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和他的书法亦谓国之至宝,华夏之光。
他的书法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静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爱而宝之者顿生欢喜心,得者珍如拱璧,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
弘一法师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弘一法师和他的书法亦谓国之至宝,华夏之光。
他的书法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静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爱而宝之者顿生欢喜心,得者珍如拱璧,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
弘一法师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古人云: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错了。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就是出了家也在这个世界。得道的阿罗汉、菩萨、佛都是出世间的圣人,但都是在这个世界救度我们,可见出世间的意思,并不是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么,佛教所说的世..
(壬申十月在厦门妙释寺讲)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由是观之,唯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与佛心不相应,佛以大悲心为体故。常人谓净土宗..
弘一法师己卯 四月十六日在永春桃源殿讲 李芳远记我到永春的因缘,最初发起,在三年之前。性愿老法师常常劝我到此地来,又常提起普济寺是如何如何的好。两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讲律圆满以后,妙慧师便到厦门请我到此地来。那时因为学律的人要随行的太多,而普济寺中设备未广,不能够收容,不得已而中止。是..
弘一大师讲述(戊寅十月七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思欲着手学习,必须先了解佛法之各种宗派乃可。原来佛法之目的,是求觉悟,本无种种差别。但欲求达到觉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许多途径。而在此途径上,自不妨有种种宗派之不同也。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
自己既不杀生,亦应劝一切人皆不杀生。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古今来关于放生能延寿等之果报事迹甚多,今每门各举一事,为诸君言之。一、延寿。张从善,幼年尝持活鱼,刺指..
昌莲法师: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宣讲。虽然他对戒律深刻地探索,但修持上,全力以赴修行弥陀净土法门,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归宿。民国初年,弘一大师弘扬南山律,躬身践行。戒律为三学之基,入道之本。不论修持何宗何派,皆以严持净戒为前提。今对弘..
识不足则多虑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所以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由于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开阔眼界。读经长学问,读史长见识多读前人的优秀书籍,借鉴前人的智慧经验,遇到事情自然心开意解,知道..
这幅墨宝估价120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文豪鲁迅、郭沫若等以求得他的墨宝为无上荣耀;3年前,他的一幅A4纸大小的墨宝估价已过百万元他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如果要举例说明其墨宝之珍贵,厦门伯瀚堂画廊掌门人方文飞会告诉您,数不胜数。因此,19日将在厦门宾馆公开亮相的这幅弘一法师晚年书法真迹注定..
长方形纪念币见过吗?书法艺术金银币,我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书法艺术兴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流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 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书法艺术是我国一个传统文化,为了纪念..
别行篇别行篇中分为六门┬一敬佛仪相├二入寺法式├三造像塔寺├四瞻视病人├五离诸非法└六出家宗致第一门 敬佛仪相敬佛仪相中分为二章┬一先示敬仪└二正明敬相第一章 先示敬仪▲事钞云若塔庙支提受用之物、乃至拟造堂殿床座材石等已经佛像受用者。纵使风吹雨破、当奉敬之如形像无异。 故四分中。王..
[00:03.13]送别[00:03.69]作词:李叔同[00:04.22]作曲:JohnPondOrdway[00:04.70]演唱:朴树[00:05.47][00:19.16]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00:29.75]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00:38.74][00:40.34]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00:50.94]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01:00.14][01:03.01]今千里酒一杯声声喋喋催..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扫码后自动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