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是佛教的经典经文,而且是净土三经之一。说的是无量寿佛的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
我们修持《无量寿经》是有无量的功德的,对我们对众生都是由很大的益处的。
《无量寿经》是佛教的经典经文,而且是净土三经之一。说的是无量寿佛的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
我们修持《无量寿经》是有无量的功德的,对我们对众生都是由很大的益处的。
四智呢?是由八识转的,叫转识成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八识转为四智,要分四步,就是六、七因中转,八、五果上圆。我们现在在事境中做断除习气的功夫,就是转六识、七识。转第六识就是把我们的分别心,转成不分别而只观察的心。我们生来就喜欢..
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个生法呢?即是要把爱根斩断,若能如此,肯定成功。你要是还爱恋着这个世界,尽管你强调我有他力、我有他力、我有他力、但你最终是生不了西方净土的。因为你爱根没有斩断,牵挂着这娑婆世界,如何走得了呢?其实他力就是自力,自力就是他力,自他不二。将自他分成两个,那就错了。《大..
像我们心中心法,也是为了开智慧成佛。六个印有不同的作用,第二印可以消业障,治毛病,也可以开天眼。开天眼就能看见佛、菩萨、地狱、鬼道与十方世界。但是你不要怕,一切相都是你自己,怕的话,就不要用。从前有个人想开天眼,第二印结了一年,一下子他看到了伏魔金刚神,那样子很可怕,他一下子吓坏..
持名念佛、念念不离,最终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这么简单的事,难道可以使我们成佛吗?须知我们要放下的不仅是手中的屠刀,更是内在的杀心、内在的恶念。如果我们能将所有恶念转化为善念,将所有杀心转化为悲心,当下的心就与..
具有觉悟的慧眼才能看见人间真相有一次,大学士黄山谷去拜访祖心禅师,见禅师日日轻松安稳,处处安详自在,于是总觉得禅师肯定有处世秘术未曾传授。一日,他们一起走在山坡上,道路两旁开满了各种鲜花,姹紫嫣红,散发着香气。祖心禅师问黄山谷:你闻到花香了吗?黄山谷望了望山路两旁盛开的栀子、茉莉..
达真堪布:有勇气做大事,小事自然成功一个智者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对于今生与来世,他会考虑来世的利益;对于眼前和将来,他会考虑将来的利益。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有智慧的人目光长远,你有这种勇气,能去做大事,这些小事自然就成功了。 暂时的利益重要还是永恒的利益重要?永恒的利益重要!暂..
弟子:如何才能够算得上是真忏悔,有标准吗?释宽见:忏,为梵语(忏摩)的略译,乃忍之义,即请求他人忍(恕)罪;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而于佛、菩萨、师长、大众面前告白道歉;期达灭罪之目的。又有一种说法,忏与悔具有程度不同之意义,忏,是请求原谅(轻微);悔,是梵语(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之译,即自..
自已感觉没有太多的慈悲心,如何才能增加自已的慈悲心?宽见法师:要看住自已当下的心,当下的心才是自已的,不要管什么大慈大悲。不要自己划个圈子跳进去,越讨厌什么就会越离不开什么,越想要得到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要先学会觉照它,而不是先讨厌它,把自已这碗饭看清楚,认认真真的吃下去。更多宽见法师佛教..
◎ 净 界我们一般人很难被劝谏,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烦,你对一个人讲话他听不进去的,因为他根本不管你要讲什么,他只相信心中的妄想。人要改变只有自己觉悟,只有你自己想改变,你要不走出妄想,谁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佛陀的出世也知道不能改变我们,但是佛陀可以影响我们,讲一些道理让我们去思考,..
大家下午好!我们往后员工大课,会跟大家谈到的,是中心的定位。其实中心的定位,就是弘扬中华文化,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我们也常常提到宋朝张载先生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能够开太平之世,那是人心善,言善,行善。那他为什么能够言善、行善,还有心善呢?..
有爱,才有财富和成功又到了一年中大学生毕业求职的高峰时段了。当你准备将简历投递给一家单位的时候,请对这个单位有所了解。希望因此你的职业生涯有个好的开始,并有长远的发展。因为,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否有爱,至关重要。你若不信,请看下面一则故事:一个妇人出门看到三位白须飘然的老者坐在她家前院。妇..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为凡夫有妄想,诸位!妄想就是量,为什么叫无量无边呢?因为佛没有妄想,佛没有妄想,就无量无边,用哲学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放下有量,你才能拥有无量,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你必须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就是这个意思。放下有限,..
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我现在每天能诵8部《无量寿经》了,而且是早晨连续诵3部,晚上连续诵5部。我之所以法喜充满,非常欣慰,就是因为过去我对诵经非常恐惧,感觉枯燥乏味,坐不住。这段时间,我通过自身的努力精进,并我在佛力的加持下,诵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能一下子坐下来诵6个小时的经,这在以..
在大藏经第一念佛品上说:‘佛告舍利弗。不能通达一切法者,皆为言说所覆。是故如来知语言皆为是邪,乃至少有语言,不得真实。’佛告诉舍利弗尊者说:‘凡不能明白一切法的人,都被言语所覆盖了。’为什么?因为法执没有空。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佛知道一切语言都是不对的,都是错误的。有语言就有所覆,..
忏悔是我们修行的人自净身心、明心见性的一个最初的必经的阶段。要忏悔就需要有四力,即四种力量才能够真正地忏悔。大家不要著相,现在六祖大师所传的是无相忏悔,告诉我们在念头上去修,我们要具足四种力量才能够忏悔清净。哪四种力量呢?依止力、破恶力、防护力和对治力。第一种依止力。我们要在三宝..
在天气炎热中,大家能不畏热,也不怕山高路远地赶来参加打七,究竟有什么好处?真正的好处,是说不出来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真心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领会到其中的妙处。怎么样才能获得好处呢?没有其他,正如方才所说,只要真心地念菩萨的名号。真心,换句话来说就是专心;所谓‘专一则灵,分..
何谓我执?就是执著‘我’,这是‘我的’身体、那是‘我的’所有。总而言之,一切以我为前提,把我摆在前边,有我无人,三心没有了,四相没有空。怎么才能知道‘我执’破了没有?这就要从每日起居饮食,以及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上来看。在这种种举动之中,是为自己著想?还是为他人著想?或为道场著..
六和敬我们怎样才能尽量做到?黄念祖老居士问:在团体中大家修六和敬,六和有事和、理和,这六和敬我们怎样才能尽量做到?黄念祖答:这六和主要是出家人的事情,所谓和合众,住在一个庙里头。所以破和合众是五逆,五逆十恶。大家很好地在修行,你来挑拨离间,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某个法师在骂你。他..
宣化上人谈到莲花化身,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修很多人所不能修的苦行,要有八种的因缘,才能得到莲花化身。第一种,至失命不说他过:不要说是小事情,甚至于把生命丢了,你也不讲他人的过错。即使只要辩说: 啊!那事情不是我做的,他们错了,不怪我!讲那是他人的过错,我的生命就可以保住,若不这样辩..
郭海东临济禅师向他的师父黄檗禅师辞 行,准备去别的地方参学悟道。黄檗禅师问道:你准备到哪里去 呢?临 济 禅 师 回 答 说: 去 河 南 或 河 北。黄檗禅师站起来,狠狠地打了临济 禅师一拳,之后,临济禅师抓住黄檗禅 师回打了他一掌 。黄檗禅师被打后,哈 哈大笑着呼叫侍者说:去把百丈先师 的禅板..
承受痛苦磨练的人生才能升华◎ 叔本华舒适具有否定的性质,痛苦则具有肯定的特性。因此,一个人的一生是否过得充实和幸福,不是以他曾拥有过的快乐和享受为尺度的,而是要看他这一生承受痛苦的程度。只有承受住痛苦的磨练,人生才能得到升华。摘自《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什么样的人能成功?两种人能成功,第一个是发大宏愿(内因),第二个是接受经验的指导(外因)。老善人(王凤仪先生)说,发大宏愿的人是志界人,接受外在经验指导的人是意界人。发大宏愿,在《阿弥陀经》里叫做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我们没有成功,是过去没有愿力,现在没有愿力,未来也没有愿力。..
世界只有一个人比我富◎ 寂 静曾经,有人问世界首富比尔盖兹:世间还有没有人比你更富裕?盖兹答:有啊!有一个人就比我富裕。然后他说了个故事当年我还没有钱,也没有名。我在纽约机场碰到一个卖报纸的小贩。我想买份报纸,但口袋里零钱不够,所以决定不买了,就把报纸还给他,我告诉他零钱不够。小贩..
如何才能活得坦荡◎ 一诚假如说,一个人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以至于没有约束自己的心念、言语和行为,做了亏心事,造成了不好的后果,那么这个后果就会在他的心里留下痕迹,使他感到沉重、苦恼,甚至感到惧怕。如此一来,日子当然就难以过得明朗快乐。活得坦荡,心里头才没有重负,人才能活得开怀。那..
林清玄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 演讲,谈谈老和尚的生平与修行。广钦老和尚是当代的高僧,有甚深的禅定,终 生倡导念佛法门,可以说是禅净双修的典范 。他的 神异事迹很多,例如在深山坐禅、降伏猛虎、大蛇皈 依,在泉州就是有名的伏虎和尚 。例如他曾进入禅 定长达四个月的时间,呼..
良因法师 问: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才可以灭罪呢?良因法师答: 依此运心,随所兴起,计功分课,依着这个仪轨虔诚恭敬,随文入观,然后要 计功分课,每天要做定课,比如发愿拜十万拜。如果没有固定的功课,心的力量沒办法集中,今天想拜就多拜,不想拜就少拜,总是随心所欲,这样懒散的..
◎ 稻盛和夫 这个想法会不会实现不了?--如果不消除这些怀疑,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有半分怀疑自己的念头。很多人虽然有想完成一件事的意愿,但是一想到有棘手之处,就马上开始消极思考。但是,我认为对表达自己意愿的想法,我们不能有任何怀疑。尤其是在挑战一些新事、难事而手忙..
惠空法师各位同学在学佛过程中,切莫蹉跎岁月,一定要懂得如何时时刻刻把握时间,锻炼我们的心性,改变自己的生命,并修正方向与方法!这一点实在很重要,如果方向和方法弄错了,将会一败涂地、徒劳无功。比方按照禅法而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一致,才能统摄你的心。不可以一边做事,一边听音乐、..
除了自我成长,人生别无它事 人生没有别的事,只有自我成长这一个事。自我的成长有几个因素:正确的见地、正确的方法,再加上不断地坚持。人如果见地明确,他不会感觉行道很累,为什么呢?佛法不是加法,佛法是减法。如同禅修一样,我们所观照到的一切境界,要让它自然地显现,不干扰它,这样你才能彻底地了解它,知..
问: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才能保持清净不碍修行?如何保持四众和合不犯过失?如何保持菩提心坚固不失?如何保持护持大众不退转?如何保持团体如金刚不坏?如何让每个人得法入心精进不退?如何带领大家入菩萨愿海增上善行?常福法师:善哉,能问此事,是汝善心所念,是汝菩提心所念,是汝金刚护法心所念,..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