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修法)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三昧耶智曼荼罗,加持阿阇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法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顶之阶位,以此而为初因,由三密四智印相应得一切如来之灌顶宝冠,为究竟三界..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为密教修法之一。乃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者所得之灌顶。得此灌顶,可证一切诸佛之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来诸平等事业,成就大悲毗卢遮那之一切身口心金刚如来,常恒住三世,饶益有情。此系如来在因位时,从灌顶师入三昧耶智曼荼罗,由阿阇梨加持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
五字严身观
以阿缚罗贺佉五字庄严行者之身,而修显本有之法身,此之观门,名曰五字严身。一、观阿字 色黄金,形四方正等,以此字布诸两足,结五钴印,诵阿字真言加持之,为金刚座本有之菩提心也,当通达心。二、观鍐字 色白色,形圆,明月轮,以之布诸脐轮,结八叶印,诵鍐字真言加持之,为大悲之水,离垢净也,当..
四种檀法五种檀法
息灾、增益、降伏、敬爱,云四种法,加钩召,云五种法。一、息灾 梵云扇底迦,为自身及他人之病难等消除种种之恶事之修法也。大之天地变异,小至一身病难大难等,皆能使其止息,盖灾害由于业感,若三密加持力能转其定业也。二、增益 梵云布瑟置迦,为增益自身及他人之寿命福德智慧等之修法也。大者增盛..
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宇宙间一切法(所有的事物、现象)都受因果法则的支配,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果,俗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是因果表现的..
恶取空
【恶取空】又作僻取空。取恶空之义。为‘善取空’的对称。沙门或婆罗门,若否定因果报应,不知缘生无性之理而谬解空义,执著于断空之见。这就是恶取空。《成唯识论》卷七载,否定真俗二谛,是为恶取空,诸佛认为这都是不可救药之人。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眼力,法眼力、化导力。3、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愿功德力。
三种成佛
理具成佛、加持成佛、显得成佛。诸佛理智,于凡夫身中,圆满具足,与大日如来相同,是名理具成佛;众生既具本觉的功德,再修习三密加持之行,使父母所生之身,与佛无异,是名加持成佛;依三密之修行,证入无上悉地,而显现法性之万德,是名显得成佛。此三种成佛是真言宗所说。..
三密加持
佛的三密加持于众生的三业的意思。吾人手结印,身眼臂足等姿势辅之,即与羯摩曼荼罗符号相应,成如来的身密;口念真言陀罗尼,即与法曼荼罗符号相应,而成如来的口密;心观本尊法相,即与三昧耶曼荼罗符号相应,成如来的意密,是为三密加持。行者藉三密加持的作用,可以即身成佛。..
加持
1、指加工持诵,工夫增上。2、指佛的愿力威神加持于行者身上。
加持身
依加持而显现的佛身,即应身。
七支念诵法
(修法)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法所出。为极略之念诵法。见诸义轨诀影二。
九曜曼陀罗
(图像)图画九曜及其所属之神像者。大日经疏四曰:如是执曜,即是漫荼罗中一种善知识门,彼诸本尊即能顺世间事业,而作加持方便,以阿阇梨善择吉祥时故,与彼真言本誓,法尔相关,为作加持,得离诸障也。梵天火罗九曜图其神像,卷尾,载梵天火罗图一帐,是正为九曜曼陀罗。..
三力
(名数)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以此偈中说三力故称为三力偈: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三、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曰:以我功德力故..
九恼
又作佛九恼、九厄、九横、九难、九罪报。指佛因过去世之业障,而于成道后所受因果报应之九种灾难,即:(一)佛昔为婆罗门之子火鬘,与瓦师之子护喜相善,护喜曾数邀火鬘拜见迦叶如来,然火鬘以“何用见此髡道人”之恶言三拒,由此因缘受“六年苦行”之报应。(二)佛昔为博戏浪人,曾诱淫女鹿相至辟支佛日..
二种加持
谓五相成身后之“一切如来加持”与“四佛加持”二种。后者不举大日(大日如来),系以四佛之总德即为大日,故举四佛以摄大日之意。 p222
入我我入
乃密教之观法。指因本尊佛之加持力,使如来与自己成为一体之境界;即如来身、口、意之作用(三密),入于自己身、口、意之作用(三业),使自己与如来成为一体。为三密与三业相应相入、无二平等之观法。 p260 ..
拨无因果
不相信有因果报应的道理。
缘事
信有因果报应的事实,叫做缘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则叫做缘理。
三昧耶
(术语)Samaya,三昧耶之义甚多,时(一时佛在),会(大曾经),宗(显宗论),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也。秘藏记曰:佛知众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众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于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众生如我之誓愿。若有众生归依,则住于法界定..
            刘元春:佛教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与社会风尚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哲学价值观念集中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论证之上。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念。其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价值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它恰恰是当..
            冯培德:荔枝龙眼核
记得儿时在广州听过一则流传很广的佛教小故事,大意说:有一位目不识丁的贫穷老妇,佣工为生。来到一家新雇主宅中侍候一位少奶奶。那位女主人天天在静室内诵经念佛,叫老妇人侍候茶水上供。老妇看见女主人念佛,心生羡慕,也很想学学念怫。但是不识字,不能读经;就恳求女主人教她。少奶奶,您也教教我..
            李向平:佛教与近代东洋思想——近代中日知识分子佛教观比较
就其文化本质言之,近代日本与中国的近代化,实为一类接受型、受容型的近代化。因此,时代及历史的限制,使近代东洋思想史中不得不以西洋文明信念作为坐标,构成近代日中知识界中进步与保守的价值判断。不与之吻合者,被斥为保守;反之,则被视为进步。那些承载着东方文化传统并代表着东方文化精神的价..
            《护生画集》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护生画集》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好去春风湖上亭,柳条滕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唐 戎昱诗)
            虚空藏菩萨的真言加持
八世纪时,虚空藏信仰传入日本,僧侣间颇盛行虚空藏求闻持法以增进记忆力,日僧空海即曾修此法。而在民间,也普遍信仰虚空藏菩萨能增进福德、智慧,消灾免难。此菩萨在日本所受信奉的热烈程度远胜过中国。在《虚空藏菩萨经》中,释迦牟尼佛确实讲到:”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乐欲读诵种种书论,欲伏众..
            胁侍菩萨的含义?
在佛教当中有很多的菩萨,每个菩萨的有他固定的含义,作用及意义。其中胁侍菩萨在佛教当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以下就是胁侍菩萨的含义。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按照佛教的理论,大千世界十方三世..
            祥寿五佛母--一个幸福的家,却因较真常常陷入冷战
池塘和老公结婚已经十年,为了带娃,她辞职做起了全职妈妈。老公呢,由于事业刚刚起步,完全没有把精力放到家里。池塘一个人,拉扯大孩子,还要兼顾照顾老公。那几年,她过得很苦很难。她是一个优秀的妈妈,儿子的性格、习惯养成一流,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如今,老公的事业根基已经打牢。两个人买了别..
            高僧毕生修为加持佛经妖魔得到能称霸三界,方丈临终告知经书下落
高僧毕生修为加持佛经妖魔得到能称霸三界,方丈临终告知经书下落高僧毕生修为加持佛经妖魔得到能称霸三界,方丈临终告知经书下落
            世上真的有因果报应吗
人们常说,这世间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似乎在说,你只要做了恶的事情,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报应,如果在你做的那个时候,没有及时的出现在你的身上,那么就说明时间还没有到,时间到的那一刻,一定会砸在你的头上。这似乎看上去很有道理,然后仔细的想想,其实好像并不对呀,就..
            一旦你伤害到下面这这五种人,因果报应非常大
人生难免有磕磕碰碰,都免不了被人伤害,有时间也会有意无意的伤到别人,可是有几种人你伤不起,一旦你伤害到下面这这五种人,轻者你可能会背上沉重的因果关系,早晚得到报应,重者你会得到现世报,让你破财损运,遭遇灾祸。一、阴德厚重之人就是大善人,大好人,这样的人,做到好事特别多,不单单是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