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光: 觉后空空无大千,请问还有因果否? 末学一日入梦,人群中将老母走失了,深责不已,竟至梦醒。忽而觉醒:此梦境也,何过之有?何必深责不已?由此推知,吾人一生正如此梦,虽有功过因果,终究无实。进知六字大明咒正是教人出梦之法。 近日升起疑问:如我佛释迦如来为大觉者,观法如化,正如大梦已醒之人。为何还要入梦中救度众生?既是梦境,又何必要入于其中?入得梦中又要受因果所缚?不懂不懂。请示请示。. 二麻子: 您问的这个空空无大千的“觉后”有没有自我呢? 如果还有自我,那么就有一定也有大千。如果没有,业果有受者吗? 智光: “您问的这个空空无大千多“觉后”有没有自我呢?” ──有个觉性在,因一念动,则大千复又现前。 “如果还有自我,那么就有一定也大千。
相关推荐

佛教基础知识:四念处
四念处在佛教中,一般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有四念处与八正道。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四颠倒:因为我们先执著有我,故进..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净慧法师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六祖坛经》上讲,迷即众生,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生佛之间,只是一字之差。看似简单,可是真要觉,却不是那么容易,这中间要克服种种困难,种种障碍。这种种困难、种种障碍,就是我昨天讲的禅病。禅有病吗?禅没有病。只是因..

人类基础科学百年停滞——《洞见宇宙的奥秘》
宇宙大爆炸之前没有时间?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思想境界一层比一层高。欲界以粗重的欲望为人生动力,必须靠外在的有情和物质来满足生存和产生快乐。色界,越来越不需要依靠外在,而靠内在的快乐,内在的能量,内在的光。无色界,慢慢连空间都不需要,心识也越来越衰减,处于若存若亡的境界中。他们认为..

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基础食物
作为膳食宝塔的塔基,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量来源。成年人每天摄入250至400克谷物,就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对于各种各样的五谷杂粮,它们都有各自的最佳吃法,从而把其中的营养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糙米稀饭刮脂肪糙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维生素和纤维素的含量都..

佛学基础丨业感缘起:业的体性及性质
思有三种:(一)审虑思:将发身语,先审虑;(二)决定思:起决定心将欲作;(三)动发胜思:正发身语动作事。第三动发胜思又有动身思和发语思之别。意业以审虑、决定二思为体性,身语二表业唯以现行的第三动发胜思为体。身表业以能令身体动作的动身思为体性;语表业以能令言语发动的发语思为体性。在..

【佛教知识】佛教基础词汇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此文受益,请您随手转发,分享法喜,布施法益。同时修行随喜功德,与众生结法缘,积聚菩提广大资粮,同证佛果!15、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16、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17、三学:戒、定、慧18、二谛:真谛、俗谛..

禅修过程中的基础心态: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编者按:【禅解人生】专栏是汇集杨硕诚老师和一些同学在不同场合所做的对话,在这些对话里,同学们提出自己在事业、婚姻、亲子、人际关系、以及修行等方面的困惑,杨硕诚老师从禅者的角度给出自己的回答。我们课程跟大家分享的禅定个性的养成,培养的是一种趋势,而不是计较一时的状态。比如,现在我们..
本经
(杂语)于论疏中,指所依所释之经曰本经。
甘露陀罗尼咒
(经名)一卷。唐实叉难陀Sikṣānanda译,与无量寿如来供养仪轨中之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同本。即阿弥陀之大咒。咒中有甘露之言十语。故名十甘露明。
随自意三昧
(术语)台家四种三昧中,非行非坐三昧之别名。天台为成四句曰非行非坐,南岳就实而曰随自意。随意之起,即修三昧,不关于行坐也。
斋会
(行事)会僧而施斋食,故名斋会。佛祖统记三十七曰:陈文帝天嘉四年,帝于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又曰:后主至德二年,诏虎丘智聚法师赴太极殿讲金光明经。皆斋会也。
斋罢
(杂语)又曰斋退。谓午斋终后。
斋钟
(杂名)报斋时之大钟也。三十六下。见僧堂清规五。
非业法
【非业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六页云:非业法云何?谓除身语业,诸余色;除思,诸余行蕴及三蕴全,并无为法。
非有法
【非有法】 p0712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非有法云何?谓无漏法。
苦速通
【苦速通】 p0841 显扬二卷十七页云:二、苦速通。谓利根者,未得现法乐住,为尽诸漏,若道若行。
善知心善知心回转
【善知心善知心回转】 p1148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四页云: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我不见一法、速疾回转、犹如心者。所以者何?心速疾回转、难作譬喻。是故汝等应学善知心、善知心回转。问:所说心速疾回转、为以世?为以所缘?设尔;何失?若以世者;则一切有为法、皆于世速疾回转。若以所缘;则一切心心..
恶行
【恶行】 p1157瑜伽八卷六页云:邪行自性、故名恶行。二解如三恶行中说。三解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非法行、不平等行、现在前故;说名恶行。四解瑜伽八十九卷十二页云:复次一切不善身业,名为恶行。如说身业,语业、意业、当知亦尔。由此恶业,数现行故;于诸恶趣,或已随得,或当随得,或现随得。..
发遣
【发遣】 p1160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言发遣者;谓除五盖,内持心故。又由此故,发遣其心,令趣无上安隐处故。
修所断烦恼部
【修所断烦恼部】 p0903 品类足论七卷八页云:修所断烦恼部云何?谓有烦恼部,学见迹修所断。此复云何?谓修所断十随眠、及彼相应烦恼众。
伽尼
(饮食)译曰石蜜。善见律十八曰: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坚强如石,是名石蜜,伽尼者此是蜜也。
智波罗蜜菩萨
智波罗蜜,梵名 ārya-jāna-pāramitā,音译阿利也惹娘曩波罗蜜多。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上列最南端之菩萨。密号圆满金刚、圆净金刚。种子为 (ja)。三昧耶形为梵夹。其形像全身呈肉色,着羯磨衣,右手竖掌、持梵夹,梵夹之一部分垂下,左手仰掌,置于胸前,屈无名指、..
惟尚
唐代僧。又称惟上、成都惟尚、剑南惟尚。从青龙寺惠果和尚传受密教金刚、胎藏两部大法。为青龙门下六杰(辨弘、惠日、空海、惟尚、义圆、义明)之一。[付法传卷二、海云及造玄血脉] p4576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