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不合适的或许正是最合适的
一位游客走累了,坐在坚果树下休息,他注意到前方一根细藤上面结了个巨大的南瓜。
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真是很荒谬。游客暗自嘀咕,如果让我来创造这个世界,我会让万物回到它们本来的样子。大南瓜长在结实的大树上,而坚果则应该结在细藤上面。
这时,一枚小坚果从树上掉下来,打在他的脑袋上。震惊之余,游客抬头望着枝干暗想,天啊!原谅我的傲慢自大吧!假如从树上掉下来的是一个大南瓜,我岂不是被砸死了?
是啊,事物往往如此:看起来不合适的或许正是最合适的。
看起来不合适的或许正是最合适的
一位游客走累了,坐在坚果树下休息,他注意到前方一根细藤上面结了个巨大的南瓜。
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真是很荒谬。游客暗自嘀咕,如果让我来创造这个世界,我会让万物回到它们本来的样子。大南瓜长在结实的大树上,而坚果则应该结在细藤上面。
这时,一枚小坚果从树上掉下来,打在他的脑袋上。震惊之余,游客抬头望着枝干暗想,天啊!原谅我的傲慢自大吧!假如从树上掉下来的是一个大南瓜,我岂不是被砸死了?
是啊,事物往往如此:看起来不合适的或许正是最合适的。
焚一支线香,不是何时何地都可以的,它讲究意境,场合,那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是最合适的呢!品茶时香与茶自古以来就是绝妙的搭配,泡一壶清茶,焚一支线香,邀上几位挚友,围坐在一起畅谈聊天,真是不错的享受。一炷清香点起,能迅速地让精神放松下来,也能让人更快地进入品茶的平静状态。抚琴时点燃..
乾陀尸利国王的太子,不喜欢荣华富贵,于是逃进山林居住,就在林中跟随师父修行。太子所在山林,下面有一深谷。当时深谷中有一只饿虎,刚生下七只小老虎,冬日严寒,又遇大雪,母老虎抱着小老虎,在深谷下待过了三天,因为怕小老虎冻死,母老虎始终没法出去找食物,忍饥挨饿守护着小老虎。可是大雪依然..
信众问:今天行脚芦花庵,看见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念阿弥陀佛佛号是否合适?宗舜法师答:十方诸佛成佛的时候,所证得的法身是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讲,释迦牟尼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药师佛,药师佛就是毘卢遮那佛,他们本来是平等无异,只是在报化二身上有一些差别。所以,你见释迦牟尼佛念..
智海法师答:从理论上来说,人与人相处是可以保持亲密无间的,是可以达到水乳交融的。这个里面具体来看,需要看往昔时有没有善缘,因为,往往彼此都是带刺的,这个是从哪里来呢?往往从过去的恶缘来。往往走的越近的人,伤害越深。有能力改变很好,如果没有能力改变,暂时来看,保持一定距离比较好。习惯、行为、爱..
1《八大人觉经》《八大人觉经》是我国翻译最早的佛教经典之一,全经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内容极为重要。经文所列的菩萨八种觉悟,概括了一个佛教徒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整个修学过程的要义。这部经不但内容精辟、重要,而且译文典雅通畅,更便于读诵受持。2《吉祥经》《吉祥经》是著名佛教学者李荣熙从南传..
牛彪的故事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异常繁华,各种奇奇怪怪的机遇层出不穷。可是,自小就在上海长大的牛彪却一直没有得到机遇的垂青,近40岁了,还是光棍一条,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这天,牛彪闲来无事,就在街上乱逛,他见许多人对着一面墙指指点点,不禁好奇心起,挤了进去,见墙上贴着一张告示,大意是说,一..
震撼人心的故事从前在藏地有个非常富裕的人,他家附近住着一位老太太,老太太跟他们关系很不错。后来富人家的丈夫过世了,他妻子特别伤心,便派人把消息告诉老太太。这位老太太虽然学佛也行持善法,但住的地方比较偏僻,故对密宗的坛城、本尊不太熟悉,为了安慰富人的妻子,她就到那家去帮忙处理事情,..
一次小施舍的福德在舍卫国里有个名叫拘留的老人,他非常富有,却一点也不开心,因为他一面没有孩子。他日夜虔诚的祈祷,希望能求到一个儿子,最后终于感动了天神。天神现身对拘留说:拘留!过两天有个天王寿命会终止,他将降生到你家去,你就安心等著吧!果然,拘留老人的妻子自从那一天起便怀孕了,后来..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件衣服说是名牌,结果是假的,这个我觉得还好、伤害不大,最可怕的是食物也有假的,药也有假药,所以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可看到,很多人被假衣服、药品和食物所欺骗。然而我觉得其中更糟糕的是什么呢?就是「假的快乐」。所谓「假的快乐」,也就是我们..
黄念祖:愈高愈简单,净土正是“诸佛秘要”恭录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第三十六集 佛说,退也好,你退吧。四十年不说,说的时候还五千人,你要知道。所以佛法难闻,这个深秘的东西不容易接受,不容易听、不容易懂。 “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故言要。”“一乘”,一个直的道,它万类都可以摄在里..
警众我出家后。到处参访。时徧融师门庭大振。予至京师叩之。膝行再请。师曰。儞可守本分。不要去贪名逐利。不要去攀援。只要因果分明。一心念佛。予受教出。同行者大笑。以为这几句话。那个说不出。千里远来。只道有甚高妙处。原来不值半文。予曰。这个正见他好处。我们渴仰企慕。远来到此。他却不说元..
1我们读《华严经》,《华严经》到末后,文殊、普贤两位大菩萨都发心求生净土,他们两个人带头,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跟着文殊、普贤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2我们想想这个境界:华藏世界的教主是毗卢遮那如来,文殊、普贤是毗卢遮那佛的大弟子,候补佛,等觉菩萨,他们在毗卢遮那佛的会下,把..
阿姜查尊者答∶光注意到人是不恰当的,这无益于你的修行。你若起烦恼,要看的是自己的烦恼,假使别人没修行,不是个好比丘,也毌需你来批评论断。智慧不会从注意别人的过失中产生。出家戒是个人修行的工具,不是要拿来当作批评挑剔的利器。无人能代你修行,你也不能替他人用功。重要的是,观照自己,这才是修行..
1、用功之所以不得力,原因是“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是没有“看破”,也就是说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搞清楚。果然明了,这就是“看破”;“看破”之后,不必别人劝我们,自自然然就会“放下”。2、我们今天被“三毒五欲”严重的污染、伤害,所以这个身,奇奇怪怪的病年年有增加,没药治,发现新的疾病,..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泻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做别的事去了,信徒对此态度非常不满,因为五十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可以给平常人过几年生..
洪州法达禅师,7岁出家,专念《法华经》。长大后去参见六祖慧能大师,顶礼时头不点地。六祖呵斥说:"头不碰地,还不如不礼!你心里一定有什么东西,平时学什么?"法达说:"念《法华经》三千部。"六祖说:"你就是念了一万部,能明白意思也算不错,你叫什么名字?"法达说:"法达"。六祖说:"你叫法达,却什么时候达法了?..
一个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广修供养,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远不会有钱,也不会布施。为什么呢,师傅?因为富有从布施中来呀!我很贫穷,连饭都吃不饱,该怎么办呢,师傅?禅师从那人碗里夹起一粒米,停了一会,说:以一颗真诚恭敬的爱心,从一粒米做起。是..
宜兴龙池万如通微禅师,天童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张,嘉兴秀水人。通微禅师十九岁于兴善寺出家,受具足戒后,即投闻谷禅师座下参学。闻谷禅师令他参究赵州无字公案。参学既久,无有契入,于是便辞师游方,遍参名宿。一日,通微禅师偶然翻阅《楞严经》,至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这一段时,恍然若..
天皇道悟问石头希迁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石头答:「不得,不知。」道悟再问:「向上是否还有转处?」石头说:「长空不碍白云飞。」「佛法大意」乃指禅法的精义或禅的心法,亦指诸佛诸祖所共同体验到的悟境。道悟问石头如何是佛法大意,石头答说:「无从得到,无从知道。」意思是不能以互相授受的方式来得到..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慧不小喔!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问仰山曰:涅盘经四十卷,多少是佛说,多少是魔说?仰山曰:总是魔说!师曰:以后无人奈子何!仰山曰: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甚麽处?师曰: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
一日下午,老僧在寺门外的古树下打坐参禅,静若草垛。一只被老鹰追击的野兔,在慌不择路、无处躲藏之际,居然钻进了老僧的百衲衣里。随即而至的老鹰嘶鸣着在老僧的四周近距离地盘旋,接着又落在老僧的身上。老僧依然微眯双目,泰然静坐。直到夕阳落山,天色渐暗,老鹰才很不情愿地朝山峰飞去,胆战心惊的野兔也..
画师初出道时,一文不名。整天画呀,画呀,画得成堆的宣纸在墙角发霉。日子便过得很艰难。妻子对他说:何不去市中心办个画展?画师的心动了动。画师一无所有,却欣慰有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画师说:一个无名的画师,办画展会成功吗?妻子说:没试试怎么会知道呢?两天后,妻子让画师画了一幅她的肖像。妻子说,不要..
从前,释尊在王舍城的灵鹫山对众人说法。一位老夫人唯一的儿子死了。虽然儿子已埋葬多日,但是她仍然整日以泪洗面,悲伤不已。儿子是我唯一的寄托,唯一的依靠。他离我而去,我再活下去还没有什么意思,不如跟他一块去吧!她心里这样想着,连续四五天都不思饮食。释尊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带着五百位修行者赶到墓..
亲鸾上人是日本著名的禅师。他在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就去请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亲鸾:我虽只有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要与父母分离?所以,为了探索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
惟宽禅师有一次被一位学僧问道:狗有没有佛性?有。惟宽禅师答。你有没有佛性?我没有。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你没有?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你不是众生,是佛吗?也不是。那你究竟是什么?我不是一个『什么』!学僧最后问道:那是我们能够看到或想到的吗?那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我是什么?我就是我,如果..
一个村落里有几个年轻人非常喜欢调皮捣蛋,每每喜欢晚上装鬼吓人。一天,云居禅师要去村子另一边的洞穴坐禅。那几个爱捣乱的年轻人便藏在他的必经之路上,等到禅师过来的时候,一个人从树上把手垂下来,扣在禅师的头上。年轻人原以为禅师必定吓得魂飞魄散,哪知道禅师任年轻人扣住自己的头,静静的站立不动。..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慧,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弥兰陀王再问:耳朵是你吗?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鼻子是你吗?不是!舌头是你吗?不是!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那..
百丈禅师会下有一位司马头陀,他懂天文、地理、算命、阴阳。有一天,头陀从外面回来,告诉百丈禅师说:沩山那个地方,是一个一千五百人修行的好道场。百丈说:我可以去吗?头陀回答说:沩山是肉山,和尚是骨人,你老如果前去,恐怕门徒不会超过千人。百丈乃指众中的首座华林禅师,问:他可以去吗?头陀:他!也不相宜。..
金华山俱胝和尚得法于马祖的法孙天龙禅师。俱胝和尚初出家时,一个人在草庵里修行。一天,一位法号实际的女尼来到庵里,绕着俱胝走了三圈,说:你说得出一句符合禅机的话,我就摘下斗笠。这样一连问了三遍,俱胝竟是一句也应对不上来。他虽然感到其中有无限的禅机,偏偏一时把捉不住。女尼见状告辞。俱胝说:天..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