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是不是要做很多善事才能积累功德,如果太忙没有机会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如果我们没有很多积累功德的机会,但只要能做到经常对众生起慈悲心,对上师三宝起信心和恭敬心,长期怀有惭愧心,(尤其惭愧心对修行人非常重要。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不一定每天做很多善事才能增长功德,培养善心就是增长功德的窍诀。
——《无量寿经广释》
问:是不是要做很多善事才能积累功德,如果太忙没有机会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如果我们没有很多积累功德的机会,但只要能做到经常对众生起慈悲心,对上师三宝起信心和恭敬心,长期怀有惭愧心,(尤其惭愧心对修行人非常重要。

所以大家应该明白,不一定每天做很多善事才能增长功德,培养善心就是增长功德的窍诀。
——《无量寿经广释》
孝道一直以来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佛法教育的大根本,一切福慧皆由孝字得,一切佛法皆由孝字生。佛教把孝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孝道,一种是出世的至孝。世间的孝分为三种。第一养父母之身:《劝发菩提心》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父母..
怎么去“不行恶法”?怎么去断贪瞋痴呢?我们要知道贪瞋痴它生起的这个次第。月称菩萨说过:当知惑次第,修持对治法,方能治烦恼,如医治疾病。好像医生去帮人治病一样,首先要知道人家有什么病。同样的我们要对治烦恼,首先也要能够知道这个烦恼的次第,施设对治的方便。在《四百论·明断烦恼方便品第..
问题:我每天一有时间就会抄经,抄了很多《心经》。书写不美观、自己写的不满意的经书怎么处理呢?可以把它烧掉吗?明海法师:烧掉是不可以的。因为烧掉就是毁经,就会有毁经、破坏经典的业。事实上焚烧经典真的不可以,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抄完经后就把它烧掉了。有一个最好的方法:你去打听哪个寺..
人的生活包含两大部分:现实的生活与梦里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有形的人世间,元神与身体是主要参与者,元神发出思维,控制身体,产生各种行为活动。当然,此时元神也会受到另外空间的生命成份的影响。在梦里生活中,发生在无形的另外空间,无形的生命成份是主要参与者。各种生命成份在各自的生..
行善必有回报勿以善小而不为,您的一点善念、善行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也许也会改变您自己的人生。笔者的邻居柯太太曾经告诉笔者,她的先生是一位药厂外务员,经常到南部做生意,每年快要过年之前,高雄有一位○○○药房的老板○先生,总是拿一笔钜款(有时十万,有时二十万,这几年拿了更多,每次..
盐是厨房中最常见的调味品。随着人们对营养的重视,最普通的盐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营养盐。“营养盐其实全名叫营养强化盐,是添加一种或者几种营养强化剂的食盐。”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缺啥补啥”是选择营养盐的主要方法,推荐中国人多选低钠盐。血压高选低钠盐。..
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彼国者、西方净土之极乐世界也。发菩提心者,发念佛生西,上求佛道..
怎样戒杀呢?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蜎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被杀的众生肉,都不应吃。当念众生如父母,如同六亲眷属,如同自己身体,等无差别。古人说:“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菩萨戒中就有一条“不食肉戒”,因..
五戒十善,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讲解,可是“三岁孩童都道得,八十公公行不得”。纵然有人行得,但要做得圆圆满满,却是很难办到。佛法,是重修证的,不是知道一些就算数的,如能依教奉行,则功德无量,知而不行,则等于无知。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我们平时念经念佛念咒,口中非常熟练地就念了出来,可是心里照样妄想纷飞,这样就得不到法益。为什么是这样,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种状况就是意识心对于所念诵和背诵的内容已经很熟练,记忆力也非常好,可以不经过意根的深细思量就可以流利地诵出来。这样意根闲着无事,就..
1、去除妄念的方法,首先要从主体入手。主体的情感是决定往年的基础,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梳理,保持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事情,最起码知道换位思考,这样的健康心态才能去除妄念。2、主体的心情受多方面的控制,尽量的除去自我。去除妄念,所白了就是去除自己的感情,就是主观感觉。深刻理解感..
《大藏经》中记载了韦陀菩萨的生平简历。韦陀菩萨生日为农历六月初三,常在娑婆世界,拥有三洲大法轮。其前世18世为将军,54世为宰相。做过许多好事,比如造亭挖井、修桥铺路,竖佛像,赠僧衣等等。他手持一条重达八万四千斤的金刚降魔杵,头戴凤翅兜鍪盔,足穿乌云皂履,身披黄锁子甲,拥有金刚不坏之..
家人反对放生怎么办?放生是为启发增长放生者的慈悲心和对众生的救济心,至于被放的众生,也有它们自己的祸福因果和因缘。若在放生时,没有存心让它们重遭罗网,这就不是放生人的过失。况且开示被放的众生,为其说三皈、讲佛法,发愿回向,它们也能从此脱离异类身,或生为人,或升天界,或生净土,发菩..
所谓“无为法”,即代表着宇宙真相,也就是事物的根本。所谓“有为法”,即凡是以自己的意识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界定并以此作为自己行为和思想的准则的想法和做法就是有为法。“登上山顶”这个过程是必然的结果,那么这就是无为法;但是A、B、C三人一起登山,A走的是南坡,用杆杖登上去的;B走的是北崖,..
如今修行佛教的人在不断的增加,经常修持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好处。佛教是有大小乘教之分的,小乘佛教里面是有很多的经典,现在有很多的都去学习。那我们应该怎么修呢?佛教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以世間法為權假,以出世間法為究竟。出世間法有大、小兩乘,以小乘為權假,以大乘為究竟。世間法又稱世..
薯类食物怎么吃营养最丰富薯类食物怎么吃营养最丰富 核心提示:说起土豆、红薯、木薯等薯类食物的营养,多数人想到的是膳食纤维,可以帮助减肥,可是你知道怎么吃薯类食物,能获得最佳营养吗? 蒸煮食用保留薯类维生素C的营养 薯类是很好的维生素C的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显示,每100克土豆..
梦参老和尚讲解“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就这么三种。这是福田品,讲福田的。世间人都要想修福,怎么修?福怎么来的?就布施、舍得。你若肯舍、帮助别人,你就得到了,得到一切人都帮助你,这是施业的事。二者说你修戒,什么戒?三皈、五戒、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
《楞严咒》是灵文,每一句有每一句的效力,你不必想:“我持《楞严咒》怎么没有效验?”不管有没有功效,你就去念,就好像打功夫,天天去打拳,不管功夫如何,锻炼就有功夫,不可说不锻炼就有功夫。同理,受持法要天天不间断,在任何情形下,在百忙中都要修法。不要时间久了就生懈怠,对《楞严咒》不再..
1、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发别人智慧或良知(在网上发善文即是一例)、担任义工、照顾病老、鼓励安慰别人、铺桥造路、维护环保,甚至时时心存慈悲、面带笑容,去孝顺父母,去善待一切众生(包括人与动物),则这些都要比单纯的捐款更具功德。2、行善后更要注意“修持”,不要一..
行是行为,善是无私,行为的无私就是行善,积德是行善的必然。行善可以改运,家族兴旺发达,你留财富给子孙,子孙未必能守得住;你留书本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最好的是积德,积功累德,你的后代一定有好的果报。最好的养生,是去行善积德。你去做了善事,你再来去打坐,或者去吃饭,都觉得特别香。所..
很多对佛教不太了解的朋友总是把佛教理解成一个教人行善的宗教,或者认为行善便是佛教的全部,其实这样的知见都是误解了佛教。作为一个佛门的在家修行人,我不否认佛教里面有很多教人行善的理论,但是行善只是佛门中的方便法而已,并非是究竟的佛法。但是很遗憾,很多佛教徒对于行善做功德过于执着,..
其实行善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一定需要花钱,主要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慈悲心,增强我们的善心、善念,因为善最接近于本性,最接近于道,道理很深。今天末学就分享六种不用花一分钱的行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第一,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想行善,孝敬父母是离不开的。其实孝敬父母,不一定就是花钱买..
做慈善的事1、《国语晋语六》:“夫德者,福之基也。”2、《国语·周语上》:“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3、《列子·说符》:“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 4、《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蠹国害民,怨气腾天。”5、清 彭..
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施善人人赞,但要有底线,宵小邪恶不可施善。善良的人,心最软,情最真,只知施舍,不思索要,宽宏大度可委屈自己,善念存心可包容他人,行善自有天眷顾,作恶迟早被铲除。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终身行善,一生善良,必有后福,善良之人,天最眷顾。行善的..
概念行是行为,善是善事,做善事即是行善。利于别人的行为与思想就是善。积极修行胜行,利安一切,称为行善,如布施、放生等。“行善”:不做损人害人之事,成就别人做成好事,仁、义、礼、智、信而。 原则低调行善应以“带动他人行善”为基本点和出发点,同时“以身作则、严格律己、不图名利”为准则..
《三世因果经》主要讲人的善恶因果报应规律。你做了善事,得福报;做了损人利己的坏事,得恶报。这就是大家知道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全部都报。”每一个人都想得福报,儿女都好,都有前途,父母长寿,怕凶事横祸降临自己的身上和家中。一个人要想得到福报,无灾无难,..
达真堪布:怎么才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的要求不高,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就行。”你的要求够高了。发财不难,当官不难,但是要过平平安安的日子难。怎么才能平安?关键在于心。心安住了、平静了,你才能过一个平平安安的日子。那么怎么才能将心安住,怎么才能让心平静呢?只..
达真堪布:怎么思维能把病苦转为享受? 怎么思维能把病苦转为享受? 答:很多人都说相信因果,实际并没有深信因果。真正深信三世因果了,你病得再重都不会有痛苦,甚至还会有欢喜之心。因为生病能消除很多业障,也是还债的机会。再高一个层面说,生病的本体也是因缘和合,找不到它的来处,也找不到它的..
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一根草茎在地上摆动着。丹尼尔好奇地俯下身子,抚摸着小男孩的头,问道,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我在为一只蚂蚁引路。丹尼尔听了,忍俊不禁地笑道,一只蚂蚁需要你引什么路?小男孩认真地回答道,这只蚂蚁和同伴走散了..
居士问: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常常看到很多大德遗愿都没有完成就往生了,修行到他们这种境界对我们凡夫来说已是不易,结果到他们的境界上都还不能自由,不太理解。请法师慈悲开示。阿弥陀佛!大安法师:念佛是可以消业障,但是我们念佛不一定能在今生消完..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