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迦毗罗卫(Kapilavastu)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90.html古印度佛教遗址。传为释迦牟尼的故乡。亦译劫比罗伐窣堵、迦毗罗婆苏都、迦毗罗蟠窣都、迦毗罗、迦毗梨等。意译妙德城、黄头居处等。释迦族聚居的迦毗罗卫国的国都。中国的法显、玄奘都曾到过此城,但两人对它的位置的记述有所不同。近代以来,虽经专家努力探索,但至今..
净业寺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89.html中国佛教律宗祖庭。位于西安城西南之终南山丰峪口内。初建于隋,盛于唐。道宣曾在此潜心著述,创宗立说。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述,麟德二年(665),诏令道宣于此建石戒坛,依新法为岳渎沙门再受具足戒。道宣曾从玄奘译经,亦曾应诏为西明寺上座,但仍常住净业寺。因寺..
开元寺双塔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87.html中国古代佛塔。位于福建泉州市西街开元寺。东塔名镇国,西塔名仁寿,耸立于东西广场,相距约200米。东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为木塔,宋宝庆三年(1227)改建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重建,改为石塔。高48.24米,塔基须弥座上有浮雕的释迦牟尼本..
灵隐寺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84.html中国佛教古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面对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唐大历六年(771)整修,会昌年间寺毁。五代吴越国时,曾两次扩建,当时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
六和塔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83.html中国宋代古塔。位于浙江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其地旧有六和寺,塔因寺得名。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王钱 为镇江潮而建。共九级,高五十余丈,北宋宣和三年(1121)焚毁。后经多次改建和整修,现存的砖构塔身为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重建,隆兴元年(1163)..
六榕寺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82.html中国佛教古寺,禅宗道场。位于广东广州市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初名宝严寺。五代南唐时改称长寿寺。北宋端拱二年(989)重修后,供奉禅宗六祖惠能,改称净慧寺。因而成为禅宗道场。元符二年(1099)苏东坡来寺游览,见寺内有古榕六株,挥笔题六榕两字,寺僧..
龙华寺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81.html中国佛教寺院。位于上海市南郊。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但据宋、元地方志书记述,皆称为北宋初吴越王所建。北宋治平元年(1064)改名空相寺。元末毁于兵燹。明永乐年间重建,复称龙华寺;嘉靖三十二年(1553)赐名万寿慈华禅寺;万历年间赐毗卢佛像、金印等,位列天..
龙山寺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80.html中国台湾省佛教寺院。位于台北市万华区(即艋 )。清乾隆三年(1738)创建,历时二年建成。嘉庆、同治间先后受地震和风雨破坏,以后屡加修缮。1920~1926年曾加改建,1953~1965年又进行了扩建。相传该寺为福建晋江县安海镇龙山寺的支庶。寺院殿宇金碧辉煌,供奉观音、..
曼飞龙塔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78.html中国傣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塔群。位于云南景洪县大勐笼曼飞龙后山上。建于1204年,由九座砖构白塔组成。九塔平面呈八瓣莲花形,主塔居中,高 16.29米,八个小塔分列八角,高约9米,圆形基座八角各有一个佛龛,供赕塔用。九塔座下各砌佛龛,内供佛像。尖形刹顶由莲花座..
妙应寺白塔
https://www.tfoyin.com/dict/65177.html现存元代藏传佛教大塔。又称白塔。位于北京阜成门内。因塔身通体皆白而得名。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建。当时入仕中国的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曾参与设计与修筑工程。塔高50.9米,下部为三层方形折角须弥座,其上为半圆突起莲瓣组成的覆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