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什么上师和本尊是一体的?
答:上师和本尊是一体的,一个自性。不仅上师和本尊一体的,自己和本尊也是一体的,万法一性。先认识到上师和本尊一体,然后再去观察,提高自己境界,慢慢了悟到自己和本尊一体,自己和上师一体,这是证悟的一种方法,也是回归自性的一种窍诀。归根结底,讲的就是一个本来面目,只是引导你的方法不同。
问:为什么上师和本尊是一体的?
答:上师和本尊是一体的,一个自性。不仅上师和本尊一体的,自己和本尊也是一体的,万法一性。先认识到上师和本尊一体,然后再去观察,提高自己境界,慢慢了悟到自己和本尊一体,自己和上师一体,这是证悟的一种方法,也是回归自性的一种窍诀。归根结底,讲的就是一个本来面目,只是引导你的方法不同。
以不动明王为本尊,为息灾增益而修之祈祷法。
(名数)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于此三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三法,谓成就有三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三法具,即得成就也。(中略)不越三法道..
胆巴金刚上师。师名功嘉葛刺思。此云普喜名闻。又名胆巴。此云微妙。西番突甘斯旦麻人。幼孤依季父。闻经止啼。知其非凡。遣侍法王上师。试以梵咒。随诵如流。曰此子宿积聪惠异。日当与众生作大饶益。年十二训以前名。自是经科哭式坛法明方。靡不洞贯。年二十四讲演大喜乐本续等文。四众悦服。上师令巴..
一门,指一德一智之法门;普门,指含摄总德全智之法门。显教是以实相中道圆通之法为普门。密教则以大日如来为普门之本尊,盖大日如来具有无量万德,故为普门之尊,其他如弥陀、药师、不动、观音等,则以分别司大日万德之一一别德,故为一门之尊。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若诸行人殷勤修习..
本尊者,本有而于出世间为最胜最尊者。大日经本尊三昧品,以本尊之字、印、形三者,各立为二。(一)字之二种:(1)观字义,阿字是菩提心,故即向阿字观自性清净之菩提心。(2)唱阿之声,唱之如铃铎之不绝,以此声调出入之息。 (二)印形之二种:(1)有形,形者,青黄等色、方圆等形、屈伸坐立之类。印者,所..
指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及理趣经十七段曼荼罗中之十七尊,指本尊、四亲近、八供养、四摄等尊。此中,四亲近系表本尊四智之德,与本尊合为五智。其他别尊曼荼罗中,亦可见具此形式之尊。 p330
(术语)谓密教使道理与事实适应也。深密钞四曰:三昧相应者,谓若本尊作慈悲之容,或身白色,应供白花,名三昧相应。若献黄赤,名不相应,香等类之。
(名数)一种子,二印塔,五钴宝珠等三昧耶形。三形像,刻铸画泥之佛像。为法报化之三身。是密教之三本尊也。大日经本尊三昧品曰:诸尊有三种身,所谓字印形像。
(术语)观吾之三业与本尊之三密,入我我入也。见秘藏记末。
(修法)营造宫禁时,以不动明王为本尊之修法也。为台密之大法。
(佛名)消灾陀罗尼之本尊也。略曰金轮佛顶。亦曰炽盛光佛顶。
(修法)其法以槚木指乾方之枝。作乔麦与麦之形(即宝珠形),其三面书 字,置之于本尊之前。诵本尊之根本咒一千遍而加持之,然后投于福人之家,谓彼之福德来集我家也。是曰大黑之飞砾法。
(修法)以随求菩萨为本尊。而念诵随求陀罗尼之法也。是大随求经所说。
(名数)五种之供养物也。修一座行法时,用以供养本尊:一涂香,二华鬘,三烧香,四饭食,五灯明。说见苏悉地经供养品,理趣释卷下等。
(名数)一,传教灌顶,对于如法积行之人,传受秘法,使绍阿阇梨职位之灌顶也。又称传法灌顶,受职灌顶。二,结缘灌顶,唯为使结佛缘,引入一般之人于灌顶坛,使投花而授其本尊之印与真言,无秘法之授受也。演密钞四曰:灌顶之言,有二种别:一传教灌顶,二结缘灌顶。结缘者,准下疏明。若人因遇道场,..
(修法)修于灌顶中之息灾护摩也。其法于初夜已了金刚界灌顶将移于胎藏界之中间,大阿阇梨,自登护摩坛,以金刚界大日为本尊,使受者坐于阿阇梨左侧,西面而修之。或有阿阇梨不自为此而使亲教师为此者,有于四座或二座三座修之者。其修法,于火天坛请火天,于部主坛,观理智冥合之宝生如来,于本尊坛,..
(修法)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于增益中而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于一切法。此二者属于五部,是三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为佛部之母。佛部之尊..
(术语)曼荼罗有画作与观作之二种:观作者内心观想之所作,故是为内坛,又云心坛,画作者云外坛。义释十二所谓若行者或内或外敷列彼本尊等曼荼罗座位之内敷列是也。作观之法,观种子之字门而成三摩耶形,三摩耶形为本尊也。大日经二曰:次应转明字门而以观作本尊形。..
爱必须平衡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Kubler—Ross)是国际知名的精神科医师兼作家,她是死亡学与态度,她告诉我如下的故事:库伯勒罗斯出生时是三胞胎之一,体重太轻,医生对她们母亲说,至少有两个小孩存活不了。但母亲是特别勇敢、坚强的女人,她大方给予任何人任何东西,但不求回报,是一名无..
果报的成熟有三种情况:现世现报、来世再报、生生世世以后再报。好比我们种庄稼一样,有些庄稼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有些庄稼几个月后才可以收获,有些庄稼甚至要一年后才能收获。在哪些田里“种庄稼”收获快呢?佛讲,在福田、恩田、悲田里播种收获快。福田是佛、菩萨、上师。他们是种福最好的良田,..
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己出发,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外境上。当我们把责任推到外境上的时候,把这个自我就保护下来了,自我就不需要改变,..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它的理解多半都是有偏差的。佛陀是说过人生是苦的话,但佛陀有其专门的所指意义。不明白其中的真实意义,就会产生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毫无意思,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也就毫无意义。因而消极悲观,也就取消了人生本来应该的努力与向上。..
学佛法要拿出真心,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的做。不像世间人,半真半假,有时说点真话,有时说点假话。修道人时时要讲真话,做真事,不打妄语。每一念都要除我们自己的毛病,自己往昔无量劫习气都要改掉,无量劫以来的罪业都要忏悔。为什么学佛法学得很久,却都没有相应呢?就因为保护着我们的过错..
论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徐恒志上师答某居士书(一九九一年三月)某某居士:由《上海佛教》编辑部转来仁者所写《答唐代复礼法师的提案》一文,颇有见地,值得讨论。兹略述拙见如下:一、烦恼无始有终问题按此问题并不难解,在《圆觉经》金刚藏菩萨章,菩萨问佛:“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
修地藏法门,第二十四种利益是:宿福受生。你前生有善根,有福报,今生是乘着福报来的,乘福受生;宿福受生就是前生做的功德很多,善根很深厚,因前生的福报,而今生受生来享受的。我们“今生富贵是何因?前生斋僧济穷人。”今生为什么富贵呢?在前生斋僧护道,供养三宝,救济穷人,所以今生就富贵了。..
元音老人书信元音上师告诸方学人信诸方同仁均鉴:近闻有人瞎指点,以为识得能说、能闻、能行、能做的大功能,就是开悟,不用再修持了。殊不知认识这大功能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是理解,离证悟还差十万八千里。解悟只算知解,遇事即飞去,丝毫不得力,在生死岸头作不得一点主。这在宗下目之为:“一句合头语,万世..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七日讲于杭州元音老人心中心法看是密宗,但它是以禅为体、以密为用、以净土为归、融三宗为一体的大法。不同其他有相密法,须从有相过渡到无相而后才能亲证本真,它是直下见性不须绕弯的,而且它和禅宗一样,都是从第八识下手修行的,所以它实质就是禅宗。禅宗行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佛”,说“我信佛教、我学佛法”,究竟这个“佛”字又怎么样解释呢?佛,是印度语,具足叫“佛陀耶”;中国人欢喜简略,所以“陀耶”两个字就给删去了,就用一个“佛”字。因为“陀耶”没有翻译成中文,一般人以为这个“佛”字就是中文了;不是的,这个字虽是中文,音不是中国话。..
达真堪布:正视缘法的迁变 现在很多学佛人都是这样的心态:今天念佛了,参加法会了,身体上有点舒服了,家里平安了,事业顺利了,就觉得学佛有意义,佛有加持,上师有加持;明天身体有点不舒服,家里又出事了,工作上有点坎坷了,就觉得学佛、修行没有意义,上师三宝也没有加持了,然后心里开始产生怀..
达真堪布:清扫卫生也是清净自心家里一定要打扫干净,一定要保持整洁。否则,家不像个家,一点也不规整,乱糟糟的,很容易让别人起烦恼。我们看着脏乱,这就是我们的业障烦恼。我们擦灰尘,就是擦业障、擦烦恼,这是一种修行。我们把家收拾整齐了,心里也就干净了。通过这些方法,烦恼、习气、业障自然..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