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中老年保健》2004年07期,作者:夏竹,原题:从陆游的诗谈陆游的养生之道 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著诗文万余首。同时他也是一位养生家。在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南宋时代,他竟享年85岁,而且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有时还能上山砍柴挑着回来,可谓我国古代诗坛的长寿冠军。陆游能获得如此高寿,与他的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他的长寿秘诀在哪里?读陆游的诗文,可以探寻其长寿之道。 达观以养生 “昨夕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陆游乐观豁达的胸怀:尽管屋上的瓦被狂风掀掉,墙壁被大雨淋湿将要倒塌,家中揭不开锅盖,可是他没有为此而忧郁,仍然吟诗不绝。对于曲折坎坷的人生,他认为,应该是“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口开”,正是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成就了一位大诗人,成就了一位寿星。 勤动以养生 “八十身犹健,生涯学灌园。” 陆游在闲居乡村时,还经常从事一些拾粪、割草的体力劳动。后来,他虽然年高体衰,不能再干重活了,还要“拥杖牧鸡豚”,养养鸡和猪,不愿意让自己闲呆着。闲暇时,他养花、钓鱼、打拳、练书法,从而舒筋活血、陶冶性情,调节神经,有益健康。 “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 扫地是一种轻微的日常劳动,从事扫地必弯腰屈臂,四肢随之运动开来,血液循环加快,人体骨骼、肌肉关节及韧带一并得到适度锻炼,不失为一项老少咸宜的健身劳动。陆游不仅躬身洒扫庭除,而且积累了扫地养生的经验,并写成了诗文。 “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做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 《书意》此诗是讲陆游一向把整理书籍、扫地抹桌当做锻炼自己身体的活动,有时还像小孩子一样,同曾孙一道骑着竹马做游戏。他认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劳动是有益的,犹如“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诗中洋溢着乐以忘忧之情和返老还童之状。这忙中偷闲的闲嬉,让陆游活动筋骨,放松精神,愉悦身心。 “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推荐
如鉴《佛祖统纪》
如鉴。四明塔山两阅大藏。长诵莲经。专志念佛。昼夜不懈。晚年庵居。忽示疾。请邻庵诸僧。系念面西。加趺含笑而化 。
功迥《佛祖统纪》
功迥浚仪人。行普贤忏。身不倚者三十年。一日普贤来乘六牙象。地皆银色。晚年专讲法华。每至药草喻品天辄降雨。又撰佛地论疏。愿回所诠之益得生净土。疏成五色异光照其室。迥曰。得于此时乘光见佛愿足矣。乃系念西想。不食而化 。..
龙树(Nagarjuna 约2/3世纪)
Longshu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者。关于他的生平,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在南印度毗达婆国,属婆罗门种姓。幼年曾学五明,其后皈依佛教。初习小乘教规,后在雪山一带得大乘经典,系统地阐述并确立了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理论,深受南印度安达罗王朝的引正王的推崇,晚年住在黑峰山..
杨维中:《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
《华严经》的形成、汉译、基本思想及其修行论意义作为大乘佛教的基本经典,《华严经》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对于印度佛教、中国佛教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时代更是以之为主要典据成立了华严宗,并传入日、韩等国。关于《华严经》的宗趣与经义,古来同样有不同的理解。南朝齐代..
素食健康:五谷养五脏食疗养生更健康
素食健康:五谷养五脏食疗养生更健康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现代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对五脏的养护确实具有针对性。说明中国古人对食物和健康养生的辩证..
萧蔷:吃素让自己的体质改变
萧蔷:吃素让自己的体质改变昨天适逢生日的萧蔷在台北接受访问,她透露自己年届40依然保养得宜,靠的是素食和良好的作息习惯。”昨天萧蔷过生日,她带爸妈到餐厅吃素,还尽孝心带妈妈去做美容,她说每年生日几乎都这样过。 热心公益的她今晚要赶两场赈灾活动,而且还计划加码捐款。 8月13日是萧蔷“40..
修禅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学佛修禅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先有自知之明,健全人格,建立信心,如果心理不正常、性格不稳定、观念不清楚、行为不端正,而想藉禅修开悟,便会带来走火入魔的危机。禅修者最忌讳的是迷恋神通,那会导致各种魔境的产生,丧失努力的自信而依赖神力的迷信。这与禅者的自我肯定、自我提升、终至于自我消融的修行,是..
修福基本含义
既生在尘世,自身需修福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做许多的事情,诸如布施、供养、放生等等,但是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也许有的人不断修福,一直去印经或是做其他的事情,帮助众生听闻圣贤..
补气才能养生4种平价食物最补气
补气才能养生4种平价食物最补气补气才能养生4种平价食物最补气(东方IC供图) 导读:常说“补气才能养生”,可想而知,“气”的重要性,那么,吃什么可以补气呢? 补气的食物1、番茄 番茄是十大补气养血的食物之一。据营养学家研究显示: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就能满足人体对几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杨维中:中国佛学 一、佛教创立(二)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十二因缘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十二因缘释迦牟尼成佛后就开始宣扬他所体悟出来的“佛法”,其最初说法史称“初转*轮”。“初转*轮”的主要内容是“四谛”、“十二因缘”,这也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称为“四圣谛”、“四真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
杨维中:入法界品的结构与基本内容
《华严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汇集过程,因而即便是作为全译的两种汉译本,其结构也是有所不同的。突出表现在,六十卷《华严经》分为七处八会三十四晶,而八十卷《华严经》则分为九会三十九品。世所公认,在几种《华严经》汉译本中,数唐译《华严经》的文义最为畅达,晶目也较为完备,在我国汉传佛教中流..
素食三月,湿疹暗疮基本痊愈
素食三月,湿疹暗疮基本痊愈上一年的8月初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初期连路都走不长,长期待卧床加上治疗食用药物浑身很短时间内长满了疙瘩,前胸后背脸上后脑额头头皮都起满了,这种暗疮根非常非常深,而且非常大,脸上基本跟毁容了一样! 当时我很无助,因为不知道什么引起的。去了医院被一个老医生误..
修行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佛教的化世功能,就是以佛法来净化人间,提升人品,使得众生,既得现世利益,也得后世安乐。如何达成其目的?便是依照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实践、去修行。佛教基础的修行方法,不出福业、定业、慧业。福业是指布施与持戒,定业是指禅定,慧业是指智慧。以修「布施」、「持戒」的功德,可得人天福报,也可进..
大安法师:念佛人为何要吃素
念佛之人为什么要吃常素呢?由于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萨道圆成佛果。成佛的种子是什么呢?是慈悲心、大慈悲心,本着慈悲心的因缘,我们要吃常素,不能伤害众生。第一,是为了圆修佛果的目的、慈悲心的培植,我们要吃素。一切海陆空蜎飞蠕动的众生,它都有佛性,跟我们是形殊体不殊,形体上面不一样,..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从养生到修行
作者:心上莲花群/走到西天路上写在前面我是一个在红尘中摸爬滚打讨生活的小草根,最初在生活的洪流中寻找快乐与幸福,辗转周折,跌跌撞撞,经历了无知、迷惘、痛苦,然后看到了希望。我从原来的无神论、现代科学主义追随者,变成一铁杆中医粉,又稀里糊涂成为一个修行的人。也终于找到了自己想找的东..
谁说吃素会缺VB12 香菇含量冠绝天下
谁说吃素会缺VB12 香菇含量冠绝天下 香菇的维他命B12含量冠绝天下。(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编者按:不论是肉食者还是素食者,都或多或少有一种成见就是吃素会缺乏维生素B12,原因就是VB12多存在于肉类中,虽然植物中也含有VB12,但是绝大多数含量甚微,而人体很难合成出足够需求量的VB12,这也成..
跪膝是绝妙的养生方法,你知道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吗?
跪膝是绝妙的养生方法,你知道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吗?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
斋日:很多人只是盲目吃素而不懂吃斋
农历闰六月初一(公历7月24日),是十斋日,又名地藏斋,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晒素食,但还不懂什么是斋饭、持斋等,十斋日还有六月初八日(公历7月30日)。地藏斋,我们建议当天要吃持斋、食斋。首先持素和持斋是不同的。持斋要求严,当天过午之后就能不再吃东西了,直到第二天天微亮,眼睛能看清手上的掌纹..
春季养生之防春困
一、春季养生理念《皇帝内径》说;春季修身养性、健康养生应以使志生,意思是说人们在春天要让自己的意志生发,不要使情绪抑郁,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春天时节,春暖花开,大自然勃勃生机,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三月,寒气开始消退,其后逐步变暖,万物复苏萌芽,气候变化以刮风为特点。..
“咬春”吃“养生菜” 顺应天时以养生
现在已经是立春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主任陈瑞芳教授提醒,刚刚过去的春节,吃多了高蛋白、高脂肪类菜肴的人群,不妨学一学古人咬春的习俗,吃些应景的蔬菜,特别推荐萝卜这一时蔬,可帮助升阳气、清肠胃、助消化。 陈瑞芳介绍,我国民间在立春当天有吃萝卜为主要原料的春饼的习俗,称..
酷热暑天的饮食养生秘诀
夏季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将养,而导致疰夏、中暑等病。如果当你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多为中暑先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
绿色人生!高僧开示吃素的功德和意义
我们祖先说过:一日吃素,天下杀生无我份;你今天吃素,今天全世界的杀生就与你没关系,这就像互联网一样,你的电脑没有连接到杀生的网络里。我们的祖先又说:吃他一口肉,欠他万万千;世间最惨的事情莫过于生命屠杀生命,为了吃他的肉,把他头斩了,血喷在地上,拔毛开肠破肚,多少惨烈啊!二十一世纪..
夏日泡脚养生4大注意 这类人要注意
夏日泡脚养生4大注意时间:避开太饱太饿时、饭后半小时内夏天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因为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时长:泡脚不要泡太久,20分钟为佳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
李时珍教你在春季如何养生 必须要补充这“五味”
春季养生补充这五味甜味补脾肝属木,脾属土,土木相克,春天肝旺会伤及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化解的方法是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补充人的脾胃之气。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气血的源头,只有脾胃旺了,才能延年益寿。因此,要多吃甜味食物,如大枣、山药、桂圆、地瓜、南瓜、柿饼和草莓等。吃..
中国高收入人群从“守富”转变为”享富”,注重健康养生!
胡润研究院携手中国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在吉林长白山举办2014长白山慢生活论坛,联合发布《2014中国高净值人群养生白皮书》。报告揭全面分析了中国高净值人群的养生需求、养生方式。在中国,养生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谓养生之道,注重的不仅是形体的养护,更重视精神心理方面..
【佛教养生】冬季养生六字诀
冬至已过,冬天已来,虽说春天不会远了,但关于冬季养生的问题,大家依旧还在探讨,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提供简单的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一起来看看都要求大家做些什么吧?顺顺:养生跟着季节走!古人认为,人身体的变化与四季轮回是一致的,因此饮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须与季节相适宜。《黄帝..
古书中如何记载辟谷养生
辟谷术起于先秦 ,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也有类似的记载。而《人间》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1]..
集禅修礼佛、休闲度假、健身养生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文化旅游区!
集禅修礼佛、休闲度假、健身养生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文化旅游区!菩提古镇以中国西部传统建筑艺术为载体,通过万寿广场、万寿阁、御龙潭公园、万寿公园等巴渝民俗建筑,以及祝寿仪式、万寿千叟宴等民俗活动,集中展示几千年巴渝人文文化及华夏寿文化。菩提山文化旅游区位于长寿区渡舟镇境内,总面积约15..
常见中医养生法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渊源极深。历代医家在探寻中医养生真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归纳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
冬天养生一定要喝这四种茶
冬日时节天气寒冷,怎样养生才能让身体更温暖呢?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气补血,滋养身体。多喝茶也是一种好方法!1红枣茶原料:红枣适量。做法:将红枣水煎代茶。功效:活血益气,滋补阴阳。2橘桂姜茶原料:茶叶、橘皮、桂皮、茴香、鲜姜各适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