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初级佛学教本:第九课、中国四大名山 (一)
https://www.tfoyin.com/show/31065.html第九课 中国四大名山 (一)菩萨摩诃萨,常化身无量,到处救度众生。间亦摄土,显垂灵迹,俾作为外缘,以启导一切有情的梵行,使之种出世因,归于佛化。如是人间净土,在中国境内,所在多有,四大名山,即其中的一类。普陀山,系浙江定县东的一小岛,为大悲观世音菩萨 (1) 道场。..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受持五戒
https://www.tfoyin.com/show/31064.html受持五戒受戒的目的一个公民,应该遵守本国的法律;皈依三宝后,便应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的用意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高尚完美的品德,并且为其他众生带来快乐和幸福。五戒的内容一、不杀生戒:即是不害众生的生命。众生都害怕死亡,信佛的人既要有救度众生的慈悲心,又怎能残杀加..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原始的僧团
https://www.tfoyin.com/show/31063.html原始的僧团佛陀的十大弟子佛陀的十大弟子,在僧团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重视修持,热心弘法,各有不同的专长,现在分说如下:一、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是摩揭陀国人,父亲提舍是婆罗门教有名的论师。舍利弗自幼聪敏过人,通解外道的一切经书。二十岁,出外寻师访道,拜..
中级佛学教本: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
https://www.tfoyin.com/show/31062.html第二课 八念对治恐怖佛弟子欲求寂静无为之道,当离愦闹 (1),独居闲处。或在山林,阿兰若 (2) 处;或修头陀行 (3),夜于冢间树下坐 (4); 或作不净观及九想观,自见其身,不净充满,而生惊怖,或为恶魔幻诸形相,使生恐怖,退堕道心;如是种种,则当修八念法,以为对治:一、念佛 念..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佛、菩萨的意义
https://www.tfoyin.com/show/31060.html佛、菩萨一、佛「佛陀」的意义「佛陀」 是梵文,简称为「佛」,意译「觉者」。众生需要经由长期的修习才可得到这最高的果位。「佛陀」的意义有下列三种:一、正觉:能够如实地明白一切事物的性质和相状;把烦恼除去,脱离生死的束缚,不再轮回。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纵然修了善..
佛学入门简要:初级课题(十) 佛经的来源
https://www.tfoyin.com/show/31044.html初级课题(十) 佛经的来源佛陀将他所觉悟的道理,说了出来,指示我们怎样做人,与怎样由做人而成佛的方法。佛陀成道以后,到涅槃之前,一直宣说佛法,从鹿野苑对五比丘的最初说法,到拘尸那拉对须跋陀罗的最后说法,从三十五岁到八十岁,整整的说了四十五年的佛法。佛陀说的这些教..
佛学的真面目:49:魔障即菩提
https://www.tfoyin.com/show/31043.html49:魔障即菩提魔有外魔、心魔之别。外魔不过是另类较为高级的生命,也是有情众生修行不成功不圆满才会报得的一些生命样式,因为他们同我们人类不大一样,所以被我们统称为魔。当我们修行层次较高,或特定机缘下他才会出现来干扰我们,但只要明了诸法无我 、五蕴、四大皆空 ,他自然拿我们..
佛学基础:编者序言 作者序言
https://www.tfoyin.com/show/31009.html编者序言 作者序言编者序言《佛学基础》一书系界诠法师编辑。界诠法师俗姓李,福建省福鼎店下人,1959年11月19日出生,自幼善根深厚,聪慧过人。1978年7月,在福建太姥山平兴寺披剃出家。1981年在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19851991年执教于莆田广化寺福建佛学院,并担..
佛学基本知识:《佛学基本知识》
https://www.tfoyin.com/show/31008.html《佛学基本知识》释从慈 编述东方佛学资料丛书199411自 序佛学基本知识是我在最近几年中,利用课诵之余亲笔写的;佛法浩如烟海,历代高僧大德门虽多著述,但多为古文艰涩难懂,使得一般初学者难以研读,更遑论了解佛法的道理了。本书内容浅而易解,所用文词简易;特与现代生活实用配合,..
佛学基础: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一节 三界六道及九地
https://www.tfoyin.com/show/30989.html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一节 三界六道及九地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过于追究,诸般多随世俗而说,倘若细究则有碍于修道。宇宙者,指空间(宇)和时间(宙)。佛典中称为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