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禅师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寒山禅师
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
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
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行解相应就是说得到行得到◎ 虚云达摩祖师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行解相应就是说得到行得到。古人有说得到行不到的,亦有行得到说不到的。说属于般若慧解,行属于实相理体,二者圆融无碍,就是行说俱到。小乘守偏空见法身,行人惑未破尽,理未打开,所以说不到五品位后,讲得天花乱坠,行..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为凡夫有妄想,诸位!妄想就是量,为什么叫无量无边呢?因为佛没有妄想,佛没有妄想,就无量无边,用哲学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放下有量,你才能拥有无量,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你必须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就是这个意思。放下有限,..
在坐禅的时候用心治病,我们要兼具这个十法,有些人会有一点疑虑心,智者大师是很清楚众生的心念的,有些人说:哎呀,一直用心来治病,但是心念力能不能够把这个病治好,会不会有效啊?智者大师就告诉大家说:行者啊,只要具备了这个十法来用心治病,就一定能够得到力。第一个是信,相信用心治病、用息..
在天气炎热中,大家能不畏热,也不怕山高路远地赶来参加打七,究竟有什么好处?真正的好处,是说不出来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有真心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领会到其中的妙处。怎么样才能获得好处呢?没有其他,正如方才所说,只要真心地念菩萨的名号。真心,换句话来说就是专心;所谓‘专一则灵,分..
布施可以得到财富守戒可以得到快乐海涛法师1.闻法时,如果心念不集中,就好比把水倒入密闭的容器,一滴水也无法注入的。2.如果不反覆思维它的要点,同时深植于心,就好比把水注入裂壶中。3.或者以烦恼心来听闻开示,就如同把加持过的甘露水注入装有一滴毒液的容器中,甘露染毒后将无法使用。4.佛教在教..
今天是真武寺为赈灾举行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念佛七报恩法会圆满结束,非常感恩十方冥阳两界随喜赈灾缘分共同集会真武寺,愿令随一句佛号共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离苦得乐的大事因缘。在这里我代表法会对来到法会的冥阳两界表示衷心感谢,因为有你们的到来才有给法会增添法喜圆满的功德!今天的法会圆满..
宣化上人谈到莲花化身,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修很多人所不能修的苦行,要有八种的因缘,才能得到莲花化身。第一种,至失命不说他过:不要说是小事情,甚至于把生命丢了,你也不讲他人的过错。即使只要辩说: 啊!那事情不是我做的,他们错了,不怪我!讲那是他人的过错,我的生命就可以保住,若不这样辩..
早年圆瑛法师他的精舍就叫三求堂,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一生就求这三桩事情。求这三桩事情,必须要遵守三皈、五戒、十善,认真把这些德目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起心动念之处,你就有福了,你就有智慧了,就能往生净土。一定要知道,世俗间的一切法不能常保,为什么?它是生灭法,连身体都保..
净慧法师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祖留下来的开示,就是《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我想,很多人都看过这一篇开示。四祖的开示,是从初祖菩提达摩那里一脉贯通下来,都是要求安心。我们的心为什么不能安?有一些什么问题,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不稳定?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很多,烦恼..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万境归心一真道,如悟一心破尘劳」,上下二句话都没离开这个心,所以今天这堂课中心的就讲这个心,依题解义不难看出,是不是?这个心就是我们这节课讲的重点。关于这个心,咱们先从浅的地方说,这个心有两种,概括说心有二种,哪二种?一种是真心,真心就是自性。真心有五个特点,大家想想,真心有..
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枝上结满了诱人的葡萄。狐狸馋涎欲滴,它四处寻找出口,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体无法进入。于是,它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后来它发现吃得饱饱的身体,让它无法钻到墙外,于是,又绝食六天,再..
重活一世,得到大武侠系统,里面拥有前世武侠世界中所有的武功哈喽又见面啦,小翻又来推书啦!最近小翻发现很多好看而又紧张刺激的武侠小说,每本都是小翻精心挑选的,希望正在看这篇推荐的小哥哥小姐姐觉得有用的话就帮小编的文章点个赞吧!今天推荐的这些武侠小说可谓是小说里面的巅峰之作了,话不多..
指不应施与他人之五种事物,即:(一)非理求财,指不顺理所得之财物,不以施人,物不净故。(二)酒及毒药,能令众生狂乱失命,不以施人,乱众生故。(三)罝罗机网,罝为兔网,罗为鸟网,机为机弩,网即网罟,皆为设置以残害禽兽、恼害众生之器物,不以施人,恼众生故。(四)刀杖弓箭,是杀害众生之器物,不..
即别教菩萨之六种观法。(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称为住观。(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故称为行观。(三)向观,向,即回因向果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回向位中修习中观,故称为向观。(四)地观,地,即能生佛智、住持不动之义。谓别教菩萨..
(一)诸佛菩萨为众生之利益而应机化现,称为应化;若应同众生之愿望,于冥暗中守护众生,则称为应护。 (二)指众生所归依者,即如来。 p6436
禅林入门之学人以唤钟为讯号,顺次入其师之室中,亲受师家之教;是时,任何人皆不得缺席,即称为总参。[禅林备用清规卷二入室条] p6489
(名数)佛尝就人之死次受生,对波斯匿王之问说四种之死生。一从冥入冥,世人生于卑贱之家,旃陀罗之家,及种种下贱之家,贫穷活命,形体憔悴,作卑贱之业,名为冥。处此冥中,复于身口意行恶业,死而堕于恶趣也。二从冥入明,处前述之冥中,于身口意行善业,身坏命终,而生于人天也。三从明入冥,生富..
(名数)于变易生死中,因果相移易,修一分之因,感一分之果,而生后之三种也。一,变易生死,菩萨以无漏智力断其粗惑,所感殊胜之细异熟果,以因移果易而为生死,故名。二,不思议身,菩萨以无漏定力及愿力而身所示现之妙用难测,故名。三,意成身,声闻缘觉菩萨,以无漏定力于十方世界,随其意愿而成..
(名数)七慢中之四也。
(杂名)各宗开宗根本之书曰本书。如天台之三大部本末合六十卷,谓之本书。
(杂名)宋高宗绍兴初,吴郡延祥院沙门茅子元,曾学于北禅梵法王会下。依仿天台,出圆融四土图,晨朝礼忏文,偈歌四句,佛念五声,劝诸男女,同修净业,称为白莲导师。号其徒曰白莲菜(但吃菜不茹肉,故曰菜),亦曰茹茅阇梨菜。护生之一戒最谨之。见释门正统四,佛祖统纪五十四。..
(佛名)观世音菩萨过去已成之佛名。千手陀罗尼经等之说也。
(地名)Sindhu,作身毒,贤豆。印度之古称也。
(名数)禅苑清规以首座,书状,藏主,知客,库头,浴主为六头首。此中库头之一,虽属知事,然从众名为六头首。
【非福业】 p0712 瑜伽九卷七页云:非福业者:谓感恶趣异熟,及顺五趣受,不善业。二解 俱舍论十五卷十二页云:诸不善业,说名非福。招非爱果,损有情故。
【非想非非想处近分及根本】 p0721 显扬二卷五页云:如经中说,超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想非非想处者:是谓非想非非想处近分。如经又说:具足住者:是谓非想非非想处根本。
【法施设建立】 p0763 此声明处六相之一。瑜伽十五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法施设建立?谓名身、句身、文身、及五德相应声。一、不鄙陋,二、轻易,三、雄朗,四、相应,五、义善。二解 瑜伽四十六卷十三页云:云何名法施设建立?谓佛所说素怛缆等十二分教,次第结集。次第安置,次第制立。是名为法施设建立..
【近住律仪】 p0819 杂集论八卷一页云:依止何等补特伽罗,建立近住律仪?依止不能远离恶行,及不远离欲行。是故为彼但制日夜近住律仪,为令渐渐俱修学故。问:若唯修学邬波索迦一分学处;为说成就邬波索迦律仪?为说不成就耶?答:应说成就,而名犯戒。二解 俱舍论十四卷三页云:若受离八所应远离;安..
【事边际修】 p0801 瑜伽六十七卷二页云:云何事边际修?谓于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下劣、胜妙、近、远等法,作意思惟。或于真如,作意思惟。如是或尽所有性故,或如所有性故;诸所有修。名事边际修。..
【为性不能观察诸法】 p1176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页云:由三因缘,为性不能观察诸法。一、乐着戏论故。二、爱居愦闹故。三、不成就审观察慧故。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