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一个富商,坚持不懈地读金刚经。经书总是带在身边。曾在国外做买卖,晚上住在一个海岛上,众商人贪图他的财,一齐杀了他,把他放在大笼子里,压上大石头,连经书一起都沉到海底。第二天天刚亮。众商的船开走了。而夜间所住的岛,原来有个僧院,那个寺院中的和尚每天晚上都听到有念金刚经的声音,深在海底,和尚们非常吃惊,就派会潜水的人沉入海底查看,看见一个老人在笼中念经,就把笼子拉上来。和尚问他原因,他说:“被杀死了沉在海底,不知道是笼子,忽然觉得身处宫殿,常有人送饭,安乐自在。”众僧听到后,都非常赞叹,大概是金刚经的神力。于是他便削发为僧,出家在岛院。
相关推荐

陈兵:《金刚经》宗要释论
汉译佛典中,若论历来持诵者最多、感应最为昭著者,当首推《金刚经》。尤其从达摩门下五祖、六祖盛倡以来,随禅宗之风靡四海,读诵此经者益加普遍。不仅佛门弟子受持者无算,即文士淑女、村夫农妇,乃至外道旁门,供养书写持诵者亦不在少数。其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实有过于道家老子之《道德经》,可称佛..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十一)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佛告须菩提:若有人说:佛来了、去了,或佛在坐、在卧,只看到佛的肉体在来去坐卧,这人就不理解我所说法的实义。为什么?所谓如来,意思是乘如而来,或从真如、法身中应机显现,其本体为..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六)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个经中,大概解答完三四个问题就要反复说一次此经的功德有多大。这里佛又说:若有人以像三千大千世界..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再次破对佛身三十二相的执着,问可以三十二相观佛吗?须菩提答言:是这样,是这样,应该以三..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佛又教诫须菩提:你不要认为佛这样想:我要度众生,不要作此念。为何?因为没有任何众生的实体被佛所度。如果我认为实有众生被我度化,那么我就堕于..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五)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法,即上面所说无上菩提,它是普遍一切而平等无别的诸法实相,是一切法普遍具有的、永恒不变的本性,其中没有高下、时空、物我、自他、能所等差别,亲证这诸法实相,是名无上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再次破对佛身三十二相的执着,问可以三十二相观佛吗?须菩提答言:是这样,是这样,应该以三..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二)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佛又问须菩提:你认为佛可以具足色身..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三)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佛自成佛以来,说法数十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记录下来,有三千卷之多,为当时全球留下文字最多的人。可是,佛却告诫须菩提,不要以为佛将有所说法..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四)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请问:佛证得无上菩提,也是无所得吗?答言:是这样,是这样。我于无上菩提,乃至没有少许法可得,只是假名为得无上菩提。《心经》说:无..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九)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二十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佛又问须菩提:若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他所得的福报多吗?当然回答说甚多。佛告须菩提:..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七)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古印度把一天分为三个时段:初日分,即日出时,上午;中日分,即中午;后日分,即下..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八)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经的不思议功德之一,是能消除业障。佛告须菩提:受持读诵此经的善男善女,如果被人轻贱,蔑视、瞧不起,那是因为他们前世造了应堕于恶道的重罪,因..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五)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请问此经应以何为题,我等弟子应如何受持,佛回答说: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意谓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名..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一)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佛问须菩提:你认为须陀洹能这样想:我证得须陀洹果吗?已证阿罗汉果的须菩提当然明白,真正证得须陀洹果的人,肯定不会这样想。作是念,是这样..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四)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佛进一步开示此经的宝贵、此经的不思议功德,说随说此经乃至经中的四句偈等,其说法的处所,..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三)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佛又问须菩提:恒河中的沙子无量无数,像恒河中沙子数的恒河,其..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六)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以上所说,太宝贵了,须菩提长老听到这里,深刻理解了佛所说的义趣,不禁感动得涕泪悲泣,禀告佛说:我跟着佛修行多年,早已打开了慧眼,而从来都没有听过这么深奥的经典。世..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成佛,证无上善提,只不过是断尽了无明妄执,觉证本来自性,如古人所说:但复本自性,更无一法新,并非另外得到了什么奇妙的宝物或实物。既无所得的实法,也无能得的某某人之实我。如果有能证菩提的某某人..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德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佛问须菩提:..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即便执着佛及佛果无上菩提、佛说法为实有,也是着了法..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七)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真实发菩提心之后,要行菩萨道,让菩提心落实在菩萨道的实践中。菩萨道的内容很多,叫做菩萨万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布施、持戒、..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八)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一)
《金刚经》是中国汉传佛教最著名的经典,全文约有五千字。道家最著名的经典《道德经》(《老子》),全文也是五千字,称为五千言。佛教的《金刚经》正好约五千字,这就是佛教的五千言了。过去不仅很多佛教徒读诵、书写这个经,而且佛教以外的儒家人士、道家人士,还有一些民间宗教,乃至村夫农妇、闺阁..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六)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真实发菩提心之后,要行菩萨道,让菩提心落实在菩萨道的实践中。菩萨道的内容很多,叫做菩萨万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布施、持戒、..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四)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什么叫做发菩提心呢?佛解释了:发心让所有种类的众生皆入无余依涅槃。佛经中根据生的方式和存在方式的不同,将所有众生分..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五)
所谓的度,也不是说我给你一个什么,或者说像轮渡那样用船把你渡到对岸去,无非是引导众生如实认识自己本来的实相,依法修行,自臻解脱。所以,菩萨也没有度众生,是众生自己度众生,或者叫自性自度。认为自己是菩萨,我度众生,这样想,就堕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即非菩萨。佛教徒中颇有..

陈兵:金刚经讲解_陈兵如何读懂《金刚经》(三)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各自就座以后,就要行出家正业,先圣讲说,由佛给大家上课。佛有十个大弟子是最杰出的,各自都有个什么第..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