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消业了才能往生吗,能不能带业往生?

答:往生前可能有业障,当然业障太重了,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消业积福是往生四因之一。带业往生是业障没有彻底消除,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到了阿弥陀佛,在见到阿弥陀佛的同时,得到了阿弥陀佛的授记之后,他的业障就彻底消除了。
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消业了才能往生吗,能不能带业往生?

答:往生前可能有业障,当然业障太重了,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消业积福是往生四因之一。带业往生是业障没有彻底消除,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到了阿弥陀佛,在见到阿弥陀佛的同时,得到了阿弥陀佛的授记之后,他的业障就彻底消除了。
任何佛号都可以念,药师佛可以念,释迦牟尼佛可以念,弥勒佛也可以念。就是不念佛,念菩萨也可以,例如念观世音菩萨、念大势至菩萨、念地藏菩萨、念文殊菩萨。念佛、念菩萨都是一样的,只要不起分别心,心中了无挂碍,诸佛菩萨也都有阿弥陀佛的慈悲。又如观世音菩萨说:「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
问:请问师父,在家人可以讲经说法吗?答:在家人不是说不能讲法,以交流的形式跟大家谈一谈也是可以的。佛陀在世的时候,作为居士的给孤独长者,虽然都已证到初果,但他在讲法之前也要先向比丘顶礼,也不升大座,就坐在旁边的座位上来说一说他修学佛法的体会、佛法的精要。这样的形式是可以的。所以能..
问题:我每天一有时间就会抄经,抄了很多《心经》。书写不美观、自己写的不满意的经书怎么处理呢?可以把它烧掉吗?明海法师:烧掉是不可以的。因为烧掉就是毁经,就会有毁经、破坏经典的业。事实上焚烧经典真的不可以,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抄完经后就把它烧掉了。有一个最好的方法:你去打听哪个寺..
问:老人痴呆了可以往生吗?请法师开示。答:如果他平时有真信切愿,持名念佛,不妨碍往生。因为我们认为的所谓痴呆,都是属于心意识的范围:或者反应迟钝,或者认不出人,或者思维紊乱,或者语言有障碍等,这些都是生理上、业力上的问题。在我们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来加持,他的加持力能一直深入到我..
净土百问释大安著问:叶老居士现年七十八岁,每天念佛万声以上,已十年。因当地风俗,老人去世后一天左右即行火化,这是否会障碍往生? 答:这不要担心。常规的作法是继续念佛八小时或二十四小时以后,可以沐浴更衣,停放两天或者三天助念,再行火化即可。净业行人临终蒙佛接引,神识离体,当即随佛往生..
达真堪布:遇见问题时如何从轮回和因果的角度看问题?佛讲轮回,就是让我们明白自己的命运;佛讲因果,就是让我们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的壹生当中,既有快乐也有痛苦,既有顺利也有不顺利。遇见问题了,能够从因果轮回的角度看待,知道怎样面对事情,怎样解决问题,就不会患得患失、提心吊胆,心就稳定下..
达真堪布:这样你就大自在了为什么说轮回苦?你的心总是随境转,这是一种苦,因为不自由、不自在。顺境来了就高兴,同时怕失去;逆境来了就害怕,同时想摆脱——总是因为外境而动心,这些患得患失都是痛苦。认清这些缘聚缘散,不患得患失,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没有什么,都当成正常现象去面对,这样..
达真堪布:这样容易变丑陋 上师说 这样容易变丑陋希望自己高于别人,总想高高在上;若有人服从了,有人伺候了,就很得意,希望越多越好。人都有这种毛病,只是严重不严重的差别。这不是小事啊!这都是堕落的因!将来很难再次得到人身,即使得到人身了,也是种姓低贱、相貌丑陋、愚蠢的人。..
达真堪布:这个故事对我启发很大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说有一位颇具盛名的法师,有很多弟子。有个女人陷害他,说自己怀了那个法师的孩子,但是那个法师一句话也没说。孩子生下来了,那个女人把孩子送到法师那里,法师还是没有说一句话,接受并抚养了孩子。孩子渐渐长大了,那个女人心里..
达真堪布:过年了如何饶益家人?菩萨戒里有一类是“饶益有情戒”。快过年了,全家团圆,你的这些家人也是有情。你去饶益他们,让他们满意,多做家务、多干活,让他们高兴,这也是一种菩萨行。 修行上很多的违缘都来自于家庭内部。与家人相处好了,他们也不会给你制造麻烦,甚至还会帮助你、支持你;如果..
佛教慈善 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拍卖刘元春关于寺院“头香拍卖”这一话题,刘元春教授继2月10日发来的“佛教慈善,要坚守纯真的品格!”这一看法后,又于今日发来题为“佛教慈善 可以拍卖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拿来拍卖”的观点,全文如下: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其实,包含有两个问题:一是佛教慈善可否采取“拍卖”的募捐..
摘自《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佛教讲堂我们人修道,其它的法门都是有一种不安全的情形,也就因为没有人保险。好像你持咒,持了几年咒,觉得没有什么成就,就停止了,不持了,这就向后退了。或者你念经,念了几年,觉得也没有什么好处,于是乎就不念了,退了。或者..
贫穷也可以出售节选自 卢志丹《佛说舍得》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大迦旃延(又称为摩诃迦旃延),是古印度阿盘提国婆罗门之子。原出家修习外道,后跟随释迦牟尼学法。他辩才无碍,善于论议,每一次他都能把说法的论点解释清楚,然后再列举出大量实例证明,层次分明,思路透彻,令听法的人都得到很大的利..
达真堪布:等待开悟的因缘到来 现在我们修加行,就是争取有壹天因缘到来,通过上师的引导和窍诀,立刻豁然开朗,见到自性。因缘不到的时候,妳再着急也没用,求再多的灌顶和加持,也不会开悟。
“起灭、自灭、定灭,皆是妄念自灭,随妄本净。”妄念能生起,就能灭掉。灭掉的形式有三种:“起灭、自灭、定灭”。起灭:后一个妄念生起,就灭掉了前一个妄念;自灭:妄念自己灭掉了;定灭:做功夫入定,将妄念消灭。这几种妄念消灭的方式,有快慢之不同,有力量大小之差别。不论用什么办法消灭它,都是..
除了念佛外,念菩萨名号也是可以的,例如,念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等等都可以。其实任何大乘经典,你要是信愿具足都能往生。这桩事情,是世尊在《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你看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在「三辈往生」这品里面就讲得很清楚,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要具足那些条件。最后一段..
念佛的人很多,为什么不能往生?不可以说他念佛不勤,信得不深,他也真的是深信切愿,他也是很认真的念佛,可是处人接物他用的心就不一样。念念还是为自利,所谓自私自利,这样的人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不符合《无量寿经》所讲的条件,经上讲得很明白,无论是上辈、中辈、下辈,乃至于末后一切..
(一)兜率天净土:弥勒菩萨的愿力形成的净土,分内外二院,提供给禅定较好的修行者在此继续修行。(二)西方阿弥陀佛净土:阿弥陀佛的愿力形成的净土,分九品等第及边缘化土,及其他种类化土。(三)东方药师净土:由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形成的净土,分九阶位、坛城及七佛化土,有天人。(四)燃灯古佛净土:..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既要信自己,又要信他;既要信因果;又要信事理。1、信——自己你要信自己一定能生到极乐世界去。你不要看轻自己说:“喔!我造了很多罪业,我无法生到极乐世界去。”这就是没信自己。你造的罪业多,是吗?这回你就遇到好机会了,可以带业往..
“ 一者至诚心。” 在净土法门上你有至诚心就表现在三个地方。第一个, “ 身业礼拜彼佛。 ” 你的身体是非常得恭敬地去礼拜阿弥陀佛。第二个, “ 口业赞叹称扬彼佛。 ” 发自于口,从你的语言上你会赞叹、称扬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比如说赞叹阿弥陀佛的身金色、十二种光明;宣讲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
往生是需要内心清净,没有杂念的,如果你烦恼多,那么在修行时就会出现杂念,这样不但对自身的修行有影响,也会影响自己往生之路。所以在修行时一定要清除烦恼,不要有任何的杂念。 其实往生原因很多,大概最重要的还是过去生中的善根。每个往生人,绝对不是这一生才学佛,才遇到净土。过去生中都曾经..
净业三福指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者所必修之三种净业,亦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1.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在之孝悌忠信等善法,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2.戒福,又作戒善。为佛出世所定之戒法,包括人、天、声闻、菩萨所受持之三皈、五戒乃至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最主要的障碍是两个:五逆和谤法。一、五逆,一般能做的人不多,尤其佛弟子,很少去做五逆的;但很多佛弟子,对谤法的业很容易造。一般人、外人还不太容易造谤法的业,不信佛的人,不一定会谤法。但是很多人信了佛,反而容易谤法。他怎么谤呢?比如舍弃佛法,称之为谤法;不是佛法,他说是佛法,这也称之..
往生,一般是指舍娑婆世界,往西方极乐世界去莲花化生。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彼土莲华中,谓之生。往生之言虽通于诸受生,而诸教所劝之行,偏在极乐,故常以为对于极乐之别名,是净土门之至要骨目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家看古往今来的往生传,特别是那些愚夫愚妇,他什么都不懂,什么修行也谈不上,就是老老实实念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就得到极大的利益。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净土》杂志,我们也常常登这些,就是最近这一二十年发生的很多例子。很多往生者实在是没有什么..
达真堪布:母亲节,为报恩而修行! 佛经里说过,哪怕背着母亲绕着南瞻部洲走一圈,也无法报答母亲的恩德。藏地也有一句谚语:“母亲的心像水,孩子的心如石头。”今天是母亲节,作为大乘佛子的我们,应该怎样利益我们伟大的母亲?除了发心发愿,给她们永恒的解脱与安乐,无以为报!..
[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
达真堪布:放下傲慢就要放下我执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怨天尤人,这都是因为有傲慢心。“为什麽不给我加持啊?妳看我这麽艰难。“若是没有傲慢心,把自己放在最低处,还会这样吗?其实我执本身就是壹种傲慢。要放下傲慢,就要放下我执。妳艰难,妳有这个违缘,这本身就是壹种摄受,壹种加持,只是我们智慧不够..
在这里我们怎么理解这个九品往生专门是对凡夫来施设的,跟大乘小乘的圣人是没有关系的,这我们就要体会佛心了,我们要转换一个思维角度,佛心是什么?善导大师他有一句话,这句话是讲得非常到位的,善导大师这样表述:[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悯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
顶果钦哲仁波切:你可以更慈悲 如果你缺乏勇气去面对自己隐藏的过失,你的修行不可能有太大的进展。任何帮助你看清那些过失的人或情况,不论有多么的令人不自在或令人感到羞辱,都是在帮你大忙碰到一个伤害你的人,等于碰上一个珍贵稀有的宝藏。尊敬那个人,善用这个机会来根除你的缺患,在修道上有所..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