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学修了“闻法方式”,知道了要按照正确的方式来闻法。但是,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以及其他零散的时间里,无法完全按照这些方式来闻法,那么是不是不允许闻法呢?
问:我们学修了“闻法方式”,知道了要按照正确的方式来闻法。但是,我们在走路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以及其他零散的时间里,无法完全按照这些方式来闻法,那么是不是不允许闻法呢?
【一刹那】指极短的时间。刹那,意译须臾、念顷,即一个心念起动之间,与发意顷同义。意为瞬间,为表时间之最小单位。俱舍论卷十二载,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译作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一刹那约当于今之七十五分之一秒。..
(喻)极短的时间。有说六十刹那为一念,有说九十刹那为一念,又有说一弹指顷便有六十念。
从无始以来相继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
【时】为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时即时间,是诸法相续的分位。《百法直解》曰:‘时者,依于色心刹那展转假立,故有日月年运长短差别。’在《百法纂释》中谓:‘言时者,谓过现未来,成住坏空,有为法一切事物年月日夜之类。’时间与空间相待而有,空间与物质相待而有,以物质生住异灭的变化,始显示..
【异熟三义】《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载,异熟一词有三义:一、异时而熟︰谓‘因’与‘果’必隔世于异时而熟。即有情所造善恶之业,由造业到果熟受报,要经过相当的时间,或隔生而熟,或二、三生而熟,由造业到成果的时间不同,曰异时而熟。二、变异而熟︰谓‘果’为‘因’所变异而熟。有情由造业到受果,..
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法,自凡夫至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
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所谓世间,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里,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为世间,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
梵语eka-purobhakta。指短促之时间。又作一食之顷。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法华经序品(大九·四上):“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皆为短暂时间之例。又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四七初分嘱累品,按时间..
指发起一个意念之间,形容时间之短暂。与“一念之顷”同义。 p70
于时间划分上,从现在而言,指已经过去之时间。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久远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 p126
(一)时分假、实二种,即:(一)迦罗时(梵kāla,巴同,译为实时),指能以数量计量之时间而言。此乃戒律中所说之时间,如食时、非食时。(二)三摩耶时(梵 samaya,巴同,译为假时),指某一时间而言。如经云“一时佛在舍卫国……”,此所言之时,即指假时。[大智度论卷一] (二)指朝、夕二时。 p208 ..
为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时间而言,表示时间之圆融无碍,彰显诸法皆为缘起一体,以破众生执时间有迁流相不能于一念具足之疑。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含过、现、未三际,共为九世,九世诸法不出当前一念,前九世为别,一念为总,总别相合,故称十世;十世区分,不相杂乱,称为隔法;十世隔法相即相..
种因在先,受果在后,先后时间相差,或至无数劫,所以说异时而熟。
华译一念,指极短的时间。经上说,一弹指之间,即已含有六十个刹那了。
◎ 陈 南人世间有色、声、香、味、触五类物质享受,常常能够诱惑一切的凡夫俗子,让他们一生一世执著地追求它们。弘一法师用这句话告诉我们:外界环境很容易使人迷惑,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享受,只要是凡夫俗子,就难抵挡这种诱惑,从而产生各种罪业。因此,对于物质上的东西,你可以去享受它,但你不可..
鳝鱼可以放入江中吗可以的。它的生活范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广的。
我们总是埋怨周围的人,让自己烦恼。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错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人能够让你烦恼、痛苦,都是自找的。若你真有智慧,事事都是好事,人人都是好人,一切都是你的助缘;若没有智慧,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违缘和障碍。难道不是吗?成家带来了那么多的压力;有了孩子,随之而来那么多的烦恼,这还..
人的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两件事,就是:拒绝读书,忽视灵魂;拒绝运动,忽视健康!当脾气来的时候,福气就走了!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一个能控制住不良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学说话,..
放生时可以只说六字大明咒吗?不论是六字大明咒,还是一句南无佛,都可以种下解脱的种子。当然,完整的放生仪轨就更好了。索达吉堪布所述的《闻法的功德》中讲到: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曾经在翠绿的花园当中给别人说法的时候,他的旁边有五百个天鹅, 当时天鹅听到说法的声音,死后都转生到三十三天去了,光是听到..
问:这个无相的性体,尽管无相,但可以于无念时体会到它。是吗?元音老人答:不对!不仅于无念时体会,更须于作用事相上体会。因作用与事相皆是自性的显现,相即性,性即相,不可分离。若仅于无念时体会,岂不落死水一潭么?..
达真堪布:自他之利现在好多父母都在拼命地挣钱,无论遭受过多少坚信也心甘情愿。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儿女。其实,若是这些儿女自己有福报,根本不用你给他攒钱,他就一定有。若是他自己没有这个福报,即使你给他攒再多的钱,安排得再好,几个月、几年后也会变得一无所有。佛利益众生的时候,不会采用..
断一切恶,行一切善,饶益一切众生,这是大乘行者的三条戒律。戒律很重要,总的来说就是以正知正见守护自己的三门,三门清净就是戒。大家既然都想自度度他,尤其想利益众生,帮助他人,那么,受持戒律是根本。有些人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很多理论,也会讲很多佛理,应该可以利益众生,帮助他人了。不一定..
达真堪布:自在显现自在心 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怎样修行?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你必须要转念,不转念不是修行,都是造业,都是在搞轮回。若是你会转念,把佛法运用到生活和工作里,生活本身就是修行,工作本身就是修行,不矛盾。现在很多人都找借口,我工作忙,我要照顾家..
达真堪布:短暂的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们在学法修法的过程中,如果体力衰退,身心疲惫不堪而不具备成办此事的能力时,可以暂时先放一放。 你们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若体力实在不行就先放一放,体力恢复后再说。当内心特别疲惫不堪的时候也先放一放,调节一下,缓解一下心态,这都是有必要的。这样做..
达真堪布:知识没有转为智慧就会成为最大的障碍! 人都有知识。“不对啊,我没有知识。”你能走路,知道吃饭,知道睡觉,这都是知识。学佛修行就要转识成智,现在要把一切念头都转为智慧。虽然有的人觉得自己有知识,懂得一些皮毛上的东西,懂得世间一些所谓的文化,但是在佛面前,在菩萨面前,这都不..
达真堪布:真有钱了,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谁都愿意赚钱,但不是谁都有这个福报的。世间的财富也是修来的。如果命中没有,你再努力也没有用。种善根、修福德是因,努力奋斗是缘。没有因只有缘,不可能成功。农民种地时,如果只有肥料,没有种子,不可能长出庄稼。有些人拼命地、不择手段地求财,就像没..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二七)第三分沙门果经第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旧童子庵婆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王阿阇世韦提希子以十五日月满时。命一夫人而告之曰。今夜清明。与昼无异。当何所为作。夫人白王言。今十五日夜月满时。与昼无异。宜沐发澡浴。与诸婇女五欲自娱。..
果报的成熟有三种情况:现世现报、来世再报、生生世世以后再报。好比我们种庄稼一样,有些庄稼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收获,有些庄稼几个月后才可以收获,有些庄稼甚至要一年后才能收获。在哪些田里“种庄稼”收获快呢?佛讲,在福田、恩田、悲田里播种收获快。福田是佛、菩萨、上师。他们是种福最好的良田,..
我在虚云老和尚身边朝夕不离有近三年时间净慧长老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低,与人交谈满脸笑容、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一切言行举动都有禅者的风度,给人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那就是轻安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动辄说某某人有修养,某某人修养还不行,实际上就是看其轻安的程..
◎ 黄家章印光,陕西郃阳(今合阳)人,俗家姓赵,名绍伊。出家后,法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印光是中国近现代净土宗的一代宗师,他圆寂后,被佛教缁素公许为莲宗第十三祖。史载,印光的个性刚毅,颖悟力强。他自幼即随兄治儒学,颇以圣学自任,和韩(引注:韩愈)欧(引注:欧阳修)辟佛之议..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