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一百五十赞佛颂
梵名?ata-pacā?atakastotra。全一卷。摩咥里利制吒造,唐代义净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书中以一百四十八颂赞叹佛德。[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 p42
十二因缘论
全一卷。净意造,后魏菩提流支译。乃释十二因缘法之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初出颂六偈半,次以问答体之长行释十二因缘法。 p339
宝香合成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三十二愿。净土万物以无量杂宝与百千种香合成之誓愿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世主妙严品第一之四复次,普光焰藏主火神,得悉除一切世间闇解脱门;普集光幢主火神,得能息一切众生诸惑漂流热恼苦解脱门,大光遍照主火神,得无动福力大悲藏解脱门;众妙宫殿主火神,得观如来神通力示现无边际解脱门;无尽光髻主火神,得光明照耀无边虚空界解脱门;种种焰眼主火神,得种种福庄严寂静光解脱门;十..

人死了不是烧点纸就能解决问题
◎ 界 诠鬼的定义是什么呢?鬼类中的饿鬼比较多。鬼当中也有大鬼小鬼;有财鬼无财鬼。有的有钱有的是没钱的。有钱没钱不是说你纸钱给他烧得多他就有钱。纸钱烧得少他就没钱,这个是错误的。人死了不是烧点纸就能解决问题。这个尤其是居士们一定要了解的这样的事情。最早在汉代,人死了就有随葬品。好像..
总执分别
【总执分别】 p1402瑜伽三十六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名为总执分别?谓即于彼色等想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施设所引分别。于总多法,总执为因;分别而转。于舍军林饮食衣乘等,假想施设所引分别。如是名为总执分别。二解显扬十六卷八页云:三、总执分别。谓即于色等想事,所立我及有情命者生者等假想..
解脱知见论
【解脱知见论】 p1236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解脱智见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邪智过患,正智功德;故名解脱智见论。
身证补特伽罗
【身证补特伽罗】 p0678 瑜伽二十六卷四页云:云何身证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于八解脱,顺逆入出身作证,多安住;而未能得诸漏永尽。是名身证补特伽罗。二解 杂集论十三卷六页云:身证补特伽罗者:谓诸有学、已具证得八解脱定;即不还果,说名身证。由身证得八解脱定,具足住故。八解脱者:谓有色观..
杂修静虑
又作杂修定。静虑,即禅定。乃指有漏静虑与无漏静虑相杂而修之意。据俱舍论卷二十四载,阿罗汉及不还果(阿那含)之人,为求现法乐,或为防止烦恼生起而退堕,遂修杂修静虑;盖静虑乃色界之根本定,尚未断尽欲界烦恼(即未离欲)之人不能修得,故凡不还向以下之人皆未能修得此杂修静虑。 同论又详载杂..
甘露军荼利明王画像
(图像)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仪轨曰:军荼利身色,莹如碧颇梨。威光逾劫焰,赫弈佩日轮。颦眉笑怒容,虎牙上下现。千目现不瞬,晃耀皆如日。千手各操持,金刚诸器杖。首冠金刚宝,龙璎虎皮裙。无量忿怒众,金刚及诸天,围绕作侍卫。又曰:次说本尊身相,应观四面四臂: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满愿印,二..
五类龙王
(名数)大集经须弥藏品曰:善住龙王为一切象龙王,婆难陀龙王为一切蛇龙王,阿耨达龙王为一切马龙王,婆楼那龙王为一切鱼龙王,摩那苏婆帝龙王为一切虾蟆龙王也。
龙牙
(地名)湖南龙牙山居遁禅师,初参翠微并临济,后嗣洞山。见五灯会元十三。
鸯伽陀
(人名)王名。佛本行集经曰:有刹利王,名鸯伽陀,隋言与分身。
受用身土略有二种
【受用身土略有二种】 p0732 佛地经论一卷九页云:受用身土,略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修,无边善根所感,周遍法界,为自受用大法乐故;从初得佛,尽未来际,相续无变。如诸功德;诸大菩萨,亦不能见,但可得闻。如是净土,以无量故;诸佛虽见;亦不能测量其边际。二、他受用。谓诸如..
所缘法
【所缘法】 p0736 品类足论六卷三页云:所缘法云何?谓一切法,是心心所法所缘,随其事。此复云何?谓眼识及相应法缘色,耳识及相应法缘声,鼻识及相应法缘香,舌识及相应法缘味,身识及相应法缘触,意识及相应法缘法。眼色眼识,耳声耳识,鼻香鼻识,舌味舌识,身触身识,意法意识,故说一切法是心心..
所结事
【所结事】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二页云:诸结所缘,名所结事。所以者何?由爱恚等,各于所缘,随相差别而和合故。
所为取
【所为取】 p0737 瑜伽八十九卷十一页云:问:何所为取?答:为得诸欲,及为受用,故起初取。由贪利养,及以恭敬,增上力故;或为诘责他所立论,或为免脱他所征难;起第二取。奢摩他支为所依止,为所建立,为欲往趣世间离欲,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三摩钵底,起第三取。为欲随说分别所计作业受果所有士夫..
所亲昵
【所亲昵】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亲昵者:谓是过去诸顾恋爱所随处故。
所爱乐
【所爱乐】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爱乐者:谓是现在诸欣喜爱所随处故。
所迷闷
【所迷闷】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迷闷者:不能于中观察功德,及过失故。
所贪着
【所贪着】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贪著者:是躭乐心所居处故。
所缚着
【所缚着】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缚著者:是贪瞋痴所居处故。
所希求
【所希求】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所希求者:能生爱故。
阿罗汉退失现法乐住
【阿罗汉退失现法乐住】 p0782 瑜伽五十一卷十九页云:问:如世尊言:我说阿罗汉苾刍、于四种增上心法现法安乐住中,随一而退。若彼一切染污种子,皆已永害;云何复起下地烦恼?若不复起;彼云何退?答:退、有二种。一者、断退,二者、住退。言断退者,唯是异生。言住退者,是诸圣者,亦是异生。若世..
无心睡眠与无心闷绝
【无心睡眠与无心闷绝】 p1093成唯识论七卷十页云:无心睡眠与闷绝者:谓有极重睡眠闷绝、令前六识皆不现行。疲极等缘所引身位、违前六识,故名极重睡眠。此睡眠时、虽无彼体;而由彼似彼故,假说彼名。风热等缘所引身位,亦违六识,故名极重闷绝。或此俱是触处少分。..
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经名)佛说阿阇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阿阇世王之女,名无畏德,年十二,与舍利弗,目连等诸声闻论难,尽使屈服。与大宝积经无畏德菩萨会第三十二同本异译。摄于方等部。
提谓波利
(人名)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p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为北天人。或称为优德伽罗 Utkala人。佛对之初说人天教,与以发爪使造塔。但此为梵天劝请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结跏趺坐七日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三昧起。游行人间。时有五百贾客,乘五百乘..
婆提
(一)梵名 Bhadrika,巴利名Bhaddiya。又作跋提梨迦、跋陀罗、跋提。意译小贤、贤善、仁贤、有贤。略作贤。五比丘之一,释尊出家后,与阿若憍陈如等共奉净饭王之命,奉侍释尊,共修苦行;后释尊成道,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为得道之大弟子之一。有关其种姓,各说不同,方广大庄严经卷六,以师为迦毗罗城..
贪狼
比喻贪欲之深有如狼之特性。以狼性多贪,故喻多贪者为狼,称为贪狼。如同狐之本性多疑,故有“狐疑”之语。[无量寿经卷下] p4793
异安心
(术语)异于正统派之安心也。毁斥之语。为真宗之常语。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