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顶礼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感恩十方三宝没有遗弃我这个罪孽深重的人!使我得以听闻佛法,明白因果。现把我的一切邪淫往事昭之于众,以表忏悔之心!令一切闻者引以为戒!勿蹈覆辙!我不知道跟谁学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记事以来,就开始手淫了,可想而知我的罪业是多么大!主要是利用桌角等地方摩擦外阴,感觉很舒服。(罪过!)只要闲着无聊就这样做,有时也被母亲发现过,但最多就是骂两句,当时制止一下,大人也没放在心上。小学时,我的学习很好,又担任班长等职务,人又长得漂亮,似乎这件事情并没有对我产生多大影响。考上重点初中以后,我继续手淫,并开始意淫,在做时经常想象跟一些年轻的男老师或男同学做。(罪过!)并且,开始暗恋一些男老师和男同学。而还经常心猿意马,朝三暮四!但即使这样,也没有太多影响我的考试成绩,我依旧是学习的佼佼者,并且继续考上重点高中。但由于手淫,我的例假来得很早,好象是10岁左右吧。而且每次来例假时,我的小腹很疼。为此我的母亲带着我经常看医生,我喝了不少中药,但都无济于事。高一下学期,我早恋了,对方是个离异家庭的男孩,我们两个经常偷偷约会,并想初尝禁果,但不知什么原因,都没有成功。(也许是他的身体素质太差吧,他很瘦很瘦)后来,由于他转学,我们分手了。为此我不知流过多少泪水!直到高三下学期,我才从忧郁痛心的情感中走出!早恋不仅伤害了我的身心,还影响了我的学习。马上就要高考了,我的父亲又病危!但也许我前世还有点福德吧,在贵人们的帮助下,我勉强还算考上了大学。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我就遇上我的老公。我们频频约会,并且开始了性行为,为此大学里我堕过一次胎!那时我只有19岁!
相关推荐
二业
【二业】指引业与满业。依《俱舍论》卷十七载,有两种二业,名引业与别业。六趣各有总、别二报,如人趣中,所有的人皆同属人趣之果报,此为总报;其中复有智愚、美丑等差异,称为别报。引发总报的业因,称为引业;成满其别报的业因,则称为满业。此外,善业与恶业亦称二业。善业为五戒、十善等善道之所..
二种见道
【二种见道】二种见道,是真见道和相见道。修唯识行,至见道位,在此位证得根本、后得二智,悟入唯识性相。故在此位以根本智断惑,称真见道;以后得智修习,称相见道。
父母十恩
父母恩重经说父母十恩:一、怀胎守护恩六、乳哺养育恩二、临产受苦恩七、洗濯不净恩三、生子忘忧恩八、为造恶业恩四、咽苦吐甘恩九、远行忆念恩五、回干就湿恩十、究竟怜念恩
十地
【十地】菩萨修唯识行的四十一阶位中,此为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经论所举的十地,名称诸说不一,此处所举者,为唯识宗修行五位中的欢喜之地。菩萨修唯识行,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进入十地。此位菩萨所修之行,总摄有为无为一切功德,有如大地能生长草木,为一切行所依持,故称曰地。此十地是:一、..
十恶业
【十恶业】指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道。此十不善业道有身、语、意三方面,身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语恶业即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业即贪欲、嗔恚、愚痴。
三业
【三业】业为造作、行为,行为有身、语、意三行,此三种行为对未来的影响,就称为三业。一、身业,指身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杀生、偷盗、邪淫等为身恶业;若不杀、不盗、不淫,即为身善业。二、 语业,指口所作及无作之业,有善有恶,若妄语、两舌、恶语、绮语等为口恶业;若不妄语、不两舌、..
世第一法
【世第一法】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前面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于异生法中,最为殊胜,曰世第一法。参阅‘四加行位’条。..
受所引色
【受所引色】为十一色法中的法处所摄色之一。受是领受的意思,指领受师教(即戒);引是引取的意思,盖戒是色法,所受之戒,即名受所引色。受所引色亦名无表色,此有二义,一者在小乘来说,依身、口七支(即身之恶业杀、盗、淫为三支,口之恶业妄语、绮语、两舌、恶口为四支,合为七支)表色所起,为四..
善恶二业
【善恶二业】善业即十善业道,恶业即十不善业道,见‘十善业’及‘十恶业’条。
善业
【善业】指善之作业,为‘恶业’、‘不善业’的对称。即能招感善果的身、口、意业。据《瑜伽师地论》卷九十载,善业之建立,系依如理作意,如实了知所缘之境,并明其结果。反之,恶业即依邪执著之心,于所缘之境不能如实了知所致。一般有五戒、十善等不同种类。..
恶业
【恶业】为‘善业’之对称。谓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为。即指出于身、口、意三者之坏事、坏话、坏心等,能招感现在与未来的苦果。通常指造五逆、十恶等业。
戒学
【戒学】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学。乃学佛者所必修。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参阅‘三学’条。
黑白四业
【黑白四业】指四种不同的业果报应。依业的善与不善来分:一、黑黑异熟业,又作黑黑业。此为欲界的不善业,以其因、果皆为黑秽,染污其性而招感苦果,即黑业(恶业)招感黑异熟(不可意的异熟果),故称黑黑异熟业。如堕阿鼻地狱、畜生、饿鬼等黑业业果,皆系由于黑业业因所致。二、白白异熟业,又作白..
暖位
【暖位】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无漏慧。在此位中,始观名、义、自性、分别四法,都是有情心识所变,假名施设,非有自性,离识即不可得,以此伏断所取之境。参阅‘四加行位’条。..
七支
十恶中的前七恶叫做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淫)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恶业。
二业
1、引业和满业。造善恶业后,此业能牵引众生,生于六趣四生,受苦乐报,名为引业,这是就此业的因位而言。待到此业种子,在第八识中,熏习成熟,发为果报时,则能使造者,在六趣四生中,得种种身,享种种受,如强弱夭寿苦乐等,皆能令其圆满,名为满业,这是就此业的果位而言。2、定业和不定业。定业是..
二禅天
修成二禅的人所住的天界,在色界的第二重,共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和光音天。在此二禅天的天人,因无寻伺的粗动,所以能够避开劫末的大火灾,但因为心中还有喜乐的念头,所以不能避开劫末的大水灾。..
三业
1、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是;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之动念是。2、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是良善的行为造作;恶业是恶劣的行为造作;无记业是非善非恶无可记别的作业。3、漏业、无漏业、非..
火焚地狱
焦热地狱的别名,因堕落在此地狱中的罪人,时常被猛火所焚烧,故名。
业
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就叫做恶业。
业力
业的力量。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四障
惑障、业障、报障、见障。惑障就是贪嗔痴慢疑等之思惑;业障就是身口意三业所构成之恶业;报障就是三恶趣所受之苦报;见障就是各种颠倒执著与邪见。
四大圣树
一、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因世尊在此树下证得菩提(觉悟),才被称为菩提树;二、娑罗树,又名摩诃婆罗树、无忧树,世尊的降诞和入寂均与此树有关,亦即世尊在此树下出生,也在此树下圆寂;三、阎浮树,世尊在作悉达多太子时,最初即在此树下开始思索世间及人生的真谛;四、必刍,原系雪山所产的香草..
灭尽定
又名灭受想定,或灭定,在此定中,以灭受想二心所为主,最后连六识心所亦灭,是九次第定的最后一定。
八师
(名数)为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老,病,死。佛师此八法而修道也。见八师经。
临济义玄禅师《释氏稽古略》
临济禅师。名义玄。生曹州南华刑氏。自幼剃落。初到黄檗。时睦州陈尊宿为首座。问师在此几时。师曰。在此三年。州指其问佛法的的大意。檗便打。三度问三度打。师乃辞睦州曰。自恨障缘不领深旨。今且辞去。州曰须辞和尚。睦州语檗曰。问话上座若来辞方便接伊。已后为一株阴凉大树覆荫天下人去在。师辞檗..
僧安(齐赵州头陀沙门)[《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释僧安。不知何人。戒业精苦坐禅讲解。时号多能。齐文宣时。在王屋山。聚徒二十许人讲涅槃。始发题有雌雉。来座侧伏听。僧若食时出外饮啄。日晚上讲依时赴集。三卷未了遂绝不至。众咸怪之。安曰。雉今生人道。不须怪也。武平四年。安领徒至越州行头陀。忽云。往年雌雉应生在此。径至一家。遥唤雌雉。一..
法施(巴陵显安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释法施。姓江。武当人。少而弘直。神智难测。形无定方。出处不滞。游巴陵显安寺。娑罗树下宴默。而人亦莫之顾也。依荆南记云。晋永康元年。僧房床下忽生一树。随伐随生。如是非一。树生逾疾。咸共异之。置而不剪。旬日之间植柯极栋。遂移房避之。自尔已后。树长便迟。但极晚秀夏中方有花。叶秋落与众木..
昙邕〔《神僧传》卷第二〕
释昙邕。姓杨氏。关中人。少仕伪秦为卫将军。形长八尺雄武过人。太元八年从符坚南寇。为晋军所败。还至长安。因从安公出家。安公既往。复事远公。后又于山之西南营立茅宇。与弟子昙果澄思禅门。尝于一时果梦见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师在此可往谘受。少时邕见一人着单衣帢风姿端雅从者二十许人请受五戒。..
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a)
Shuoyiqieyoubu部派佛教派别。音译萨婆多部,简称有部或一切有部。约在释迦牟尼逝世后300年之际,从上座部分出。在此后半个世纪内,又有犊子、法上、密林山等部从此部分出,所以也称根本说一切有部。学说 以阿毗达磨为立论依据,主张法体恒有,即把世间一切现象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类。有为法是因缘和..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