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畜七日药过限戒制意
亦名:七日长药戒制意、长药戒制意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六,畜七日药过限戒。)凡夫宅世,四大为身,夏末秋初,节气交竞,地风水火,体用不同;一大不调,诸病俱起,便废进修,无任系业;圣愍开服,用疗形苦。因开广畜,长贪坏行,外违内负,情过特深,故制罪也。”(戒疏记卷一二·五七..

比风水厉害100倍的宇宙定律
赵朴初大德赵老的这篇文章,真可谓苦口婆心、谆谆教诲,是众生从迷返悟、离苦得乐的醒世良文。期盼有缘者得读此文,并思之、行之,从此趋吉避凶,幸福安乐!1.因果定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认同因果定律的不仅..

原来积累福报如此简单,绝对的修行窍决
我跟好多道友谈论过这个问题,当你做菜时,要发愿说:我做菜呀!比天上的美味还美妙,不论谁吃了一定会高兴,还有我这道菜,谁吃到了它,病难消除、灾难消除,病苦没有了,身心健康!先不说那道菜是不是有这种效用,你能这样修练你的心,就已经是大菩萨心。你有没有这样想过?我们多少女道友烹饪料理的..

女儿得癫痫原来是讨债—梦见女儿说欠她N万
末学有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有一个漂亮聪明的女儿。家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小家庭。两年前夏季的一天,一个平凡普通的日子。噩梦从天而降!正在玩耍的女儿怪叫一声,头偏向了一边。初时以为与邪祟有关,遍访当地有名的神婆,烧纸画符,毫无作用。后来去了当地医院,医生检查完毕,神色..

风水与放生的关系
福人居福地!何谓福人?行善积德,利益一切众生的人就是福人。所以,要改变风水,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福人!---大愿莲花雨有不少人,见到亲戚或朋友的运程有种种阻滞之时,都会劝他(她)说:不如看下风水啦!改一下运程啦!那么,看风水是否能真正改善命运呢?不错,看风水有时可..

原来是这个原因让内心常常会有不平衡感
我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恶,那么这个人的心灵是根本不会感到痛苦的。所以,根..

牛头法融,原来你也还有这个“在”
四祖道信将袈裟传给了弘忍大师,弘忍就是嫡传的五祖。可是在四祖的门下,还有不少的大师大德,牛头山的法融禅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法融是润州延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苏金坛北人,俗姓韦。十九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很博学了,对经史之学十分的通达。他偶然之间阅读了《大般若经》,了解到了佛教真空的教理,就..
道
【道】 p1236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二页云:云何第一名道行相?谓于圣道与境相应无颠倒性,正观行相。二解 瑜伽三十四卷十六页云:于所知境,能通寻求义故;名道。
死有
【死有】 p0618俱舍论九卷二页云:四者、死有。谓最后念、次中有前。二解 发智论十九卷十六页云:云何死有?答:死分诸蕴。
安立思择
【安立思择】 p0625无性释八卷二十一页云:安立思择者:谓从此出,如所通达,为他宣说。是故说名安立思择。
乐界
【乐界】 p1307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二页云:云何乐界?谓顺乐触所起身乐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复次修第三静虑顺乐受触所起心乐,平等受受所摄。是名乐界。
调顺
【调顺】 p1337如九种心住中说。二解 显扬十九卷十页云:问:云何名调顺?答:若三摩地,为诸行相之所拘执,犹如持水,法尔被执。不静,不妙;非安隐道;不能证得心定一趣。当知尔时此三摩地,不名调顺。不随意住。与此相违,名为调顺。三解 佛地经论二卷十一页云:一切调顺者:有义,有学离见所断一百..
劬劳所作变异
【劬劳所作变异】 p0707 瑜伽三十四卷五页云:云何寻思内事劬劳所作变异无常之性?谓由观见或自或他,身疲劳性,身疲极性,或驰走所作,或跳踊所作,或趒踯所作,或骗骑所作,或作种种迅疾身业。复于余时,见彼远离疲劳疲极。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诸行,其性无常。余如前说。..
坐观于卧
【坐观于卧】 p0707 瑜伽二十八卷十五页云:若复说言坐观于卧;此则显示以现在作意、观察过去所知诸行。所以者何?现在作意位,临欲灭故;说名为坐。过去所知位,已谢灭故;说名为卧。二解 如观察相中说。..
那烂陀僧伽蓝
【那烂陀僧伽蓝】 p0697 西域记九卷十六页云:城南门外道左,有窣堵波。如来于此说法,及度罗怙罗。从此北行三十余里,至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闻之耆旧曰:此伽蓝南庵没罗林中,有池,其龙名那烂陀。傍建伽蓝,因取为称。从其实义,是如来在昔修菩萨行,为大国王,建都此地。悲愍众生,好乐周..
言屈
【言屈】 p0699 瑜伽十五卷十七页云:言屈者:如立论者,为对论者之所屈伏,或托余事、方便而退;或引外言;或现愤发;或现瞋恚;或现憍慢;或现所覆;或现恼害;或现不忍;或现不信;或复默然;或复忧戚;或竦肩伏面;或沉思词穷。假托余事方便而退者:谓舍前所立,更托余宗;舍先因喩同类异类现量比..
五梦法
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一所列举者,即:(一)热气多见火,谓如人钻火得火,复理火事,以暖相分多,暖想即生,故梦于火。(二)冷气多见水,谓如人凿井得水,复理水事,以冷相分多,冷想即生,故梦于水。(三)风气多见飞坠,谓如人乘风登高,运转初息,以动相分多,动想即生,故梦飞坠。(四)闻见多熟境,..
天鼓雷音佛
天鼓雷音,梵名Divyadundubhimeghanirghosa。又称鼓音如来、鼓音佛、鼓音王。密教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之北方如来(四方四佛之一)。大日经具缘品、大日经疏卷四载,此佛住寂定之相,主大涅槃之德,故依义称为不动。而此大般涅槃异于二乘之永寂而无妙用,实如天鼓都无形相而能演说如来法音,成办事业..
手巾
梵语snātra-?ataka。大乘比丘所常持用的十八物之一。又作拭手巾、净巾。乃拭净脸、手之布片,相当于现在所谓之手帕;然在丛林中,手巾则相当于现在所谓之抹布、杂巾等,为公众之用具。又毗尼母经卷八举出净体巾、净面巾、净眼巾三种;诸律中有拭面巾、拭脚巾、污巾、足巾、钵巾、拭身巾、拭污巾、摄热..
转岸
(1882~1970)福建惠安人,俗姓刘。年二十二,礼喜敏法师出家。越三年,在福州涌泉寺受具足戒。旋返泉州,曾先后任开元寺、承天寺及漳州南山寺等大丛林之首座。师于梵宇建筑艺术颇具心得,民国八年(1919)应鹭江南普陀寺之邀,监督该寺大雄宝殿建筑工程,历十余载而成,后遭祝融,乃再重建,规模更巍..
忉利天
(界名)Trāyastrṁśa,作怛唎耶怛唎奢天,多罗夜登陵舍天。译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阎浮提之上,八万由旬之处。此天之有情身长一由旬,衣重六铢、寿一千岁(以世间百年为一日一夜),城廓八万由旬,名喜见城,帝释居之。巅之四方有峰,各广五百由旬。每峰有八天。善法堂天,..
儒童
(术语)梵名磨纳缚迦Mānavaka,译曰儒童。童子之总称也。然有以为别称者。唯识述记一末曰:摩纳缚迦此云儒童。【又】谓孔子也。溧水县南七十五里,相传有儒童寺,本孔子祠。唐景福二年立。以孔子适楚经此。南唐改曰儒童寺。盖释氏有所谓造天地经云:宝历菩萨下生世间,曰伏羲。吉祥菩萨下生世间,曰..
所取通达
【所取通达】 p0741 显扬三卷一页云:四、所取通达。谓于一切诸识境界唯识影相,如实觉了。余如前说。
所知有五种
【所知有五种】 p0741 杂集论三卷二页云:谓所知有五种。色、心、心所有法,心不相应行,无为。色、谓色蕴,十色界,十色处,及法界法处所摄诸色。心、谓识蕴,七识界,及意处。心所有法,谓受蕴,想蕴,相应行蕴,及法界法处一分。心不相应行,谓不相应行蕴,及法界法处一分。无为、谓法界法处一分。..
于异熟无智
【于异熟无智】 p0748 瑜伽八十四卷十九页云:于异熟无智者:谓于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若余境界,业因所起;妄计自在作者生者。
善等十种净法障
【善等十种净法障】 p1147辩中边论上卷十一页云:复有别障、能障善等十种净法。其相云何?颂曰:无加行、非处、不如理;不生、不起正思惟、资粮未圆满;阙种姓、善友、心极疲厌性;及阙于正行、鄙恶者同居;倒麁重三余、般若未成熟;及本性麁重、懈怠、放逸性;着有、着资财、及心性下劣;不信、无胜解..
超越
【超越】 p1171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言超越者,殷重精进。
势速差别有多种
【势速差别有多种】 p1243瑜伽五十二卷十四页云:又此势速、差别多种。或有诸行流转势速。谓诸行生灭性。或有地行有情轻健势速。谓人象马等。或有空行有情势速。谓诸飞禽、空行药叉、及诸天等。或有言音势速。谓词韵捷利。或有流润势速。谓江河等迅速流注。或有烧然势速。谓火焚燎,猛焰飙转。或有引发..
解释
【解释】 p1234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解释者:谓能显示彼自性故。
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酒处
【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酒处】 p1253俱舍论十四卷二十页云:如契经说:窣罗迷丽耶末陀放逸酒处,依何义说?酝食成酒,名为窣罗。酝余物所成,名迷丽耶酒。即前二酒,未熟已坏,不能令醉,不名末陀。若令醉时,名末陀酒。简无用位,重立此名。然以槟榔及稗子等,亦能令醉;为简彼故,须说窣罗迷丽耶酒。虽..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