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罗同兵:从太虚大师《佛学即慧学》看净土修行
https://www.tfoyin.com/show/40358.html太虚说:“前五门中礼拜身业,赞叹即口业,作愿即是意业。观察即智业;观察中虽必有相应心心所,而正能观察唯属于智慧故。回向即方便智业,以无相无著,始能回向,若无有智何能无著!”观察门的智业,是止观双运,直觉地观察佛教所说人法二无我。净土论说“智慧、慈悲、..
法缘法师:天童寺与日僧道元
https://www.tfoyin.com/show/40342.html(作者为闽南佛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内容提要:浙江宁波天童寺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寺院之一,被誉为日本曹洞宗的祖庭。日僧道元(1200—1253)于贞应二年(1223)三月入宋求法,参访天童寺如净禅师(1162—1228)而得法,之后很系统完整的将宋代的曹洞宗传回日本,并建立..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六章)
https://www.tfoyin.com/show/40284.html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七十六章 性情烹造化上次讲到《楞伽经》心量与非心量的问题。佛学有一个无量无边的名词,无量无边是没有边际、没有度数。一般而言,物理世界形而下的任何东西都有度数、边际,唯有此心形而上之体是没有边际、没有度量的。不..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三章)
https://www.tfoyin.com/show/40271.html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七十三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七十三章 千功输一骂升第一义天之两翼,等学而明见佛性,庄严而可度众生,为法国土之王。因兹二力,出生死海之底。第一义天是中国佛学特有的名称。中国上古文化史中,天与道两字的定义就有四、五重解释。比如,四书五经中的..
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六章)
https://www.tfoyin.com/show/40262.html宗镜录略讲下册 (第六十六章)南怀瑾教授讲述第六十六章 动心禅天遥《宗镜录》四十四卷对于止观的方法,也就是佛学修证的方法,尤其是天台宗修止观的法门,已经整个做了一个结论。四十五卷则介绍华严宗的基本理论与修观的方法,永明寿禅师引用天台宗的佛学和《华严经》教..
南怀瑾:人人有本难念的经
https://www.tfoyin.com/show/40247.html中国人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还不透澈,一针见血的讲法,应该说人人有本难念的经。难念的经都是从因缘来。佛学讲因缘,有三项内含、四种关系。三项内含即是善缘、恶缘、无记缘。所谓无记缘,就是不善不恶的缘。譬如我们做人几十年,有许多接触过的人,不是..
刘素云:什么叫真学佛,什么叫假学佛
https://www.tfoyin.com/show/40129.html所以我说什么叫真学佛,什么叫假学佛,我给你们说几个标准,你衡量衡量。第一个,你学佛学到现在,你是愈学烦恼愈少,快乐愈多,还是学到现在烦恼还是那么多,没有品尝到学佛的快乐?这是一个很根本的衡量标准。如果说我学佛,我正在念着佛,我磕着头,我读着经,但是我..
中国佛学院往事
https://www.tfoyin.com/show/40072.html在中国佛学院,曾经就读过一位名叫释传印的学僧。1960年他从云居山来到北京,在中国佛学院度过了五年的修学时光。后来在不同的场合下,这位昔日的学僧,都不断地回忆着当初求学的重重往事。多年以后,当这位已被大家尊称为“传老”的昔日中国佛学院学僧,于97岁世寿在江..
金刚经灵异录:怡然而逝
https://www.tfoyin.com/show/39932.html金刚经灵异录:怡然而逝 怡然而逝王龙溪先生是阳明先生致良知之学的衣钵弟子,他把良知之学与佛学,融会贯通,相互发明,为宋明理学家尊奉佛法的第一人。他有位同学姓陈单名让,做绍兴的司理(管理公产的),奉皇帝的诏命变卖地方废产‘以实公储’,因为龙溪先生的生活..
人工智能vs佛学智慧
https://www.tfoyin.com/show/39917.html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正如普京说“谁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者,谁就是未来世界的领导者”。那么,以“生命学说”为核心的佛学文化与人工智能之间有哪些必然的联系?佛学怎样看待人工智能?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