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只小鸟问它的母亲,世界上第一流的生灵是什么?母亲答是人类。 那么他们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小鸟又问。母亲答,他们并不比我们幸福,因为人类的心里长着一根刺,这根刺让他们终生都生活在疼痛的煎熬里。小鸟表示费解。母亲说,等会有人来时妈妈演示给你看。 不一会有小我走近,于是母鸟假装受伤的样子落在他的身边,小鸟为妈妈担心。那人果真伸手抓住了母鸟,说:今晚可有下酒的菜了。母鸟说:我这么瘦小,够填饱你的肚子吗?那人说:肉虽少,放些调料,和着豆腐一路红烧,总比青菜萝卜好吃。 母鸟说:我可以送你三句话,比我的肉更有价值,有了这三句话你就会发家。但有个前提,我在你手中先说一句,待你摊开我后,我说第二句,再等我飞上树梢说第三句。那人一据说三句话可以让自己发家就点了点头。第一句,莫惋惜落空的器械。现在请你放手。于是那人松开手,母鸟落在他的脚下,接着说第二句:莫信任弗成能存在的工作。 说完振翅飞上了树梢,哈哈大笑:笨人,假如你刚才把我杀了,就会在我的腹中获得一颗重达20克的钻石。那人懊悔不已,昂首望着两只鸟催促着说:说好的,你要守信用,那么第三句呢?母鸟说:难道我没告诉过你莫惋惜落空的器械,莫信任弗成能存在的工作吗?想想看,我的身体也不过20克,腹中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钻石呢?猪脑袋! 母鸟回过火问小鸟:你现在看见人类心中的那根刺了吗? 小鸟答道:看见了,可我照样不明白,这小我怎么会这样愚蠢地去信任你腹揣跨越体重的钻石还能自由地飞翔呢? 母鸟回答说:这就是人类心中的那根刺,本性使然,贪婪所致。
相关推荐
天台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史略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肇于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之文..
四有(二)
人类四有者:一、生有 初托胎时,一念相续,五蕴从生也。二、本有 生后死前,五阴之身,为业报本也。三、死有 洎舍命时,五蕴业果,一时坏灭也。四、中有 前阴已谢,后阴未生,中间五阴也。
二十种随烦恼
【二十种随烦恼】随烦恼心所,是唯识宗五位百法中的六位心所之一。此又名随惑,是随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随烦恼十个、中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随,兼具二..
一念不生
心中毫无杂念妄想,乃超越念虑的境界。
一心三观
(术语)又曰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或不次第三观。为天台圆教之观法,利根菩萨之所修习。原出于大智度论二十七所谓三智一心中得之文。又得中论观四谛品,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意,天台智者大师之义因之而立。天台观经疏曰:一心三观者,此出释论。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
世界语言有三
子题:邪心中语、慢心中语、名字语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智论云,凡夫始学,邪心中语;那含果人,慢心中语;罗汉果者,名字语也。如此自知心之分齐,得佛净戒亦有分齐。故文云,佛子亦如是,勤求禁戒本等。”资持记释云:“智论下,引证。彼明世界语言有三:一、邪,二、慢,三、名字。是中二种不净,..
人类因果
因果各义,上已述之。兹专就人类因果言之。
趣入(二)
云何证入一真法界?即以法界无障碍心为智,照此真境,体亦现前知见。不离知见,起观智故。盖现前一念知见心中,即具百万法界性相,即空即即即遍。心中了无边之境,境上显难思之心,心境重重,帝网无尽,即此法界智为能观心也。..
三妄执
由有无明,生五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也。此五根本之惑,开之成一百六十心,于其一百六十心中。 最粗者立粗妄执。 微细者为细妄执。 极微细者为极细妄执。此三妄执,该摄一切惑品。
随烦恼心所
【随烦恼心所】是五位百法中心所有法的第五位,此又名随惑,是随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随有三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随烦恼心所二十个,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随烦恼十个、中随烦恼二个、大随烦恼八个。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随,兼具二义者(自类俱起、..
慧心所
【慧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慧即智慧,是明白拣择,《成唯识论》曰:‘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简择是比量智,于一切所知境界,简择其得失,而推度决定,故简择即慧的自性,由拣择而除掉疑惑,即是慧的业用。在愚昧心中,疑惑心中,则不能起慧。再者,邪见之流,以其痴增上故,..
八解脱
又名八背舍,即八种训练去除贪著的禅定。一、内有色相观外色解脱,谓心中若有色(物质)的想念,就会引起贪心来,应该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无从生起,故叫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即心中虽然没有想念色的贪心,但是要使不起贪心的想念更加坚定,就还要观想外面种种的不清净,以使贪心..
九显一密
真言宗判十住心中之前九住心是显教,后一住心是密教,故曰九显一密。
三受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是环境不如意时心中所生起的苦恼感受;乐受是环境顺意时心中所生起的快乐感受;不苦不乐受又名舍受,即处于不顺不逆的环境时心中所生起的不苦不乐感受。
小三灾
饥馑灾、瘟疫灾、刀兵灾。据佛经说,我们的世界,每过一小劫的时间,即有小三灾的发生。当每一小劫的人寿减至三十岁时,即有饥馑灾,七年不雨,草木不生,人类多数都受饥饿的逼迫而死亡;人寿减至二十岁时,即有瘟疫灾,人类又病死一半;人寿减至十岁时,即有刀兵灾,这时一草一木,都变成了杀人的凶器..
心佛
1、依心成佛的意思。2、是心是佛的意思。3、心中所现之佛,叫做心佛。
四禅天
色界诸天分为四禅,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一、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即梵众、梵辅、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须断食,故无鼻舌二识,惟有乐受,与眼耳身三受相应,喜受与意识相应。二、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即少光、无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无前五识,仅有意识,因之惟有喜..
九显一密
(术语)真言宗判十住心中前九住心为显教,后一住心为密教,故曰九显一密。
人界
(界名)人类为十界之第五,故曰人界。界者差别之义。
人间
(杂语)住于人界者。即人类是也。法华经法师品曰:生于此人间。
人趣
(术语)六趣之一。有人类业因者之所趣向也。
天台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史略 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称出自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
所见异
子题:定行心中、定行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所见异者,定行心中见诸恶像,言见好相也;及被人问,答他异本所见,故曰所见异也。”行宗记释云:“定行者,定谓禅定,行即事乱。”(戒疏记卷一三·二三·一七)..
大不善地法
【大不善地法】 p0242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八页云:大不善地法有五种。一、无明。二、惛沉。三、掉举。四、无惭。五、无愧。又云:若法、一切不善心中可得;名大不善地法。谓若见苦所断,若见集所断,若见灭所断,若见道所断,若修所断,若在意地,若五识身,一切不善心中皆可得故;名大不善地法。应知..
大有覆无记地法
【大有覆无记地法】 p0244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八页云:大有覆无记地法,有三种。一、无明。二、惛沉。三、掉举。又云:若法、一切有覆无记心中可得;名大有覆无记地法。谓若欲界萨迦耶见,边执见,相应心,若色无色界一切烦恼相应心,若在意地,若五识身,一切有覆无记心中皆可得故;名大有覆无记地法..
大无覆无记地法
【大无覆无记地法】 p0245大毗婆沙论四十二卷十八页云:大无覆无记地法有十种。即前大地受等十法。若法、一切无覆无记心中可得;名大无覆无记地法。谓若欲界系,若色界系,若无色界系,若在意地,若五识身,若异熟生,若威仪路,若工巧处,若通果心,皆可得故;名大无覆无记地法。应知此中无别心所,唯..
九显一密
日本真言宗之教判。以十住心中,前九住心为显教,后一住心为密教,称为九显一密。(参阅“十住心”431) p162
二利真实
即自利真实与利他真实。善导于观经疏散善义解释至诚心,谓至即真,诚即实。又真实有二,一为自利,一为利他。 自利真实复分为二,即:(一)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同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二)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又此于身、口、意三业约为六重。即:(1)真实心中之口..
报慈从瑰禅师
杭州报慈院从瑰禅师,福州陈氏子。僧问:「承古有言,今人看古教,未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应须看古教。如何是古教?」师曰:「如是我闻。」曰:「如何是心中闹?」师曰:「那畔雀儿声。」
一法印
[出宗镜录]一法印者。谓一念心含摄一切世间法。无不悉备。然此诸法于一心中。炳然显现。如印印泥。文无前后。故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是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