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对群臣喻:念佛者即是佛子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边也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他说:
譬如太子堕地,
贵压群臣。
说这个小小的太子,才生下来,一呱呱坠地,他的尊贵就超过了一切大臣。为什么呢?他是太子,大臣要向他礼拜,他将来长大就要做皇帝;你虽然是宰相大人,你要向他顶礼。
印光大师说:我们念佛的人就好像太子堕地,我们的父亲是阿弥陀佛,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的儿子,我们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子堕地,种姓超过二乘之上──我们的种姓超过阿罗汉、辟支佛,直接进入菩萨的位子。
太子对群臣喻:念佛者即是佛子
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边也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他说:
譬如太子堕地,
贵压群臣。
说这个小小的太子,才生下来,一呱呱坠地,他的尊贵就超过了一切大臣。为什么呢?他是太子,大臣要向他礼拜,他将来长大就要做皇帝;你虽然是宰相大人,你要向他顶礼。
印光大师说:我们念佛的人就好像太子堕地,我们的父亲是阿弥陀佛,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佛的儿子,我们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子堕地,种姓超过二乘之上──我们的种姓超过阿罗汉、辟支佛,直接进入菩萨的位子。
十二祖迦毗摩罗尊者。华氏国人。为外道师有众三千。以神力求娆马鸣。鸣曰。汝之神力更能如何。摩罗曰。我化大海极为小事。鸣曰。汝能化性海否。问何谓性海。鸣曰。山河大地依之建立。三昧六通由兹发现。摩罗闻之即能信入。与三千众同时悟道。受师付嘱宣布正法。于南天竺大兴饶益。造无我论足一百偈..
【提洹竭】或云提和竭罗。此云燃灯。大论云:太子生时,一切身边,光如灯故,故云燃灯,以至成佛,亦名燃灯。镫字,说文从金。徐铉云:锭中置烛,故谓之灯。声类云:有足曰锭,无足曰灯。故瑞应经翻为锭光。摭华云:锭音定,灯属也。古来翻译,回文不同,或云燃灯,或云锭光,语异义同,故须从金。释尊..
【萨婆悉达】唐言顿吉。太子生时,诸吉祥瑞,悉皆具故。大论翻为成利。西域记云:萨婆曷剌他悉陀,唐言一切义成。旧云悉达,讹也。此乃世尊小字耳。
【拘利太子】若涅槃疏,则摩诃男与拘利是一。
【罗睺罗】什曰:阿修罗食月时,名罗睺罗。秦言覆障,谓障月明也。罗睺罗六年处母胎所覆障故,因以为名。西域记云:罗怙罗,旧曰罗睺罗,又曰罗云,皆讹略也。此云执日。净名疏曰:有翻宫生。太子出家,太妃在宫,何得有娠?佛共净饭王于后证是太子之子,亲是宫之所生,因名宫生。..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华氏国人也。初为外道,有徒三千,通诸异论。后于马鸣尊者得法,领徒至西印度。彼有太子,名云自在。仰尊者名,请于宫中供养。祖曰:「如来有教,沙门不得亲近国王、大臣权势之家。」太子曰:「今我国城之北,有大山焉。山有一石窟,可禅寂于此否?」祖曰:「诺。」即入彼山。行数..
浴佛的起源,是因悉达多太子在兰毗尼园无忧树下(亦称婆罗树或波罗叉树)降生时,九龙(亦说二龙)吐水洗浴圣身的传说而来。在古代,它已成为佛教故事中一个重要的题材。印度鹿野苑和阿摩罗伐底近代出土的佛传雕刻,都有这种情景的构图。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一日出游兰..
一、太子虽小,当为国王,故不可轻。二、蛇子虽小,毒能杀人,故不可轻。三、小火虽微,能烧山野,故不可轻。四、沙弥虽小,能得圣而有神通,是最不可轻。
(杂语)五梦经谓悉达太子有三妃:第一夫人瞿夷,第二夫人耶输,第三夫人鹿野。探玄记二十谓第三为摩奴舍。十二持经与五梦经说同。
(经名)一卷,宋法贤译。频婆娑罗王命终为毗沙门天王之太子,名曰人仙。述忉利天上梵王说法之事。与长阿含阇尼沙经同本。
第十三祖迦毗摩罗。华氏国人也。初为外道有徒三千通诸异论。后于马鸣尊者得法。领徒至西印度。彼有太子名云自在。仰尊者名请于宫中供养。祖曰。如来有教。沙门不得亲近国王大臣权势之家。太子曰。今我国城之北有大山焉。山中有一石窟。师可禅寂于此否。祖曰诺。即入彼山。行数里逢一大蟒。祖直进不顾。..
天竺三藏求那跋摩。初让国出家。解四阿含。精贯三藏诵数百万言。属国诸王皆从之禀受归戒。每谓诸王曰。道在精通。遇缘即应但依慈悲。勿故发害意足矣。游阇婆国。其王欲出家事跋摩。群臣固请不可。乃令国中曰。若率土奉大和尚归戒。勿杀害赈给贫乏。即从尔请。于是群臣士民稽首遵命。朝廷雅闻其名。沙门..
十三祖迦毗摩罗大士。华氏国人也。未详其姓。初为外道。有大幻术。徒侣三千。通诸异论既得法于马鸣大士。行化至西印度。彼国太子名云自在。请宫中供养。祖不允。太子曰。城北大山有一石窟。可住禅寂。祖诺。行数里逢一大蟒。祖与授三归依。蟒脱去至石窟。又北十里有大树荫覆五百大龙。其树王名龙树常为..
二十二祖摩拏罗大士。那提国常自在王之子。年三十遇婆修大士出家传法。至西印度。彼国王名得度。瞿昙种族。于佛乘勤行精进。一日行道处见一小塔。高一尺四寸。其色青玄。众莫能举。王即大会梵行禅观咒术三众。问塔所因。众莫能辩祖为王曰。此塔阿育王所造佛舍利塔也。四面示相。前则尸毗王割股饲鹰救鸽..
释应能伪姓杨氏。实建文君也。太祖之嫡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封皇太孙。讳允炆。生时顶颅颇偏。太祖抚之曰半边月儿。及读书甚聪颖。一夕懿文太子与侍。太祖命咏新月诗。太子吟云昨日严陵失钓钩。谁人移上碧云头。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遍九洲。太孙吟云。谁将玉指甲。搯作天上痕。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
释法空。新罗第二十三法兴王也。名原宗。智证王元子母延帝夫人。王身长七尺。宽厚爱人。乃神乃圣。彰信兆民。三年龙现杨井中。四年始置兵部。七年颁示律令。始制百官朱紫之秩。即位已来。每欲兴佛法。群臣噪噪腾口舌。王难之。然念阿道之至愿。乃召群臣问曰。圣祖味邹与阿道。肇宣佛教。大功未集而崩。..
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铠。本剎利种。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年十四便机见俊达深度。仁爱泛博崇德务善。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跋摩曰。有命之类莫不贪生。夭彼之命非仁人矣。年二十出家受戒。洞明九部博晓四舍。诵经百余万言。深达律品妙入禅要。时人号曰三藏法师。至年三十罽宾国王薨。绝无绍嗣。众咸议..
古印度佛教胜地。传为释迦牟尼长年居留说法处。亦译室罗伐、罗伐悉底;意译为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古印度拘萨罗国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佛教史上著名的祗园精舍所在地。据说拘萨罗国富商给孤独(又名须达多,意为善授)长者用金钱铺地的代价购得波斯匿太子祗陀在舍卫城南的花..
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家。一名越,字恭明。月氏族后裔,其祖先于东汉灵帝时入籍中国。他自幼学习中外典籍,精通六种语言,曾受业于大乘学者支娄迦谶的弟子支亮。后避乱迁东吴,拜为博士。其间,潜心翻译佛典,深受吴主孙权的信任,曾辅佐太子登。太子逝世后,隐居穹隆山,传60岁卒于山中。支谦所译经典的数..
子题:女人贪触情重戒本疏·十三僧残法:“摩触一戒,尼重僧轻。所以然者?尼则烦惑情重,既受摩捉,必为陵逼,成大过故,方便之内,制与重名。丈夫摩捉,必无陵坏,不假深防,但就限分,故制轻也。又女人贪触情重。律有背夫从触之相;如彼贤愚,试蛇以[叠*毛],女住男去,情有着故。”行宗记释云:“..
(一)全一卷。北周道安撰。论述儒佛二教之大旨并比较其优劣之作,凡十二篇。全篇由问答体而成。后周天和四年(569),武帝敕令百官论释、道、儒三教之优劣,五年甄鸾奉进笑道论三卷,群臣论之,以为伤蠹道教,遂焚于殿庭;道安慨然上本书,以论究儒释道之优劣真伪,群臣莫敢非议,佛道二教之诤论乃为之..
【庵罗】正云庵没罗,或庵罗婆利。肇注:此云柰也。柰女经云:维耶梨国,梵志园中,植此柰树。树生此女,梵志收养。至年十五,颜色端正,宣闻远国,七王争聘。梵志大惧,乃置女高楼,谓七王曰:此非我女,乃树所生。设与一王,六王必怒。今在楼上,请王平议,应得者取之,非我制也。其夜瓶沙王从伏窦中..
【阿斯陀】或云阿夷,此翻无比,又翻端正。大论云:阿私陀仙,白净饭王言:我以天耳,闻诸天鬼神说,净饭王生子,有佛身相,故来请见。王大欢喜,敕诸侍人,将太子出。侍人答王:太子小睡。时阿私陀言:圣王!常警一切,施以甘露,不应睡也。即从座起,诣太子所。抱着臂上,上下相之。相已涕零,不能自..
【槃太子】此出楞伽。若大乘入楞伽,则云石女儿。
【只陀】或云祇洹,此云战胜。生时,父波斯匿战胜外国。西域记云:逝多,唐言胜林。旧曰只陀,讹也。诸经言祇树者,西域记云:时,给孤独愿建精舍,佛命舍利子,随瞻揆焉。唯太子逝多园地爽垲(口亥切),寻诣太子,具以情告。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闻之,心豁如也。即出金藏,随言布地。有少未满,..
【提黎拏太子】大论:秦言好爱。西域记云:苏达拏,唐言善牙,亦云善与。
【摩诃摩耶】西域记云:唐言大术,或云大幻。晋华严:摩耶夫人答善财言:我已成就大愿智幻法门。得此法门故,为卢舍那如来母。于阎浮提迦毗罗城,净饭王宫,从右胁生悉达太子,显现不可思议自在神力。本行经云:尔时太子诞生,适满七日,其太子母摩耶夫人,遂便命终。因果经云:太子姨母摩诃波阇波提,..
【瞿夷】此云明女。五梦经云:是舍夷长者女。长者名水光。其妇名余明。妇居近城。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内皆明,因立字云瞿夷,即是太子第一妃也。第二妃生罗云,名耶檀,亦名耶输,其父名移施长者。第三妃名鹿野,其父名释长者,太子以三妃故,白净饭王为立三时殿。大论云:释迦文菩萨,有二..
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
[出瑞应经并翻译名义]经云。太子十七岁纳妃三人。以示同人法也。一瞿夷梵语瞿夷。华言明女。其父名水光长者。女生之时。日将没。余光照其室内皆明。因名瞿夷。是太子第一妃也。二耶轮梵钵轮陀罗。华言华色。是太子第二妃。即罗睺罗之母也。其父名移施长者。三鹿野鹿野是太子第三妃也。其父名释长者。..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