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四相诗(南朝梁.善慧)
一、生相
识托浮泡起,生从爱欲来,
昔时曾长大,今日复婴孩。
星眼随人转,朱唇向乳开,
为迷真法性,还却受轮回。
二、老相
览镜容颜改,登阶气力衰,
咄哉今已老,趋拜礼还亏。
身似临崖树,心同念水龟,
尚犹耽有漏,不肯学无为。
三、病相
忽染沈痾疾,因成卧病人,
妻儿愁不语,朋友厌相亲。
楚痛抽千脉,呻吟彻四邻,
不知前路险,犹尚恣贪瞋。
四、死相
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
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
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
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第二课 四相诗(南朝梁.善慧)
一、生相
识托浮泡起,生从爱欲来,
昔时曾长大,今日复婴孩。
星眼随人转,朱唇向乳开,
为迷真法性,还却受轮回。
二、老相
览镜容颜改,登阶气力衰,
咄哉今已老,趋拜礼还亏。
身似临崖树,心同念水龟,
尚犹耽有漏,不肯学无为。
三、病相
忽染沈痾疾,因成卧病人,
妻儿愁不语,朋友厌相亲。
楚痛抽千脉,呻吟彻四邻,
不知前路险,犹尚恣贪瞋。
四、死相
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
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
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
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佛教的修学,有他力论和自力论。他力是指佛菩萨的力量助成,自力则靠自己的努力致果。在这两者之中,佛教的真义,是著重在後者,前者只是一种方便。佛在阿含经中开示弟子的修养方法是「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即是说:你们要学好,要靠自力,靠法力,毋须依赖他力;自己若不努力改恶修善,依..
人生是否需要信仰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的力量有限,对人生的认识亦不够,对人生世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实在不易解决,所以应有一个信仰的对象,那 面对现实社会,会更理智更有信心,不致於傍徨歧路,不知如何是好。有些人认为人生不需要有什 信仰,只要信仰自己就好;那些信仰神灵,..
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据此,一切有命,当听天由命。但是,中国人又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佛教对命运的看法,契合于上面的第二种说法。佛教核心理念是因缘说,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
汉文版《般若心经》即将从韩国寺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韩文译本的《心经》。 10月6日, 大韩佛教曹溪宗在韩国佛教历史文化纪念馆召开记者会,宣布「宗务会议已议决通过使用韩文《般若心经》,并于10月5日由总务院长慈乘法师公布。」曹溪宗将于10月11日在曹溪寺大雄殿举行韩文《般若心经》「奉呈式」..
告佛教青年书广义法师讲弟子普济记~为庆祝二五一九年卫塞节~两千五百一九年前的今天,在中印度东北,靠近恒河的一个国家,释迦牟尼佛诞生了!他告诉当时的人们,罪恶与善良的分别;憎恨与慈悲的分别;执迷与理性的分别!而人们沐浴在那因他而圣洁的恒河中,接受他大公无私的教化和光热!两千五百零九年后的今天..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的贡献鸠摩罗什(三四四至四一三年),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人,他幼年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东晋后秦弘始三年(四〇一年),姚兴派人迎至长安,尊为国师,成为我国一大译经家,也是我国佛教八宗之祖。鸠摩罗什一生翻译出《大智度经》《中论》《妙法莲华..
8月28日下午,和田地区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热闹非凡,主持人高喊着“10万、20万、30万……”台下坐着三、四十名玉石爱好者。这是和田玉原石、玉雕作品展销及玉雕大师作品展及拍卖会现场。15件玉石作品参加拍卖并成交,成交价值4447.5万元,拍卖最高价的是起步价为1980万元的原石加工料(籽料)。艾尔肯江..
佛教改邪盛佛陀在莲花座上,未开金口,先放光明,照澈长身婆罗门及青年大众心中的愚痴黑暗,消除了他们的业障。大众受到佛陀盛德和祥的慈光所感,每一个人的心中,自然而然的生起一种沉静虔诚的恭敬心,寂静安乐的欢喜心,希求闻法的急切心。平时自大的长身婆罗门,此刻已生起了一种谦冲而感觉自己渺小的心,不觉..
信众问:现代社会科学飞速发展,而过去几千年间,科学发展缓慢。而佛教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想知道,佛教是如何和科技一起与时俱进的?宗舜法师答:佛教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同一个内容,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今天很多人喜欢谈科学佛教,我则认为宗教与科学需要严守..
《俄藏黑水城文献》之汉文佛教文献拟题考辨宗舜法师內容提要:《俄藏黑水城文献》(汉文部分1-5册)收录了大量佛教文献,其中绝大部分已经得到辨认,并拟定了较为恰当的题目。但还有一些汉文佛教文献未能识别,仅标作“佛经”等。本文对其中绝大部分(个别文献残损过甚者除外)进行了辨识,拟定了题目。同时,还..
这里是中国佛教第五大名山,供奉世界最大铜制弥勒佛,高56.7米重500吨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位于浙江宁波奉化溪口镇青峰环绕、飞瀑争鸣的雪窦山中。在寺庙四周有九个山峰缠绕,如“九龙抢珠”,故有“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涧绕寺走,处处可听泉”的赞词。雪窦寺始创于晋朝,兴起于大唐,鼎..
道坚法师:佛教的价值观道坚法师 用历史的眼光去评价人生,你才能清楚地看到这一切:有的人机关用尽,才拼得世间荣华富贵,博得个遗臭万年;有的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天下人民谋福利,虽然一生衣禄平平,却留下英名万古,永垂世范;有的人家业兴隆,平步青云,如行云流水,成为历史的过客,转眼即烟消..
佛教解结咒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开结怨的咒语,现在很多的夫妻都会吵架,这个时候可以去念诵佛教解结咒,这样能够化开两人之间的结怨,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佛教解结咒感应。佛教解结咒感应解结咒真的好灵的。不久前,我和老公关系恶化的差不多要离婚了,我也明显的感觉到他的厌恶和不耐烦,而我也..
修行精华(三十五)佛教的平等观世间所谓平等的意义,是狭小的,枝末的,仅仅只讲到政治地位的平等,经济地位的平等,教育机会的平等,而不讲究彻底的平等,人生来就有很多的差别,论家世、论相貌、论品行、论智慧、论体格,就有贵贱、美丑、刚柔、智愚、强弱之分,根本就不能平等,但就佛教的教义说,这不过是假相的..
十、修福且缓 牛悔上生诗曰:“求增财产事劳忙,修福无空且缓长;缘尽披毛兼戴角,度兄说法脱牛殃。”从前,有两兄弟。哥哥专门经营事业,财富无量。弟弟爱道学佛,出家修精进行,得到圣果,成就六通自在的阿罗汉道——尊者。尊者为要度他的胞兄出离苦海,常到他哥哥的家里,很恳切的劝兄学佛,修福做功德。尊者说:..
二、愚诚得道 欺人惨报诗曰:“愚人欲学得成仙,恶毒农夫谝种田;劳作满年登古树,唤飞即跃获升天。”“杂譬喻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非常愚钝的人,但是他的“心”却极为诚恳,他听人家传说,邻国有一种仙水,人喝了之后,可以得道成仙。他深感人生的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因此,他想学道成仙,可以..
文:智证法师我们出去旅游,常常会在一些佛教寺院或景点,看到写有“不二”或者“不二法门”的匾额及题字。有时也会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朋友,将自己在旅行中拍摄到的“不二”发到网上,他们觉得佛教中竟然也有如此有趣和潮流的词。当然,如果当你看到“不二”这个词,也像那些朋友以为“不二”就是我们日..
纪实电影《一梦因缘》纪实电影《印光大师》视频播放地址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873629619881721858纪实电影《慈航大師》 视频播放地址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
这座山坐落着佛教禅宗三祖祖庭,却也是道家的“第十四洞天”在中国,名山多与佛家或道家息息相关,或者深山藏古寺,或者是“洞天福地”。佛与道有着自己的阵地,却也会为了争山而斗法,于是,在漫长的时光中,有的成了佛教名山,有的成了道教名山,有的却几易其主,在佛道相争中,慢慢演变成佛中有道、..
佛法的心量非常广大,对于一切宗教,甚至恶意诽谤批评的人,佛菩萨都不放在心里,同样以爱心关怀来帮助他。对外道尚且如此,何况同参道友!佛示现以身作则,为我们作榜样,不是仅仅口劝我们而已。《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不但大乘佛法,连小乘佛法都包括在其中。须陀洹..
信仰是一种虔诚(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古道西丰)人类文化的开展,一切知识的进步,都是由于推究因果而来。例如我们感到热时,在内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如何获得凉爽的要求,有了这种要求,进一步就要追究为何会热?如何才能不热?追究的结果,发现得到凉爽的方法,于是发明了电风扇及冷气机等。察果知..
人类文化的开展,一切知识的进步,都是由于推究因果而来。例如我们感到热时,在内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如何获得凉爽的要求,有了这种要求,进一步就要追究为何会热?如何才能不热?追究的结果,发现得到凉爽的方法,于是发明了电风扇及冷气机等。察果知因,不但肯定了因果法则的存在,亦促进了人类知..
道教和佛教之间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关于佛教与道教之间的话题一直充斥着网络,并产生了各种观点,如“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盛世道士归隐深山,和尚出门圈钱。”总之很多网友在两者之间争论不休,那么佛教与道教两者放在一起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本期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先说一下..
摘自《煮云法师讲演录在未讲正题以前,首先对诸位说明,社会人士对佛教有一种误会。这大概是唐朝韩愈引起的,因为他着了一篇《原道》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发表谬论,攻击佛教说:臣焉而不君其君,子焉而不父其父。在他认为,和尚出了家,就是无父无君,大逆不道的罪人,恨不得要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因此后来那..
再为全国佛教同仁进一言本刊创刊之初,作者曾就一年来工作当中所接触到的问题,向全国佛教同仁进过一次言,到现在又一年多了,各地反映的问题很多,似乎犹有就管见所及,向全国佛教同仁提供意见的必要。兹分别述之如下,不妥之处,还望海内大德进教之。一、保护佛教的问题记得去年(1 950年)6月在美帝国主义者操..
关于东汉佛教几个问题的讨论(一)巨赞法师∶一九六二年第六期《现代佛学》尊作《汤着关于“与佛教”的商兑》,已研读多次。因学校将届寒假,有些余暇翻书,试加论述。然老病缠绵,仍须请人相助,不能细说也。本来拙着《佛教史》出版已二十余年,个人对此项研究亦经多年,但在国家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时代,写作是..
还在迷信佛教的人?醒一醒吧,不要继续错下去了!关于佛教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它,如果你对佛教的认识,还停留在念经拜佛求佛保佑的阶段,就有必要往下看!个人总结了一些常见问题,供大家来参考,希望我们都可以正确的认识佛教。问题1:男戴观音女戴佛,有科学依据吗?回答:其实这..
首部佛教黄梅戏电影《传灯》即将搬上银幕黄梅戏中祖师造型由北京赤壁风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的全国首部佛教黄梅戏电影《传灯》即将搬上银幕。“黄梅戏”和“佛教祖师传说”,是湖北省黄梅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承文化,宣传黄梅,回报家乡。出生于鄂东黄梅县的北京赤壁风情文化传媒有限..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巳二别明分二。午初进别例同此进目有眚人之别业妄见,以例阿难之同分妄见。初四句重牒前例。前例中目有眚人,所见灯中五色圆影,虽似是眼所对境,但非实有,终究其由,毕竟是因彼别业众生,目患..
骆驼聊新疆之佛教西行取经第一人八戒禅师——朱士行昨天我们聊了清代新疆写实竹枝词第一人——萧雄,今天让我们来聊聊佛教西行取经第一人,八戒禅师——朱士行。佛教发源于印度,从两汉时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在洛阳白马寺落地生根后,开枝散叶,绵延后世,时至今日已遍布中国大地。佛教的传播方向,..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