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磬
https://www.tfoyin.com/dict/27921.html(一)中国古代乐器,以玉石所制,作板样中曲,两头垂下(ヘ)字形,属礼器之一。种类甚多,有玉磬、铜磬、铁磬、编磬、笙磬、颂磬、歌磬、特磬等。 (二)今寺院中以铜制钵盂形物,置于佛桌右侧,于法会、课诵时由维那师以棓(木制之棒)击鸣之法器。中国自宋代以后禅林多..
玄都观
https://www.tfoyin.com/dict/27649.html乃北周时,位于长安之道观(道教寺院)。为整备道藏、研究道教之中心。天和四年(569),武帝于宫中论议佛道二教,复讨论儒、佛、道之优劣,道教乃就道藏之目录撰成“玄都观经目”上呈武帝。建德三年(574),帝下诏废毁佛、道二教,另设官立之宗教研究所,并移所有玄都..
玉佛寺
https://www.tfoyin.com/dict/27623.html(一)为上海著名之寺院,以供奉玉石雕刻之大佛而驰名。此玉佛为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由普陀山慧根自缅甸迎回;原奉祀于江湾寺,后寺毁于兵灾,民国七年(1918),临济宗可成于今址建新寺,称为玉佛禅寺,落成后,即移供玉佛于此寺。 玉佛寺离上海市区甚近,寺内重要..
玉函山石窟
https://www.tfoyin.com/dict/27622.html位于山东济南近郊。又称佛峪寺、兴龙山。乃隋代之石窟寺院。济南近郊有历山、佛惠山、千佛山等北魏、隋、唐时所造之石窟群,玉函山石窟亦为其中之一。 其西侧之佛峪山腹石灰岩悬崖刻有九十余尊石佛,其中西北有阿弥陀佛与弥勒菩萨,为唐代乾元二年(759)与开成二年(8..
禅阁
https://www.tfoyin.com/dict/27496.html(一)禅宗之寺院。梁高僧传卷三昙摩蜜多章(大五○·三四二下):“以宋元嘉元年,展转至蜀,俄而出峡止荆州,于长沙寺造立禅阁。” (二)又作禅合。日本摄政、关白入佛门者,称为禅阁。又称禅定殿下。[初祖道元禅师和尚行录] p6481 ..
甲乙徒弟院
https://www.tfoyin.com/dict/27387.html宋初以降,寺院住持示寂或引退之际,顺次以上位之弟子继承其职,一般寺院皆采用此师徒相传之法。与此继承法相异者,为“十方住持院”,即住持之任命不拘师徒关系,而拔擢自十方之高僧大德。 p2076 ..
石川精舍
https://www.tfoyin.com/dict/27294.html日本最早之寺院。又称马子冢。有五轮石塔,高约三公尺。相传今奈良县橿原市(亩傍町石川)之本明寺即其遗址。敏达天皇十三年(584),苏我马子于石川之自宅修建精舍,安奉佛像及舍利(为司马达等携来),后因被诬为恶疫流行之因,遂为物部守屋烧毁,其后不详。 p2112 ..
石窟
https://www.tfoyin.com/dict/27276.html又称石窟寺院、石室、窟寺、窟院、窟殿。即将山岳之岩质断崖凿成洞窟,并安置佛像以作为寺院者。其起源甚早,西元前一、二世纪之古代印度即已有之。法显、宋云、玄奘等旅印游记中即有关于开凿石窟寺院之记载,其中且有保存至今者。我国石窟之开凿,依目前所发现者推知,..
石观音寺
https://www.tfoyin.com/dict/27256.html位于台湾苗栗县头屋乡。清光绪八年(1882),信徒见一天然石洞,洞中泉水自涌,清凉甘美,乃于洞中奉祀石刻观音一尊,远近善信前来膜拜求水者日众,遂筹建寺院,称为石观音寺。历任住持,代代皆有建树。 p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