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一心
(术语)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余缘。探玄记三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教行信证文类三末曰: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又,一心有事理之二种:无..
信心(二)
信心者,信受所闻所解之法无疑心也。能深信乐诸法实体,三宝净德,世出世之善根,使心澄静,谓之信心。学道之人,必须具有信心,乃克成办。
信心
信心者,信受所闻所解之法无疑心也。能深信乐诸法实体,三宝净德,世出世之善根,使心澄静,谓之信心。学道之人,必须具有信心,乃克成办。
不信心所
【不信心所】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不信者谓无诚信,既无真实之信,则于一切实事实理不能认可。《成唯识论》曰:‘云何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堕依为业,谓不信者多懈怠故。’..
信心所
【信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信是对佛教义理坚定的信仰。《成唯识论》曰:‘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信有三种,一者于诸法实事实理深信不疑;二者于三宝净德深为信乐;三者于一切善法深信有力,能得成就。见《成唯识论》卷六。..
三心
1、观无量寿经说: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2、一、淳心,即信心深厚;二、一心,即信心纯一;三、相续心,即信心相续不杂余念。3、由欢喜地至法云地之十地中,每一地都分为入、住、出之三位,叫做三心,入心是初入其地的时分,住心是住于其地的时分,出心是将出其..
二种信心
(名数)信法华经有二种之信心。一就佛立信,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无量义经及涅槃经,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十支居士八城经
(经名)一卷,失译。中阿含八城经之别译。阿难为此居士说十二禅,居士信心。施食及房。
三不三信
(名数)梁昙鸾就念佛者立三不三信:一信心不淳,二信心不一,三信心不相续。是曰三不。反之则曰三信。净土论注下曰: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句展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
一念净信
指一念之清净信心。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中):“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意即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与自身中本有之佛性清净无有染污,信诸佛之性平等无二,信六道众生本来无相,信一切众生尽得成佛等。凡此等之清净信心,均称一念净信。 p50 ..
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谓不起取舍憎爱之分别心,则万法皆可返其真实面目。信心铭(大四八·三七六下):“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p24
二种信心
谓对法华经起信之二种信心。(一)就佛立信,以法华经为久远实成之圆佛所说,故信之。(二)就经立信,以无量寿经、涅槃经皆谓法华经为真实,故信之。 p230
十信
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称十信心。略称十心。依诸经典所举,其名称与顺序略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所列之十种,即:(一)信心,一心决定,乐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三)精进心,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
在家人四种具足法
[出杂阿含经]一信具足谓在家之人。于如来所。起敬信心。闻胜妙法。心开意解。不生疑谤。信根坚固。是名信具足。二戒具足谓在家之人。起净信心。受佛禁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持此五戒。一无毁犯。是名戒具足。三施具足谓在家之人。受前戒法。能于一切所有之财。不悭不惜。施济贫乏。..
信外轻毛
(喻)信心动摇,就好像轻毛一样随风飘忽不定。
香为佛使
香是世人向佛表达信心的使者,所以叫做佛使。
真解脱
真正的解脱,即佛的涅槃。
清信士
受三归五戒并具有清净信心的男子,梵语叫做优婆塞。
清信女
受三归五戒并具有清净信心的女子,梵语叫做优婆夷。
大信
(术语)信佛而不疑。谓为信。信心之功德广大。故曰大。又此信心即为佛心。故曰大。教行信证二曰:谨案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同三本曰:大信心者则是长生不死之神方,忻净厌秽之妙术。(中略)极速圆融之白道,真如一实之信海也,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
大信心海
(术语)信心之功德广大,故譬之于海,教行信证六本曰:大信心海甚以叵入,从佛力发起故。真实乐邦甚以易往,藉愿力即生故。
当持净戒受人信施
行事钞·对施兴治篇:“四分,宁以热铁为衣,烧烂身尽,不着信心男女衣服;宁在铁床烧身焦烂,不受信心好床卧具;宁受铁屋中住烧身,不受房舍在中止宿;宁吞热铁钩烧烂五藏,从下而出,不受信心饮食;宁以热戟刺脚,不受信心接足作礼;宁以热斧自斩其身,不受信心手扪摸其身。何以故?不以此因堕三恶道..

虚云老和尚的慈悲开示
明因识果,自能放下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是因缘,果是果报。比如种..

生活可以享受但不可以沉溺
◎ 陈 南人世间有色、声、香、味、触五类物质享受,常常能够诱惑一切的凡夫俗子,让他们一生一世执著地追求它们。弘一法师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外界环境很容易使人迷惑,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享受,只要是凡夫俗子,就难抵挡这种诱惑,从而产生各种罪业。因此,对于物质上的东西,你可以去享受它,但你不可..

内心创造和谐才是真正的解脱
内心创造和谐才是真正的解脱觉真法师在中国文化中,古人强调修身齐家。首先是修身齐家,而后才是治国平天下。那时,讲五伦,守五常,重孝道。富贵人家,克绳祖武,桂兰齐芳;贫寒之家,菽水承欢,不弃糟糠。嫁过去,白头携老;娶回来,终身不二。所以,古时候,数代同堂,儿孙绕膝,瓜瓞绵棉,天伦共享..

心灵解脱的根本命题
◎ 李新华解脱是心灵的解脱,那么心灵中要解脱的是什么呢?是什么紧紧束缚着心灵?心灵的束缚来自生存意志的压抑。生存意志要求不断占有,要求不断地吐故纳新的生存;心灵意志要求和谐、知足、自由、欢乐,要求无压力的生活。那么生存意志与心灵意志矛盾的焦点在哪里呢?生存意志上升到意识的是根本分..

鳝鱼可以放入江中吗
鳝鱼可以放入江中吗可以的。它的生活范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广的。

元音老人:“解脱歌”浅释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步永嘉禅师“证道歌”原韵附和的一首歌。大愚法师平生著录很少,除了“解脱歌”外,就是临隐居之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首告别诗。“解脱歌”很珍贵,把我们修法怎样用功,怎样证道都说得很清楚,对我们修道很有帮助。‘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永嘉禅师的“证道歌”大..

元音老人浅释大愚法师“解脱歌”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步永嘉禅师《证道歌》原韵附和的一首歌。大愚法师平生著录很少,除了《解脱歌》外,就是临隐居之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首告别诗。《解脱歌》很珍贵,把我们修法怎样用功,怎样证道都说得很清楚,对我们修道很有帮助。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永嘉禅师的《证道歌..

人的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两件事千万别干
人的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两件事,就是:拒绝读书,忽视灵魂;拒绝运动,忽视健康!当脾气来的时候,福气就走了!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