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讲一个持戒消业障的故事。在佛涅槃以后三百年,那时候还有人证阿罗汉。有一个老菩萨,先生已经往生,这老菩萨有学佛,她两个子女也学佛而且要出家,老菩萨当然很快乐,男的跟女的大的跟小的,通通让他们出家去。 出家以后,这两个年轻人很努力修行,尤其是男的叫大猷,这是清净道论里面的故事,真实的故事。大猷比丘持戒精严,尤其什么戒律呢?眼根律仪。各位,眼睛不要乱看。所以自他出家以后,凡是看到女人,他都不敢用有色的眼光,连看都不看,来守眼根律仪。所以很快成就,证得阿罗汉。 各位,戒律重要!耳朵不要乱听,眼睛不要乱看。一段时间以后,他乡下的妈妈得重病(皮肤癌)。在古时候非常痛苦,亲戚朋友就跑到僧团来,通知这位比丘、比丘尼,赶快回去看他们的老妈。结果通知到比丘尼,她一听,赶快回家看她的妈妈。她妈妈说:“你哥哥没有回来吗?”比丘尼又赶快跑回僧团通知她哥哥。大猷听到他妈妈生病,他就说:“老优婆夷在生病,你赶快跟她讲,我从出家以来,持眼根律仪,眼睛不乱看,希望这个功德给她消业障。”不但如此,还对他的妹妹讲,你用你的手代替我的手,妈妈哪里痛,你帮她按摩那个地方,赶快回去吧! 这比丘尼一听,于是跑回家。她妈妈说:”你哥哥怎么又没回来?”她说:哥哥跟我说,他现在努力在修行,他从出家来,为了报恩,持眼根律仪不乱看,有成就。把这个功德回向给您消业障。一讲完以后,她妈妈整个身体的痛苦、皮肤的痛苦通通停止。不但如此,这位比丘尼用他的手摸她妈妈痛苦的地方,全部都消肿恢复正常。她妈妈站起来以后,非常快乐的讲,如果佛陀在世,一定用我的手摸我儿子的头,赞叹他为真佛弟子。各位,持戒就可以帮父母亲消灾,连癌症都可以消。
相关推荐
八万四千塔
(故事)谓多数之塔婆也。法华经药王品曰: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佛灭后阿输迦王作八万四千塔。
十事非法
(故事)佛灭后一百年,比舍离地方比丘称十个非法,因而引起第二结集之问题也。元来之性质,乃关于律者。
十梦
(故事)讫栗枳王之十梦与不梨先泥(波斯匿)王之十梦也。
九色鹿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之经文极短,为叙述菩萨前世修业之本生故事,旨在教示修忍辱行。此外,康僧会所译之六度集经六卷第五十八则:修凡鹿王之本生故事与本经略同,然六度集经系阐明修精进之要。[开元释教录卷二、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三] p134 ..
狮子无畏观音的故事
在云南大理白族聚居的山寨里有一座观音庵,供奉着一尊背负大石的观音菩萨法像,白族人民世世代代虔诚礼拜,香火旺盛不息。这座观音殿相传在汉代就已建立,是白族人民为了感谢观音菩萨帮助他们退兵而建立的。云南大理是个山青水秀、田地肥沃的好地方,白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白族人民勤劳善良,能..
师子尊者的殉道故事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佛法传至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中印度人。一位长者,牵着自己的儿子来问尊者:这孩子名叫斯多。从生下来就攥着左手,这么些年就没张开手过,尊者给查看一下是什么宿因。尊者观看了一下,就用手接过斯多的手说:可以还我珠子了。小孩子立刻张开手交给了他一颗珠子,众人惊异不已。..
师子尊者求道的故事
第二十四代祖师,叫师子比丘、师子尊者。这位尊者证得无相菩提。他遇着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问道:「我想要求这个了生死、脱轮回,断烦恼、证菩提的觉道,我应该用什么心?」二十三祖就回答他说:「你想要求道吗?你真要想求道的话,什么心也不要用。要无心,你若能懂得无心了,这就是道。」师子尊者听了..
师子尊者的故事
第二十四祖,是师子尊者。师子尊者是被人杀的。他行法去到罽宾国,罽宾国的国王信奉外道。外道有两个领袖,一个叫末曼尼,一个叫蜜师何,专门破坏佛教。所以罽宾国里,当时不准有比丘。师子比丘到这国里,想教化国王。一见国王,国王就问他,说:“你了生死了吗?”师子比丘说:“已经了了。”国王说:..
天皇道悟禅师出家的故事
道悟的发心出家,是在他十四岁时(公元七六二年)。他在萌发了出尘之想时,便恳求父母能遂其心愿,但他的父母因为爱子心切,却没有答应他的请求。由于道悟“谨愿”的性格所决定,他没有离家出走,但更没有放弃出家的弘愿,而是采取了减少每天饮食的作法来改变他父母的主张。《宋高僧传》载他“日唯一食,..
天皇道悟禅师的故事
道悟,俗姓张。十四岁怀出家志,后从明州大德剃发。二十五岁,于杭州竹林寺受具足戒,寻游余杭,谒径山国一,问禅要,服侍五年,终受印可。大历十一年(776),至余姚大梅山独自修行。建中元年(780),至洪州钟陵(今江西进贤县)拜访洪州道一禅师。翌年,入衡岳参石头希迁禅师。初住沣阳,次移澋口,后栖止..
投胎后的因果故事
湖北省广济县周家垸周翁,出生时左边屁股有一排清晰可辨的牙印。其母亲讲,周翁曾两投其胎,牙印就是他上一世时自己亲口所咬的公据。而这需从牙痕引至的这段宿债难消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翁之父母婚後十多年,曾先後生了四个男孩,却都不满半岁便害病夭折。翁是第五胎,打满月起,也是隔三差五病病歪歪..
威德观音有哪些故事
相传唐朝黄巢作乱时期,杀戮残暴,致使血流成河。有一日,贼众猝不及防地抵达杭州,百姓们来不及逃离,杀声、哭声响彻四方。这时的老弱妇孺及数百万人惟靠武将钱鏐一人捍卫,于是男女老幼皆泣拜观音大士前,乞请慈佑。黄巢率兵入境攻打,钱鏐所部将士上下一心奋勇抗敌,丝毫无任何惧色。黄巢素闻钱鏐神..
宣化上人的故事—野驴驯服
这里讲述的是上人驯服倔强的野驴的故事。 记得有一年,有很多一群一群野生的驴子,因为破坏农作物,或是吃马的草,政府决定用直升机在空中射杀它们。有人知道了,说:“不对!我们去救它们。万佛城这么大,又这么多草!”就这样,有人去找了几匹驴子来放生。 放生那一天,我从如来寺走到佛殿去,经过灭..
达真堪布: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
达真堪布: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说有一位颇具盛名的法师,有很多弟子。有个女人陷害他,说自己怀了那个法师的孩子,但是那个法师一句话也没说。孩子生下来了,那个女人把孩子送到法师那里,法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接受并抚养了孩子。孩子渐渐长大了,那个女人心里..
卧莲观音的故事有哪些
洪武年间,在金陵城的北江边,有一座观音寺香火鼎盛,香客如云。里面供奉了一尊全身镶嵌和披挂着各种金银宝石的观世音菩萨像,大大小小约有千件,故也被人称作千宝菩萨神像。不料,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伙盗贼盗走了菩萨宝像。盗贼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得到镶嵌在菩萨身上的千件金银宝物。他们把..
五十三佛的故事
此说见于(曹魏康僧铠译),谓法藏菩萨(即阿弥陀佛之前身)之师世自在王佛以前(从锭光如来至处世如来)之五十三佛。三劫三千佛于因位时闻持之佛,有五十三数。五十三佛,即法藏比丘未出世前,次第有此诸佛。五十四方是世自在王佛,为法藏师。请时应知之。想偈同前,但改佛名。此说见于《无量寿经》(曹魏康..
韦陀菩萨的感应故事二则
寺庙失火,韦陀示警清代末期,普陀山有一座寺庙,于夜间烧起一场无名火,当夜正逢一位小沙弥睡在韦驮佛像之下,梦中看见一位身穿金甲,状似韦驮护法者对他说道:「庙中失火,赶紧逃生。」小沙弥忽然惊醒,果然看见寺中大火焚烧,情急之下,扛起韦驮塑像,就往庙门外跑。大火猖狂至极,经过一夜焚烧,一..
文偃禅师的故事
云门文偃,唐末五代高僧;为云门宗初祖。幼年即切慕佛门,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遍览诸经,深究《四分律》;后至睦州,因顿折一足而开悟,继参学于道明禅师门下。又谒雪峰义存禅师,依住三年,受其宗印。游历天下,遍访高僧大德,参究印证,声名渐着。于云门山创建光泰禅院,道风愈显、法化四播,遂..
文偃禅师开悟的故事
文偃在浙江“博通大小乘”以后,仍觉得“己事未明”,乃发心参学。文偃首先参访的是睦州陈尊宿(道踪)。道踪是南岳系黄檗希运下的门人,他首先住观音院,门下学人常百余众,“随问遽答,词语险峻”,“由是诸方归慕,咸以尊宿称”。当文偃造访时,道踪已回开元寺,“居房织蒲鞋以养母,故有陈蒲鞋之号”..
锡杖的故事
在《唐高僧传·僧稠传》中记载说:“僧稠前往诣见怀州西王屋山修法的途中,听闻两虎交斗,咆哮声响震动山岳,僧稠即以锡杖途中调解,于是两只老虎便各散而去。”在《传灯录》中也记载邓隐峰禅师的故事,邓隐峰禅师冬季居住于衡岳,夏日居止于清凉山。在唐元和年间,禅师登五台山,出淮西时,恰巧遇到吴..
香积佛--小和尚买油的故事
从前在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可以把油洒出来。”小和尚答应后就下山到城里,到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及严重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
须菩提的故事
大圣佛陀对宇宙人生所发表的言说,其数之多,真是浩如烟海,无有边际。不容怀疑的,佛陀所有的教法中,皆是以大乘法为中心,在大乘法中又以般若为中心。什么是般若?最好的解释,就是觉知「空」的智慧。空,太玄妙了,太难懂了,说「有」不是,说「无」也不是。空,不是用言说,也不是用心思可以懂的道..
须菩提之听故事长信心
「她们穿著宫妃的服饰,珠光宝气,使人一看,就知她们不是天上的仙女,定是人间的王妃。她们手拉着手,嬉笑着走到我的面前,向我问道:「『修道者!你为何一个人在这深山丛林里修道?难道你不怕虎豹豺狼会伤害你吗?』「我向她们点点头,端坐身子回答说:「『尊贵的女士们!在这座深山里修行的确只有我一人..
胁侍菩萨的故事
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按照佛教的理论,大千世界十方三世之中有无数佛,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众生。而每一佛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 八大胁侍菩萨即释迦佛的左右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相由心生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雕刻家,技法精湛,很多人慕名而来,求购雕塑。而他又有一个独特的兴趣,就是特别喜好雕塑妖魔鬼怪。直到某一天,他照镜子的时候赫然发现,自己的相貌变得很丑。不是五官发生了改变,而是整个面相,凶恶丑陋、狰狞古怪。后来,他到一个寺庙里,向方丈大师求助。大师说:我可以帮你,但你必..
胁尊者成就的故事和感悟
在精进方面,胁尊者就是最好的典范。尊者住于母胎60年,生下时已是须发皆白,80岁他舍俗出家,有年轻僧人取笑他:“出家有两种事业,一要修习禅定,二要讽诵经论,但你如此老迈,什么都做不了,这不是到佛门里滥竽充数、饱食终日吗?”听到这些,尊者立誓说:“我若不通三藏教理,不断三界欲惑,得六神..
禅宗衣钵相传的故事
过去,有一位非常虔诚的居士,平时处处行善,走路时连一只蚂蚁也不踩踏。可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突发得了严重的痛风病,难受的要命。她,静心思考,觉得这都是自己未学佛之前罪业太多而至。于是,他以超强的忍耐力默默承受着病痛。然后每天发心忏悔自己的罪业。就这样他一边忏悔一边忍受着渡过了十年光..
高僧故事:童子妙答传佛衣钵
伽耶舍多之母因梦见拿镜子的天神而怀孕,七天之后生下伽耶舍多。伽耶舍多刚出生时,肌肤细腻光润,有如晶莹琉璃,而且散发阵阵芳香,充盈整个房屋。他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禀赋,思维敏捷,言谈得体,无论什么事都一点就通,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言论。一次,西土禅宗第十七祖僧迦难提尊者带领众弟子来摩提国..
优波毱多尊者的故事
优波毱多尊者是禅宗的第四代祖师,是天竺吒利国人。尊者的父亲名为善意,是首陀罗种姓者。尊者在十七岁那年便飘然出家,因为尊者天资聪颖、宿世善根深厚之故,二十岁便证得了阿罗汉果,自此以后尊者逍遥四方随缘化度众生。当尊者来到摩突罗国时,所度之人甚多。因为众人志心出离生死尘劳,所以魔宫为之..
优波离出家的故事
优波离还没有皈依佛陀以前,是出生在首陀罗种姓的族中,他本是理发匠,靠着替人剃除须发,维持生活。虽然优波离是一个理发匠,但他心地纯良,本性忠厚,故能得到刹帝利的释迦王族的信任,着他在王宫为跋提王子等理发。跋提王子因见优波离工作细心,很是喜欢他,优波离对跋提王子也很尊敬。当初,佛陀成..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