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
《了凡四训》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阐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并现身说法。
《了凡四训》鼓励向善立身,慎独立品,自求多福,远避祸殃。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影响较大。
真修行人,应该了知磕头的重要性!看看虚云老和尚和宣化上人等等近代高僧,都是从磕头起步的。礼敬诸佛,应该如何礼敬?五体投地的大礼拜也。嘴巴说礼敬,不够。双手拜拜,也不够。唯有五体投地大礼拜,才可表达真诚之意啊。忏悔业障,应该如何忏悔?说声对不起,不够啊。跪下去请求原谅,好点。唯有五体..
经云: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放生,是佛子长养慈悲心、修行佛法的重要步骤,是和谐身心、和谐环境、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2012年4月1日,一个难得的艳阳高照的周末,8点45分左右,九江冬泳基地停车场(面粉厂对面)江边广场上,巨幅的会场背景喷绘展板前,正在集合整队的志愿者、居士们一个个法喜充满、脸..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皆得阿罗汉道。其名曰舍利弗。大目犍连。须菩提。如是众等阿罗汉。」如是者,信顺之词。谓佛如是而说也。我闻者,闻受之词,系阿难之语。佛于双林取灭时,阿难哀哭不已。阿楼驮使阿难问佛四事,一、佛灭后,比丘以何为师?二、诸比丘依..
日前,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来访。有朋自远方来,沏上一杯香茗,述说别后之情,其乐融融。席间,友人忽问:何为世间之贵?我说:我曾听一位大师说过,诚信是第一财富,正法是第一坦道,实语是第一妙味,智慧是第一生命。友人说,为什么说智慧是第一生命呢?人的健康才是一切的支柱。你不见广告上说朋友,如果你有1,000,0..
修道人,第一要把色欲关打破。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修道人,第一要把色欲关打破,若是打不破色欲的关头,一切皆无希望。终日糊糊涂涂,颠颠倒倒,不会有成就。所以我今天老老实实告诉你们,要降伏其心。降伏其心,就是把淫欲念头没有了。如果不能断淫欲的念头,纵使修到八万大劫,也如同煮沙为饭,无有是..
(3)约德:德谓诸佛利生之功德。佛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七才八解,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一一功德、皆云无尽华严经又云:如来一毛功德聚,众生亿劫难思议。法华经亦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又:如来复有无量无边,功德智慧,力无畏等,诸佛法藏。又善哉!迦叶,善说..
释此八字,可分四段。初释如来,次释密因,后释修证及了义。今先释如来,可约心法,佛法及众生法释。一、约心法释如来:则如来是众生本具之真心;体无去来曰如,用有染净曰来。本经显见性不动,见无舒卷,见无生灭,见无增减,见无去来,乃至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离一切相曰如,但体虽无生灭去来,而用有染净,..
癸三结破。以是心体非在内出,非从外入,非一非多,非遍不遍之故。应知汝阿难所言,随所合处,心则随有,其义不成。因心体既无所从来,何能随合?心既无定体,何能随有?故曰无有是处。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癸二转破分三。子初被其转计内对佛恐阿难转计云:闭眼所见暗相,虽与眼对,但非在身外,而是在于身内。故破之云:设使汝闭眼所见之暗,是离对外之见,而返观身中,由内对所成。故不应..
乘三宝慈航 越生死苦海——纽约妙觉寺开示2013.05.08自己的生命是修持佛法的第一道场我们来到美国的第一天,在加州。没来之前,我们宏愿法师,那个时候就托梦托给她了。有个声音跟她说:“法师,你要给传喜法师戴大红花。”她想:怎么戴大红花呢?后来要去接我,她本来是在亚特兰大,跑到洛杉矶去接,要出门之前..
我亲自听到这么说:有一次,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报母亲生育之恩,知道母亲已生在忉利天,就上升到忉利天专门为母亲说法。就在那个时候,十方无量数世界,有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听说释迦牟尼佛到忉利天为母说法,就都来随喜参加这个法会。在会上,无量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同声赞叹释迦牟..
附:欧阳竟无先生答梅君书(前略)批张君文云:用是生灭,体是真如,见相生灭,内二分正智缘如;若克实言之,内二分安立证义概属正智边;言以证自证为如自证缘之,则自证为智;以自证为如证自证缘之,则证自证为智云云。王君疑以证自证为如自证为如两句,令为解之,分三段:(一)自证与如义:《述记》五十五卷七页右一行..
白话佛经大乘入楞伽经罗婆那王劝请品第一我亲自听到佛是这样说的。在某一个时候,释迦牟尼佛住在大海边的摩罗耶山顶的楞伽城中,同众多大比丘、大菩萨在一起,这些大菩萨都已通达世间、出世间,有为、无为的一切诸法,明了诸识亦无常一之体性,善知一切外境外物都是自心之所变现,精于禅定,富有神通,..
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是谁?它的原型便是中国第一女皇去洛阳旅行,龙门石窟自然是这座城市最值得一去的地方。不仅因为它的历史艺术价值,更反映这座千年古都的帝王之气。龙门石窟景区位于洛阳市郊,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与大同的云冈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敦煌的莫高窟齐名,是中国古代石..
1,“听经、念佛,是人生第一等的享受,世出世间再没有比这个更享受的了”,我在年轻的时候,方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他就是这样告诉我的。2,我跟方老师学哲学,他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是被他这些话拉进来的。3,原本我对于佛教是最排斥的,总认为这是迷信。从..
第一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有一次,佛陀和追随他的比丘弟子们,在印度当时的摩揭陀国境内游化,打算从首都王舍城,前往北边的那烂陀城。在佛陀与比丘们一行人的后面,有一对外道沙门师徒,正好也同路,为师的名叫「须卑」,徒弟名叫「梵达摩纳」。一路上,那位老师一直不停地诽谤佛陀,也诽谤佛法与比..
《金刚经》中所讲的大净志尊者,梵语赖吒和罗。未出家前,赖吒和罗是一位富家公子,父母亲晚年得子,对他疼爱有加,财富、豪宅、妻妾、奴婢等等应有尽有,除了国王,没有谁能超越其上。但是,自从赖吒和罗听了佛陀讲法之后,明白了在家中很难修得清净之法,于是就发愿跟随佛陀出家。其父母是老年得子,..
在诸弟子中,离婆多尊者从禅入定,心不错乱,被称为坐禅第一。据《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经》卷四记载,尊者善于降伏恶魔,收服外道,保护佛法不受破坏。离婆多意为室星。尊者父母年老无子,后因祈祷星宿而生一子,故以星宿为名。据《大智度论》记载,有一天,离婆多在外赶路,夜间未能找到客栈投宿,便借..
谁是人生中的第一其实,在一生中,我们认识很多人。当你身处异地身无分文时,谁第一个给你关怀?你人生失意时第一个向谁倾诉?突发灾害时,谁冒着风险第一个来救你?当你离开官位时,谁又愿意陪你在一起喝一杯凉茶呢?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
1、弥陀名号的功德有多大、有多深、有多广,实实在在说是说不尽,无法称说。什么人念这个阿弥陀佛名,在整个宇宙里头,过去、现在、未来,不是第一等福报他不能念。为什么不能?他有业障,障碍住他;他有习气,烦恼深重,这句名号他念不下去。2、有一些念佛的阿公阿婆,他们甚至于不认识字,一天到晚只知..
我是第一次来径山,在来之前,我并没有想到,这里不仅有这么有名的径山寺,同时还是日本茶道之源。径山寺品茶时,财通证券投行部高级总监罗辑对径山的认识更深刻了一些。以后开车过来走走径山古道爬爬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也是不错的选择。走径山古道时,浙江华侨财富管理有限公司杭州第六财富中心理财..
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鹙子”,母眼明净,如鹙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拏迦村,父名“婆陀罗”,是婆罗门教中著名论师。舍利弗八岁时,即能通晓一切书籍。时摩竭陀国有吉利、阿伽罗兄弟二人宴请王太子、大臣论师,谈古论今。八岁的舍利弗走上论师的宝座,..
人不贪色,处处与人为善,就是贵人——想做官的和身在官场的进来看看人不贪色,处处与人为善,就是贵人,必得福报。本人就从古代典籍中,举两则实事,以为例子: 费枢是广都(今四川广安)人。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进京城时,到长安附近的燕脂坡一家旅店歇息。这时太阳已经落山,女店主侍倚..
广西马山灵阳寺2010年农历正月念佛七法会(正月十六晚上) 信仰因果为第一世界以人为本,人以生命的健康快乐为本。新的一年,我们定位做无量寿的生命,定位做无量光的生命,定位做无量觉的生命。有智慧,生命就没有障碍;有觉悟,就不去伤害周围,而且尽量方便周围。寺庙是信仰的场所。没有信仰,你们来..
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一圭峰兰若沙门宗密于大钞略出将释略疏二卷文二初题目二一标总题二显述者二本文三一总叙大纲三一显理二一示觉之心体二一辨其要二一约果德标指心源二一举类。疏元亨等者且举周易乾卦之德而为类也然此国之俗所宗者群典极于周易万物极于乾道(世之万物莫过于天地就中统于地天尊地卑乾道..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今将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建立一乘第一 教义摄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开宗第四 乘教开合第五 起教前后第六 决择其意第七 施设异相第八 所诠差别第九 义理分齐第十。初明建立一乘者。然此一乘教义分齐。开为二门。一别..
走下讲堂迈入佛堂,治愈了我的抑郁病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期望人生的完美无缺,所以总是竭尽所能地把工作生活做到极致。但工作的顺畅和圆满并未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心灵满足,再加上生活的不尽人意,致使性格内敛而又任性的我在人生旅途中陷入迷惘。终于,过度的思虑竟不知不觉地让我患了“抑郁病”,不..
第二十课 佛教的第一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无数次;无量无限,就有无尽的希望。例如,佛教有了佛陀第一次转*轮,于是有今日无量的法宝,有正法住世。对于根源,不能忘本,因此,佛教徒对于佛教的许多「第一」,不能不知。兹分印度、中国和佛光山,略述佛教的第一。一、印度1.第一次转*..
走进“东南第一丛林”的常州天宁寺“江陵城南偏西,天宁寺大殿佛像,向之虔诚膜拜,通灵祝告,如来赐福,往生极乐”,近几日看金庸大师的《连城诀》,那些所谓的“江湖豪侠”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地争来争去,就争来这么个“往生极乐”,想想也是醉了。当然,同为天宁寺,但此天宁寺非彼天宁寺,《连城..
大迦叶尊者是佛陀弟子中的头陀第一!头陀就是修习苦行的意思,凡是修苦行的人第一要选择空闲的地方,第二要过托钵乞食的生活,第三要常居一处,第四要一日一餐,第五要乞食不择贫富,第六要守三衣钵具,第七要常坐树下思维,第八要常在露地静坐,第九要穿着粪扫衣,第十要住于坟墓之处。修学头陀苦行的..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