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为了健康,素食更可以减少对其他生命的伤害。 看了《您吃的健康吗》这本书,还是深受启发,以前大概知道素食对人是健康的,但还是没有了解那么多,把这部书的内容总结一下,给读者一个参考。 吃素食的优势: 一:看看狮子,老虎这些食肉动物,它们的肠子比人类短的多,这样可以保证容易腐烂的肉质迅速在消化过程中,迅速排出体外,但人类的大小肠明显是和草食动物一样的,比较长,一般消化过程是3-5天,这样大家吃的动物性肉食就要在37度的温度下,在肠子存在5天左右,毒素自然会留在体内,这是我们看到有些人脸上斑点,呈现一种不太健康的色泽,或者满脸放着油光,肥头大耳,这些都是“中毒”的症状,这些毒素来自于动物体内的残存,现在农药如此之多,他们的喷洒,由农作物会进入动物体内,据一项数据表明,在动物体内残留毒素是蔬菜等农作物的13倍,自然吃肉越多,中毒越深。而植物性食物在体内的的消化时间是1天,自然是一个健康的前提。 二:由于肉类消化较为困难,我们的胃不得不分泌更多胃酸,用于消化,这样对于胃壁的刺激就会加大,长时间患上慢性胃炎,胃癌的几率就会大增! 三:一切都有因果,如果所有人都不用象牙,就不会有屠杀大象的存在,如果没有人服用熊胆,就不会有人残酷的从活熊中取胆汁,如果太多的人不吃动物,那么就不会有大量存在的屠宰场,记得笔者曾经看到一篇分析文章,在一些屠宰场,待宰的动物会感知自己即将死亡,一般从眼中都会有眼泪,想必它们心中一定是充满了怨恨!于是他们会在自己体内分泌一种毒素,来毒害吃他们的人,应该是符合因果轮回的报应的,人是高级动物,应该学会思考,不要残害同类。三十年代日本人来到中国作恶多端,残杀我民众,最终他们自己也葬身中国战场,他们的人民遭受了人类历史唯一一次的原子弹爆炸,现场惨不忍睹,这些都是因果轮回的报应,所以吃动物肉,是一种残酷的杀害行为,虽然你没有参与,但是是一种间接的参与。哪里能没有一丝报应呢? 美国人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比很多国家强多了,但他们的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原因就是他们摄取的动物性脂肪和肉类太高所致,反观一些长寿村,无不是以素食为主,这也再次证明了素食的科学性所在。 至于有些人认为吃肉食可以增加体力,这是一种只看表面的思维模式,据资料表明,很多奥运会夺冠的体育选手就是一直的素食者,他们的体力耗损要远大于我们普通人吧!当然也有人认为吃素食是一种苦行僧的生活,笔者不这样认为,难道大口吃肉就是享受生活了?毒品有幻觉,大家要不要沾染,答案是否定的,既然肉食有一定“毒性”。远离它是正确的选择!享受生活以损害健康为代价,就像吸烟,可能很多人会拒绝,吃素也是另一种不吸烟的行为。 让我们都参加到吃素的行列中来,减少疾病,有益健康,也欢迎那些卖肉的,开涮羊肉的,改成卖菜的,开素食馆的。 如果你不能完全成为一个素食者,也可以少吃肉,一下全部断绝肉食,可能也较为困难,笔者就是准备这样开始做的。
相关推荐
生命
【生命】指自生至死的生命持续期间,有体温(暖)与意识(及潜在的阿赖耶识)同时存在,此即是一期生命的持续。此在佛教中,寿、暖、与识三者同时存在,互相支持,称为命根。换言之,暖与识维持一期寿命,二者之间有相互依存。报尽命终时,第八阿赖耶识离开身体,体温即不存在;反之,体温消失(如大出..
现世
【现世】现在之世。指人有生命之间。
四生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胎生是在母胎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人类是;卵生是在卵壳内成体之后才出生的生命,如鸟类是;湿生是依靠湿气而受形的生命,如虫类是;化生是无所依托,只凭业力而忽然而生的生命,如诸天和地狱及劫初的人类是。..
五无堪能处
【五无堪能处】 p0270集异门论十三卷六页云:五无堪能处者:云何为五?谓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无复堪能故思断生命。无复堪能不与物盗心取。无复堪行非梵行,习淫欲法。无复堪能正知说虚诳语。无复堪能贮积受用诸欲乐具。阿罗汉苾刍诸漏已尽无复堪能故思断生命者:谓由彼因彼缘,故思断生命。阿罗汉苾刍,..
一杀多生
杀一人而救多人,乃菩萨为利益众生所作之善权方便。据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载,菩萨虽守净戒律仪,但如见一盗贼为贪财故,欲杀众多生命,或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欲造更多无间业;菩萨为使彼恶人不受地狱之苦报,及救多数众生生命,遂以善心、无记心,或怜愍心杀害其命,宁可自己堕地狱,不令彼..
恶贪
谓于他财物及所摄受。起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染。是名恶贪。复有恶贪规他生命。贪皮角等。饮血啖肉。如是二种。总名恶贪。
放生
释放被羁禁的生物。常行放生,可得健康、长寿、无病。
宿命
宿世的生命。佛说世人在过去都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与畜生,辗转轮回,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
宿命通
能知过去世生命,和做过什么事情的神通,为六神通之一。
四法受
【四法受】 p0419集异门论八卷二页云:四法受者,一、有法受能感现乐,后苦异熟;二、有法受能感现苦,后乐异熟;三、有法受能感现苦,后苦异熟;四、有法受能感现乐,后乐异熟。云何法受能感现乐,后苦异熟?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如有一类补特伽罗,与喜乐俱,害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

春天吃芦笋,为健康加分
芦笋芦笋是一种常见的春季蔬菜,味道清淡而甘甜,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具有低糖、低脂肪、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的特点,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经常食用对高血压、疲劳症、水肿、肥胖等病症有一定效果。每天3~5月是吃芦笋的好时节。芦笋,学名石刁柏,多年生开花植物,根据颜色,有绿芦笋、白芦笋和紫芦笋..

生命的奥妙
◎ 耀 泽 佛经曾记载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旅行的人,出外旅行,途中错过了旅店,忽见一土地庙,就想在此暂住一宿。此旅行人住在土地庙里,睡的很不安稳,因为半夜来了一个小鬼,扛了一具尸体进来,这个人心想:糟糕,今天遇到鬼了,吓得直发抖。正在他恐怖之时,又一个高大的鬼跟随而来。一个小鬼就已..

印祖故事:翰林信佛不吃素,大师劝读放生疏(43)
魏家骅(1862—1933),字梅荪,晚号贞士,江宁人。他分别于清末光绪1898年、1903年两为进士,尤其是1903年为经济类进士,此后他一直官运亨通,任过翰林编修、山东东昌府知府,官至三品大员;民国时期,又曾担任西南地区法院院长。还担任过南京商会会长。在山东东昌府知府任上,成功引种美国棉花,推动了..

停止抱怨,才是修行的开始
停止抱怨是修行的开始,懂得反省是修行的根本,学会转念是修行的诀窍。不要只看到别人的错,你看到的都是你的因果。世事无常,每个人都不会一直顺心如意,总是会出现各种波折,这便为抱怨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偶尔抱怨看似舒缓了情绪,给了负面情绪一个出口,但只要开始抱怨,便很难停下,而长期处在抱怨..

生命操之在我,心境决定处境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当我们今天去着这个水大性相,向外攀缘,缺乏回光返照的圆顿止观的时候,那我们就会认为说是因缘而生,是自然而有。其实这都是一种向外攀缘的分别心的计度。而这样的结果只有言说的相状,你都找不到它真实的义理。水从哪里来,我想..

生命的缘起
佛教徒不仅把生死轮回看成是一种理论,而且视其为可以被证明的真实。虽然无上佛果可以在今生即可获证,轮回仍是构成佛教的中心主题。在此轮回学说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菩萨思想,以及有关自由获证无上圆满佛果的理论。 据有关资料记载,再生被看成是灵魂的复生或神灵的转世。这种信仰已被毕达哥拉斯和帕..

生命的关怀与觉醒 (一)
什么是生命关怀?就是离苦得乐。什么是生命觉醒?就是让我们本具的觉性彻底彰显。我们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那“三皈依”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三皈依”?皈依佛,就是要把诸佛视为我们生命的大师,作为我们生命的榜样,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是我们所要追随的。皈依法,“法”是我们的正皈依,..

长期只吃肉和只吃素哪个好?每天吃肉不超过这个量,才正好
长期只吃肉和只吃素哪个好?每天吃肉不超过这个量,才正好小时候不爱吃肉,所以没长高;长大后爱吃肉了,结果长胖了。每个人的口味有所区别,不管是天生如此还是后天养成,不同的人的饮食习惯也是有所不同的。而只吃肉的人和只吃素的人,通常被归为两类。有的人吃起肉来根本停不下来,每天都要吃很多的..
自性不知自性
【自性不知自性】 p0601大毗婆沙论九卷九页云:问:何缘自性不知自性?答:勿有因果能作所作能成所成能引所引能生所生能属所属能转所转能相所相能觉所觉无差别过;是故自性不知自性。有说:自性于自性,无益、无损,无养、无害,无成、无坏,无增、无减,无聚、无散,无因,无等无间,无所缘,无增上。..
诸蕴出现
【诸蕴出现】 p1348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诸蕴现者:谓从出胎,乃至老位。
圣弟子离欲
【圣弟子离欲】 p1227瑜伽五十一卷十八页云:若圣弟子、由出世道,离欲界欲;乃至具得离三界欲。尔时一切三界染污诸法种子、皆悉永害。何以故?由圣弟子、于现法中,不复堪任从离欲退、更起下地烦恼现前。或生上地、亦不堪任从彼没已、还生下地。如谷麦等诸外种子、安置空迥、或于干器,虽不生芽;非不..
想受灭解脱
【想受灭解脱】 p1230显扬四卷三页云:为欲证得最胜寂静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故;复从非想非非想处、心进止出;又息灭攀缘。故名第八想受灭解脱。二解 杂集论十三卷十九页云:云何想受灭解脱?谓依止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超过诸余寂静解脱,住于似真解脱具足住中,心心所灭。为解脱想受灭障。此显想受..
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从何名通达从何名得
【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从何名通达从何名得】 p1307瑜伽七十七卷六页云:此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当知从何名为通达?从何名得?善男子!从初极喜地,名为通达。从第三发光地,乃名为得。善男子!初业菩萨,亦于是中,随学作意。虽未可叹;不应懈废。..
发起善
【发起善】 p1160集论二卷八页云:何等发起善?谓彼所发身业语业。
发起身业语业
【发起身业语业】 p1162瑜伽一卷十二页云:云何发起身业语业?谓由发身语业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随顺功用为先,身语业风转故;从此发起身业语业。
遍满境有四种
【遍满境有四种】 p1242显扬十六卷十四页云:此中遍满境、复有四种。一、有分别影像,二、无分别影像,三、事边际,四、所作成办。有分别影像者:谓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毗钵舍那境。无分别影像者:谓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奢摩他竟。事边际者:谓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所作成办者:谓转依及依此无分别..
安住
【安住】 p0625瑜伽七十八卷二十页云:安住者:谓或安立补特伽罗;或复安立诸法遍计所执自性;或复安立一向,分别,反问,置记;或复安立隐密,显了,记别差别。二解 如九种心住中说。三解 杂集论十卷十页云:安住者:或时失念,于外驰散;寻复敛摄故。四解 如五种想住中说。..
安住余梵行
【安住余梵行】 p0626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又言安住余梵行者:谓三十七菩提分法。彼由三处之所摄受。谓由奢摩他故,由毗钵舍那故,由修身念故。如其所应,彼自性故。彼品类故。
印度
【印度】 p0627西域记二卷一页云: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言诸群生,轮回不息;无明长夜,莫有司晨;其犹白日既隐,宵烛斯继。虽有星光之照;岂如朗月之..
焰摩名为法王
【焰摩名为法王】 p1388瑜伽五十八卷一页云:问:何故焰摩名为法王?为能损害诸众生故?为能饶益诸众生故?若由损害众生;名为法王,不应道理。若由饶益众生;今应当说云何饶益。答:由能饶益。不由损害。何以故?若诸众生,执到王所;令忆念故,遂为现彼相似之身。告言:汝等自所作业,当受其果。由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