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感受【素十公里】比赛日的欢乐吧~
志愿者们早早地来到了现场准备
整装待发
开跑啦!
趁奖牌还没发出去,志愿者们赶快合影~
选手们抵达终点啦!汗水后的笑容!
一起跑后拉伸~
一起欢庆那个勇于改变健康生活的自己!
我们健康乐活的素食者们!
志愿者们辛苦啦!
收工啦~
让我们永远记得那个勇于改变的自己!在健康乐活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标签:生命 灿烂 笑容 素十公里
我们一起来感受【素十公里】比赛日的欢乐吧~
志愿者们早早地来到了现场准备
整装待发
开跑啦!
趁奖牌还没发出去,志愿者们赶快合影~
选手们抵达终点啦!汗水后的笑容!
一起跑后拉伸~
一起欢庆那个勇于改变健康生活的自己!
我们健康乐活的素食者们!
志愿者们辛苦啦!
收工啦~
让我们永远记得那个勇于改变的自己!在健康乐活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标签:生命 灿烂 笑容 素十公里
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马上发脾气;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积在心中。不过现在的医学已经证实,从一个身心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经常累积负面的能量,对你身体是很不好的。你不要小看我们内心是无形无相的,《楞严经》一再强调,我们心中会创造相状出来。所以你心中..
人与人的互动,首要就是笑容。师父第一次去深圳的时候很开心,对陌生人也笑。对方却不敢笑,第一个人问:“你是做传销的吗?”第二个人问:“你是不是做保险的?”社会化了的人有太多先入为主的判断和戒心。而在大自然中,他想笑就笑,没有任何问题,在动物面前更可以肆意欢笑。你有笑容可以布施——《..
从缘起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一个属相,人一共有十二种属相,这十二种属相每两个结合,就形成了六种状态。这六种状态是什么呢?六道轮回。贪、嗔、痴对应于三恶道,真、善、美对应于三善道。我们的心念一会儿处于善意,一会儿处于恶意,一会儿处于嗔恨。实际上没有任何的人干扰你,没有任何人和你过不去,就是我..
黄昏的沙堡- 林清玄 -有一群孩子在海边玩耍,他们用海边的沙堆成沙堡。每一个孩子各自建造自己的城堡,有的盖得很大,有的很小;有的盖得很华美,有的很简单。不管是大是小是美是丑,孩子都很爱自己的城堡。沙堡盖成的时候,孩子就向其他人宣布:这是我的城堡。有一个孩子破坏了另一个孩子的城堡,拥有..
那些最美的佛句,时时戳动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生存在这个美好的娑婆世界,却又时常为了许多无名障碍而苦恼。于是,我们去观佛经、学佛行。希冀在佛陀的引导下,脱离各种苦。然后做涅槃寂静,悠然出尘。有些人虽然无法达到佛陀所说的各种境界,如果在某些时候回想起一些佛句,仍然能让浮躁的心灵得到清净安..
【住自性界】 p0660 瑜伽九十六卷一页云:住自性界者:谓十八界堕自相续各各决定差别种子。
【成所引声】 p0665 杂集论一卷七页云:成所引者:谓诸圣所说。
【邪见与邪智】 p0673 发智论七卷十四页云:云何邪见?答:若不安立;则五见皆名邪见。若安立;则唯无施与,无爱乐,无祠祀,无妙行,无恶行,无妙恶行业果异熟等见,名邪见。云何邪智?答:六识相应染污慧。诸邪见,是邪智耶?答:诸邪见,是邪智;有邪智,非邪见。谓五识相应染污慧,及除五见余意识..
五念门之力用。依往生论注卷下载,修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念门而其行成就者,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得见阿弥陀佛。 p1109
指檀那(布施)波罗蜜、尸罗(戒)波罗蜜、羼提(忍辱)波罗蜜、毗梨耶(精进)波罗蜜、禅(静虑)波罗蜜。即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智慧)波罗蜜外之其余五者。此五种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有主从关系,由般若之功德,可得其他五种波罗蜜。 p1116 ..
(一)又作六事成就、六种成就。谓诸经之通序“如是我闻”等语有六种成就。即:(一)如是,称信成就。即指阿难之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故称信成就。(二)我闻,称闻成就。即阿难自闻。阿难亲闻佛之说法,故称闻成就。(三)一时,称时成就。即指说法之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
(Burgess, James; 1832~1917)研究古印度之英国学者。初学建筑,一八五五年渡海至印度,任加尔各答大学、孟买大学之教授,调查研究印度考古学,收集图录甚多,并多次发表研究成果。历任西印度考古学调查会会长(1873)、全印度考古学调查会总裁(1886),及各种东方学关系代表。曾创刊印度刻铭集(Ep..
(一)禅宗之教法。即阐扬禅之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教说。[续高僧传卷十六] (二)禅与教之并称。即禅宗与教宗。指主张不立文字之禅宗与以学解为主之教宗二者。或三藏所诠之法门为教,教外别传之宗旨为禅。[三国佛法传通缘起卷上] p6479 ..
梵语samartha。指功用能力。即产生有为法之果的功用势力。义与“功用”略同。唯功用限于现在、未来,功能则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时将功用或作用认为是直接之力量,而将功能视为间接之力量。依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十四载,为“因”而能引摄自果之力用,称为作用;为“缘”而能摄助异类之势力,称为..
禅林用语。又作转凡入圣。与“转迷开悟”同义。谓转凡夫迷妄之状态而入于圣者开悟之境界。(参阅“转迷开悟”6622) p6616
【依得】 p0767 品类足论一卷七页云:依得云何?谓得所依处。
【所作成就所缘】 p0742 集论七卷三页云:所作成就所缘者:谓转依。如是转依,不可思议。
【定学有四】 p0808 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健行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此四所缘对治堪能引发作业,如余处说。..
【善不善得】 p1140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如无记法、得有别异;善不善得、亦有异耶?亦有。云何?谓欲界系善不善色、得无前起;唯有俱生、及后起得。
【能遍知】 p0893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七页云:能遍知者:谓阿罗汉。乃至广说。问:有学亦是能遍知者;何故但说阿罗汉耶?答:就胜说故。谓无学法、于诸法中,最为殊胜。无学补特伽罗,于诸补特伽罗中,最为殊胜。是故偏说。复次学、虽遍知;未能遍断。无学、遍知;亦能遍断。是故偏说。复次此中但说断..
堪受真理之智,称为忍;包括有无生忍、寂灭忍等。无上,乃叹称之语。大宝积经卷二十二(大一一·一二三下):“菩萨妙智者,斯道为清净;速至大安隐,成就无上忍。” p5072
梵语avijapti-rūpa。又作无表业、无作色、假色。或单称无表、无作、无教。为“表色”、“表业”之对称。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即于身中恒转相续,具有防非止恶或与之相反的障妨善德之功能,而又为不可见,且无障碍性之色法。此为小乘说一切有部之宗义,即认为无表色系以身业与口业为缘,生于吾人身内的一..
(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九尊之一。又作救护惠。如来以智慧救护众生,进九界众生于佛界,故名。曼荼罗钞四曰:以掌向身掩心,如来之慈在心之义。大指稍竖向上者,大指为智,故九界众生,进于佛界,是覆护哀愍之义。左手为拳安于腰侧,是哀愍惠之义。..
(譬喻)众生譬鱼。佛之教譬网。华严经曰:张佛教网,亘法界海,漉人天鱼,置涅槃岸。
(术语)佛称在家出家之男女曰善男子善女人。善者,美其信佛闻法也。
(譬喻)庵罗之花。譬难实者。止观五下曰:坏器易堆,庵华难实。
微信
微博
QQ空间
百度
贴吧
邮箱
复制链接
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或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
请使用微信扫码
扫码后自动注册/登录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