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丛林漫谈
https://www.tfoyin.com/show/5593.html第十一课 丛林漫谈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这些丛林道场中,不但年龄有老少、学历有高低、年资有深浅,甚至有智愚贤不肖等。平日所居住的人数总在百人至千人以上,在求道参学的生活中,流传了一些丛林术语,这些术..
隋唐佛教史
https://www.tfoyin.com/show/5587.html第十课隋唐佛教史结束南北分裂局面而开展的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经典翻译、宗派竞立的巅峰时期,其影响不仅深入中国各阶层,而且远播至韩国(高丽、百济、新罗)、日本、越南,开启各国佛教的灿烂新页。隋唐佛教的兴盛繁荣,除得力于佛教本身在南北朝所奠定的稳固..
仪礼
https://www.tfoyin.com/show/5586.html第八课 仪礼一、佛教对于民间节庆的看法如何?中国民间节庆有新年春节、元宵、清明扫墓、端午、中元、中秋;美国有万圣节、感恩节;泰国有泼水节,乃至全世界各国民族都有各种不同的节日。节庆的形成或是由于人民终年累月工作,需要有共同节日,作为休息、鼓舞士气以及互相联谊之用;或是为了效法先贤的忠孝仁义事..
佛教的东传
https://www.tfoyin.com/show/5585.html第六课佛教的东传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依史料记载,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如「秦始皇四年(公元前二四三)西域僧人室利房十八人齎持佛经来长安」、「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霍去病讨匈奴时得金人,安置于甘泉宫」、「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博士弟子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图经」等。然在诸传说中..
回教概说
https://www.tfoyin.com/show/5583.html第十课 回教概说回教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原称伊斯兰教,由回纥人传入中国,故称回教。公元七世纪初,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由穆罕默德所创。之后,以一神信仰及提倡战斗力量,传布教法,建立回教王朝。目前全球回教信徒已经各自成为宗教民族。阿拉伯半岛以游牧民族居多,早期以多神为信仰,尤其麦加「克尔白」为..
密行百事
https://www.tfoyin.com/show/5569.html第十六课 密行百事密行是密而不宣的善行义举,以中国俗语来说,就是积阴德。譬如佛陀的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每日托钵乞食、洗足敷坐、行化说法,令众生入佛知见等,就是密行;又如罗砼罗忏悔改过,坚持清净戒行等,是为佛弟子中密行第一;大迦叶住兰若处,寂静少欲,灵山会上妙契真如法性,亦是密行;须菩提观..
译经事业
https://www.tfoyin.com/show/5567.html第十三课译经事业佛教发源于印度,东传中国,大放异彩,主要得力于经典的汉译。由于佛典的翻译流传,带动佛学的研究风潮,开创出中国八大宗派蓬勃发展的新风貌,并且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的内涵,为中国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也说明中国在哲学思想上,早已有了深厚的基础,才有发展的条件。中国的译经事业起源于..
金山活佛神异录(二)
https://www.tfoyin.com/show/5547.html乐观法师 著四、活佛的形状与生活行动如果有人问我“金山活佛”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可以不含糊的说,他的相貌形状风度绝像中国小说书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像谁?就像“济公传”上描绘的济公活佛,你把“济公”的面貌神情和走路的样子看了,也就等于看见“金山活佛”一样,他们两人,简直一模一样,不..
律宗
https://www.tfoyin.com/show/5534.html第六课 律宗律,指佛陀随缘制戒的具体规范,乃因僧众不当行为而被动制定。在印度曾分为二部、五部、二十部等。传来中国的,只有五部中的前四部,即:《十诵律》、《四分律》、《僧只律》、《五分律》。本宗以律为所依,故名为律宗。佛陀制戒的原则是「随犯随制」,因此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其制戒的因缘和时空..
佛教的真理
https://www.tfoyin.com/show/5528.html第一课佛教的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为「真理」;孔子亦认为符合天、地、人、三纲、五常的伦理,就是真理。一般来说,世人,尤其是哲学家们都把真理看作是生..