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好起色——桂圆红枣茶 所需材料:红枣100克 桂圆50克 制作方法:将所有的材料放入1000克的水中煮沸,熄火焖10分钟。 办公室制作秘籍:将所有的材料放入保温杯中,冲入1000克沸水焖20分钟。 养心美颜食物之桂圆:有养心安神、滋阴补血的功效。适合体弱多病、心悸失眠、面色无华的女性进补之用。 养颜补气润肌——红枣酒酿茶 所需材料:红枣10颗 酒酿1汤匙 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红枣和酒酿放入500克沸水中,小火煮5分钟,再根据自己口味加入适量红糖。 办公室制作秘籍:将所有的材料放入保温杯中,冲入1000克沸水焖10分钟。 养心美颜食物之红枣: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甘麦大枣汤〉,可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补气体神——参枣茶 所需材料:红枣5颗 西洋参1钱 制作方法:将红枣放入350克沸水中小火煮3分钟。参片放入杯中,注入红枣水,盖盖焖10分钟。 办公室制作秘籍:将所有的材料放入保温杯中,冲入350克沸水焖20分钟。 养心美颜食物之西洋参:能补助气分,并能补益血分。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 养脾补胃——生姜黄芪红枣茶 所需材料:黄芪4钱 生姜适量 红枣2颗 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切好的生姜片、黄芪、红枣加入1000克沸水中,小火煮8分钟,可适量加些红糖。 办公室制作秘籍:将所有的材料放入保温杯中,冲入1000克沸水焖10分钟。 养心美颜食物之红糖: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推荐
八处男为女缚
【八处男为女缚】 p0082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页云:问:依何根处,说如是言:由八处所,男为女缚?谓舞、歌、笑、睇、美颜、妙触、祇奉、成礼。答:依男女二根,于游戏时,由四处缚。于受用时,亦由四处。于游戏时,身、语、面门、眼目舒悦。于受用时,妍容、软滑、恭事、童分。..
食义
佛地论云。任持名食。谓能任持色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又资益义。若未啖及入腹。未消化并为患者。皆不成食义。至经口入腹消化。流入五脏。充浃四肢。补气益肌。方成食义。

最简单的补气方法加最珍贵补气六字诀
最简单的补气方法加最珍贵补气六字诀最简单的补气法:清晨拍手 拍手很简单,效果却不简单。 拍手是一种至刚至阳的养生方法,其主要功能就是补气。手是阳气的大本营,脚是阴气的大本营。手穴共有39个,拍手可以震动阳气,推动全身气的运行。 为什么要早上拍呢?因为早上太阳刚刚升起,天地间的阳气开始慢..
悉耻罗末底
(人名)Sthiramati,译曰安慧,成唯识十大论师之一。见唯识述记一本。
杀佛杀祖
禅林用语。指超越对佛祖之执着,达到自身即究尽十方世界之境地。杀,指破除执着;杀佛,意即打破对佛祖之执着,或指先无自身为佛之意识,始自成真佛。景德传灯录卷五(大五一·二四○下):“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与“杀父害母”一词同义。杀害父母原为五无间..
涌泉寺
位于福州鼓山白云峰麓。唐末,州人于山庐墓,制满拆庐,有泉涌出。山中原有华严寺,据传其地有潭,潭中有毒龙,唐建中四年(783),灵峤诵华严经逐之,遂建寺宇,称华严寺,于会昌法难时荒废。后梁开平二年(908),闽王王审知重兴,称涌泉寺;雪峰义存之法嗣神晏禅师主之,扩建殿寮,遂成丛林。宋真宗..
无上尊
为佛之尊称。佛乃人天中之最胜者,故称无上尊。 (一)诸佛之尊称。佛德尊胜,非人天乘所可比拟,故方等大集经卷八有(大一三·四七中)“是人能礼无上尊”之语。无上尊与十力尊(如来具十智力)、十力无等尊、正觉、一切胜、世尊为同义语。如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五下):“吾当于世,为无上尊。..
无上行持
指最上、最殊胜之修行。即于修行佛道时,日夜六时皆勤勤恳恳,精进无间,而无一刻之中断,即称无上行持。[正法眼藏行持] p5071
唯识中道
(术语)法相宗所立。一切万有,唯识所变,而非有非空之中道也。遍计所执者,以情有故为非空,以理无故为非有,依他起性者,以非有故为空,以似有故为有,圆成实性者,以真空故为非有,以妙有故为非空。就此一法上而论,非有非空之二义并存,是称一法中道。今三性对望而论,现于虚妄认识上之一切万法(..
得果
(术语)三乘之圣人各得自乘之果法也。缘觉菩萨立一无学果,声闻立四果。南史曰:到溉朝夕从僧徒礼诵,及卒。颜色如恒,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三部
(术语)胎藏界之曼荼罗,分之则中台八叶院,及上下之诸院为佛部,右方之诸院为莲华部,左方之诸院为金刚部。
智璪
(556~638)隋代僧。清河人,俗姓张。官宦世家。十七岁时双亲辞世,后从安宁寺慧凭法师出家。复往天台山,受学于智顗,精修法华忏法。至德四年(586),智顗应永阳王伯智之请赴会稽山,师亦随行,为永阳王修法华忏法。此外亦常修法华三昧,得诸多灵验。大业元年(605),炀帝巡幸江都,师往参谒,炀帝..
智者
(一)指具有智慧,或知自己本体之人。法华经药草喻品有“我是一切智者”之语,即表此意。(参阅“一切智者”16) (二)天台智顗大师之德号。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广从智顗受菩萨戒,赐“智者”德号。[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参阅“智顗”5038) p5025 ..
无常迅速
无常,谓一切事物之生灭流转无静止之时;迅速,则言其移变之快速。杂阿含经卷四十七(大二·三四五上):“诸比丘!命行迁变倍疾于彼导日月神。是故诸比丘,当勤方便观察命行无常迅速如是。”御选语录卷二洞明妙智永嘉觉禅师(卍续一一九·一八一下):“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以上均是说明岁月不待人..
无关普门
(1212~1291)日本临济宗僧。信浓(长野县)保科人。早年出家,游诸方学显密,后参圆尔,并嗣其法,住越后(新泻县)华报寺。尔后来宋,十二年后返日,再侍圆尔,从事教化,移住东福寺。受龟山上皇皈依,建南禅寺于其离宫,并任开山。正应四年示寂,世寿八十。敕谥“佛心禅师”、“大明国师”。 p5143..
净饭王
净饭,梵名 ?uddhodana,巴利名Suddhodana,音译首图驮那、输头檀那、阅头檀、悦头檀。又作白净王、真净王。中印度迦毗罗(梵Kapilavastu)之城主。佛陀之生父。其子难陀、孙罗睺罗皆为佛陀之弟子。据起世经卷十载,净饭王为师子颊王(梵 Sijhahanu)之长子。巴利文大史(Mahāvajsa, ii)及梵文大事(..
教授阿阇梨
(术语)五种阿阇梨之一。教授弟子威仪作法等之比丘称。又云教授师。受戒之时,三师之一、必定其人。受戒之仪式中,有受者请教授阿阇梨之作法。见行事钞上之三。
恶叉聚
(植物)恶叉者,果实名。形似无食子,落地则多聚于一处,故云恶叉聚。楞严经一曰:业种自然,如恶叉聚。唯识论二曰: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同述记曰:恶叉形,如无食子,落在地时,多为聚故,以为喻也。同演秘曰:恶叉聚者,于一聚中,法尔而有多品类也。西域有之,人以..
恶果
(术语)自恶事之因而生之苦果。璎珞本业经下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
恶觉
(术语)恶之思想。有八种之别。大乘义章五末曰:邪心思想,名之为觉。违正理,故称为恶。恶觉不同,离分有八。止观五之四曰:八风恶觉,所不能入。
发菩提心
(术语)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观无量寿经曰: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无量寿经下曰: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观经玄义分曰: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乘义章九曰:发菩提心者,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故曰菩提。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

紫气东来
庵罗女
(人名)又作庵婆女,庵树女,柰女等。皆为庵罗婆树女之略。彼女由庵罗婆树而生,因呼曰庵罗女。为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妃,生耆婆,后归佛奉园于佛。佛受之以为住所。慧琳音义二十六曰:庵罗女,亦云庵树女。此依传云依树花中而生。同卷曰:温室经云柰女者,即其人也。即频婆娑罗王之贵妃,良医耆婆之..
菩提所
(杂名)檀家所属之寺院云菩提所。作读经诵咒供佛施僧之法事为自身或为亡灵求无上菩提之所也。
毕竟无常住
(术语)宇宙之万有,其体空无,而毕竟无常住之法也。吾人认万象之体形而以为常也住也,不过为假想妄想耳。
昼暗林
(杂名)谓墓所也。
途卢檀那
(人名)Droṇodana,王名。佛本行集经五曰:途卢檀那隋言斛饭王。
虚空天
(界名)五类天之一。欲界六天中夜摩天以上之四天也,以其离须弥山在虚空中故。见秘藏记末。
云水
(术语)行脚僧也。取行云流水之意。禅林之语。从容录一曰:两堂云水尽纷拏,王老师能验正邪。
云门宗
(流派)禅宗之一派。以云门山文偃禅师为宗祖,故谓之云门宗,稽古略三曰:师嗣雪峰存禅师,存嗣德山鉴,鉴嗣龙潭信禅师,师之法道。世宗仰之。目之曰云门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