原想将其融入净土念佛法门和对临命终人的开示,尤其欲当生成就者,更应明了此法门所介绍的不同环节,将其印入八识田中,在中阴期间才能不惊、不怖、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圣号,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又顾忌修净土念佛同修有门..

从佛教仪式认识真正的佛教
从佛教仪式认识真正的佛教不了解佛教的人,到寺里去看见礼佛念经,拜忏,早晚功课等等的仪式,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就说这些都是迷信。这里面问题很多,现在简单的说到下面几种:(一)礼佛。入寺拜佛,拿香、花、灯烛来供佛,西洋神教徒,说我们是拜偶像,是迷信,其实佛是我们的教主,是人而进达究竟圆..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六)无为性用 12.悟空能化
公案本文善静谒乐普安禅师,安器之,容其入室,仍典园务,力营众事。(缘起于现象界,善静谒安禅师时,已有相当证悟境界,虽受安禅师指派在园内当园头,却能怡然自得,暗自将养。)有僧辞乐普禅师,师曰:「四面是山,阇黎向什么处去?」(僧因感与乐普禅师不契机,乃生起往他处参访去。禅师顺势考其智慧..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四)涅盘妙心 10.香传信息
一)公案本文西印度国王名得度,因行路见一小塔,众不能举。王召梵行、禅观、咒术三众,以问所因,皆不能知。以问尊者(摩拏罗尊者),对曰:此塔阿育王造,今出现者由王福力。王曰:至圣难逢,世乐非久。遂传位太子,依师出家,七日证四果。(缘起于现象界,出家乃大丈夫事,能依大善知识,短期内得证四果..

阿赖耶识沙加特典活动后并非最强黄金圣斗士
阿赖耶识沙加特典活动后并非最强黄金圣斗士这周开始阿赖耶识沙加就被很多玩家所期待,自从上线体验服后,很多小伙伴发现加强后的神沙加实力确实有了大幅提升。再加上这次新出的神沙加仅以特典召唤的形式获得让这个本来就很有实力的黄金圣斗士神一般地存在,这不小游这几天一直在攒钻,希望到时候能碰碰..

阿姜曼:若拒绝面对痛苦,你就不可能认识并超越它
阿姜曼:若拒绝面对痛苦,你就不可能认识并超越它尊者阿迦曼从未忽略了鼓励他的比丘和沙弥,无论是在生病的时候还是在健康的时候,都要遵守他们的本份。他的说法推荐了透过自我努力,为了解脱而战斗的精神。任何人在生病的时候,表现出软弱和不耐烦的症兆,就会被严厉地斥责,可能会被禁止接受药物的治..

认识错误的过去享受阳光的人生邪淫数十年的忏悔
认识错误的过去享受阳光的人生邪淫数十年的忏悔很高兴各位老师可以看我的忏悔记录,在下感谢各位,也希望大家一起共修佛法,家庭美满事业顺心!末学是一个农村人,男孩子,个性善良,小的时候也很活泼也很好动,爱玩,善良,记得小的时候几年学习特别号,学校写的字经常被拿着在教室走,让大家学习,因..

您认识佛教吗: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二节、生命的构成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二节、生命的构成生命,在佛陀的教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佛教要分析生命的构成,认知生命的真相,研究生命的本质,最终目标是为了解脱生命的诸苦。佛教把构成生命的因素分为五类,称为五蕴:1.色物质身体;2.受苦、乐等的感受;3.想辨认、记忆作用;4.行意志或各种心理作用;5..

您认识佛教吗: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一节、苦圣谛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一节、苦圣谛佛陀的教导以四圣谛为根本。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圣谛。那么,什么是苦呢?有人听到佛教讲苦,就认为佛教是苦的宗教,是消极、悲观的宗教。其实,这里所讲的苦,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痛苦的苦。那它是什么意思呢?苦,在这里特指生命现象。佛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禅修..

佛学书籍:佛光学:第十一课、从佛光山认识人间佛教
第十一课 从佛光山认识人间佛教佛光山于一九六七年开山建寺以来,一直以实践人间佛教的立场,本诸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四大菩萨的慈心悲愿,希望把佛光法水普及到全世界。历经三十多年的努力,佛光山所推展的人间佛教,已经获得国际的肯定与重视。佛光山所弘扬的人间佛教,其精神意涵略述如下: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