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吃素,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而真正纯素大概是对半吧!
从一开始吃不到素,到上海佛学书局吃到第一口纯素,和当时的掌勺胖阿姨说的,这可是胎里素啊!连锅子都是素的!感觉因缘渐渐成熟...
每一步都像是刹车,为习气而刹车,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都需要逐渐转换,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而佛法的修习,也是逐渐脱离以往习气惯性的轨道,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静静地审视内心,一杯茗茶,品味当下!
提起吃素,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而真正纯素大概是对半吧!
从一开始吃不到素,到上海佛学书局吃到第一口纯素,和当时的掌勺胖阿姨说的,这可是胎里素啊!连锅子都是素的!感觉因缘渐渐成熟...
每一步都像是刹车,为习气而刹车,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都需要逐渐转换,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而佛法的修习,也是逐渐脱离以往习气惯性的轨道,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静静地审视内心,一杯茗茶,品味当下!
(术语)深见其理也。止观一上曰:今人意钝,玄览则难。同辅行曰:以慧内照,故云玄览。
(印相)先以二手合掌当心,即以二头指附于二中指之背,并竖二大指,捻二中指之中节。
(地名)Sindhu,作身毒,贤豆。印度之古称也。
(流派)小乘十八部之一,说出世部之旧译名也。宗轮论述记曰:真谛法师云出世说者,随顺梵言,于此便倒。
(杂语)谓虽不为僧而能摆脱一切也。庐山莲社杂录曰:谢灵运欲投名入社,远公不许。灵运谓生法师曰:白莲道人将无谓我俗缘未尽,而不知我在家出家久矣。长庆集有在家出家诗。
(名数)本迹二门,各有十妙。经心与佛及众生而为六十,加之以相待绝待。乃为百二十妙。
(名数)前十随眠分见道所断与修道所断之二,其见道所断之分,配属于三界之四谛而分八十八,修道所断之分,配属于三界而分十,因得九十八之数。
(名数)于相应所缘二缚之中,更开所缘为四缚,合于相应缚而为五缚。四缚者:一同部同品缚,二同部异品缚,三异部同品缚,四异部异品缚。部谓四谛修道之五部,品谓贪瞋等之各种。见俱舍光记一。
(术语)诸种之神通也。有五通六通等。无量寿经上曰:诸通明慧。慧远疏一曰:诸通六通也。
(故事)高齐僧稠禅师,以锡杖解两虎之斗。续高僧传十六(僧稠传)曰: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震岩,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 又隋昙询禅师有此事。续高僧传十六(昙询传)曰:又山行值二虎相斗,累时不歇,询乃执锡分之。以身为翳,语云:同居林薮,计无大乖,幸各分路。虎低头..
(人名)黄龙派之祖慧南禅师,住于宋黄龙山,故其法脉称黄龙派。师称龙峰。
(名数)四分律以三衣与僧羯支Saṁkakṣikā,及覆肩衣为五衣。五分律以三衣与覆肩衣水浴衣为五衣。义净之新律,以三衣与僧脚崎及俱苏洛迦为五衣。见十八物图。
(植物)生妙衣之树。在忉利天之喜见城。瑜伽论四曰:复有衣树,从此出生种种妙衣。其衣细软,妙色鲜洁,杂彩间饰。
(杂语)犹言内报。敕修清规曰:粥罗行者守请新人至寝堂。
(术语)众生迷失真性,于一切虚妄之境界同受苦乐也。
(流派)禅自初祖达磨至五祖弘忍为一味。弘忍之下分南北二宗。六祖慧能之宗风,行于江南,故为南宗之祖,神秀禅师之行化,盛于北京,故谓为北宗之禅。此中至后代极其隆盛者,为南宗。五家七宗之分派,亦属此下。..
(术语)功德之宝藏也。无量寿经下曰: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新译仁王经下曰:满功德藏,住如来位。
(杂语)龙宫之经藏也。禅宗龟鉴曰:庭前柏子话,龙藏所未有底。
【苾刍律仪】 p0874 俱舍论十四卷三页云:若受离一切应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