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3):
中文愿文之二(于禅修前念诵)
敬礼至尊的导师,远离尘垢,圆满正觉的大阿罗汉!(三称)
若我曾对佛法僧、父母师长及众生,
行诸种种不善业,无论大小身口意,
我今稽首深深礼,藉此忏悔诸过失。
敬礼释迦牟尼佛,为求解脱达涅槃,
我愿于此禅修中,献出身心舍五蕴。
敬礼孙伦大师尊,为求解脱达涅槃,
我愿于此禅修中,献出身心舍五蕴。
普愿三界诸众生,身心如意得自在。
愿与三界诸众生,共享禅修诸功德,
请君同称念善哉,分享此修禅功德。
复愿分享众功德,善哉善哉叹善哉!
附录(3):
中文愿文之二(于禅修前念诵)
敬礼至尊的导师,远离尘垢,圆满正觉的大阿罗汉!(三称)
若我曾对佛法僧、父母师长及众生,
行诸种种不善业,无论大小身口意,
我今稽首深深礼,藉此忏悔诸过失。
敬礼释迦牟尼佛,为求解脱达涅槃,
我愿于此禅修中,献出身心舍五蕴。
敬礼孙伦大师尊,为求解脱达涅槃,
我愿于此禅修中,献出身心舍五蕴。
普愿三界诸众生,身心如意得自在。
愿与三界诸众生,共享禅修诸功德,
请君同称念善哉,分享此修禅功德。
复愿分享众功德,善哉善哉叹善哉!
禅七心得序言以下我将叙述我在禅七期间所曾经历的一切现象,也许某些未曾参加禅七,未曾切身体验的人,将以为那只是荒诞绝伦怪力乱神而予以唾弃,但那确实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也许有人将一笑置之———幻觉?然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一切身心所受,何者不是妄觉?一般人所引为真实者,也不过是些较普遍、较稳..
户外禅修教学我们现在、今天来户外禅修,来到这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来禅修。这是有山有水的什么?山清水秀的这个坟墓区,山明水秀、山清水秀也可以。你看,我们现在站在这个地方,这个背后整个都是、我们四周围全部都是坟墓区、四周围全部都是。前面这个叫做燕子湖,它从这里然后到里面,燕子湖的上游是另外有..
七、动中禅与受念处1.概 说在这几天内,希望能够让大家实际地把四念处的修法都能理解、消化,有实际的经验、经历。也就是我们要把四念处的全部过程,都落入实修、实证。现在跟大家进一步地介绍,身念处的动中禅的修法,以及受念处方面。因为这是很重要的基础,这两方面要具足,也就是身、受念处的基础..
十七、现观法界实相什么叫做法界实相呢?你不要又把它变成是很抽象;把它变成一门学问在那里争辩。法界实相,你要深入去体悟,你才会真正了悟生死大事;你才会真正了悟「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如果你体悟不到什么叫做风界;风界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你还在文字堆里面打转的话,那你把你的鼻子、嘴巴都..
六、礼佛与身念处之配合在礼佛的时候,也要配合身念处的开发。你在礼佛的时候,除了我们前面所讲的那些深义要能够体悟到以外,还要礼出不同的品质啊!你要把那礼佛的品质具体地展现出来;要把那礼佛的真正意义要真正地体会出来啊!除了这之外,你在礼佛的当下,记得!那也是要跟身念处完全配合的。当你..
十、心念处的开发前两天,在我们的修行里面,有时候还会要你去下达指令,再动作,但是现在你不要再去下达指令了,你只是动作。而在动作之前,以及在动作之中呢?你要清楚地去感受那一股意识之流。在动作之前,都有意念在引导,不管是你脚的抬起,或是放下;或是手的举起;或是放下,包括手指头的动;包..
五、出入息法修习身念处动态这些,你能够清楚的觉察;静态方面的出入息,也是一样。但那是更微细的观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禅修要有静、有动;有动、有静。禅堂内的静态,是要让你的观察更微细。而观察更微细的这些,出入息法的配合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当你在禅堂内静坐的时候,你就把出入息法的前面几..
马祖是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在般若寺修行的时候,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有一天能修成正果。有一天,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神情专注,便向弟子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马祖马上起身答道:我在坐禅修行,我想成佛。怀让禅师听他这么说,就顺手从底下捡起一块砖,然后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神情..
禅修三步曲达照法师一看住当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如是倾注。久久历练,功夫成片,尘缘之相消殒。二机缘成熟,一念相应,身心世界,大地虚空,顿时打破,彻见本来,真如之体现前。三真实不虚,如如不动,无相无为,妙用恒沙。时空宛然,是非分明,佛性之用圆彰。..
念诵心经有很多的好处,念诵心经其实就是在炼心,对于刚入门的人来说,学会念诵经文就是最基本的事情,就好像练功要先学会扎马步是一个道理,念诵心经能够培养我们的定力,还能够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当我们有定力的时候,就会对外界的任何事物产生抗体,这样在外界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都能静下心来去念..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附录六 甲 经典1无量清净平等觉经2阿弥陀过度人道经3无量寿经4无量寿如来会5大乘无量寿庄严经6观无量寿经7大阿弥陀经(王会本)8摩诃阿弥陀经(魏会本)9阿弥陀经10称赞净土佛摄受经11阿弥陀经秦唐两译会本12观佛三昧经13后出阿弥陀佛偈经14阿弥陀鼓..
● 普劝念佛文莲池大师《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宝贵,受用现在,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小,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
禅修天地:以水镜为师禅师将一杯水和一面镜子交给弟子。禅师说:此后它们就是你的老师,你要努力跟它们学习。弟子说:我跟水学习什么?禅师说:跟水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空间!无论把水倒进不同形状的容器,水便改为容器的形状,水永不抱怨空间改变。弟子说:我跟镜子学习什么?禅师说:跟镜子学习如何面..
附录一 第六节 无住第六节 无住一、龙钦饶降巴尊者对大圆满法的见解与著作中引用的典籍诠释大圆满法无住《普作续》云:以枝分法寻求真实境,不起分别方便作游戏,真性自起法身非有它,游戏一尘远离诸方分,无住实义自然生妙慧,一切现量无念广大要,入清静道即得平等王,不变亦无可变离贪爱,心无取境亦无所住处..
念诵普贤行愿品所谓的积资净障,仅凭着巨大的财富,是不会构成积资净障的。以清净的发心来摄持,则很容易积累资粮。在此基础上,即使念一遍《普贤行愿品》,任何业障、堕罪都会清净。《普贤行愿品》不是已经说了吗,“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所以,念诵一..
第十六章禅修的效益你可以期望从禅修中得到一些利益,最初的利益很实际和平凡,往后阶段所得的利益则是深远与超凡的,它们从简单的到崇高的都有,我们在这里会宣布一些,你自己的体验才算是真的。那些我们称为盖障或烦恼的东西,不仅是令人不快的心理习惯而已,它们是自我活动过程本身的主要表现。自我..
第八章规划你的禅修到此为止,讲的都是理论;现在,让我们探究一下实际的修习吧!「禅修」这东西应如何着手进行呢?首先,你要制订一个正式的修习时间表,在那特定的时间内,你什么也不做,只专用来修习内观禅。当你还幼小,还未懂走路时,有人花了许多功夫才教晓你那个技巧,他们拉着你的手臂学步,给..
第一章为什么要禅修禅修并不容易,它需要时间与精力,更需要胆识、决心与自律。它要求许多个人难以做得到的特质,而那些特质又是人人常会找机会逃避的。我们可以用Gumption(精明能干)这一美国字来概括那些特质,禅修就需要这个字的内涵特质:即机智、应变力、魄力与进取心等可令人成功的要素。靠坐在椅..
佛教禅修: 如何与为何[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The How and the Why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禅修有两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如何”与“为何”——如何做,还有为什么做——因为禅修不仅仅是一门技巧。这场修练有个背景,只有当你在这个背景下审视修练,才能够真正懂得你是在做什么,才能够从中获得最..
附录一 证入「无我」的利益雷迪大师(Ledi Sayadaw 1846-1923),是缅甸当代僧人中,德行、学养兼具的修行人,他的著作等身,多达七十六册,其中十六册是用巴利文撰写,其余为缅甸文。他也是二十世纪初期,获得国际佛教团体肯定的南传僧人,英国巴利圣典协会(PTS)出版他的作品《哲学关系》,法国巴黎佛教团体也派..
*修持篇*不要研究或去分析你的息只要单纯的能觉知或专注息就好,不要去研究或分析息,比如说有些禅修者会注意到吸进来的空气是冰冰凉凉的;而呼出去的息是暖暖热热的,或是感觉进出息时有股气流,好象一条白线,或是有一团黑黑的东西,在人中的地方。其实都不要去理会这些,单纯的知道息就够了。也就是说,不要..
附录:护卫(经)邀请诸天神听法文随念三宝吉祥经宝经应行慈爱经大胜利吉祥偈随喜功德PARITTADhammassavaoadevatabhisammantanapanhaSamanta cakkavaeesuTTatragacchantu devata,saddhammau munirajassaTTsuoantu saggamokkhadau.Parittassavaoakalo ayambhadanta. (3x)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
*修持篇*防止堕入有分有些禅修者,在打坐用功了一段时间之后,忽然间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好象没有妄念、没有思惟,只有黑暗和静止,好象什么都停止下来,进入了一种状态之中。某些禅修者,就开始执取这种现象,误以为是证入了禅定或不可思议的境界,错以为是涅槃或圣果。其实这很有可能是所谓的堕入了有分,这时..
*修持篇*如何增加“正念”◎除了睡觉,做任何事,都要知道修行业处的所缘。(或如理作意)◎念正知SATI-SAMPAJANNA,做任何事,心都很很清楚的知道,你在做的那件事。(如:知道你在扫地、走路、吃饭。)◎威仪路明觉+四种明觉(正知)。◎行、住、坐、卧,四种姿势都倾向培育正念。*每日开示*涤除一切观念思想邪恶..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疼痛、昏沉与散乱)(三)体验四大/处理疼痛、昏沉与散乱大家有没有去体验一下腹部起伏?腹部起来的时候,你明明白白的知道腹部鼓起,当腹部落下去的时候,你明明白白的知道腹部落下去。当你这样安住,观察下去,你观察到的内容会慢慢地丰富起来。已经有一些禅友昨天小参时报告,把注..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禅修的四个问题)(二)禅修的四个问题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禅修方法,是缅甸马哈希禅法的传承。马哈希禅师是缅甸最有声望的禅师。他所教授的禅法就被称为马哈希禅法。但是这个禅法不是由他独创的,这个禅法在全世界都弘扬开了。马哈希禅法是四念处禅法。那什么叫做四念处?身念处,..
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禅修中的五种善法)(六)禅修中的五种善法在禅修中,我们应该最重视、最应该从心中生起的善法有哪些呢?佛陀告诉我们,有五种善法是最重要的:1信根,2 精进根,3 念根, 4定根,5 慧根。之所以称之为根,是因为它对我们的慧命或者开发菩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五种心的品质..
第十章 四圣谛人们想要达到涅槃 却不愿踏上解脱之道如今我当老师已好几年了,也经历过许多困难的考验。现在巴蓬寺大约有四十座分院①,但至今我仍有难以教化的信众。有些人知道如何修而不肯修,有些人不知道也不设法寻找,我真拿他们没办法。为何会有这种人?无知就已经够糟了,即使我告诉他们,他们也不肯听,..
达真堪布:生活中的禅修 若想如理如法地修禅,就要具备条件。这个条件是内心要得到安静,最好有菩提心的基础,自心远离自私自利。最起码要有出离心,不贪着于世间的琐事,远离世间的贪念。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坐禅就像儿戏一样,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算不上心安静;如..
星云大师:禅修的利益禅,是人间的一朵花,是人生的一道光明;禅,是智慧,是幽默,是真心,是吾人的本来面目,是人类共有的宝藏。禅,虽然是古老的遗产,但更是现代人美满生活的泉源,因为禅的功用可以扩大心胸、坚定毅力、增加健康、启发智慧、调和精神、防护疾病、淨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