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思归集(二)
https://www.tfoyin.com/show/44807.html思归集卷一印光法师鉴定思归子释如岑敬辑皈命发愿偈:皈命西方佛法僧,愿乞慈悲冥加被。令依是集修学者,悉得往生证不退。本师释迦牟尼佛(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灭,释迦是姓,牟尼是命,佛,译觉者,当中国周昭王时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日,示生于中印度,迦毗罗国王宫中,为太子名..
思归集(三)
https://www.tfoyin.com/show/44803.html思归集卷二印光法师鉴定思归子释如岑敬辑慧远大师(莲宗初祖也,贾姓,雁门人,学精儒老,年廿一,闻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因悟曰,儒老皆糠秕尔,遂出家,誓弘佛教,安叹曰,使法流传中国,其在远乎,后入庐山,感雷雨运木以建东林,又凿池种莲,因号莲社,集众六时念佛,求生西方,在山卅余载..
《魏书·释老志》之意义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99.html◎ 昌 达 在佛教研究中,《魏书释老志》有重要的价值,除了它是最早关于佛教历史和思想的全面记载之外,有一些特别的史料价值。日本的冢本善隆、台湾的蓝吉富都已经指出: ⑴ 对于中国佛教制度,它记载的元魏僧官制度就很重要,皇始年间道武帝时代,赵郡沙门法果戒行精至..
我的佛教文学研究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98.html陈允吉1986年初,中国社科院《未定稿》杂志的记者采访了陈允吉教授,请他谈谈自己的治学之道,以期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而今看来,这篇访谈对当下有志于佛教文学研究的年轻学子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问:您认为从事文学与佛学的影响关系研究的首要条件是什么,能否谈谈您的..
问东答西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95.html既然认为语言不能完全表述解脱之道、修行方法,那么,对于任何提问既可以拒绝回答,也可以问东而答西,甚至以棒喝示意。应当说重显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创造,一切是继承前人的做法。这里仅简要举例说明。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是问达摩来中国的用意是什么?对于这个丛..
中斯佛教交流研究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85.html中斯佛教交流研究◎ 司 聃相比学界对中印佛教交流的关注,中斯佛教交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两国佛教文化关系的系统性梳理研究较少,也缺乏对当下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我国与亚非拉国家普遍交好,出现了一批交流史著作,但斯里兰卡多作为印度文化..
南传佛教的波章管理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81.html南传佛教的波章管理◎ 郑筱筠除了佛教界内部的管理模式外,中国南传佛教还形成了一个波章管理体系。其中波章角色的设立对于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标志。波章是曾经在佛教寺院内修行并达到佛爷这一级别,后来又还俗的世俗之人,在民间,他被称为康..
菩萨悉知悉见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66.html菩 萨 悉 知 悉 见◎ 宣 化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 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57.html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定于亲情十分淡漠,不仅无法像常人一样光宗耀祖,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养死葬都做不到。当这种误解与中国传统中对孝道的尊崇与对家庭的重视相结合,就导致佛教传入中国后始终面临着不孝的指控。事实上,佛教的教义是否真..
净土法门法师:荣华富贵是怎么来的
https://www.tfoyin.com/show/44736.html中国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两句话非常重要。也许有人问:“假如我不跟人争,在这个世间一无所求,活得有什么意思?”似乎人活在世间就要争、就要求,这个想法,实在讲误导众生,造成这个世间无量的灾难,天灾人祸就是因为人争、求,感来的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