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因缘果报
【因缘果报】因果,具足说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宇宙间一切法(所有的事物、现象)都受因果法则的支配,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果,俗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都是因果表现的..
恶取空
【恶取空】又作僻取空。取恶空之义。为‘善取空’的对称。沙门或婆罗门,若否定因果报应,不知缘生无性之理而谬解空义,执著于断空之见。这就是恶取空。《成唯识论》卷七载,否定真俗二谛,是为恶取空,诸佛认为这都是不可救药之人。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九恼
又作佛九恼、九厄、九横、九难、九罪报。指佛因过去世之业障,而于成道后所受因果报应之九种灾难,即:(一)佛昔为婆罗门之子火鬘,与瓦师之子护喜相善,护喜曾数邀火鬘拜见迦叶如来,然火鬘以“何用见此髡道人”之恶言三拒,由此因缘受“六年苦行”之报应。(二)佛昔为博戏浪人,曾诱淫女鹿相至辟支佛日..
禾山师阴禅师
吉州禾山师阴禅师,僧问:「王子未来登,谁人当治化?」师曰:「阃外不行边塞令,将军自致太平年。」曰:「恁么则治化之功犹不当。」师曰:「亦有当。」曰:「如何是当?」师曰:「十方国土尽属于王。」问:「久久寻源,为甚么不见?」师曰:「为步数太多。」曰:「恁么则不觅去也。」师曰:「还同避溺..
妙济师浩禅师
潭州妙济院师浩传心禅师,僧问:「拟即第二头,不拟即第三首,如何是第一头?」师曰:「收。」问:「古人断臂,当为何事?」师曰:「我宁可断臂。」问:「如何是学人眼?」师曰:「须知我好心。」问:「如何是香山剑?」师曰:「异。」曰:「还露也无?」师曰:「不忍见。」问:「如何是松门第一句?」..
六聚
增辉记云。若正结罪名。能招当果。即五篇太少。不说偷兰。七聚太多。剩于恶说。以恶说同吉罗忏罪。感果同故。今于五中添偷兰遮。七中除恶说止有六矣。
拨无因果
不相信有因果报应的道理。
缘事
信有因果报应的事实,叫做缘事,若信非因非果法性之妙理,则叫做缘理。
睡眠
闭目休息,为不定地法之一,亦是五盖之一。适当的睡眠,不多亦不少,能休息脑力,调剂疲劳,则属善法,若太多太少,皆陷于昏沉,则属恶法,所以列为不定。不定者,善恶须看情形,事先不能断定其为善恶也。至于五盖中之睡眠盖,则情形分明,如栏中猪,吃了倒头便睡,以致终日头脑昏昏沉沈,无清醒时,能..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明了因果报应,你就得救了
1、我跟大家讲得简单、清楚、容易记,学佛从哪里学起?真正得到佛法利益,从自己起心动念处学起。记住,起心动念处!这个念头善不善?这个念头对自己善,对别人不善,不能做。损人利己,我得到的甜头是一点点,后面的果报可不得了,让别人受到伤害,他甘心情愿吗?不甘心,不情愿,怎样?来生后世他要报复的..

佛说因果报应法则
一、自作自受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并非神灵、强权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诸于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将于今..

院长病历结论:医学无法解释的不可思议因果报应事实
在泰国的一个县医院,院长兼常务医师讲述了一则病人故事,发人深省,启发人向善。院长说:“我自当医生以来,从来不曾遇到、也不曾治过这种奇异的病人。这位病人三年内动手术开刀五次,一次比一次严重,最后连一手一足都必须锯掉,变成一个独臂缺足的残废者。”这位奇异的病人叫做文来,有一次被鳖(俗称..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7 不杀生的利益之长寿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7)——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七、不杀生的利益之长寿第五大利益“寿命长远”。杀生的人断众生的命根,使其他动物不能活尽天年就命丧黄泉,短命而死,与此相应的果报是短命。因为你让别人短命了,所以你的果报也是短命。反之,不杀生的人,慈悲众生,爱护生命,使别人的寿命得到了延长,那..

人生不幸的三大根源:不孝、邪淫和杀生
妙印法师在生活中,有人会常问,为什么老是学习工作不顺利,常遇小人,婚姻恋爱感情挫折重重,贫困撩倒倒,疾病缠身,事事不顺,长相也越来越丑,没自信了,为什么明明好事做很多却所求不如愿?往往怨天尤人,对生活很消极,学佛路上也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发心求解离六道。那在这时候,又有几个人会想起..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帮助毁谤三宝、不信因果报应的家亲眷属?
这要有智慧、耐心,自己做出修行的好榜样,让家里人很明显的感触到,你学佛前与学佛后,确实不一样,他们自然就会赞叹,就能够受感化。换言之,家亲眷属还毁谤三宝,不信因果,还侮辱你,说你的闲话,说明自己修行功夫不够,德行不能感化他们。过去,印光大师居住的寮房有苍蝇、蚊虫、跳蚤,侍者想将这..

因果报应及家族教育
昨日讲净土法门,今天讲护国息灾法会之意义。所谓护国息灾云者,是国如何护,灾如何息。因是欲达此项目的,有二种办法,一者临时,二者平时。如能平时茹素念佛,以求护国息灾,固有无限之功德。即临时虔敬而求护息,亦有相当之效力,不过仍以平素大家护息为好。盖平素大家茹素念佛,愿力相接,则邪气消..

杀生遭横祸,天神示因果
佛门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今天,我说一件自己杀生恶业,遭受恶报的事,以警示世人切记勿要杀生造下恶业。我是吉林省通化市通钢企业公司第二耐火材料厂工会干事,助理政工师。说起来我这人的心非常刚硬,对动物缺少慈爱和怜惜之情,还自以为动物就是给人吃的,为了所谓的..

净土法门法师:往生成就的人还有因果报应吗
问:困难时期一些农民欠下了国家债而没还,因为国家还没有追究,这样来生是否还是要还?往生的人是否需要还? 答:往生的人没有了,他脱离了。但是往生的人如果再到这个世间来应化众生,遇到这个缘还是要还。怎么知道?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世尊早成佛了,《梵网经》上说,他这次到世间来示现成佛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因果报应的事情他亲眼看到不能不信
1 现前一切众生,烦恼习气很深,我们帮助他,要给他细说业因果报的道理,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2 我们要举出因果报应的事实给他看,这些事实是愈近愈好,像报纸上、新闻上刊登的,时间、处所是愈近愈好,他一看就相信了。3 人有过去世,有未来世,所以人生在世,不能不做好事。一定要知道,..

一则关于杀生的因果报应
这是我亲眼所见的真实故事。我生长在农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村里人家普遍都很穷。唯独有一家却很富裕,他们家养猪。一开始是两头,后来是十几头,再后来是几十头,上百头……养猪的规模越来越大,既养猪,也宰猪,在他们家刀下丧生的猪菩萨越来越多,他们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当时村里很多人对..

请法时开示自己认识自己
梦参老法师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个在家的居士。他为什么能够在卖柴的时候听人家念金刚经,在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了悟了呢?这就是宿世因缘。咱们看到的只是他的现生,没有看见他的前生。我们每位道友,..

堕胎是杀生恶行
堕胎是杀生恶行,以事、意乐、加行、究竟衡量,事是胎儿,并非无情法与低等生命,而是极为宝贵的具命有情。意乐之中,想是于胎儿作胎儿想;烦恼是贪、嗔、痴任何一种,譬如未婚怀孕为了遮人眼目,或者不想抚养儿女,而自己堕胎,或者古代一夫多妻,妻子嫉妒小妾有孕,下药堕胎;等起为乐堕胎欲。加行是..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
觉醒法师百丈怀海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制定者。他曾写有一首《一任清风送白云》诗歌,这首诗歌在禅门中流传久远,成为历代赞叹出家人悠闲生活的名诗。诗云: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在百丈禅师眼中,能够成为一个出家人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胡小林:想到极乐世界,但睡眠太多怎办?
这就是习气。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看我们这些男孩子,见女孩子就起心动念。你学了多少年的佛,佛在经上讲过这个故事。一小和尚在山上跟老和尚学佛,学了十年了说,师父,我成就了。下山了,下山见一小姑娘,不行。回来了。师父,我还得学。师父说,你看我说你不行吧,你非要下去。又学了十年。二..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圣宇法师冬至各地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许多以杀生来祭拜的陋习。佛在《地藏经》上就告诫众生:尔所杀害,乃至祭拜,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所以诸位道友,千千万万不要去杀生,你看经文讲得多清楚。杀生祭拜,不但对亡者没有帮助,还增加了亡者的罪业。现在的人..

这些杀生的场所都不会有吉祥的事情
成刚法师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手术被开肠破肚,有的被截肢等等,这些痛苦的场景,不正是厨房景再现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都是有因缘的,都是循因结果,循业发现,所以佛说,杀生者命短,啖肉者多病。我们佛..

广化老和尚亲述杀生的现世报应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去杀的畜生太多了,虽然有的我并没有亲手杀它们,但却是因我而杀的,所以果报就现在我的身上。民国六十三年端午节的前几天,我在关房中拜净土忏,准备要求生西方。如果工夫好一点的,净土忏修好了就到西方去了,那些众生的命债要找谁算呢?当然这些..

杀生毁戒 不得成就
皈依三宝的众信徒,守菩萨戒和密乘戒者,千万不能杀生,否则失坏一切戒律。佛经云:皈依佛者,真实居士,不依余天;皈依法者,当离害心:皈依僧者,不随外道。《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云:皈依戒三所断者:皈依佛,不得皈依外道诸天;皈依法,断除损害众生,甚至梦中亦不得害众生;皈依僧,不依外道友伴。..

决定你受苦多久的人是自己
有一位高僧酷爱陶壶,听说哪里有好壶,不管路途多远他都会前往鉴赏,如果中意,花再多钱他也舍得。在他所收集的茶壶中,最中意一只龙头壶。一日,一个久未见面的好友前来拜访,他拿出这只龙头壶泡茶招待他。朋友对这只茶壶赞不绝口,观赏把玩时一不小心将它掉落到地上,茶壶应声破裂。高僧蹲下身子,默..

一切罪中,杀生食肉其业最重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几千年前,佛经早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一切罪中,杀生食肉,其业最重。”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也说:“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告诉我们,杀生所得的果报是“宿殃短命报”。也就是说杀生之人,一生当中灾难很多,事事不如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